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這個官員話裏有著擔憂,黃河一旦到夏季進入汛期,那就是黃河水泛濫啊,搞不好要發洪水的。
現在都已經這麽慘了,等到六七月份,災民更多,他們這裏承接能力業也有限啊,怎麽頂得住?
再一個就是糧食,以工代賑是需要糧食的,之前劃撥下來的糧食,現在也算是不多了,縣城裏糧倉餘糧可不算多了,而且還要考慮到自己本縣的百姓。
難啊。
官員臉上有著擔憂。
李承乾也是在思考,如果他作為這個縣城的縣令,他應該怎麽做?
隻是可惜想了半天,李承乾也不知道。
太難了。
既要保證好縣城百姓,又要安置好流民,這其中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很多事情隻有自己深入了解之後,才知道其中的難度。
但是,駙馬會不會有辦法?
正在思索之間,不遠處,一匹快馬飛奔而來,馬匹上的人卻是皇宮裏的人,因為對方身上穿著的,正是他所熟悉的衣服。
此人飛奔而來,來到李承乾身前,二話不說,翻身下馬半跪下來:“殿下,陛下讓你速速回長安。”
李承乾微微皺眉:“何事?”
父皇不是那麽糊塗的人,這才讓他出來幾天,怎麽就又讓他回去了,他這雖然了解了以工代賑,但還想更詳細了解一下。
眼前這人,猶豫再三,看了一下旁邊那官員,那官員會意,連忙退開,這報信下人才說道:“太子,太上皇夢了。”
“什麽?”
李承乾一震,眼中甚至有著不可思議之色。
爺爺,他死了?
“陛下讓你速速回去,這裏是詔令。”
李承乾接過一看,他再度擁有了監國權,在治喪期間,需要處理軍國大事,換句話說,他要再度幹上之前處理朝政的事務。
父皇沒有放棄自己。
李承乾點點頭:“我這就回去。”
他也是立刻打點好,直接上了一匹馬,直奔長安,從洛陽到長安,其實並不遠,最起碼騎馬來說,其實很快。
此刻,整個長安城內,臣子也都是得知了消息。
太上皇去逝,也算是大事了,最起碼必要走的程序要走,而這個程序,會很繁瑣,李世民肯定要親自處理,所以肯定要讓太子監國。
李世民也是個狠人,在玄武門之變之後,直接囚禁了李淵,貞觀三年,太上皇徙居大安宮,削減李淵的宮女,除非李世民邀請李淵參加宴會,否則李淵不得出宮,甚至就連李淵在位的武德年間政績,都以一句“武德之政,間或弛紊”否定。
但現在人都死了,所謂人死為大,葬禮自然要以最高規格來對待,難道還能和死人過不去不成?更何況這還是你老子,肯定要辦得妥妥的。
李承乾回到長安的時候,長安城內的誦經和吊唁活動連續不斷,一些大臣的宅子麵前,都是掛上了白燈籠,不遠處還能聽到寺廟的鍾聲。
服喪期內,各寺、觀必須鳴鍾三萬次,文武官員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一個月內禁止嫁娶。
禮部官員已經是忙瘋了,喪葬之禮非常繁瑣,可不比結婚要簡單,而且耗用錢財也極多。
李承乾進入皇宮,一路上他已得知,李淵的陵墓地址選好了,為獻陵。
飛快換好了衣服,也是係上了白色頭巾,隨後參與葬禮。
這個官員話裏有著擔憂,黃河一旦到夏季進入汛期,那就是黃河水泛濫啊,搞不好要發洪水的。
現在都已經這麽慘了,等到六七月份,災民更多,他們這裏承接能力業也有限啊,怎麽頂得住?
再一個就是糧食,以工代賑是需要糧食的,之前劃撥下來的糧食,現在也算是不多了,縣城裏糧倉餘糧可不算多了,而且還要考慮到自己本縣的百姓。
難啊。
官員臉上有著擔憂。
李承乾也是在思考,如果他作為這個縣城的縣令,他應該怎麽做?
隻是可惜想了半天,李承乾也不知道。
太難了。
既要保證好縣城百姓,又要安置好流民,這其中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很多事情隻有自己深入了解之後,才知道其中的難度。
但是,駙馬會不會有辦法?
正在思索之間,不遠處,一匹快馬飛奔而來,馬匹上的人卻是皇宮裏的人,因為對方身上穿著的,正是他所熟悉的衣服。
此人飛奔而來,來到李承乾身前,二話不說,翻身下馬半跪下來:“殿下,陛下讓你速速回長安。”
李承乾微微皺眉:“何事?”
父皇不是那麽糊塗的人,這才讓他出來幾天,怎麽就又讓他回去了,他這雖然了解了以工代賑,但還想更詳細了解一下。
眼前這人,猶豫再三,看了一下旁邊那官員,那官員會意,連忙退開,這報信下人才說道:“太子,太上皇夢了。”
“什麽?”
李承乾一震,眼中甚至有著不可思議之色。
爺爺,他死了?
“陛下讓你速速回去,這裏是詔令。”
李承乾接過一看,他再度擁有了監國權,在治喪期間,需要處理軍國大事,換句話說,他要再度幹上之前處理朝政的事務。
父皇沒有放棄自己。
李承乾點點頭:“我這就回去。”
他也是立刻打點好,直接上了一匹馬,直奔長安,從洛陽到長安,其實並不遠,最起碼騎馬來說,其實很快。
此刻,整個長安城內,臣子也都是得知了消息。
太上皇去逝,也算是大事了,最起碼必要走的程序要走,而這個程序,會很繁瑣,李世民肯定要親自處理,所以肯定要讓太子監國。
李世民也是個狠人,在玄武門之變之後,直接囚禁了李淵,貞觀三年,太上皇徙居大安宮,削減李淵的宮女,除非李世民邀請李淵參加宴會,否則李淵不得出宮,甚至就連李淵在位的武德年間政績,都以一句“武德之政,間或弛紊”否定。
但現在人都死了,所謂人死為大,葬禮自然要以最高規格來對待,難道還能和死人過不去不成?更何況這還是你老子,肯定要辦得妥妥的。
李承乾回到長安的時候,長安城內的誦經和吊唁活動連續不斷,一些大臣的宅子麵前,都是掛上了白燈籠,不遠處還能聽到寺廟的鍾聲。
服喪期內,各寺、觀必須鳴鍾三萬次,文武官員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一個月內禁止嫁娶。
禮部官員已經是忙瘋了,喪葬之禮非常繁瑣,可不比結婚要簡單,而且耗用錢財也極多。
李承乾進入皇宮,一路上他已得知,李淵的陵墓地址選好了,為獻陵。
飛快換好了衣服,也是係上了白色頭巾,隨後參與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