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不能降
特工贅婿,皇上求我娶公主 作者:噴怒的河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做戲做全套,李國公稱病回到自己的小院後便再未露麵。
即便袁啟虎得知消息前來拜見,李國公也裝作虛弱不堪的模樣躺在床上接見。
而在許子霖回歸北寧城的同時,兩千餘裏之外,大湧與大梁邊境上,司徒靖帶領的大軍再度朝北川關發起進攻。
此前,他們已分批派出多支小隊進行了兩天的試探性進攻。昨日,司徒靖率領的四萬大軍與後續趕來的四萬大軍會合,形成一支八萬人的大軍,直逼北川關。
司徒靖親率兩萬騎兵在最前麵為後軍開路。北川關的李兆基雖未露麵,但對敵之策由他製定。就在司徒靖兩萬騎兵衝鋒之際,大梁的5千多騎兵也朝大湧軍隊衝殺過來。
不僅如此,早已埋伏在兩翼的大梁士兵,在戰鼓響起的瞬間拉滿弓弦,對著步兵射去。
司徒靖卻不以為意,看著衝來的騎兵嘲笑道:“大梁還真是自不量力,區區5千餘騎兵就想與我兩萬鐵騎對抗,真是不自量力。看這一戰之後,你們還拿什麽跟我抗衡!”
司徒靖興奮異常,高呼:“衝,殺光他們!第一個攻入北川關的將士封侯,賞萬金,占領北川關後兄弟們可在城中放縱三日。”
眾將士聽聞,一個個嗷嗷叫著朝北川關衝去。
‘李兆基就算你沒死,這次本將軍也要讓你變成死人。’
在司徒靖進攻北川關的同時,大湧的東嶺郡已被李兆基派去的三萬士兵輕鬆拿下。
原因無他,司徒靖過於自負,隻留了兩千士兵守城,其他的全都被他帶去攻打北川關,以至於他的老窩被偷。
司徒靖殺紅了眼,若他此時回頭看看距離他們三裏外的步兵,就會發現有源源不斷的大梁士兵從兩翼衝出,將他們的步兵如同包餃子一般團團圍住。
若他能挖開地麵往下看,會發現兩翼地下有數條地道,裏麵密密麻麻全是大梁士兵,正通過密道朝他們後軍包圍。
若他再聰明一點,就會想到大梁的一萬騎兵不過是引誘他們深入的魚餌罷了。
可惜,等他發現時已經晚了。
在他們兩萬騎兵進入包圍圈後,他們身後四周瞬間出現數米寬的溝壑。沒錯,李兆基早就讓人把地下挖空,下麵用樹樁頂著。
現在兩萬騎兵踏過,原本就不堪重負的地麵,在藏於地下的士兵打斷支撐的木樁後,轟隆一聲全部塌陷。
還沒等騎兵反應過來,從地下就冒出數以萬計的羽箭,嗖嗖嗖地猶如漫天雨點落下。司徒靖意識到中計時已經來不及了。
北關城的城牆上,李兆基拿著一個大喇叭喊道:“司徒老狗,下馬投降吧!這次你跑不掉了!”
司徒靖用刀打掉一支射來的羽箭,看向城樓。
雖然他看不清城樓上的人是不是李兆基,但此刻他知道那人必然是李兆基無疑。
他沒有理會李兆基,而是大聲下令:“撤!撤!撤!”
雖然溝壑很寬,但對這些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的大湧人來說,騎著馬兒還是能越過去的。
隻是李兆基怎會讓他們如此輕鬆逃脫?
在地道裏的弓箭手射完手中的弓箭後,見到騎兵返回,便堵住地道入口,將提前準備好的一桶桶烏漆麻黑的火油倒在地上,然後從深溝中爬上去。
等所有人都撤離後,數支火箭落入溝中。
瞬間,戰場上就火光衝天,濃煙熏黑了半個天空。
李兆基嘴角抽了抽,對身邊的雙和墨說:“沒想到老許讓我們找的這玩意,還真派上用場了,不錯,不錯,這地道沒有白挖。”
要知道,這地道可是他動用了數萬士兵,挖了兩個多月才挖好。
隻可惜挖好之後司徒靖就是不來,原本以為要用上還得等一年半載,沒想到現在就用上了,不過也等了有半年之久。
“開城門,一個不留!”
那些馬兒最怕火,根本不敢從溝壑上跳過去。
有很多士兵和馬匹直接掉到溝裏成了烈火的燃料,空氣中瞬間彌漫著令人作嘔的屍體燒焦的味道。
司徒靖被士兵圍在戰場中間,這才幸免於難。
等到火油燒盡,戰場上的騎兵所剩也依然還有好幾千人。
死掉的一部分是中箭射死,一部分則是被濃煙嗆死,屍體堆積如山。
李兆基騎著馬站在燒焦的溝壑邊上看著司徒靖等人。
“司徒老狗,還活著嗎?現在投降本王可以饒你一命!”
司徒靖從屍體堆中被部下拋出來,緩了很久才回過神來。
看著遍地的屍體,看著遠處還在同步兵廝殺的戰場,他的心不斷往下沉。
他吐出口中的灰塵站了起來,又看了一眼騎在馬上站在距離他僅有百米之距的李兆基,恨得牙癢癢。
“你果真沒死,可惡!”
李兆基像是聽到他的聲音一般哈哈大笑道:
“司徒將軍,驚喜不驚喜,意外意外?我為今日可以說布置良久,如今可算等你跳進來了!哦!對了,忘了告訴你,我三萬大軍應該已經攻下東嶺郡!我大梁國土再往前推進一百裏!司徒靖,你老了,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你該回去養老了!”
“不!不可能,你怎麽可能攻下東嶺郡?絕對不可能!你哪裏來的那麽多士兵?”
李兆基用喇叭喊道:“你一定很奇怪我哪裏來的士兵!不妨告訴你,本王的北川關將士早已破二十萬,而你還想吞並我北川城,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司徒靖瞪大了眼睛,根本不相信耳朵聽到的,但他身後的喊殺聲,刀劍相交碰撞出來的聲音不得不讓他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要不然他的六萬步兵不可能不來救自己,也不可能被大梁士兵圍住無法脫身。
司徒靖走到李兆基近前,兩人隔著壕溝對視。
一人騎在馬上,一人站在地上;一人蒼老,一人正值青壯。兩人對視許久。
“這一戰本將軍輸了,本將軍願降,但本將軍有一個請求,放我們這些士兵回去!”“
將軍,不可!將軍,不能降!”
司徒靖跟前跪了一地的大湧士兵勸阻。
即便袁啟虎得知消息前來拜見,李國公也裝作虛弱不堪的模樣躺在床上接見。
而在許子霖回歸北寧城的同時,兩千餘裏之外,大湧與大梁邊境上,司徒靖帶領的大軍再度朝北川關發起進攻。
此前,他們已分批派出多支小隊進行了兩天的試探性進攻。昨日,司徒靖率領的四萬大軍與後續趕來的四萬大軍會合,形成一支八萬人的大軍,直逼北川關。
司徒靖親率兩萬騎兵在最前麵為後軍開路。北川關的李兆基雖未露麵,但對敵之策由他製定。就在司徒靖兩萬騎兵衝鋒之際,大梁的5千多騎兵也朝大湧軍隊衝殺過來。
不僅如此,早已埋伏在兩翼的大梁士兵,在戰鼓響起的瞬間拉滿弓弦,對著步兵射去。
司徒靖卻不以為意,看著衝來的騎兵嘲笑道:“大梁還真是自不量力,區區5千餘騎兵就想與我兩萬鐵騎對抗,真是不自量力。看這一戰之後,你們還拿什麽跟我抗衡!”
司徒靖興奮異常,高呼:“衝,殺光他們!第一個攻入北川關的將士封侯,賞萬金,占領北川關後兄弟們可在城中放縱三日。”
眾將士聽聞,一個個嗷嗷叫著朝北川關衝去。
‘李兆基就算你沒死,這次本將軍也要讓你變成死人。’
在司徒靖進攻北川關的同時,大湧的東嶺郡已被李兆基派去的三萬士兵輕鬆拿下。
原因無他,司徒靖過於自負,隻留了兩千士兵守城,其他的全都被他帶去攻打北川關,以至於他的老窩被偷。
司徒靖殺紅了眼,若他此時回頭看看距離他們三裏外的步兵,就會發現有源源不斷的大梁士兵從兩翼衝出,將他們的步兵如同包餃子一般團團圍住。
若他能挖開地麵往下看,會發現兩翼地下有數條地道,裏麵密密麻麻全是大梁士兵,正通過密道朝他們後軍包圍。
若他再聰明一點,就會想到大梁的一萬騎兵不過是引誘他們深入的魚餌罷了。
可惜,等他發現時已經晚了。
在他們兩萬騎兵進入包圍圈後,他們身後四周瞬間出現數米寬的溝壑。沒錯,李兆基早就讓人把地下挖空,下麵用樹樁頂著。
現在兩萬騎兵踏過,原本就不堪重負的地麵,在藏於地下的士兵打斷支撐的木樁後,轟隆一聲全部塌陷。
還沒等騎兵反應過來,從地下就冒出數以萬計的羽箭,嗖嗖嗖地猶如漫天雨點落下。司徒靖意識到中計時已經來不及了。
北關城的城牆上,李兆基拿著一個大喇叭喊道:“司徒老狗,下馬投降吧!這次你跑不掉了!”
司徒靖用刀打掉一支射來的羽箭,看向城樓。
雖然他看不清城樓上的人是不是李兆基,但此刻他知道那人必然是李兆基無疑。
他沒有理會李兆基,而是大聲下令:“撤!撤!撤!”
雖然溝壑很寬,但對這些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的大湧人來說,騎著馬兒還是能越過去的。
隻是李兆基怎會讓他們如此輕鬆逃脫?
在地道裏的弓箭手射完手中的弓箭後,見到騎兵返回,便堵住地道入口,將提前準備好的一桶桶烏漆麻黑的火油倒在地上,然後從深溝中爬上去。
等所有人都撤離後,數支火箭落入溝中。
瞬間,戰場上就火光衝天,濃煙熏黑了半個天空。
李兆基嘴角抽了抽,對身邊的雙和墨說:“沒想到老許讓我們找的這玩意,還真派上用場了,不錯,不錯,這地道沒有白挖。”
要知道,這地道可是他動用了數萬士兵,挖了兩個多月才挖好。
隻可惜挖好之後司徒靖就是不來,原本以為要用上還得等一年半載,沒想到現在就用上了,不過也等了有半年之久。
“開城門,一個不留!”
那些馬兒最怕火,根本不敢從溝壑上跳過去。
有很多士兵和馬匹直接掉到溝裏成了烈火的燃料,空氣中瞬間彌漫著令人作嘔的屍體燒焦的味道。
司徒靖被士兵圍在戰場中間,這才幸免於難。
等到火油燒盡,戰場上的騎兵所剩也依然還有好幾千人。
死掉的一部分是中箭射死,一部分則是被濃煙嗆死,屍體堆積如山。
李兆基騎著馬站在燒焦的溝壑邊上看著司徒靖等人。
“司徒老狗,還活著嗎?現在投降本王可以饒你一命!”
司徒靖從屍體堆中被部下拋出來,緩了很久才回過神來。
看著遍地的屍體,看著遠處還在同步兵廝殺的戰場,他的心不斷往下沉。
他吐出口中的灰塵站了起來,又看了一眼騎在馬上站在距離他僅有百米之距的李兆基,恨得牙癢癢。
“你果真沒死,可惡!”
李兆基像是聽到他的聲音一般哈哈大笑道:
“司徒將軍,驚喜不驚喜,意外意外?我為今日可以說布置良久,如今可算等你跳進來了!哦!對了,忘了告訴你,我三萬大軍應該已經攻下東嶺郡!我大梁國土再往前推進一百裏!司徒靖,你老了,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你該回去養老了!”
“不!不可能,你怎麽可能攻下東嶺郡?絕對不可能!你哪裏來的那麽多士兵?”
李兆基用喇叭喊道:“你一定很奇怪我哪裏來的士兵!不妨告訴你,本王的北川關將士早已破二十萬,而你還想吞並我北川城,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司徒靖瞪大了眼睛,根本不相信耳朵聽到的,但他身後的喊殺聲,刀劍相交碰撞出來的聲音不得不讓他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要不然他的六萬步兵不可能不來救自己,也不可能被大梁士兵圍住無法脫身。
司徒靖走到李兆基近前,兩人隔著壕溝對視。
一人騎在馬上,一人站在地上;一人蒼老,一人正值青壯。兩人對視許久。
“這一戰本將軍輸了,本將軍願降,但本將軍有一個請求,放我們這些士兵回去!”“
將軍,不可!將軍,不能降!”
司徒靖跟前跪了一地的大湧士兵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