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並沒有多久,朝廷便是下發了李世民的最新聖旨,《長安日報》也是一同發行到大唐各道,傳到了各個城市,還有縣令的府衙中。
崔綸拿著這份最新的《長安日報》,桌子邊上坐了其餘幾家世家大臣,每一個人臉上都是很不好看。
這份《長安日報》上,說了幾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繼續進一步推行官府試點改革,以長安京兆府為樣本,在全國各道總共二十一個重點城市推行改革。
第二件事,便是大唐接後先連成立了幾個部門,大唐交通部,這個部門基本和六部平起平坐,下轄兩個分部,一個是大唐交通道路,一個是大唐郵政,前者牽頭工部,進行全國的官道修建擴寬,第二個大唐郵政,負責統籌驛站,將整個驛站全都抽取出來,單獨成立一個部門,同時增加民間快遞業務。
再有成立大唐體育部,這個部門倒是沒有多大的波浪,主要是第三個事,朝廷六部抽調精銳官員,組建成立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也就是革部,而趙塵,擔任革部尚書!
這個消息才是最為引人注目的。
桌子邊上的幾位世家臣子,都是臉色不太好看。
“諸位,”崔綸敲了敲手指,“大家能看出來一點什麽嗎?”
“豈能看不出來?好一個駙馬,他這是要直接打散整個官職體係,另起爐灶,建立他自己的體係啊。”
一人冷笑:“單說驛站,驛站乃是尚書省兵部所管轄,兵部的駕部郎中,還有地方州府的士曹管理,現在駙馬將這一塊全部抽出來,如此一來,相當於他成了整個駕部的實權者,我就不相信兵部的人,駕部的人沒有反對。”
“反對?誰反對,沒看到陛下如此護著他,這個什麽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簡直就是胡搞,什麽官府窗口試點改革,什麽亂七八糟的。”
“再這麽下去,恐怕朝堂之上,要落入駙馬之手,由駙馬一手遮天了。”
這些世家臣子,都是怨聲載道,這些命令,不僅僅是動了他們的奶酪,而是要打亂現有體係重建。
崔綸手指敲著桌麵:“京兆府尹魏武,也是徹底倒向趙塵了,現在如何是好。”
“總得擊敗趙塵一次,我們與趙塵交手如此多次,總不可能次次都讓此人贏。”
氣氛有些沉悶和壓抑,這些臣子真是心中鬱悶,最早追溯到那次籌措糧食,趙塵給李世民出了一計帶頭捐糧、逼迫他們拿糧食出來後,基本上每一次趙塵都是在他們身上動刀子。
盧景城忽然開口說道:“我倒是覺得,可以去找找孔穎達。”
“太子之師?”
盧景城點點頭:“穎達兄乃是孔子後代,學識過人,也擔任過國子博士,想必他會有辦法,更何況,趙塵此人在朝中如此猖狂,我就不信,孔穎達能看得下去,我此前和他聊過,他曾對趙塵創立的哲學一派,頗有微詞,認為其誤導了太子。”
周圍的群臣都是精神振奮:“既如此,不如便找孔穎達。”
崔綸點頭:“好。”
眾人四下散去,而崔綸也是通過人脈,在當日晚上,便是登門拜訪。
見到孔穎達,一番寒暄之後,崔綸這才委婉道出來意。
孔穎達目光看著崔綸:“崔大人想要我出謀劃策?”
“非也,而是目前朝政即將被駙馬把持,乃是為了還朝政一個清明,現在陛下為趙塵所蒙蔽,事事依賴趙塵,恐對我大唐社稷江山,有所不妥啊。”
孔穎達淡淡說道:“既如此,為何不去找陛下進言?反而找到我這裏來了?”
並沒有多久,朝廷便是下發了李世民的最新聖旨,《長安日報》也是一同發行到大唐各道,傳到了各個城市,還有縣令的府衙中。
崔綸拿著這份最新的《長安日報》,桌子邊上坐了其餘幾家世家大臣,每一個人臉上都是很不好看。
這份《長安日報》上,說了幾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繼續進一步推行官府試點改革,以長安京兆府為樣本,在全國各道總共二十一個重點城市推行改革。
第二件事,便是大唐接後先連成立了幾個部門,大唐交通部,這個部門基本和六部平起平坐,下轄兩個分部,一個是大唐交通道路,一個是大唐郵政,前者牽頭工部,進行全國的官道修建擴寬,第二個大唐郵政,負責統籌驛站,將整個驛站全都抽取出來,單獨成立一個部門,同時增加民間快遞業務。
再有成立大唐體育部,這個部門倒是沒有多大的波浪,主要是第三個事,朝廷六部抽調精銳官員,組建成立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也就是革部,而趙塵,擔任革部尚書!
這個消息才是最為引人注目的。
桌子邊上的幾位世家臣子,都是臉色不太好看。
“諸位,”崔綸敲了敲手指,“大家能看出來一點什麽嗎?”
“豈能看不出來?好一個駙馬,他這是要直接打散整個官職體係,另起爐灶,建立他自己的體係啊。”
一人冷笑:“單說驛站,驛站乃是尚書省兵部所管轄,兵部的駕部郎中,還有地方州府的士曹管理,現在駙馬將這一塊全部抽出來,如此一來,相當於他成了整個駕部的實權者,我就不相信兵部的人,駕部的人沒有反對。”
“反對?誰反對,沒看到陛下如此護著他,這個什麽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簡直就是胡搞,什麽官府窗口試點改革,什麽亂七八糟的。”
“再這麽下去,恐怕朝堂之上,要落入駙馬之手,由駙馬一手遮天了。”
這些世家臣子,都是怨聲載道,這些命令,不僅僅是動了他們的奶酪,而是要打亂現有體係重建。
崔綸手指敲著桌麵:“京兆府尹魏武,也是徹底倒向趙塵了,現在如何是好。”
“總得擊敗趙塵一次,我們與趙塵交手如此多次,總不可能次次都讓此人贏。”
氣氛有些沉悶和壓抑,這些臣子真是心中鬱悶,最早追溯到那次籌措糧食,趙塵給李世民出了一計帶頭捐糧、逼迫他們拿糧食出來後,基本上每一次趙塵都是在他們身上動刀子。
盧景城忽然開口說道:“我倒是覺得,可以去找找孔穎達。”
“太子之師?”
盧景城點點頭:“穎達兄乃是孔子後代,學識過人,也擔任過國子博士,想必他會有辦法,更何況,趙塵此人在朝中如此猖狂,我就不信,孔穎達能看得下去,我此前和他聊過,他曾對趙塵創立的哲學一派,頗有微詞,認為其誤導了太子。”
周圍的群臣都是精神振奮:“既如此,不如便找孔穎達。”
崔綸點頭:“好。”
眾人四下散去,而崔綸也是通過人脈,在當日晚上,便是登門拜訪。
見到孔穎達,一番寒暄之後,崔綸這才委婉道出來意。
孔穎達目光看著崔綸:“崔大人想要我出謀劃策?”
“非也,而是目前朝政即將被駙馬把持,乃是為了還朝政一個清明,現在陛下為趙塵所蒙蔽,事事依賴趙塵,恐對我大唐社稷江山,有所不妥啊。”
孔穎達淡淡說道:“既如此,為何不去找陛下進言?反而找到我這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