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手持刹那槍,舉目四顧,完全不見崔墨身影,也完全感受不到他的氣息。
好似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譽王城……”
李安眉頭緊鎖。
崔墨臨走前的那番話是何意思?
他要派遣妖魔攻打譽王城?!
為什麽?
還有,崔墨為什麽還提前知會自己,要自己布置大軍守城?!
“李道友!”
林憶瑤忽然一臉焦急地跑了過來,“現在距離七月隻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還請盡快派兵前往譽王的譽王城!”
李安略顯遲疑,“憶瑤道友,調兵這種事清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調的,更何況是譽王的王城。雖然譽王城同樣位處青州,但我的青州軍未得允許,是不得踏入譽王封地的。”
“那就跟譽王說啊!”林憶瑤不解道。
李安攤了攤手,“我怎麽說?就因為我在路上遇到了崔墨,他說要攻打譽王府,所以我要派兵駐紮在譽王城裏?且不說譽王信不信,我自己都有點不信崔墨能拉來百萬妖魔攻城。”
“既然崔墨說了,那他就一定會做!”
林憶瑤一臉認真,“崔墨在武當山時,最為人稱道的一點,就是言出必行!”
“你確定?”李安狐疑道。
“我確定!”林憶瑤斬釘截鐵地說道。
“行吧,那我試試。”
……
……
洛京。
未央宮。
景帝獨自一人身處偏殿,手中拿著一份密函。
“主將李澤於五月三日,清晨之際,調動青州氣運。”
“臣向其詢問,李澤將軍聲稱是與一位名叫崔墨的天境真人交手,故而調動青州氣運,欲與其一戰。”
“崔墨並未戀戰,施法離去,無從追蹤,此戰告一段落。”
“附一,李澤將軍聲稱,那崔墨當日下了一則戰書,說是要在七月初,驅使百萬妖魔攻打譽王城。”
信函落款。
李沐秋。
景帝收起這封信函,又拿出另一封奏折看了看。
是青州主將,李澤的上奏。
其中的內容,大抵和李沐秋的信函附一內容差不多,就是說崔墨要派妖魔攻城,希望他可以頒布聖旨,讓青州軍入譽王城,守護城池,最好是再派些兵馬增援。
奏折末尾處,李澤還說明了崔墨的身份。
景帝放下奏折,一對黃金瞳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崔墨,你到底想做什麽……”
片刻之後,景帝似是忽然想起了什麽,“原來如此……中元節快到了啊。”
“崔墨啊崔墨。”
“百年前,青蛇妖國的百萬亡魂,讓你見了她一麵。”
“可一麵對你來說,居然還不夠麽?”
……
……
青州,青玄城。
將軍府中。
李安坐在書房內,伸了個懶腰。
按照景帝的吩咐,他這個青州主將“李澤”調動了青州氣運,那麽儒道分身李沐秋就得啟稟景帝,說明情況。
雖然他完全不知道景帝為什麽這麽吩咐。
不過管他呢。
上司吩咐。
下麵的照做就行了唄。
“將軍,是我,譽王的回信來了。”
書房外,周青書的聲音忽然響起。
“進來。”李安連忙起身。
書房大門敞開,周青書拿著一封信函走了進來。
“譽王怎麽說?”李安迫不及待地問道。
“譽王說榮幸之至,隨時歡迎。”
李安直接離開了將軍府。
一人,獨往譽王城!
……
……
當今景帝,壽歲近百,子嗣眾多。
但其中,被他封王賜予封地的子嗣,僅僅隻有八人而已。
當初景帝便是在八王之亂的時期登基稱帝,但後來,居然又仿佛完全不知前車之鑒的冊封八王。
沒人知道這位帝王是怎麽想的。
他也從沒解釋過。
但結果終究不變,如今大景,有八位贏姓王侯。
其中年齡最小的,便是三十歲的譽王,贏堯。
他並非景帝的兒子輩,而是景帝的一名孫子,在二十歲時便被封王,擁有一片位處青州的廣袤封地。
大景律法,封王者,無詔,不可擅出封地。
而當地州府官員兵馬,也不得擅入王侯封地。
所以身為青州主將的李安,並不能直接踏入譽王封地。
故而他才修書一封,獲得譽王的允許之後,這才動身前往譽王城。
譽王城離青玄城並不算太遠。
兩者之間,隻隔著一片平原。
……
……
“話說,憶瑤道友,你怎麽也跟來了?”
一片平原上,李安身形如幻影,飛速狂奔,轉瞬間便跨越數裏之遙。
而他身側,林憶瑤禦劍而行,緊緊跟在其身旁。
“因為我長這麽大還沒見過王侯呢,想去看看嘛。”林憶瑤嘻嘻一笑。
李安無言以對,繼續撒腿狂奔。
腳踏一柄青色飛劍,悠哉閑適飛行的林憶瑤看著他這副樣子,忍不住笑道:“李道友,我有時候真的很好奇你到底是誰,為何先前是滄海真人,此刻又是滄海武尊?
如果你真是仙、武二道同修的話,此刻何不換成真人修為,施展法術飛行?那樣就不用這般苦哈哈地用腿跑了呀。”
李安搖搖頭,沒有回話。
同修是同修。
但畢竟還沒分身合一不是?
這具武道分身體內的法力不多,質量也不高,若是用法術飛行的話,根本沒有用腿跑得快。
林憶瑤見他不願回答,倒也沒有再追問。
一人奔襲如雷,一人禦劍如風。
很快,一座巍峨巨城的輪廓便出現在地平線上。
譽王城。
以這座巨城為中心,方圓千裏,數百萬子民,皆是譽王的封地。
當李安來到譽王城的城門口時,已有近百人,擺著隆重的歡迎儀式,恭迎他的到來。
青州主將,二品武官。
整個大景王朝,二品武官隻有九州主將,還有四方大將軍。
也就是說,二品武官,全大景隻有十三位!
李安,正是其中之一。
“李將軍,這邊請,我家王爺早已等候多時了。”
城門口,百人的歡迎隊列前,一位老人率先走出,笑嗬嗬地說道。
李安和林憶瑤隨著他的步伐,緩緩來到了城中央的譽王府。
一踏進譽王府,映入眼簾的,不是那盡顯豪奢的裝飾布置,而是一棵柳樹。
一棵粗壯至極,少說也得數十人合抱的參天巨樹。
其樹幹之高,仰頭望去甚至望不到頂點。
其枝葉之茂,垂下來的柳枝甚至都蓋到了譽王府內的每一間屋頂。
時下正是五月份的酷暑,可是在這柳樹的蔭蔽下,莫說夏日炎熱,甚至比之初秋還要涼爽些許。
李安看著這棵粗壯異常的柳樹,有些驚奇。
此等柳樹,至少得千年往上。
好似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譽王城……”
李安眉頭緊鎖。
崔墨臨走前的那番話是何意思?
他要派遣妖魔攻打譽王城?!
為什麽?
還有,崔墨為什麽還提前知會自己,要自己布置大軍守城?!
“李道友!”
林憶瑤忽然一臉焦急地跑了過來,“現在距離七月隻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還請盡快派兵前往譽王的譽王城!”
李安略顯遲疑,“憶瑤道友,調兵這種事清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調的,更何況是譽王的王城。雖然譽王城同樣位處青州,但我的青州軍未得允許,是不得踏入譽王封地的。”
“那就跟譽王說啊!”林憶瑤不解道。
李安攤了攤手,“我怎麽說?就因為我在路上遇到了崔墨,他說要攻打譽王府,所以我要派兵駐紮在譽王城裏?且不說譽王信不信,我自己都有點不信崔墨能拉來百萬妖魔攻城。”
“既然崔墨說了,那他就一定會做!”
林憶瑤一臉認真,“崔墨在武當山時,最為人稱道的一點,就是言出必行!”
“你確定?”李安狐疑道。
“我確定!”林憶瑤斬釘截鐵地說道。
“行吧,那我試試。”
……
……
洛京。
未央宮。
景帝獨自一人身處偏殿,手中拿著一份密函。
“主將李澤於五月三日,清晨之際,調動青州氣運。”
“臣向其詢問,李澤將軍聲稱是與一位名叫崔墨的天境真人交手,故而調動青州氣運,欲與其一戰。”
“崔墨並未戀戰,施法離去,無從追蹤,此戰告一段落。”
“附一,李澤將軍聲稱,那崔墨當日下了一則戰書,說是要在七月初,驅使百萬妖魔攻打譽王城。”
信函落款。
李沐秋。
景帝收起這封信函,又拿出另一封奏折看了看。
是青州主將,李澤的上奏。
其中的內容,大抵和李沐秋的信函附一內容差不多,就是說崔墨要派妖魔攻城,希望他可以頒布聖旨,讓青州軍入譽王城,守護城池,最好是再派些兵馬增援。
奏折末尾處,李澤還說明了崔墨的身份。
景帝放下奏折,一對黃金瞳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崔墨,你到底想做什麽……”
片刻之後,景帝似是忽然想起了什麽,“原來如此……中元節快到了啊。”
“崔墨啊崔墨。”
“百年前,青蛇妖國的百萬亡魂,讓你見了她一麵。”
“可一麵對你來說,居然還不夠麽?”
……
……
青州,青玄城。
將軍府中。
李安坐在書房內,伸了個懶腰。
按照景帝的吩咐,他這個青州主將“李澤”調動了青州氣運,那麽儒道分身李沐秋就得啟稟景帝,說明情況。
雖然他完全不知道景帝為什麽這麽吩咐。
不過管他呢。
上司吩咐。
下麵的照做就行了唄。
“將軍,是我,譽王的回信來了。”
書房外,周青書的聲音忽然響起。
“進來。”李安連忙起身。
書房大門敞開,周青書拿著一封信函走了進來。
“譽王怎麽說?”李安迫不及待地問道。
“譽王說榮幸之至,隨時歡迎。”
李安直接離開了將軍府。
一人,獨往譽王城!
……
……
當今景帝,壽歲近百,子嗣眾多。
但其中,被他封王賜予封地的子嗣,僅僅隻有八人而已。
當初景帝便是在八王之亂的時期登基稱帝,但後來,居然又仿佛完全不知前車之鑒的冊封八王。
沒人知道這位帝王是怎麽想的。
他也從沒解釋過。
但結果終究不變,如今大景,有八位贏姓王侯。
其中年齡最小的,便是三十歲的譽王,贏堯。
他並非景帝的兒子輩,而是景帝的一名孫子,在二十歲時便被封王,擁有一片位處青州的廣袤封地。
大景律法,封王者,無詔,不可擅出封地。
而當地州府官員兵馬,也不得擅入王侯封地。
所以身為青州主將的李安,並不能直接踏入譽王封地。
故而他才修書一封,獲得譽王的允許之後,這才動身前往譽王城。
譽王城離青玄城並不算太遠。
兩者之間,隻隔著一片平原。
……
……
“話說,憶瑤道友,你怎麽也跟來了?”
一片平原上,李安身形如幻影,飛速狂奔,轉瞬間便跨越數裏之遙。
而他身側,林憶瑤禦劍而行,緊緊跟在其身旁。
“因為我長這麽大還沒見過王侯呢,想去看看嘛。”林憶瑤嘻嘻一笑。
李安無言以對,繼續撒腿狂奔。
腳踏一柄青色飛劍,悠哉閑適飛行的林憶瑤看著他這副樣子,忍不住笑道:“李道友,我有時候真的很好奇你到底是誰,為何先前是滄海真人,此刻又是滄海武尊?
如果你真是仙、武二道同修的話,此刻何不換成真人修為,施展法術飛行?那樣就不用這般苦哈哈地用腿跑了呀。”
李安搖搖頭,沒有回話。
同修是同修。
但畢竟還沒分身合一不是?
這具武道分身體內的法力不多,質量也不高,若是用法術飛行的話,根本沒有用腿跑得快。
林憶瑤見他不願回答,倒也沒有再追問。
一人奔襲如雷,一人禦劍如風。
很快,一座巍峨巨城的輪廓便出現在地平線上。
譽王城。
以這座巨城為中心,方圓千裏,數百萬子民,皆是譽王的封地。
當李安來到譽王城的城門口時,已有近百人,擺著隆重的歡迎儀式,恭迎他的到來。
青州主將,二品武官。
整個大景王朝,二品武官隻有九州主將,還有四方大將軍。
也就是說,二品武官,全大景隻有十三位!
李安,正是其中之一。
“李將軍,這邊請,我家王爺早已等候多時了。”
城門口,百人的歡迎隊列前,一位老人率先走出,笑嗬嗬地說道。
李安和林憶瑤隨著他的步伐,緩緩來到了城中央的譽王府。
一踏進譽王府,映入眼簾的,不是那盡顯豪奢的裝飾布置,而是一棵柳樹。
一棵粗壯至極,少說也得數十人合抱的參天巨樹。
其樹幹之高,仰頭望去甚至望不到頂點。
其枝葉之茂,垂下來的柳枝甚至都蓋到了譽王府內的每一間屋頂。
時下正是五月份的酷暑,可是在這柳樹的蔭蔽下,莫說夏日炎熱,甚至比之初秋還要涼爽些許。
李安看著這棵粗壯異常的柳樹,有些驚奇。
此等柳樹,至少得千年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