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妃聽到掌事嬤嬤的話後,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悲涼之感。她不禁想到,妹妹一進宮就直奔皇後那裏,不用想也知道,妹妹肯定是去皇後那裏告狀去了。


    榮妃越想越覺得心酸,眼淚像決堤的洪水一般,不停地從眼眶中湧出,模糊了她的視線。她無法抑製內心的悲傷,隻得用手絹不停地擦拭著淚水。


    然而,盡管她努力想要止住眼淚,可它們卻像失控的水龍頭一樣,源源不斷地流淌著。就這樣過了大約三五分鍾,榮妃的眼淚終於漸漸止住了,但她的心情卻依然難以平複。


    榮妃在心裏默默地對自己說,她和妹妹之間的矛盾其實由來已久。似乎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妹妹就對她心生不滿,並不喜歡她。


    作為家中的嫡長女,榮妃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初為人父母的父親和母親,將所有的熱情和疼愛都傾注在了她身上。即使後來有了弟弟和妹妹,父母對她的關愛也絲毫沒有減少。


    相比之下,妹妹確實受到了冷落。母親一直渴望有一個嫡子來傍身,可偏偏在生下妹妹之後,身體狀況就越來越差,吃了許多方子也難以再懷孕。


    因此,母親對於妹妹總是心存一些怨念,這種情緒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現得十分明顯。相比之下,母親對待自己的態度則要親切得多,這讓妹妹感到有些失落和委屈。


    而父親呢,在那個時候對妹妹的態度也並不怎麽好。畢竟,父親在有了自己這個嫡長女後,重心就偏向能有一個嫡子來傳承家族的香火。


    在他心中,嫡子的地位顯然比嫡次女更為重要。沒有嫡子,對父親來說無疑是一種遺憾,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缺陷。


    要知道,父親和母親都出身於名門望族,他們的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族之間的結盟。


    這種婚姻關係承載著家族的利益和期望,所以父母他們非常需要一個嫡子來維係和鞏固這個關係。


    然而,母親卻未能如願生下嫡子,這無疑給兩大家族的關係帶來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為了消除這種不穩定因素,母親的庶女被作為媵妻送給了父親。這樣一來,庶女所生之子便可以被視為嫡子,從而保證了家族的香火得以延續,同時也穩定了兩大家族之間的關係。(題外話:媵一般是跟隨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規格較高的便是這種親姐妹同嫁;規格中等則是一個身份較高的女子偕同一個或幾個宗族女子同嫁;規格最低的便是侍女陪嫁。


    這樣嫁過去的前者就是妻,後者便是媵妾了。媵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會等等。


    這樣的製度在戰國直至三國時候的貴族之間非常盛行,比如孫權的母親就是和她的妹妹一同嫁給其父孫堅。


    從政治角度講,這種製度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作為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沒有生育,那麽媵妾取代她的位置,以媵妾和“娘家”的密切關係,依然可以保證“娘家”的利益。)


    在母親的長期冷落中,妹妹的內心逐漸被怨懟所占據。榮妃深知這一點,她明白妹妹將父母的偏愛全部歸咎於她,認定是她搶走了原本應該屬於自己的那份關愛。


    回憶起小時候,榮妃常常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去彌補妹妹所缺失的愛,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妹妹對她的厭惡之情反而愈發深沉。


    那時候,榮妃總是主動讓著妹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平息妹妹的不滿。然而,她的謙讓卻獲得了父母的誇獎,妹妹卻反而因此遭到父母的嗬斥。


    盡管榮妃曾多次嚐試向父母解釋其中的緣由,但效果卻微乎其微。


    大人們總是自以為是,他們不願意放下身段,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孩子們的行為。


    在父母的眼中,事情就是他們所認為的那樣,而榮妃的解釋則被視為對不懂事的妹妹的偏袒和辯解。


    如今,妹妹剛一進宮便迫不及待地前往皇後那裏告狀,榮妃心裏再清楚不過,妹妹此舉無非是想借助皇後的權勢來懲罰自己。


    麵對這一局麵,榮妃感到無奈和無助。她不禁自問,自己究竟還能做些什麽呢?


    畢竟,她與妹妹之間的親情早已在歲月的衝刷下變得如此淡薄。榮妃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她知道,無論如何,她都必須麵對眼前即將到來的困境。


    榮妃聽到掌事嬤嬤對妹妹陳王妃的不滿,心中不禁一緊,她知道掌事嬤嬤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但這樣說話還是有些不妥。


    於是,榮妃連忙斥責道:“嬤嬤,你這是說的什麽話!妹妹她如今貴為王妃,你說話莫失分寸,恭敬一些為好,不能口無遮攔!”


    掌事嬤嬤聽了榮妃的話,心中一凜,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她趕忙跪地給榮妃行禮,說道:“老奴該死,衝撞了主子,請主子恕罪!”


    榮妃見掌事嬤嬤如此惶恐,心中也有些不忍,便說道:“罷了,起來吧。以後可要注意些,你是我身邊的老人,在妹妹和他人眼中,你便是我,你說的話就如同我說的一樣。


    妹妹對我本就多有怨懟,若是再從你嘴裏聽到一絲或半句不敬,妹妹她就更恨我了。”


    掌事嬤嬤站起身來,低頭站在一旁,心中卻仍有些憤憤不平。於是沒忍住說道:“老奴隻是為主子你感到委屈啊!若不是主子你處處為二小姐著想,她又怎能過上如今這般好日子呢?”


    榮妃幽幽地歎了口氣,如泣如訴:“嬤嬤,你莫要再言了。


    當年我懇請太後將妹妹賜婚於陳王,實乃先斬後奏之舉,未曾詢問過妹妹的心意,亦未尊重她的抉擇,確有不周之處。


    她埋怨於我,倒也在情理之中。”


    掌事嬤嬤趕忙寬慰道:“老奴知曉主子您是一心為二小姐著想,這皇宮內的日子,猶如那煉獄一般,著實難熬啊!


    常言道,寧為雞頭,不為鳳尾,這進宮做皇妃,又怎能比得上做王妃那般逍遙自在呢!”


    掌事嬤嬤在心中暗自思忖,這皇妃之上,有太後、皇後、皇貴妃及四妃重重壓製,哪有王妃那般無拘無束。


    在王府之中,除了王爺,最大的主子便是王妃了。故而,王妃在王府裏可謂是隨心所欲。然而,皇妃卻並非如此,雖已貴為一宮之主,但哪個宮裏沒有幾個位份低微的小主呢!


    此乃以防位居妃位的一宮之主,在聖上留宿時突然身體抱恙,聖上也不至於無人侍奉,壞了興致。


    掌事嬤嬤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緒,繼續言道:“這陳王毫無根基,必然不敢對二小姐她不敬。


    這陳王府,不就一直都是二小姐當家作主嗎?


    雖說陳王也有側妃、美妾,可陳王卻從未讓那些狐媚妖精逾越二小姐。


    府裏的老大人(榮妃的父親)又豈是那糊塗之人,深知聖上看重陳王的才能,對陳王這位女婿也頗為看重幾分,將陳王視作半子,連帶著對二小姐也多了幾分重視,這幾年對二小姐的疼愛,甚至都超過了對主子您呢。……”


    榮妃微微皺眉,揮手示意掌事嬤嬤不要再繼續說下去,然後緩緩開口道:“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就不必再提了,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解決眼前的這個問題。”


    榮妃心中暗自思忖著,落霞郡主畢竟是妹妹的第一個孩子,初為人母的妹妹對她自然是疼愛有加。


    然而,或許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妹妹對落霞郡主的愛卻顯得有些反複無常。


    有時候,妹妹對落霞郡主的愛是發自內心的,視若珍寶,仿佛她就是自己的眼珠子一般;可有時候,妹妹對落霞郡主的恨意也同樣毫不掩飾,甚至會動手打罵,絲毫不留情麵。


    這種病態的態度,不僅影響了妹妹與落霞郡主之間的母女關係,更使得落霞郡主那孩子的性格也變得有些喜怒無常。


    而且,落霞郡主似乎特別喜歡與妹妹對著幹,妹妹不喜歡的事情,她偏偏要去做。


    就拿兒子宋王與落霞那孩子的婚事來說,妹妹恨自己所以看不上自己的兒子,也就不希望落霞郡主嫁給自己的兒子宋王,可落霞郡主卻偏偏要親近兒子,這無疑讓妹妹更加惱怒。


    然而,皇帝卻出於平衡朝堂各方勢力的考慮,竟然出人意料地將落霞郡主指婚給了自己的兒子宋王。這一決定又加重了妹妹對自己的恨意。


    落霞郡主是妹妹的第一個孩子對妹妹來說是有著特殊意義的,如今卻被皇帝硬生生地許配給了宋王,妹妹自然是對這門親事一萬個不情願。


    而這一切,在妹妹看來,都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她覺得這門婚事完全是自己一手促成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她施壓,讓她明白即使做了王妃,也始終低自己這個皇妃一頭。


    如今落霞郡主被兒子宋王誤殺,這無疑是給妹妹的心頭又狠狠地插上了一刀。妹妹對自己的恨意恐怕會因此而更加深幾分了。


    榮妃心中暗自歎息,她知道妹妹此刻的心情一定非常糟糕。但事已至此,她也隻能盡量去彌補這個裂痕。


    於是,榮妃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緒,便喚來掌事嬤嬤,吩咐她派人去皇後寢宮附近守候,隻要妹妹陳王妃離開皇後寢宮,就立刻將她請到自己宮裏來。


    掌事嬤嬤領命後,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叫來了兩個機靈的小宮女,將榮妃的旨意傳達給她們。兩個小宮女領命後,匆匆忙忙地退了出去,按照榮妃的吩咐前往皇後寢宮附近守候。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兩個小宮女終於等到了陳王妃從皇後寢宮出來。


    她們急忙迎上前去,恭敬地向陳王妃請安,並轉達了榮妃的邀請。


    陳王妃雖然心中有些不情願,但礙於情麵,還是勉強跟著兩個小宮女來到了榮妃的寢宮。


    一進榮妃的寢宮,陳王妃便毫不掩飾地對榮妃發泄起自己的不滿和怨恨。她指責榮妃自私自利,不顧及她的感受,強行將落霞郡主許配給宋王,如今更是害得落霞郡主慘死。


    榮妃麵對妹妹的指責,心中雖然有些愧疚,但她還是努力保持著冷靜,試圖解釋這一切並非她的本意。


    然而,陳王妃此時已經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根本聽不進榮妃的解釋。兩人在寢宮裏大吵大鬧了一番,互不相讓。


    最後,陳王妃氣得渾身發抖,她狠狠地瞪了榮妃一眼,然後氣衝衝地轉身離去,連一句道別的話都沒有說。


    看著妹妹離去的背影,榮妃無奈地歎了口氣。她知道,這次與妹妹的爭吵,恐怕會讓她們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而妹妹如此決絕的態度,也讓榮妃感到一陣心寒。


    而就在此時,皇後寢宮鳳儀宮內,皇後鳳儀宮的掌事嬤嬤正畢恭畢敬地俯身在皇後耳邊輕聲說道:“娘娘,關於太子側妃的人選,聖上已經做出了決定,可您為何還要答應陳王妃讓她的次女成為太子側妃呢?”


    嬤嬤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不解和擔憂,她繼續說道:“而且,娘娘,您這樣做是否有些過於抬舉陳王府了呢?不僅應允了她次女成為太子側妃,甚至還賜予她兒子太子伴讀的美差。”


    皇後緩緩放下手中的茶杯,優雅地抿了一口茶後,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道:“聖上為太子選定的人,本宮實在是不喜歡。然而,本宮又怎能公然違背聖上的旨意呢?若是惹得聖上心有不快,那可就不好了。所以,即便心中不情願,本宮也隻能順從聖上的意思,應下這門親事。”


    皇後頓了頓,接著說道:“如今,聖上讓本宮去安撫陳王妃,給陳王府一些好處。本宮思來想去,覺得將太子要選側妃的事告知陳王妃,也算是遵從上意行事了。至於她的女兒是否真能成為太子側妃,本宮可並未與陳王妃明言。


    不過,以聖上對陳王的重視程度,再加上陳王的愛女落霞郡主慘死在他兒子宋王手中這一事實來看,聖上極有可能會改變主意,重新考慮太子側妃的人選。


    畢竟,落霞郡主的死對於陳王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聖上作為一國之君,也不能對這樣的事情視而不見。


    聖上或許會認為,讓陳王的嫡次女做太子的側妃,可以更好的安撫陳王。


    然而,如果聖上仍然堅持原來的決定,不願意更換側妃人選,那麽本宮許他兒子太子伴讀的差事,這樣一來,陳王妃和陳王應該也不會對本宮心生埋怨。”


    皇後在心中暗自盤算著,覺得自己這個方案好極了。皇後稍作思考後,轉頭看向站在自己身後的掌事嬤嬤,吩咐道:“你派人去給聖上傳話,就說聖上交代本宮的事情,本宮已經辦妥了。”


    掌事嬤嬤恭敬地應了一聲,正準備轉身離去,安排人手去執行皇後的命令。就在這時,一個宮女急匆匆地走了進來。宮女見到皇後,連忙跪地行禮,然後稟報說:“啟稟皇後娘娘,陳王妃在離開鳳儀宮後,被榮妃宮裏的人請去了榮妃那裏。”


    掌事嬤嬤聽了宮女的稟報,眉頭微皺,麵露憂色地對皇後說道:“娘娘,這陳王妃與榮妃可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妹啊,陳王妃她會不會……”


    皇後嘴角微揚,擺了擺手,露出自信的笑容,緩緩說道:“不會的。陳王妃與榮妃的關係勢同水火,如今她的愛女落霞郡主又慘死在榮妃兒子宋王之手,陳王妃對榮妃的恨意隻會有增無減。”


    掌事嬤嬤點了點頭,似乎稍稍安心了一些,但仍有些遲疑地說:“太子殿下一直都想與陳王交好,隻可惜陳王他是宋王的小姨父,而且他與宋王的外祖翁婿關係極好,所以太子殿下才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


    皇後微微頷首,表示讚同,接著說道:“這一次倒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掌事嬤嬤點頭表示認同皇後的話,然後繼續說道:“不過,老奴擔心萬一宋王的外祖從中斡旋,勸說陳王妃與榮妃摒棄前嫌,一致對外,那可就麻煩了。


    娘娘,這榮妃除了宋王這個兒子之外,還有一個康王呢。


    這康王倒是比其他皇子更有心機,而且他的相貌與聖上年輕時有七八分相似,所以頗得聖上寵愛。”


    皇後聽了掌事嬤嬤這話,思索了幾分鍾,便附嘴到掌事嬤嬤耳邊低聲囑咐了幾句。


    ……


    陳王妃離開皇宮,一回到陳王府,剛下輿車,家中下人便告知陳王妃,陳王在書房裏等著她,讓陳王妃回來後,立即趕去書房見他。


    陳王妃聽聞下人的稟報後,心中一緊,二話不說,轉身如疾風般朝書房疾馳而去。


    而此時的陳王,正端坐於書房的椅子上,看似專注地捧著一本書,但實際上,他的目光並未落在書頁之上,而是遊移不定地落在了書房的房門上,仿佛在等待著什麽重要的人到來。


    不多時,陳王妃便抵達了書房門口。在書房門外守衛的護衛們,見到陳王妃匆匆而來,趕忙恭敬地行禮,並齊聲高呼:“王爺,王妃回來了!”


    這一聲呼喊,猶如一道驚雷,劃破了書房內的寧靜。屋中的陳王聞聽此言,先是微微一怔,隨即將手中的書猛地一扔,如同被驚擾的雄獅一般,霍然起身,快步朝外走去。


    陳王一邊疾行,一邊高聲喊道:“愛妃回來了,快快進來!”


    陳王妃見狀,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加快步伐,閃身進入房中。


    陳王見陳王妃步入書房,趕忙迎上前去,急切地問道:“愛妃,可曾見到皇後娘娘?皇後娘娘有何吩咐?”


    陳王妃稍稍定了定神,緩聲道:“王爺,妾身見到皇後娘娘了。


    皇後娘娘開始如王爺想的那樣,打算用給落霞追封來敷衍我,我沒有應。


    於是,皇後娘娘便於我說了另外兩件事。其一,太子殿下即將選立側妃;其二,皇後娘娘希望君和能去給太子做伴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時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8581698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85816982並收藏季時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