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殿下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望。”周毅挺直身體,向趙煦行了一個軍禮。


    趙煦點了點頭,眼睛眯了起來,又強調了一句:“不要手軟,能打多狠就打多狠。”


    周毅怔了一下,燕王對這個東瀛似乎格外厭惡。


    不過他也能理解,東瀛身為域外之物國,卻插手大頌內亂。


    這不是犯賤又是什麽!


    議定此事。


    趙煦讓周毅將平原城的十二艘戰艦調走,隻留下四艘巡視晉河即可。


    如此,周毅便可統領三十二艘戰艦執行這次摧毀東瀛水師的計劃。


    待周毅離去,趙煦讓鳳兒給自己收拾幾件衣服,準備前往齊州。


    他沒有參與渡河戰役,因為渡河戰役十拿九穩,自己沒有必要親自參與。


    但隨著王府親軍的南下,謝家和南梁必然會派大軍前往齊州參戰。


    到時,王府親軍將在齊州的土地上與伐燕聯軍決一勝負。


    這場戰事規模巨大,超過以往任何一次戰爭。


    雖然對常威十分信任,但他覺得身為燕王,自己還是有必要親自前往,提升王府親軍士氣的同時,避免這次戰事出現差錯。


    再者,這種今後將載入史冊的戰爭他不參與,豈不是少了些男兒熱血。


    而且,他也有意巡視讓常威建立的大後方。


    同伐燕聯軍決戰一樣,這件事同樣十分重要。


    畢竟打下來的疆域需要治理。


    且一邊打仗一邊建立的後方能夠從當地獲得糧草供應,減少燕州糧草運輸的壓力。


    畢竟十二萬人出征,運輸糧草的民夫往往要數倍不止。


    走的越遠,耗費的糧草也越多,因為民夫也是要吃糧的。


    因糧於敵固然是個辦法,但如果敵人戰敗,選擇燒毀糧草,那就抓瞎了。


    而派兵去搶百姓的糧食,他是做不出來的。


    所以唯有建立一邊打仗,一邊建立類似根據地一樣的後方,才能解決糧草的壓力。


    即便打到江南,到時候也不用擔心軍隊的口糧。


    也不必派出大量民夫運輸糧草了。


    基於此,建立後方這件事對他而言,絕不是兒戲。


    下午的時候,他把劉福和楊豐叫了過來。


    讓他們一個催督政務方麵的改革,一個負責軍隊方麵的改革。


    打仗歸打仗,燕州內務不能受到影響,要繼續推進。


    隔日,他在徐烈的護衛下前往齊州。


    同時派出一隊騎兵前往司州,讓馬翰準備收複秦州和雍州。


    這段時間,他也給馬翰的兵馬運送了一批黃色火藥和手榴彈.


    隻要同伐燕聯軍的決戰打響,馬翰便會統領馬家兵馬趁機拿回雍州和秦州,封堵住南梁與北狄往來的通道,摧毀兩家的邊市。


    如果決戰取得勝利,則讓他作為西路軍,進攻南梁武關。


    王府親軍則作為東路軍繼續南下,橫掃齊國以及謝家建立的偽朝廷。


    經過三日的跋涉,他抵達了東平城。


    路上的時候,他便得到了探馬送來的戰報,對當前的戰事有了些了解。


    “殿下,當前的戰事十分順利,東郡已被我們全部拿下,當下,秦山拿下了西麵的陳郡,呂昌拿下了東麵的陽郡,關通拿下了南麵的高郡,他們還在繼續攻城拔寨,在齊國援軍抵達之前,至少能夠拿下魯城外圍八個郡。”


    趙煦點了點頭,齊州的麵積比燕州大很多。


    燕州一共七個郡,而齊州則十二個郡。


    按照常規常威的說法,齊國當下從把主要兵力集中在了西南方向的四個郡,放棄了北麵的八個郡,隻是讓豪族私兵拖延他們的進攻。


    不過這些豪族私兵顯然如同土雞瓦狗一般,在王府親軍的進攻下根本不堪一擊。


    王府親軍基本上一天內便能攻克兩三個縣城,和望風而降沒多大區別。


    “主要的麻煩是不少豪族化整為零,不斷有小股豪族私兵在各郡各縣流竄,如同盜匪一樣襲擊村子,偷襲運輸糧草的百姓。”常威又道。


    見趙煦皺起眉頭,他又忙解釋,“不過末將已將繳獲的火器分發給了鄉兵,鍾離也在積極訓練他們,做到人人皆兵,今天有六個村子遭遇了豪族私兵,但都被鄉兵殲滅還活捉了不少人。”


    鍾離補充道:“豪族私兵往往都拿著刀劍,倒比拿著燧發槍的鄉兵差遠了。”


    趙煦緩緩點頭,這麽短的時間。


    齊國給自己的軍隊裝備燧發槍都不夠,豪族自然不可能有燧發槍,依然停留在冷兵器時代。


    倒是鄉兵們接收了從齊國士兵手中收繳的燧發槍,立刻進入火器時代,碾壓豪族私兵。


    想到這,他道:“這還差不多,不能忘了當年抵禦北狄的老本行,豪族的私兵多,能有齊州的百姓多嗎?隻要把百姓凝成一股繩,這些豪族私兵不過就是一群蒼蠅,鬧不出什麽大事。”


    “殿下說的是,不過這都是鍾離的功勞。”常威說道,望了眼身側的鍾離。


    趙煦露出滿意的笑容,以前鍾離作為一名優秀的騎兵將領,他很滿意。


    但沒想到在軍事學堂中,他發現鍾離此人文武兼備,對他傳授的軍民思想接受很快。


    之後細想了下,他認為其十分適合作為掌書記。


    畢竟,他隨便提拔一個書生到掌書記這個位置,定然無法壓服其他將領。


    而鍾離本就戰功赫赫,在軍中有一定的威望,讓他擔任掌書記一職,統領軍中的令書,便能順利建立王府親軍的令書體係了。


    不過,他還想見識下對理論的實踐如何。


    如果他把戰爭後方建設的不錯,掌書記這個位子便非他莫屬了。


    於是他拍了拍鍾離的肩膀,“隨本王去鄉間轉一轉,本王要見識下你的本領。”


    鍾離應了聲是,引著趙煦向將軍府外走去,常威也跟了過去。


    在齊國援軍抵達前,他倒也清閑,正可以一心穩固打下的疆土。


    出了城,趙煦隨意指了個方向。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附近一個叫杜陵的村子。


    進入村子,趙煦立刻聽見陣陣喊殺聲。


    順著聲音過去,原來在村子的打穀場上,一群青壯拿著棍子在練刺刀術。


    他們汗流浹背,但每個人都精神奕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鋼鐵帝國趙煦張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背著家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背著家的蝸牛並收藏我的鋼鐵帝國趙煦張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