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對武將來說,怎麽才能繼續升遷呢,那來得最快的方式,肯定是直接打了。
程咬金肯定是希望再繼續積累軍功的,因為他現在的國公爵位,並不是世襲的,曆史上也是在晚年時,程咬金又立了一次功,國公爵位才變成世襲。
當然了,武將天生就喜歡打仗,至於打輸,怎麽可能,禦書房裏的這些人,壓根就沒想過這回事!
大唐軍隊,正鋒芒正盛,李靖之前打吐穀渾,率領軍隊抓吐穀渾王抓到哪裏去了?
抓到青海湖去了!
青海湖都屬於高原地形,而且李靖的軍隊足足就是在那邊行軍一個月,這種士兵的韌性,都很誇張了。
就算是和吐蕃大食比,唐朝的軍隊也是當時最強,沒有之一,也是鬆讚幹布雞賊,當時鬆州之戰才剛剛打了個毛毛雨,李世民剛將軍隊派過去準備正麵剛,結果他就很雞賊地撤軍了。
如果唐朝和吐蕃在貞觀年間就打起來,那就真的有得看了,而這也是趙塵的目標之一,反正是順便將唐朝變革為最強大的國家,順便征服世界,順便攀爬科技,爭取將唐朝改造為現代國家。
區區一個吐蕃,揍他。
而現在禦書房裏的這些唐朝大佬,估計就是和趙塵一個想法,區區一個薛延陀,還敢蹦躂,信不信我拍死你?
他們現在想的,就隻是由誰出麵拍死對方而已。
擊敗東突厥,又幹掉吐穀渾,兵鋒正盛。
這件事甚至壓根不需要趙塵出麵,這些禦書房的名將就能解決。
段誌玄說道:“盧國公,你這話就不對了,什麽叫髒活累活你來啊,打仗的事,怎麽還能跟搶似的,你不如就留在長安。”
程咬金頓時吹胡子瞪眼睛:“段誌玄,你也去了吐穀渾,還追擊八百餘裏,你的功勞都在陛下那記著呢,好不容易薛延陀冒頭了,還不讓我過過癮?”
李靖侯君集沒說話,他們隻是在淡然笑之,畢竟是剛打完吐穀渾的大佬,這薛延陀他們去不去,還真不要緊。
而且,他們在這裏毛遂自薦,最後拍板的,還是陛下。
李承乾完全插不上話,好在這個時候李勣開口:“知節,這件事,我覺得還是我去比較合適,漠南我比較熟,對付薛延陀,還是交給我好了。”
李勣一開口,周圍人倒是認同。
在武德八年的時候,東突厥入侵,李勣就是行軍總管,在在太穀迎擊突厥,將其驅逐,貞觀三年,和李靖一起攻擊東突厥。
李靖算得上對北麵一塊地形很熟悉了,的確是他比較合適。
而曆史上,李勣是滅薛延陀國之人。
李承乾見到禦書房的大佬似乎都是就這麽達成了一個默契,便是直接開口:“既如此,我會奏請父皇。”
這種軍國大事,還是要奏請李世民的。
這件事就這麽說定了,其餘人也沒有爭,程咬金也很聰明,不過他也不著急,因為趙先生說過,這個世界很大,除了他們這些周遭的小國,還有其餘很多大國,到時候他再出手也不遲。
這件事解決了,再接下來,就主要是處理政務方麵了。
李承乾之前監國過,所以也是輕車熟路,加上這幾天他也一直在以工代賑的前線,所以一些奏折處理,甚至不需要房玄齡等人開口,就能提出不錯的建議,這讓房玄齡等人,異常欣喜。
最為重要的,還是治喪,這一塊還是李世民負責。
對武將來說,怎麽才能繼續升遷呢,那來得最快的方式,肯定是直接打了。
程咬金肯定是希望再繼續積累軍功的,因為他現在的國公爵位,並不是世襲的,曆史上也是在晚年時,程咬金又立了一次功,國公爵位才變成世襲。
當然了,武將天生就喜歡打仗,至於打輸,怎麽可能,禦書房裏的這些人,壓根就沒想過這回事!
大唐軍隊,正鋒芒正盛,李靖之前打吐穀渾,率領軍隊抓吐穀渾王抓到哪裏去了?
抓到青海湖去了!
青海湖都屬於高原地形,而且李靖的軍隊足足就是在那邊行軍一個月,這種士兵的韌性,都很誇張了。
就算是和吐蕃大食比,唐朝的軍隊也是當時最強,沒有之一,也是鬆讚幹布雞賊,當時鬆州之戰才剛剛打了個毛毛雨,李世民剛將軍隊派過去準備正麵剛,結果他就很雞賊地撤軍了。
如果唐朝和吐蕃在貞觀年間就打起來,那就真的有得看了,而這也是趙塵的目標之一,反正是順便將唐朝變革為最強大的國家,順便征服世界,順便攀爬科技,爭取將唐朝改造為現代國家。
區區一個吐蕃,揍他。
而現在禦書房裏的這些唐朝大佬,估計就是和趙塵一個想法,區區一個薛延陀,還敢蹦躂,信不信我拍死你?
他們現在想的,就隻是由誰出麵拍死對方而已。
擊敗東突厥,又幹掉吐穀渾,兵鋒正盛。
這件事甚至壓根不需要趙塵出麵,這些禦書房的名將就能解決。
段誌玄說道:“盧國公,你這話就不對了,什麽叫髒活累活你來啊,打仗的事,怎麽還能跟搶似的,你不如就留在長安。”
程咬金頓時吹胡子瞪眼睛:“段誌玄,你也去了吐穀渾,還追擊八百餘裏,你的功勞都在陛下那記著呢,好不容易薛延陀冒頭了,還不讓我過過癮?”
李靖侯君集沒說話,他們隻是在淡然笑之,畢竟是剛打完吐穀渾的大佬,這薛延陀他們去不去,還真不要緊。
而且,他們在這裏毛遂自薦,最後拍板的,還是陛下。
李承乾完全插不上話,好在這個時候李勣開口:“知節,這件事,我覺得還是我去比較合適,漠南我比較熟,對付薛延陀,還是交給我好了。”
李勣一開口,周圍人倒是認同。
在武德八年的時候,東突厥入侵,李勣就是行軍總管,在在太穀迎擊突厥,將其驅逐,貞觀三年,和李靖一起攻擊東突厥。
李靖算得上對北麵一塊地形很熟悉了,的確是他比較合適。
而曆史上,李勣是滅薛延陀國之人。
李承乾見到禦書房的大佬似乎都是就這麽達成了一個默契,便是直接開口:“既如此,我會奏請父皇。”
這種軍國大事,還是要奏請李世民的。
這件事就這麽說定了,其餘人也沒有爭,程咬金也很聰明,不過他也不著急,因為趙先生說過,這個世界很大,除了他們這些周遭的小國,還有其餘很多大國,到時候他再出手也不遲。
這件事解決了,再接下來,就主要是處理政務方麵了。
李承乾之前監國過,所以也是輕車熟路,加上這幾天他也一直在以工代賑的前線,所以一些奏折處理,甚至不需要房玄齡等人開口,就能提出不錯的建議,這讓房玄齡等人,異常欣喜。
最為重要的,還是治喪,這一塊還是李世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