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今年第2期的《集郵博覽》首頁作文《動》字,提出集郵活動“走動”的新趨勢,表示自己也要動起來。當接到新加坡著名實業家、集郵家張美寅先生和泉州集郵家萬冬青先生的邀請函,我立即下決心“動真格”的,直奔泉州華僑大廈小住三天,實踐了今年第一動。


    我這回參加了鯉城兩大係列的郵事慶典,一是政府和郵政層麵的《清源山》郵票首發式,以及福建省集郵協會配套舉辦《海上絲綢之路——福建省集郵展覽》;二是“《藝林堂集郵叢書》創辦十周年慶典、第十輯《藝林郵文研究》首發式暨海峽兩岸郵學論壇”。各項活動一個挨著一個,活動的地點也一個緊挨一個,文廟、文廟廣場、華僑大廈,足一出戶,就萬事大吉,即便赤日炎炎也無礙,讓各地郵友賞郵、買票、蓋戳、懇談、茶話、握手、簽名、合影,上躥下跳,不亦樂乎,全無中暑之虞。


    《清源山》郵票發行自然是泉州乃至福建的大事,不久前從廈門走馬泉州上任的康濤市長親自出麵為郵票揭幕剪彩。首發現場連接著一個巨大的新郵票廟會,聽說這一套郵票連同形形色色的產品開發,銷售額扶搖直上好幾千萬,這個數額是其他城市同樣案例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泉州人的市場意識讓全國郵友刮目相看。


    《藝林堂集郵叢書》創辦十周年慶典同樣可圈可點,台灣五個重要的集郵社團組團前來參加盛會,加上新加坡菜市集郵會,國際上華郵研究的重量級人物雲集會場。主持人在開幕致辭上提及本人多年前對這套叢書的一段評價,引起全場共鳴的掌聲:《藝林集郵文叢》匯編郵學的研究文叢,成型厚重的文化積累,是一項利在當代,澤被後世之舉,泉州的民間資本完全支撐了所有出版和慶典的費用,大氣豪放,不但沒有花國家\郵政和納稅人的一文錢,反倒因此進一步拉動了市場的各種消費,這就是愛拚才會贏的泉州人,這才是踏風蹈浪的閩南泉州漢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閩南童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啟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啟五並收藏閩南童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