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除此之外,還有對趙塵的采訪,而趙塵的話語,讓不少人一陣愕然。


    “什麽意思,這位趙先生,還要招農民和士子?”


    那些圍在書生旁邊的普通百姓,也是問道:“他招農民做什麽呢?”


    那書生看了一眼報紙:“這上麵有寫,說是趙先生乃大唐駙馬,食邑三千,目前的分封地,在西郊,所以趙先生想要招人。”


    一些普通百姓,都是心思動了,最近他們的生活也不好過啊,如果能投靠一個好的地主,得到土地,也能吃上飯了,指不定今年結束的時候,手裏還能有一些盈餘。


    “那這上麵,有沒有說,我們能分到多少糧食。”


    “這是百姓最關心的。”


    那書生又是看了,然後看到第三版,這新出來的版麵上,全是趙塵的招人信息。


    “有,這上麵說了,第一年也就是今年,按照產量來的,隻收取產量的十分之一,剩餘的全歸自己;第二年,收取產量的十分之二,剩餘的全歸自己,其餘稅收,除了需要繳納的戶稅和義倉稅之外,沒有其餘要繳納的。”


    戶稅和義倉稅,是唐朝時期需要繳納的稅收。


    戶稅,是按戶征收,根據家裏的好田、差田,按產值估算一個總數,然後按照這個總數決定納稅的等級。


    李世民在前不久,剛剛下過令,敕天下戶立三等,未盡升降,置為九等,意思就是說,這個戶稅,改為按九等征稅。具體稅值,從四千文到五百文左右。


    第二個稅,是義倉稅,這個從春秋時期就有了,相當於國家的儲備物資,糧食豐收,糧價下跌,國家按保底價收購進來存著;歉收的時候,糧價上漲,國家再按保底價賣給大家,起到一個調節糧價、救濟饑荒的作用。


    而義倉稅,則是每畝納兩升。


    聽到這書生所說,周圍的一些百姓,都是心動。


    而書生還在繼續說道:“另外,若莊中需要做工,也會給付工錢,種植的農作物糧食,莊內會分發,會教育各種種植方法,保證每一名農戶,都能吃上肉。”


    嘩!


    四周的百姓有些嘩然了。


    “真的假的,每一戶都能吃上肉?”


    “不可能,這完全不可能。”


    “就是,每一戶都能吃上肉,那得養多少隻羊,多少頭豬啊。”


    “我覺得這個趙先生在說大話,隻不過是將人誆騙過去。”


    “我之前聽到另外一個莊子,也是一開始說得好好的,結果後麵又直接上調了稅收,根本沒有什麽盈餘啊。”


    周圍人這麽一說,不少人都是開始猶豫起來。


    其中一個叫做徐德才的農民,臉上也是有著猶豫之色。


    “徐德才,你想去嗎?”


    徐德才思索半天,抬起頭堅決說道:“俺去。”


    “徐德才,你瘋了,這還不清不楚的東西,你去幹什麽?”


    “對啊,而且誰知道分的田地怎麽樣,好多莊都是好田水田留給自己,差田就全給了我們,這種起來有什麽意思。”


    “徐德才,去什麽去啊,沒什麽好去的。”


    徐德才撓頭:“俺還是先去看看吧,你們先在這吃,俺去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當贅婿趙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我在大唐當贅婿趙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