第712章
魏征這個官職,本來就是諫言的,之前諫言再多也沒事,可現在連魏征這個諫言的代表人物,都被強行拉下去了。
那他們還如何敢出來說話?
其餘的臣子更不敢說話,大殿之上,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氛圍。
長孫無忌內心歎了口氣,陛下的心思,誰也不知道。
等到魏征被拖了下去,李世民這才冷聲問道:“還有誰在飛山宮這件事上有奏?”
他的目光,掃過大殿裏的所有臣子。
唐儉沉默不言,褚遂良也是不說話,高士廉不言不語。
可就在這時,一道朗聲的聲音,陡然出現:“父皇,兒臣有奏!”
唰!
就在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全部看向了李承乾!
竟然是太子殿下!
大殿上本來壓抑的氛圍,一掃而空,不少人心中都是帶著震驚與驚訝,太子殿下也要站出來麽?
程咬金微微睜開眼,房玄齡也是看向李承乾,他們昨天晚上見到趙先生寫的那篇文章,自然知道這篇文章的威力,所以,他們不知道陛下聽了之後會有什麽感受,不由得內心都是提了起來。
李世民內心也是一沉,看向李承乾:“太子也是要為飛山宮一事啟奏麽?”
“不,父皇,兒臣想要念一篇文章。”
念文章?
李世民內心鬆了口氣:“既然是念文章,那便念吧。”
其餘大殿上所有人,也都是好奇看著李承乾,不知道李承乾這個時候,要念什麽文章。
難道不是和飛山宮有關?
而李承乾從懷中抽出奏折,趙先生那篇文章,他已小心抄寫一遍,開始念了起來。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隻是開頭,大殿上的群臣都知道李承乾要做什麽了,李世民更是臉色一變:“太子,你不用念了。”
李承乾沒聽,仍然在念:“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太子!”
李承乾越念越快!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朕讓你停!太子!”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穀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李世民臉上陰沉如海,雙手抓著龍椅:“太子,你要忤逆朕麽?”
李承乾不管不顧:“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李承乾念完,這才抬頭:“父皇,兒臣念完了。”
大殿群臣,鴉雀無聲。
魏征這個官職,本來就是諫言的,之前諫言再多也沒事,可現在連魏征這個諫言的代表人物,都被強行拉下去了。
那他們還如何敢出來說話?
其餘的臣子更不敢說話,大殿之上,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氛圍。
長孫無忌內心歎了口氣,陛下的心思,誰也不知道。
等到魏征被拖了下去,李世民這才冷聲問道:“還有誰在飛山宮這件事上有奏?”
他的目光,掃過大殿裏的所有臣子。
唐儉沉默不言,褚遂良也是不說話,高士廉不言不語。
可就在這時,一道朗聲的聲音,陡然出現:“父皇,兒臣有奏!”
唰!
就在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全部看向了李承乾!
竟然是太子殿下!
大殿上本來壓抑的氛圍,一掃而空,不少人心中都是帶著震驚與驚訝,太子殿下也要站出來麽?
程咬金微微睜開眼,房玄齡也是看向李承乾,他們昨天晚上見到趙先生寫的那篇文章,自然知道這篇文章的威力,所以,他們不知道陛下聽了之後會有什麽感受,不由得內心都是提了起來。
李世民內心也是一沉,看向李承乾:“太子也是要為飛山宮一事啟奏麽?”
“不,父皇,兒臣想要念一篇文章。”
念文章?
李世民內心鬆了口氣:“既然是念文章,那便念吧。”
其餘大殿上所有人,也都是好奇看著李承乾,不知道李承乾這個時候,要念什麽文章。
難道不是和飛山宮有關?
而李承乾從懷中抽出奏折,趙先生那篇文章,他已小心抄寫一遍,開始念了起來。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隻是開頭,大殿上的群臣都知道李承乾要做什麽了,李世民更是臉色一變:“太子,你不用念了。”
李承乾沒聽,仍然在念:“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太子!”
李承乾越念越快!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朕讓你停!太子!”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穀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李世民臉上陰沉如海,雙手抓著龍椅:“太子,你要忤逆朕麽?”
李承乾不管不顧:“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李承乾念完,這才抬頭:“父皇,兒臣念完了。”
大殿群臣,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