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在這宮廷的權謀旋渦中,倒也沒有太過端著架子。


    在那華美的宮殿中,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她嬌豔的麵容上。她微微側頭,嘴角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微笑,眼中卻透著洞悉人心的精明。


    上位者嘛,自然懂得權衡利弊。她心中暗想:可以放低身段哄一哄你,給你幾分溫情,讓你感恩戴德。但你若是不知趣,端的太過了,那隻會適得其反。


    此刻,她輕抬玉手,理了理鬢邊的發絲,姿態優雅而從容。那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威嚴,讓人不敢輕易冒犯。


    周圍的宮女太監們都小心翼翼地伺候著,大氣也不敢出。而楊玉環則漫不經心地掃過眾人,目光中帶著一絲警告的意味。


    在李隆基大肆升了楊家人的官,又將阿依奴囚禁起來,並且連續幾日巴巴地湊到長生殿看望自己的時候,楊玉環心中便明白,時機已然成熟。


    長生殿內,燭光搖曳,映照著楊玉環那絕美的容顏。她斜倚在榻上,蛾眉微蹙,朱唇輕抿,一雙美眸中閃爍著沉思的光芒。


    “陛下如此作為,想必是真心悔過。”她在心中暗自思量著,“此時若是再不鬆口,隻怕會引得陛下不滿。”


    於是,當李隆基再次踏入長生殿時,楊玉環緩緩起身,蓮步輕移,臉上掛著一絲勉強的笑容。她微微低下頭,聲音輕柔卻帶著幾分委屈:“陛下,臣妾……臣妾願意放下過往。”


    李隆基聞言,頓時喜上眉梢,連忙上前握住楊玉環的手,激動地說道:“玉環,朕就知道你終究會原諒朕的。”


    此時,窗外月色如水,灑在宮殿的琉璃瓦上,泛起一層銀白的光輝。而殿內,兩人相擁的身影,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溫馨。


    自那日後,李隆基與楊玉環和好如初。宮廷中的日子看似倒是沒什麽顯著的變化,實則一切又悄然回到了往昔的軌道。


    陽光溫暖地灑在宮殿的花園裏,李隆基與楊玉環攜手漫步其間。楊玉環身著華麗的綾羅綢緞,嬌美的麵容上洋溢著幸福的淺笑,宛如春日裏綻放的花朵。


    李隆基則滿目柔情地凝視著她,嘴角上揚,時不時輕聲與她交談著,那模樣仿佛世間唯有她一人能入他的眼。


    在這偌大的宮廷中,眾人皆能察覺到,一切隻是回到了幾個月以前的樣子。皇帝依然獨寵貴妃楊玉環,那深情厚意絲毫不減。無論是宮廷的盛宴,還是日常的瑣事,宮中事事皆以楊玉環為先。


    每當有珍稀的寶物進宮,李隆基總是不假思索地命人送往楊玉環的寢宮。而楊玉環哪怕隻是輕輕蹙了下眉頭,李隆基也會緊張不已,立刻關切詢問。


    夜晚,明月高懸,清輝灑在宮殿的屋簷上。寢宮內,李隆基與楊玉環相依而坐,輕聲細語,享受著這寧靜而溫馨的時光。他們的身影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如此和諧美好,仿佛時間都為他們而停駐。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楊玉環身著唐玄宗李隆基命人特製的霓裳羽衣,宛如仙子降臨凡間。那霓裳羽衣上的絲線閃爍著璀璨的光芒,仿佛星辰點綴其中。


    李隆基坐在一旁,雙手輕輕撫著琴,目光癡迷而陶醉,一刻也不舍得從楊玉環身上移開。他的嘴角上揚,帶著滿足與歡喜的笑容,心中暗自讚歎:“此等絕世佳人,唯朕能擁之。”


    海棠花下,楊玉環身姿輕盈,翩翩起舞。她的發絲隨風飄動,每一個動作都優美至極,如同花瓣在微風中輕顫。她的眼神明亮而靈動,時而含情脈脈地看向李隆基,時而又沉醉在自己的舞蹈之中。


    此時,周圍的宮女和太監們都被這絕美的景象所吸引,屏氣凝神,不敢發出一絲聲響。整個宮廷仿佛都沉浸在這如夢如幻的氛圍裏。


    李隆基完全忘卻了朝堂之事,一心沉醉在這溫柔鄉中。“從此君王不早朝”,他隻想與楊玉環共度這神仙般的時光,讓世間的紛擾都遠離他們。


    陽光透過花叢,灑在他們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微風拂過,花瓣紛紛飄落,為這美好的畫麵增添了幾分浪漫與詩意。


    君王不問朝堂之事,那這朝堂自然得有人來管,而這權力的真空,恰恰被楊國忠所趁。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壓抑。楊國忠身著華麗的朝服,昂首挺胸,臉上帶著不可一世的傲慢神情。他那三角眼中閃爍著貪婪與狡詐的光芒,嘴角掛著一絲陰惻惻的笑。


    每日早朝,朝臣們的奏折還未送到唐玄宗那裏,就先被楊國忠給截了去。他坐在案前,隨意地翻動著那些奏折,仿佛在擺弄著自己的私有之物。


    “哼,這些個家夥,能有什麽重要的事情。”楊國忠自言自語道,語氣中充滿了不屑。


    一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們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他們怒目而視,卻又敢怒不敢言。其中一位老臣,氣得渾身顫抖,花白的胡須也跟著抖動起來,他心中暗罵:“這楊國忠,簡直是禍國殃民!”


    宮廷外,天空陰沉沉的,烏雲密布,仿佛預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而朝堂內的局勢,也如同這陰霾的天氣一般,讓人感到沉重和不安。


    朝堂之上,眾多的朝臣皆對楊國忠獨斷朝堂之舉懷恨在心。他們個個麵色陰沉,眼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


    一位耿直的大臣,緊握著拳頭,額頭上青筋暴起,心中憤憤不平:“楊國忠這奸賊,竟如此肆意妄為,視朝堂綱紀如無物!”然而,在楊國忠的淫威之下,他們在朝堂上卻是敢怒而不敢言。


    既然朝堂上做不了什麽,那民間呢!百姓們的怨憤也在悄然積聚。街頭巷尾,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那楊國忠無法無天,可我們奈何不了他,那就拿他那個禍國殃民的表妹楊玉環開刀!”一位年輕氣盛的書生義憤填膺地說道,他的臉龐因憤怒而漲得通紅。


    一位老者憂心忡忡地歎道:“唉,這楊家兄妹,把好好的朝堂和世道攪得烏煙瘴氣。”


    此時,天空中烏雲密布,狂風呼嘯,似乎也在為這民怨沸騰的景象而怒吼。整個長安城都籠罩在一片壓抑和憤怒的氛圍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狸奴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魘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魘囹並收藏狸奴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