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李世民猶豫了一下:“暫時先不要,讓趙先生再休息一下,若是再解決不了,我們再去請趙先生。”
在座的長孫無忌真是內心一陣苦笑,現在陛下真是將趙塵當做了一個寶貝疙瘩。
很快,接到旨意的大唐群臣,紛紛聚集在了禦書房。
當然還是熟悉的長孫無忌、唐儉、馬周、魏征、房玄齡等人,都是大唐的老臣了。
簡單將事情說了一下,房玄齡當即說道:“陛下,奏疏上說,現在兩道足足二十多萬百姓的安置,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務之急是亟需救災。”
“不錯,陛下,應該立即派人前去救災,災情嚴重,刻不容緩,另外有災民向京畿道遷徙,若是災民遷徙到長安,也會對長安造成影響。”
李世民說道:“災民如何安置。”
現在最為要緊的是這二十萬災民,災民要是安排處置不好,那就是農民起義了。
長孫無忌沉吟了一下:“陛下,此前的以工代賑是個不錯的法子,讓工部出個條子,安排下去,消化掉這些災民。”
工部尚書李大亮當即拱手:“陛下,工部也無能為力了。”
其餘人看向李大亮,李大亮一陣苦笑:“不瞞陛下,現在工部的工程量,不夠了。”
房玄齡一陣疑惑:“工程量不夠?”
“是的,此前各個地方的災情,都是以工代賑,而且主要也是集中在河南道和淮南道,已經是安排人過去了,如若再安排在這裏,與之前的地點有所衝突,如若工程安排在其餘地方,轉移災民的成本又更大。”
李大亮解釋了一番,禦書房的眾人也都是懂了,以工代賑其實也是也是有容納上限的,隻有工程多,需要的災民也多,而現在主要的工程其實並不是特別夠用。
“如果工程隻是開墾荒地這些,倒是沒有什麽問題,但讓災民開墾這些荒地,是一個極大的浪費。”
李大亮說完,便不再說話。
而李大亮說完之後,馬周猶豫了一下,也是拱手說道:“陛下,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什麽?”
“國庫,”馬周動了動嘴唇,“糧食不夠了。”
四周的群臣有些驚愕:“糧食不夠?”
馬周硬著頭皮:“是的,此前本來賑災的糧食就不太夠用,最後還是陛下帶頭捐獻了糧食,讓世家出糧,這才算是勉強夠用糧食了,之前的糧食已經撥給各道各州,現在糧食完全不夠用,二十萬災民,一天要消耗的糧食,是個恐怖數字,而且,恐怕還不止二十萬災民。”
現在洪災才算是剛剛開始,少說還要持續半個月,這半個月之內,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流離失所,災民的數量肯定是不斷增多的,二十萬隻是保守估計。
以工代賑最關鍵的,其實是糧食,隻要糧食充足供應,以工代賑就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現在沒糧食了,百姓怎麽可能會跟你走?
長孫無忌忍不住說道:“怎麽可能會花得那麽快?”
“趙國公有所不知,此前的以工代賑,光是一個州縣,就足足要下撥下去少說幾萬石的糧食,此前累積的糧食,也不過才百萬石而已,現在差不多已經過去了足足三個月。”
李承乾說道:“父皇,既然如此,不如找世家,再度讓他們捐糧,之前他們捐了一次,想必還有餘糧。”
李世民說道:“此事明日早朝再提,諸位可還有別的好法子?”
長孫無忌擰著眉頭,缺少糧食這種事,怎麽還能有好的法子,他們又不能憑空變魔術將糧食給變出來。
糧食都是要土地裏長出來的,種植周期又長,而且糧食缺口又這麽大,少說要按百萬石來算,這莫說是諸葛亮,就算是張良來了都沒用。
李世民猶豫了一下:“暫時先不要,讓趙先生再休息一下,若是再解決不了,我們再去請趙先生。”
在座的長孫無忌真是內心一陣苦笑,現在陛下真是將趙塵當做了一個寶貝疙瘩。
很快,接到旨意的大唐群臣,紛紛聚集在了禦書房。
當然還是熟悉的長孫無忌、唐儉、馬周、魏征、房玄齡等人,都是大唐的老臣了。
簡單將事情說了一下,房玄齡當即說道:“陛下,奏疏上說,現在兩道足足二十多萬百姓的安置,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務之急是亟需救災。”
“不錯,陛下,應該立即派人前去救災,災情嚴重,刻不容緩,另外有災民向京畿道遷徙,若是災民遷徙到長安,也會對長安造成影響。”
李世民說道:“災民如何安置。”
現在最為要緊的是這二十萬災民,災民要是安排處置不好,那就是農民起義了。
長孫無忌沉吟了一下:“陛下,此前的以工代賑是個不錯的法子,讓工部出個條子,安排下去,消化掉這些災民。”
工部尚書李大亮當即拱手:“陛下,工部也無能為力了。”
其餘人看向李大亮,李大亮一陣苦笑:“不瞞陛下,現在工部的工程量,不夠了。”
房玄齡一陣疑惑:“工程量不夠?”
“是的,此前各個地方的災情,都是以工代賑,而且主要也是集中在河南道和淮南道,已經是安排人過去了,如若再安排在這裏,與之前的地點有所衝突,如若工程安排在其餘地方,轉移災民的成本又更大。”
李大亮解釋了一番,禦書房的眾人也都是懂了,以工代賑其實也是也是有容納上限的,隻有工程多,需要的災民也多,而現在主要的工程其實並不是特別夠用。
“如果工程隻是開墾荒地這些,倒是沒有什麽問題,但讓災民開墾這些荒地,是一個極大的浪費。”
李大亮說完,便不再說話。
而李大亮說完之後,馬周猶豫了一下,也是拱手說道:“陛下,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什麽?”
“國庫,”馬周動了動嘴唇,“糧食不夠了。”
四周的群臣有些驚愕:“糧食不夠?”
馬周硬著頭皮:“是的,此前本來賑災的糧食就不太夠用,最後還是陛下帶頭捐獻了糧食,讓世家出糧,這才算是勉強夠用糧食了,之前的糧食已經撥給各道各州,現在糧食完全不夠用,二十萬災民,一天要消耗的糧食,是個恐怖數字,而且,恐怕還不止二十萬災民。”
現在洪災才算是剛剛開始,少說還要持續半個月,這半個月之內,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流離失所,災民的數量肯定是不斷增多的,二十萬隻是保守估計。
以工代賑最關鍵的,其實是糧食,隻要糧食充足供應,以工代賑就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現在沒糧食了,百姓怎麽可能會跟你走?
長孫無忌忍不住說道:“怎麽可能會花得那麽快?”
“趙國公有所不知,此前的以工代賑,光是一個州縣,就足足要下撥下去少說幾萬石的糧食,此前累積的糧食,也不過才百萬石而已,現在差不多已經過去了足足三個月。”
李承乾說道:“父皇,既然如此,不如找世家,再度讓他們捐糧,之前他們捐了一次,想必還有餘糧。”
李世民說道:“此事明日早朝再提,諸位可還有別的好法子?”
長孫無忌擰著眉頭,缺少糧食這種事,怎麽還能有好的法子,他們又不能憑空變魔術將糧食給變出來。
糧食都是要土地裏長出來的,種植周期又長,而且糧食缺口又這麽大,少說要按百萬石來算,這莫說是諸葛亮,就算是張良來了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