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夏陽縣(下)
關於爹娘偏心我卻成了王妃這件事 作者:柯雪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柴大人,不會事到如今,您想的還是,得罪了臨江王妃,臨江王一定不會放過自己吧。”宋霽初準確的說中了柴縣令的想法。
“看來這十多年的聖賢書,當真是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宋霽初準備起身,下意識伸手,往常身邊的女使都會上來扶著宋霽初。
這次下船來閑逛,身邊沒帶女使,隻有跟著的暗衛,唐修遠伸出手臂,讓宋霽初扶著。宋霽初有些吃驚,但很快恢複了正常的神色,暗衛們看著孩子,水杉也被唐修遠派出去了,身邊剩下的,不也就是他這個臨江王了嗎?再說扶一把自己的王妃,有什麽不行的。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午夜夢回,希望柴大人能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頭上‘明鏡高懸’的匾額。”
“老人家,過來。”宋霽初朝原告招了招手。
原告忙不迭的跑了過來,連縣令都要跪的人,一定是貴人吧。
“老人家,收好你的狀子,府尹很快就到,把你的冤情,講給府尹聽。”
宋霽初朝唐修遠點了點頭,其他的事情,還是交給府尹來處理吧。
唐修遠虛扶著宋霽初,往外走,暗衛們帶著孩子們,跟著臨江王夫婦一起出了衙門。
……
最先出現在臨江王夫婦麵前的,是周揚府府尹,冷鋒冷大人。
冷大人本來正左擁右抱,優哉遊哉,聽到下麵來報,臨江王親臨夏陽,夏陽縣令捅了簍子,嚇出一身冷汗,立即趕來了夏陽。
臨江王夫婦正帶著孩子們在夏陽的一家酒樓裏吃飯,冷大人到了,本想給暗衛塞些銀錢,好讓暗衛們在唐修遠麵前說些好話,暗衛直接把塞到自己手中的銀錢,放在了唐修遠麵前,驚得冷大人又是一身的冷汗。
唐修遠一家四口吃完飯,宋霽初就讓暗衛們先把孩子們帶到旁邊休息。
“你就是周揚府府尹?”
“正是下官。”冷大人雖是府尹,但也是外官,根本沒見過唐修遠。隻是聽聞唐修遠戰功赫赫,臨江王之名在邊關能止小兒啼哭,還以為唐修遠會是五大三粗,卻不曾想竟是個翩翩君子。
應該,沒多大事情吧。
“你就當著本王的麵,賄賂本王的人,膽子不小啊。”唐修遠一邊給宋霽初倒茶,一邊跟冷大人說話。
“下官糊塗,下官糊塗。”強烈的壓迫感,讓冷大人根本不敢抬頭。
“本王找你來,也不是聽你廢話的,夏陽的這個案子,你也知道了吧。”
“下官已有耳聞。”
“辦得好,本王可以既往不咎,辦的不好,就兩罪並罰。”
“是,是,下官明白,下官明白。”冷大人忙不迭的點頭。
“你去吧。”唐修遠也不想和冷大人廢話什麽,夏陽隻是一個小縣城,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夏陽如此,大魏分九州,下設府、縣無數,還不知道有多少縣令同柴大人一般,屍位素餐。
“王爺。”
“還有事?”
“敢問王爺,此次來夏陽,可有公幹?”冷大人小心翼翼的開了口。
“本王的事,還輪不到你過問。”
“下官不敢,下官想著,王爺若有公幹,下官必定全力輔助王爺。”冷大人趕緊解釋道。
“本王隻是路過,無事,下去吧。”
冷大人不敢再多問什麽,默默退了出去。
聽聞臨江王攜家眷就藩臨江,臨江王應該隻是路過,沒有其他的事情。冷大人不由得鬆了口氣,是路過就好,不是什麽微服私訪,隻要把夏陽的案子處理幹淨,臨江王就不會追究什麽,自然也就不會牽連到整個周揚府了。夏陽縣令確實過分了,不過看在他平時還算聽話的份上,這次就算了,冷大人在心裏盤算著。
“阿遠。”宋霽初喊了聲唐修遠。
唐修遠在想事情,沒聽到宋霽初在喊自己。
“阿遠?”宋霽初又喊了聲。
“怎麽了?”這次唐修遠聽到了。
“你怎麽了?想什麽呢?這麽出神?”宋霽初故意碰了碰唐修遠。
“沒什麽,隻是今天在夏陽看到這些,我就想到,夏陽是這樣,別的地方,可能也有這樣的情況。”
“怕是還有剛才的那位冷大人吧。”宋霽初勾起了嘴角。
“果然什麽都瞞不過囡囡的眼睛。”唐修遠寵溺一笑。
“你少來,說正事。”宋霽初臉頰有些發燙,明明兩人在說正事,卻偏偏喜歡這麽不正經。
“周揚府估計已經不幹淨了,小小縣令,屍位素餐這麽久,府尹竟也不聞不問,方才他分明是怕我來查什麽東西,”唐修遠恢複了一本正經的模樣,“等回船上,我會把夏陽的事,寫成折子,上報給聖上,也能讓聖上趁機查一查周揚府。”
宋霽初點了點頭,他們隻是路過,也不好停留太久,這種事情,還是得朝廷派欽差來慢慢查,哪怕隻是抓些碩鼠,周揚百姓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你呢,在想什麽?”唐修遠也問起宋霽初。
“我在想,柴大人忌憚的不是大魏律法,不是眾目睽睽,而是臨江王府。因為你是臨江王,我是臨江王妃,所以柴大人才知道害怕,知道認錯。可如果你我隻是平民百姓,遇上這樣的事情,又該如何?”
“大魏建國不過百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如果你我隻是平民百姓,是希望能有京城來的貴人施以援手,還是希望朗朗乾坤,昭昭日月。”
唐修遠點了點頭,宋霽初目光長遠,這些想法,是唐修遠未曾想到過的。
唐修遠突然想起宋霽初的那些手稿,“臨江是我的封地,也是廣陵宋家的地盤,隻要是你想做的,就放開手去做,我支持你。”
宋霽初卻搖了搖頭,“眼下海寇泛濫,馬上入冬,天寒地凍,海寇或許會消停一陣子,等來年開春,隻怕會有場惡戰要打。真要打起仗來,可就是花錢如流水了。”
“倉稟食而知禮儀,總得先保全大家的性命,才能去談如何讓大家都好好活著。”
宋霽初不希望自己夢中的場景變成現實,不希望唐修遠被萬箭穿心,更不希望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若幹年後仍是戰火紛飛。
“看來這十多年的聖賢書,當真是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宋霽初準備起身,下意識伸手,往常身邊的女使都會上來扶著宋霽初。
這次下船來閑逛,身邊沒帶女使,隻有跟著的暗衛,唐修遠伸出手臂,讓宋霽初扶著。宋霽初有些吃驚,但很快恢複了正常的神色,暗衛們看著孩子,水杉也被唐修遠派出去了,身邊剩下的,不也就是他這個臨江王了嗎?再說扶一把自己的王妃,有什麽不行的。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午夜夢回,希望柴大人能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頭上‘明鏡高懸’的匾額。”
“老人家,過來。”宋霽初朝原告招了招手。
原告忙不迭的跑了過來,連縣令都要跪的人,一定是貴人吧。
“老人家,收好你的狀子,府尹很快就到,把你的冤情,講給府尹聽。”
宋霽初朝唐修遠點了點頭,其他的事情,還是交給府尹來處理吧。
唐修遠虛扶著宋霽初,往外走,暗衛們帶著孩子們,跟著臨江王夫婦一起出了衙門。
……
最先出現在臨江王夫婦麵前的,是周揚府府尹,冷鋒冷大人。
冷大人本來正左擁右抱,優哉遊哉,聽到下麵來報,臨江王親臨夏陽,夏陽縣令捅了簍子,嚇出一身冷汗,立即趕來了夏陽。
臨江王夫婦正帶著孩子們在夏陽的一家酒樓裏吃飯,冷大人到了,本想給暗衛塞些銀錢,好讓暗衛們在唐修遠麵前說些好話,暗衛直接把塞到自己手中的銀錢,放在了唐修遠麵前,驚得冷大人又是一身的冷汗。
唐修遠一家四口吃完飯,宋霽初就讓暗衛們先把孩子們帶到旁邊休息。
“你就是周揚府府尹?”
“正是下官。”冷大人雖是府尹,但也是外官,根本沒見過唐修遠。隻是聽聞唐修遠戰功赫赫,臨江王之名在邊關能止小兒啼哭,還以為唐修遠會是五大三粗,卻不曾想竟是個翩翩君子。
應該,沒多大事情吧。
“你就當著本王的麵,賄賂本王的人,膽子不小啊。”唐修遠一邊給宋霽初倒茶,一邊跟冷大人說話。
“下官糊塗,下官糊塗。”強烈的壓迫感,讓冷大人根本不敢抬頭。
“本王找你來,也不是聽你廢話的,夏陽的這個案子,你也知道了吧。”
“下官已有耳聞。”
“辦得好,本王可以既往不咎,辦的不好,就兩罪並罰。”
“是,是,下官明白,下官明白。”冷大人忙不迭的點頭。
“你去吧。”唐修遠也不想和冷大人廢話什麽,夏陽隻是一個小縣城,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夏陽如此,大魏分九州,下設府、縣無數,還不知道有多少縣令同柴大人一般,屍位素餐。
“王爺。”
“還有事?”
“敢問王爺,此次來夏陽,可有公幹?”冷大人小心翼翼的開了口。
“本王的事,還輪不到你過問。”
“下官不敢,下官想著,王爺若有公幹,下官必定全力輔助王爺。”冷大人趕緊解釋道。
“本王隻是路過,無事,下去吧。”
冷大人不敢再多問什麽,默默退了出去。
聽聞臨江王攜家眷就藩臨江,臨江王應該隻是路過,沒有其他的事情。冷大人不由得鬆了口氣,是路過就好,不是什麽微服私訪,隻要把夏陽的案子處理幹淨,臨江王就不會追究什麽,自然也就不會牽連到整個周揚府了。夏陽縣令確實過分了,不過看在他平時還算聽話的份上,這次就算了,冷大人在心裏盤算著。
“阿遠。”宋霽初喊了聲唐修遠。
唐修遠在想事情,沒聽到宋霽初在喊自己。
“阿遠?”宋霽初又喊了聲。
“怎麽了?”這次唐修遠聽到了。
“你怎麽了?想什麽呢?這麽出神?”宋霽初故意碰了碰唐修遠。
“沒什麽,隻是今天在夏陽看到這些,我就想到,夏陽是這樣,別的地方,可能也有這樣的情況。”
“怕是還有剛才的那位冷大人吧。”宋霽初勾起了嘴角。
“果然什麽都瞞不過囡囡的眼睛。”唐修遠寵溺一笑。
“你少來,說正事。”宋霽初臉頰有些發燙,明明兩人在說正事,卻偏偏喜歡這麽不正經。
“周揚府估計已經不幹淨了,小小縣令,屍位素餐這麽久,府尹竟也不聞不問,方才他分明是怕我來查什麽東西,”唐修遠恢複了一本正經的模樣,“等回船上,我會把夏陽的事,寫成折子,上報給聖上,也能讓聖上趁機查一查周揚府。”
宋霽初點了點頭,他們隻是路過,也不好停留太久,這種事情,還是得朝廷派欽差來慢慢查,哪怕隻是抓些碩鼠,周揚百姓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你呢,在想什麽?”唐修遠也問起宋霽初。
“我在想,柴大人忌憚的不是大魏律法,不是眾目睽睽,而是臨江王府。因為你是臨江王,我是臨江王妃,所以柴大人才知道害怕,知道認錯。可如果你我隻是平民百姓,遇上這樣的事情,又該如何?”
“大魏建國不過百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如果你我隻是平民百姓,是希望能有京城來的貴人施以援手,還是希望朗朗乾坤,昭昭日月。”
唐修遠點了點頭,宋霽初目光長遠,這些想法,是唐修遠未曾想到過的。
唐修遠突然想起宋霽初的那些手稿,“臨江是我的封地,也是廣陵宋家的地盤,隻要是你想做的,就放開手去做,我支持你。”
宋霽初卻搖了搖頭,“眼下海寇泛濫,馬上入冬,天寒地凍,海寇或許會消停一陣子,等來年開春,隻怕會有場惡戰要打。真要打起仗來,可就是花錢如流水了。”
“倉稟食而知禮儀,總得先保全大家的性命,才能去談如何讓大家都好好活著。”
宋霽初不希望自己夢中的場景變成現實,不希望唐修遠被萬箭穿心,更不希望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若幹年後仍是戰火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