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鞭,百官上朝,入殿。
齊燁帶著男女老少二十多人進入了大殿之中。
能看出來,天子對齊燁的愛這次持續了很久,文德特意在大殿門口等著,見到齊燁來了,帶著他們站在了兵部右側。
當文德見到齊燁身後跟著的一群人時,心中苦笑,齊燁,總喜歡玩些不一樣的,仿佛對挑戰規矩、傳統、禮儀等事,樂不此疲。
百官入殿之前,天子已經坐在了龍椅之上,麵無表情。
齊燁這邊不少人還是第一次上殿,尤其是語棠、翠巧二人,心跳的聲音和打鼓似的。
也有心大的,站在段平身後的季元思,東張西望,他準備一會散朝的時候回季府和他老爹炫耀炫耀,主要是再問一下什麽時候將他姐趕緊嫁到幽王府,他怕齊燁後悔。
畢竟在季元思眼裏,他姐季渃嫣就和個魔教中人似的。
隨著文德的一聲開朝,然後就…開朝了。
依舊是三省先出來奏事。
今天正好是月初第一天,三省官員開始進行朝廷工作匯報了。
這裏也要說一下,一般情況下三省很少出班奏事,要麽不奏,一旦奏的話,分為兩種情況,事情大條了,另一種情況,工作匯報。
事情大條的情況各有不同,工作匯報關於上一個月或者上一季度。
就如同現在,上個月“積壓”的奏折,朝廷難題,給出解決方案。
這個解決方案是需要達成兩個一致,第一個一致是三省的一致,第二個一致是相關衙署的一致。
就好比前幾日丘神威的事,兵部上了奏折,要在南地再設立一處折衝府,距離平南折衝府不遠,名義是南地出了不少匪患,再設立一處折衝府用於剿匪。
大家心裏和明鏡似的,丘神威現在完蛋了,兵部尚書去了南地,名義上是巡查各道軍備,實際上就是去平南折衝府進行“大換血”。
兩手準備,既然平南折衝府很有可能信不過了,那就要再設一處折衝府,既是替代平南折衝府的職責,也是防備平南折衝府兵變。
關於這件事,就需要三省討論並拿出章程了。
這是上個月的事,三省內部討論後,達成了一致,通過,然後再去找兵部、戶部、吏部,分別是管人員調動任職、撥錢、程序任命。
兩個“一致”達成了,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同意,尚書省執行,主導。
這種大事,朝廷每個月都會發生幾次,需要三省六部反複協商、商討,防止一個衙署專斷,甚至是防止三省專斷,乃至防止宮中專斷。
除了平南折衝府的事,還有南關糧草運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草原那邊的習慣是要幹就開春幹,開春準備,入夏叩關,打到秋末,贏了,弄點錢財、物資過冬,輸了,也無所謂,死一些人,過冬壓力小一些。
草原那邊就是如此,物競天擇,信奉叢林法則,很多小部落的老弱病殘入冬的時候就會被“放逐”,任由自生自滅。
相比北關,南關那邊正好相反,很多番蠻部族喜歡冬季開幹。
南關外深山老林,冬季溫度並不是很低,和草原那邊的情況還不同,就是有棗沒棗打三杆子,象征性的打一打,哪怕破不了關也打幾天或者幾個月,然後和南關協商退兵,但是南關得給一些物資什麽的,這都成為一種習慣了,有時候一兩年整一次這種事,有的時候一年整兩三次這種事。
所以朝廷會在秋末、入冬兩個時間段,將大量的糧草調集到南關,以備不時之需。
一上午的早朝,三省官員就占據了一半的時間,除了平南折衝府、南關糧草,還有募兵、明年科考等事,有的拿出了章程,有的還需要再議一議。
等三省官員全部退回班中後,六部開始奏事,直到輪到兵部的時候,孫功站在了大殿之中。
“陛下,東海舟師軍報昨日夜至兵部。”
天子微微頷首,意思是接著說。
“贛州一城三縣,受私掠船海寇進犯,贛州舟師營折損一百七十六人,戰船損七條,昌縣…”
說到這,孫功頓了頓,抬高了音量:“昌縣百姓二百九十一人,其中半數被擄,餘,亡,無一活口。”
一語落,朝堂驚。
贇乘泰率先出班,怒不可遏:“贛州舟師是飯桶不成,一營八百將士,私掠船有幾條,海寇多少人,為何還護不住昌縣百姓!”
“私掠船足有三十一條,賊勢浩大,兩千餘人。”
“什麽?!”
贇乘泰大驚:“怎地這麽多賊人,又是什麽時候發生的事?”
“上月月初。”
“過了這麽久?!”
贇乘泰先是一愣,隨即如同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看向龍椅上的天子。
老六八風不動,麵無表情。
這一下,群臣都明白怎麽回事了。
絕不像孫功所說,軍報昨日才到的。
這麽大的事,東海那邊肯定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就是再耽誤,二十日內軍報也到了。
這便是說,宮中早就知道這件事,秘而不宣。
一件事想通了,所有事都想通了。
難怪昨日天子龍顏大悅,難怪天子昨日一副大快人心的模樣,也難怪天子因軍器的事要嘉獎齊燁。
“私掠船,海寇。”
天子開了口,聲音很輕,需要大殿中每個人都屏氣靜聽。
老六露出了笑容,沒有任何笑意的笑容。
“倒是巧了,一個月前,與土船屋郎到達東海的日子,相差不多。”
老六的目光掃過群臣:“私掠船海寇,屠戮昌縣百姓,登陸,過二城,如入無人之境直達昌縣,瀛島說,私掠船海寇盤踞於東海各處海島,亦是瀛島心腹大患,剿之不盡,瀛島是如此言說的吧。”
孫功低下頭:“是,瀛島朝廷對此一直是矢口否認的。”
“好,與瀛島朝廷無關就好,若是有關,朕…”
天子眯起了眼睛:“朕怕是要誤會,誤會瀛島是在威脅我大康,告知我大康,他們可暢通無阻的登陸登海,暢通無阻的入東海三道,暢通無阻屠戮我大康百姓。”
群臣麵色各異,都聽出來弦外之音了。
能站在這裏的,有一個算一個,誰不知道那些私掠船其實就是瀛島官方組建的。
這不是威脅是什麽,進犯東海,日子和土船屋郎入大康的時間幾乎吻合,就是說,瀛島不算隱晦的告知大康,要是土船屋郎出了意外,或者土船屋郎做了什麽“意外”之事,大康,不能追究,如果追究,後果自負。
後果,那些私掠船已經用大康百姓的性命“展示”出來了,告知大康,哪怕是他們的私掠船都可以暢通無阻的進入內陸。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瀛賊這次深入內陸為什麽這麽遠,以及為什麽這支私掠船船隊聲勢如此浩大。
瀛賊囂張,可見一斑。
再說宮中,明明早就知道這個情況了卻沒有馬上廣而告之,之前不說,之後不說,偏偏在今日上朝的時候說,可想而知,八成要布局東海了。
“幽王府世子,齊燁。”
天子喚了一聲,齊燁連忙出班行禮:“學生在。”
“你昨日所使用的軍器,可否用於東海,防範私掠船海寇?”
“可。”
一聲“可”,擲地有聲,震耳欲聾。
“好,可就好。”
老六剛要將他的想法說出來,鴻臚寺少卿魏成鑫出班了。
“陛下,微臣有事要奏,與瀛島使節有關,與瀛島有關,與…幽王府齊世子殿下有關。”
齊燁帶著男女老少二十多人進入了大殿之中。
能看出來,天子對齊燁的愛這次持續了很久,文德特意在大殿門口等著,見到齊燁來了,帶著他們站在了兵部右側。
當文德見到齊燁身後跟著的一群人時,心中苦笑,齊燁,總喜歡玩些不一樣的,仿佛對挑戰規矩、傳統、禮儀等事,樂不此疲。
百官入殿之前,天子已經坐在了龍椅之上,麵無表情。
齊燁這邊不少人還是第一次上殿,尤其是語棠、翠巧二人,心跳的聲音和打鼓似的。
也有心大的,站在段平身後的季元思,東張西望,他準備一會散朝的時候回季府和他老爹炫耀炫耀,主要是再問一下什麽時候將他姐趕緊嫁到幽王府,他怕齊燁後悔。
畢竟在季元思眼裏,他姐季渃嫣就和個魔教中人似的。
隨著文德的一聲開朝,然後就…開朝了。
依舊是三省先出來奏事。
今天正好是月初第一天,三省官員開始進行朝廷工作匯報了。
這裏也要說一下,一般情況下三省很少出班奏事,要麽不奏,一旦奏的話,分為兩種情況,事情大條了,另一種情況,工作匯報。
事情大條的情況各有不同,工作匯報關於上一個月或者上一季度。
就如同現在,上個月“積壓”的奏折,朝廷難題,給出解決方案。
這個解決方案是需要達成兩個一致,第一個一致是三省的一致,第二個一致是相關衙署的一致。
就好比前幾日丘神威的事,兵部上了奏折,要在南地再設立一處折衝府,距離平南折衝府不遠,名義是南地出了不少匪患,再設立一處折衝府用於剿匪。
大家心裏和明鏡似的,丘神威現在完蛋了,兵部尚書去了南地,名義上是巡查各道軍備,實際上就是去平南折衝府進行“大換血”。
兩手準備,既然平南折衝府很有可能信不過了,那就要再設一處折衝府,既是替代平南折衝府的職責,也是防備平南折衝府兵變。
關於這件事,就需要三省討論並拿出章程了。
這是上個月的事,三省內部討論後,達成了一致,通過,然後再去找兵部、戶部、吏部,分別是管人員調動任職、撥錢、程序任命。
兩個“一致”達成了,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同意,尚書省執行,主導。
這種大事,朝廷每個月都會發生幾次,需要三省六部反複協商、商討,防止一個衙署專斷,甚至是防止三省專斷,乃至防止宮中專斷。
除了平南折衝府的事,還有南關糧草運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草原那邊的習慣是要幹就開春幹,開春準備,入夏叩關,打到秋末,贏了,弄點錢財、物資過冬,輸了,也無所謂,死一些人,過冬壓力小一些。
草原那邊就是如此,物競天擇,信奉叢林法則,很多小部落的老弱病殘入冬的時候就會被“放逐”,任由自生自滅。
相比北關,南關那邊正好相反,很多番蠻部族喜歡冬季開幹。
南關外深山老林,冬季溫度並不是很低,和草原那邊的情況還不同,就是有棗沒棗打三杆子,象征性的打一打,哪怕破不了關也打幾天或者幾個月,然後和南關協商退兵,但是南關得給一些物資什麽的,這都成為一種習慣了,有時候一兩年整一次這種事,有的時候一年整兩三次這種事。
所以朝廷會在秋末、入冬兩個時間段,將大量的糧草調集到南關,以備不時之需。
一上午的早朝,三省官員就占據了一半的時間,除了平南折衝府、南關糧草,還有募兵、明年科考等事,有的拿出了章程,有的還需要再議一議。
等三省官員全部退回班中後,六部開始奏事,直到輪到兵部的時候,孫功站在了大殿之中。
“陛下,東海舟師軍報昨日夜至兵部。”
天子微微頷首,意思是接著說。
“贛州一城三縣,受私掠船海寇進犯,贛州舟師營折損一百七十六人,戰船損七條,昌縣…”
說到這,孫功頓了頓,抬高了音量:“昌縣百姓二百九十一人,其中半數被擄,餘,亡,無一活口。”
一語落,朝堂驚。
贇乘泰率先出班,怒不可遏:“贛州舟師是飯桶不成,一營八百將士,私掠船有幾條,海寇多少人,為何還護不住昌縣百姓!”
“私掠船足有三十一條,賊勢浩大,兩千餘人。”
“什麽?!”
贇乘泰大驚:“怎地這麽多賊人,又是什麽時候發生的事?”
“上月月初。”
“過了這麽久?!”
贇乘泰先是一愣,隨即如同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看向龍椅上的天子。
老六八風不動,麵無表情。
這一下,群臣都明白怎麽回事了。
絕不像孫功所說,軍報昨日才到的。
這麽大的事,東海那邊肯定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就是再耽誤,二十日內軍報也到了。
這便是說,宮中早就知道這件事,秘而不宣。
一件事想通了,所有事都想通了。
難怪昨日天子龍顏大悅,難怪天子昨日一副大快人心的模樣,也難怪天子因軍器的事要嘉獎齊燁。
“私掠船,海寇。”
天子開了口,聲音很輕,需要大殿中每個人都屏氣靜聽。
老六露出了笑容,沒有任何笑意的笑容。
“倒是巧了,一個月前,與土船屋郎到達東海的日子,相差不多。”
老六的目光掃過群臣:“私掠船海寇,屠戮昌縣百姓,登陸,過二城,如入無人之境直達昌縣,瀛島說,私掠船海寇盤踞於東海各處海島,亦是瀛島心腹大患,剿之不盡,瀛島是如此言說的吧。”
孫功低下頭:“是,瀛島朝廷對此一直是矢口否認的。”
“好,與瀛島朝廷無關就好,若是有關,朕…”
天子眯起了眼睛:“朕怕是要誤會,誤會瀛島是在威脅我大康,告知我大康,他們可暢通無阻的登陸登海,暢通無阻的入東海三道,暢通無阻屠戮我大康百姓。”
群臣麵色各異,都聽出來弦外之音了。
能站在這裏的,有一個算一個,誰不知道那些私掠船其實就是瀛島官方組建的。
這不是威脅是什麽,進犯東海,日子和土船屋郎入大康的時間幾乎吻合,就是說,瀛島不算隱晦的告知大康,要是土船屋郎出了意外,或者土船屋郎做了什麽“意外”之事,大康,不能追究,如果追究,後果自負。
後果,那些私掠船已經用大康百姓的性命“展示”出來了,告知大康,哪怕是他們的私掠船都可以暢通無阻的進入內陸。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瀛賊這次深入內陸為什麽這麽遠,以及為什麽這支私掠船船隊聲勢如此浩大。
瀛賊囂張,可見一斑。
再說宮中,明明早就知道這個情況了卻沒有馬上廣而告之,之前不說,之後不說,偏偏在今日上朝的時候說,可想而知,八成要布局東海了。
“幽王府世子,齊燁。”
天子喚了一聲,齊燁連忙出班行禮:“學生在。”
“你昨日所使用的軍器,可否用於東海,防範私掠船海寇?”
“可。”
一聲“可”,擲地有聲,震耳欲聾。
“好,可就好。”
老六剛要將他的想法說出來,鴻臚寺少卿魏成鑫出班了。
“陛下,微臣有事要奏,與瀛島使節有關,與瀛島有關,與…幽王府齊世子殿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