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野、越州、塗州,齊燁回來的消息,可謂轟動邊關三城。
軍伍登城牆,百姓探風聲,將軍出城迎,便是當朝天子親愛也不過如此。
齊燁到了南野後,第一時間前往大倉,走到一半,碰到了迎來的熊思賢。
“學生見過老大人。”
離的遠遠的,齊燁躬身施禮。
當朝侍中,賢相之名,朝廷官員多以“師”稱之的熊思賢,快步走來,沒有還禮,而是重重的拍了拍齊燁的肩膀。
“辛勞殿下了。”
這種拍肩膀的動作,並非是禮節,更像是家中長輩對待小輩。
換了別人,肯定感動的無以複加,恨不得馬上給熊思賢披麻戴孝。
齊燁可不吃這一套,他知道這老東西最擅玩這種煽情的套路,就和之前董孝通似的,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學生不辛勞,老大人辛勞了。”
齊燁真的想多了,熊思賢可沒和他玩什麽套路,而是真的欣慰,真心覺得這小子辛勞。
五千多人馬算是先鋒軍,深入山林數百裏,掃平一切不臣部落,後方世家、南野輔兵、孫功帶的人馬,建立聚居地、營地,占領地盤,實質意義上的為大康開疆拓土,此等功勞,此等大功,開朝未有。
熊思賢不知道這五千多人馬具體是個什麽情況,可後方人馬的情況動態,邊關日日掌控時時了解的。
沒有齊燁帶著人在前方披荊斬棘,後方哪能進行的如此順利。
寒暄幾句,老大人就是老大人,沒有先問齊燁成果如何,而是叫這小子先去歇息,其他的,歇息夠了再說。
齊燁也是不客氣,鑽營帳裏睡覺去了。
熊思賢自然好奇這五千多人的成果,也的確心疼齊燁,想讓這小子先歇息歇息再說,可並不是所有人都叫齊燁,老頭給小夥伴們叫住了。
旺仔、阿卓、斌斌、小舅子,四人組被叫住了,鬧心扒拉的被熊思賢帶去了議帳。
奴獸、小鹿、花樹、賁,則是撒丫子跑走了,他們和熊思賢不熟,也根本不吃這一套。
旺仔四人剛進議帳沒一會,熊思賢又蹭蹭跑了出來,跑到剛要被龔信帶去找地方休息的月玲瓏麵前。
“老夫大康門下省侍中熊思賢。”
熊思賢施了一禮,激動的和什麽似的。
一邊激動,一邊心裏罵齊燁。
都給最後一個四大部落的月神部落大薩滿帶來了,剛才你倒是好好介紹一下啊!
不怪熊思賢激動,四大部落,齊活了,蒙族被打散後算是掃進了曆史垃圾堆,木鹿、山狼投靠漢人,最後一個月神部落也被齊燁帶來的,這就是說,山林之中再無任何對漢人有威脅的存在了!
月玲瓏淺笑施禮,一口流利的漢話,都讓熊思賢懷疑這是不是個漢家娘們。
趁著熊思賢代表大康和月玲瓏虛與委蛇,旺仔四人貼著帳篷邊踮著腳跑了。
不是四人不將熊思賢這侍中當回事,而是不明白齊燁又什麽打算,對代表熊思賢所代表的朝廷又是個什麽態度,不敢亂說話。
再說齊燁這邊,是真的呼呼大睡了。
營帳外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各世家代表來了也就算了,南地三道各州府的官員也來了不少。
就近的,聽到消息後來的都是一把手二把手,離的遠的,本來就派屬官一直留在邊關等著齊燁的小溪,一邊派人通知自家大人,一邊等候齊燁睡醒。
要說現在帳外最風光的,正是那青州知州曹權國。
南地三道,一道一知州,老曹是第一個主動湊到齊燁身邊求作死的。
要麽說人家能幹知州,能力強是一方麵,敢打敢拚才是最大的優點,愛拚才會贏,次次梭哈次次贏。
和齊燁接洽後,曹權國一咬牙一跺腳,一條路走到黑了。
在不通稟朝廷的前提下,先是弄了“募民”令,帶著青州無數百姓來到邊關上工,帶動了不知多少就業崗位。
初見成效後,曹權國再次加碼,又弄了“募勇”令,不止是帶著百姓上工了,而是帶著百姓去關外創業。
以村為單位,代表這些村子的百姓和世家談條件,去多少人,你給多少錢,保證什麽待遇什麽條件,甚至是讓青壯成為你們的“護衛”,乃至整個村子或是幾個村子占收益的幾成等等。
可以這麽說,曹權國的身家性命全都壓上了,但凡齊燁這邊出一點岔子,別說官位不保,腦袋都保不住,全家腦袋都保不住。
之後曹權國又弄了個“置土”令,和世家談判,給我們多少土地,我給你弄多少百姓去關外幫你們建設聚居地、營地、開山、采礦。
獲得了大量土地後,曹權國開始高光整活了,邊關三城滿城找老少娘們,異族老少娘們,尤其是帶孩子的那種,要房子給房子,要地給地,跟他去青州,還給找爺們,意思就是漢、異通婚。
曹權國狠就狠在這,但凡這消息讓朝廷知道了,不說是否同意,反正會吵的不可開交,士林知道後,天下讀書人得噴死他。
人家老曹根本不在乎,就是邊關三城找老少娘們,連忽悠帶哄,一個不算少,一百個不算多,但凡願意跟他走的,用轎子、用馬車,讓他背回去都行。
當時第一個知道這情況的還不是熊思賢,而是邊關大帥白修竹。
白修竹得知曹權國要將一群異族,還是一群異族女人孩子往關內領,帶著一群將軍提著刀就要幹死曹權國。
當時曹權國已經想好了,南地三道中,青州那邊是最窮的,光棍也是最多的,雖然沒奏報朝廷,可卻能以各種理由“開脫”,漢異通婚怎麽了,這是為了加深兩族友誼,為了提高人口生育率,為了增加青壯勞動力,更是為了讓大康開疆拓土!
曹權國被白修竹帶著人給堵了後,一梗脖子,大道理說了一大堆。
白修竹鼻子都氣歪了,破口大罵,老子們來是因為這事嗎,是因為你他娘的截了胡,挖了牆角,邊關三城各城各營各軍伍,光棍率高達七成以上,你將異族娘們都帶走了,我們麾下兒郎繼續打光棍?
要麽說曹權國是文臣,舌戰群將不落下風,不但有理有據,還順道給白修竹埋汰了一大通,一開始齊燁就說讓軍伍與異族女人婚配,你白修竹不同意啊,你白修竹猶猶豫豫啊,你白修竹擱那裝大爺啊,怪的了誰,活該!
眼看著雙方人馬要幹起來,或者說是白修竹要帶著人群毆曹權國的時候,熊思賢趕到了。
了解了相關情況後,熊思賢就一個意思,曹權國當知州太屈才了。
之後,老曹就開始徹底抖起來了,也不回青州了,就在邊關三地杵著,往城牆下麵一蹲,眼珠子專往異族老少娘們身上看。
無論從任何角度和意義來看,熊思賢都是代表著朝廷。
而各部落異族的去留,工作安排等等,又和南野有關,南野呢,世子在,說了算的是世子,世子不在,說了算的是南野保障基金。
曹權國就是南野保障基金的人,並且專門負責安置想要入關異族方麵的事宜。
現在熊思賢認可了這件事,並表示大力支持,那麽就等於說是曹權國開辟了一條新賽道,其他州府的官員,哪會不眼紅,哪想不效仿,哪能不取經。
還是那句話,命運就是如此。
認識齊燁的人,很少有點頭之交麵子上過的去那種關係,要麽是愛,愛的都想給齊燁生孩子,比如孫功、曹權國,以及南關眾武將。
要麽是恨,比如好多被他搞下去的世家,恨不能將齊燁大卸八塊。
單說曹權國,現在要想入京的話,九寺寺卿,板上釘釘,哪怕是六部尚書,熬資曆等著誰退位他就能上去。
帳外,曹權國滔滔不絕,口水橫飛。
旁邊一群整日之乎者也的各地文官,連連點頭,敬佩萬分。
“要尋就尋那屁股大的,與好生養無關,而是力氣足…”
“帶娃的最好,優先選咱南野學堂中的娃,漢話說的精…”
“不是本官吹噓,這各部女子操起農活不比咱漢家爺們差…”
“吃的多,幹的也多哇,鋤頭都掄冒煙了,比那耕牛都有力氣…”
還真別說,徐夙那不知所謂的大越國,有女戰卒,但是少,大部分都是男性,戰死的也都是男性,留下太多太多寡婦了,還多是各個小部落的,不少帶著孩子,曹權國恨不得一口氣全給包圓了。
軍伍登城牆,百姓探風聲,將軍出城迎,便是當朝天子親愛也不過如此。
齊燁到了南野後,第一時間前往大倉,走到一半,碰到了迎來的熊思賢。
“學生見過老大人。”
離的遠遠的,齊燁躬身施禮。
當朝侍中,賢相之名,朝廷官員多以“師”稱之的熊思賢,快步走來,沒有還禮,而是重重的拍了拍齊燁的肩膀。
“辛勞殿下了。”
這種拍肩膀的動作,並非是禮節,更像是家中長輩對待小輩。
換了別人,肯定感動的無以複加,恨不得馬上給熊思賢披麻戴孝。
齊燁可不吃這一套,他知道這老東西最擅玩這種煽情的套路,就和之前董孝通似的,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學生不辛勞,老大人辛勞了。”
齊燁真的想多了,熊思賢可沒和他玩什麽套路,而是真的欣慰,真心覺得這小子辛勞。
五千多人馬算是先鋒軍,深入山林數百裏,掃平一切不臣部落,後方世家、南野輔兵、孫功帶的人馬,建立聚居地、營地,占領地盤,實質意義上的為大康開疆拓土,此等功勞,此等大功,開朝未有。
熊思賢不知道這五千多人馬具體是個什麽情況,可後方人馬的情況動態,邊關日日掌控時時了解的。
沒有齊燁帶著人在前方披荊斬棘,後方哪能進行的如此順利。
寒暄幾句,老大人就是老大人,沒有先問齊燁成果如何,而是叫這小子先去歇息,其他的,歇息夠了再說。
齊燁也是不客氣,鑽營帳裏睡覺去了。
熊思賢自然好奇這五千多人的成果,也的確心疼齊燁,想讓這小子先歇息歇息再說,可並不是所有人都叫齊燁,老頭給小夥伴們叫住了。
旺仔、阿卓、斌斌、小舅子,四人組被叫住了,鬧心扒拉的被熊思賢帶去了議帳。
奴獸、小鹿、花樹、賁,則是撒丫子跑走了,他們和熊思賢不熟,也根本不吃這一套。
旺仔四人剛進議帳沒一會,熊思賢又蹭蹭跑了出來,跑到剛要被龔信帶去找地方休息的月玲瓏麵前。
“老夫大康門下省侍中熊思賢。”
熊思賢施了一禮,激動的和什麽似的。
一邊激動,一邊心裏罵齊燁。
都給最後一個四大部落的月神部落大薩滿帶來了,剛才你倒是好好介紹一下啊!
不怪熊思賢激動,四大部落,齊活了,蒙族被打散後算是掃進了曆史垃圾堆,木鹿、山狼投靠漢人,最後一個月神部落也被齊燁帶來的,這就是說,山林之中再無任何對漢人有威脅的存在了!
月玲瓏淺笑施禮,一口流利的漢話,都讓熊思賢懷疑這是不是個漢家娘們。
趁著熊思賢代表大康和月玲瓏虛與委蛇,旺仔四人貼著帳篷邊踮著腳跑了。
不是四人不將熊思賢這侍中當回事,而是不明白齊燁又什麽打算,對代表熊思賢所代表的朝廷又是個什麽態度,不敢亂說話。
再說齊燁這邊,是真的呼呼大睡了。
營帳外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各世家代表來了也就算了,南地三道各州府的官員也來了不少。
就近的,聽到消息後來的都是一把手二把手,離的遠的,本來就派屬官一直留在邊關等著齊燁的小溪,一邊派人通知自家大人,一邊等候齊燁睡醒。
要說現在帳外最風光的,正是那青州知州曹權國。
南地三道,一道一知州,老曹是第一個主動湊到齊燁身邊求作死的。
要麽說人家能幹知州,能力強是一方麵,敢打敢拚才是最大的優點,愛拚才會贏,次次梭哈次次贏。
和齊燁接洽後,曹權國一咬牙一跺腳,一條路走到黑了。
在不通稟朝廷的前提下,先是弄了“募民”令,帶著青州無數百姓來到邊關上工,帶動了不知多少就業崗位。
初見成效後,曹權國再次加碼,又弄了“募勇”令,不止是帶著百姓上工了,而是帶著百姓去關外創業。
以村為單位,代表這些村子的百姓和世家談條件,去多少人,你給多少錢,保證什麽待遇什麽條件,甚至是讓青壯成為你們的“護衛”,乃至整個村子或是幾個村子占收益的幾成等等。
可以這麽說,曹權國的身家性命全都壓上了,但凡齊燁這邊出一點岔子,別說官位不保,腦袋都保不住,全家腦袋都保不住。
之後曹權國又弄了個“置土”令,和世家談判,給我們多少土地,我給你弄多少百姓去關外幫你們建設聚居地、營地、開山、采礦。
獲得了大量土地後,曹權國開始高光整活了,邊關三城滿城找老少娘們,異族老少娘們,尤其是帶孩子的那種,要房子給房子,要地給地,跟他去青州,還給找爺們,意思就是漢、異通婚。
曹權國狠就狠在這,但凡這消息讓朝廷知道了,不說是否同意,反正會吵的不可開交,士林知道後,天下讀書人得噴死他。
人家老曹根本不在乎,就是邊關三城找老少娘們,連忽悠帶哄,一個不算少,一百個不算多,但凡願意跟他走的,用轎子、用馬車,讓他背回去都行。
當時第一個知道這情況的還不是熊思賢,而是邊關大帥白修竹。
白修竹得知曹權國要將一群異族,還是一群異族女人孩子往關內領,帶著一群將軍提著刀就要幹死曹權國。
當時曹權國已經想好了,南地三道中,青州那邊是最窮的,光棍也是最多的,雖然沒奏報朝廷,可卻能以各種理由“開脫”,漢異通婚怎麽了,這是為了加深兩族友誼,為了提高人口生育率,為了增加青壯勞動力,更是為了讓大康開疆拓土!
曹權國被白修竹帶著人給堵了後,一梗脖子,大道理說了一大堆。
白修竹鼻子都氣歪了,破口大罵,老子們來是因為這事嗎,是因為你他娘的截了胡,挖了牆角,邊關三城各城各營各軍伍,光棍率高達七成以上,你將異族娘們都帶走了,我們麾下兒郎繼續打光棍?
要麽說曹權國是文臣,舌戰群將不落下風,不但有理有據,還順道給白修竹埋汰了一大通,一開始齊燁就說讓軍伍與異族女人婚配,你白修竹不同意啊,你白修竹猶猶豫豫啊,你白修竹擱那裝大爺啊,怪的了誰,活該!
眼看著雙方人馬要幹起來,或者說是白修竹要帶著人群毆曹權國的時候,熊思賢趕到了。
了解了相關情況後,熊思賢就一個意思,曹權國當知州太屈才了。
之後,老曹就開始徹底抖起來了,也不回青州了,就在邊關三地杵著,往城牆下麵一蹲,眼珠子專往異族老少娘們身上看。
無論從任何角度和意義來看,熊思賢都是代表著朝廷。
而各部落異族的去留,工作安排等等,又和南野有關,南野呢,世子在,說了算的是世子,世子不在,說了算的是南野保障基金。
曹權國就是南野保障基金的人,並且專門負責安置想要入關異族方麵的事宜。
現在熊思賢認可了這件事,並表示大力支持,那麽就等於說是曹權國開辟了一條新賽道,其他州府的官員,哪會不眼紅,哪想不效仿,哪能不取經。
還是那句話,命運就是如此。
認識齊燁的人,很少有點頭之交麵子上過的去那種關係,要麽是愛,愛的都想給齊燁生孩子,比如孫功、曹權國,以及南關眾武將。
要麽是恨,比如好多被他搞下去的世家,恨不能將齊燁大卸八塊。
單說曹權國,現在要想入京的話,九寺寺卿,板上釘釘,哪怕是六部尚書,熬資曆等著誰退位他就能上去。
帳外,曹權國滔滔不絕,口水橫飛。
旁邊一群整日之乎者也的各地文官,連連點頭,敬佩萬分。
“要尋就尋那屁股大的,與好生養無關,而是力氣足…”
“帶娃的最好,優先選咱南野學堂中的娃,漢話說的精…”
“不是本官吹噓,這各部女子操起農活不比咱漢家爺們差…”
“吃的多,幹的也多哇,鋤頭都掄冒煙了,比那耕牛都有力氣…”
還真別說,徐夙那不知所謂的大越國,有女戰卒,但是少,大部分都是男性,戰死的也都是男性,留下太多太多寡婦了,還多是各個小部落的,不少帶著孩子,曹權國恨不得一口氣全給包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