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一個扭頭躲掉楊逍的彈指神通,右手施展一陽指抵擋住青翼蝠王的寒冰綿掌,並且隨手一巴掌拍飛冷謙的判官筆,身形變換之間,躲開布袋和尚的乾坤一氣袋。
張無忌被這七人轉著圈地圍攻,要說沒有一定壓力是不可能的,當然,這是在張無忌不願意下重手的原因。
畢竟他們再怎麽說也是明教的重要財富之一,也很快會變成張無忌的手下,再說,六大派和蒙古人在光明頂下虎視眈眈,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他們正是張無忌用來抗衡六大派和蒙古人的重要力量。
張無忌手上動作不斷,準確無比地躲過或擋住這七人的招式,嘴上依舊有餘力說道:“諸位,可曾記得你們入教之時學習的經文?”
楊逍等七人可沒有張無忌這般的餘力,能夠在如此激鬥中毫不費力地開口說話。
他們也不管張無忌欲表達些什麽,自顧著暗提一口真氣,加快手上的動作攻向張無忌。
畢竟張無忌之前說的話,幾乎等於刷啦刷啦地打他們的臉,這對於一個江湖人來說,都是能以命相拚的恥辱,更不要說楊逍等人是早已成名多年,各有各的驕傲的頂尖高手了。
張無忌微吸一口氣,臉上一片肅穆,仿佛在進行著什麽莊嚴的儀式一般,高昂地念誦:“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張無忌每念一句,內心就更清明一分,身上的氣質就發生一些難以言喻的改變。
這經文不但是念給楊逍等人,更是張無忌念給自己的。
當張無忌極為感慨地念誦完最後一句“憂患實多”之時,張無忌頓時覺得身心一片通暢,整個人像置身於太陽之中,溫暖無比。
若是站在楊逍等人的角度看過去,就是隨著張無忌念誦這經文,張無忌的體內隱隱有紅色的光芒欲透體而出,其發梢上的火焰竟好像真實存在一般地熊熊燃燒起來。
當楊逍等人欲借此機會攻擊張無忌的時候,竟然被張無忌體表上散發著紅色的光罩毫不費力地擋住了所有的攻擊。
至此,楊逍等人相互對視了一下,彼此的眼中都隱隱流露出頹廢、黯然的神色。
當張無忌開口震懾周顛的時候,他們就隱隱察覺到了張無忌的武功肯定在他們之上,但令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七人圍攻之占不到上風就算了,在張無忌陷入這種莫名的不抵擋的狀態下,他們竟然還傷不到張無忌分毫,這豈能不讓楊逍七人感到失落頹廢?
不過他們畢竟是混了數十年江湖的人物,隻是片刻之後,他們就從種種負麵情緒中脫離了出來。
張無忌此刻若是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飄飄欲仙”。
明教的這個經文,張無忌不但聽了好多次,甚至自己也念過不少遍了。
也不知道這次因為什麽原因,張無忌念誦這經文的時候,竟然引起了心境和內力的共鳴,整個人都進入了一個奇異的狀態之中。
張無忌處於這狀態之中,內心一片清明,而他曾經學習過了武功心法,全如輪轉一般地在張無忌的腦海中浮現,無論是七傷拳等一般的武功,還是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等絕世武功,在張無忌的這種奇妙的狀態下都有了更深的領悟。
片刻之後,從這個奇異的狀態中脫離出來的張無忌,一雙眼睛神光湛然,如同高掛於天空中的炎陽,又似深夜裏的星空,讓人不敢直視之。
看著在自己麵前站成一排明顯沒有之前的桀驁的明教高層,張無忌暗暗想道:“看來這下馬威效果不錯啊。“
張無忌略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裳,裝著毫不在意,淡淡地說道:“怎麽?放棄圍攻我了嗎?”
這些明教高層一陣沉默,最後身為明教左使的楊逍冷哼一聲,堅定地道:“閣下武功天下無敵,在下認栽了。但明教教主之位,在下是不會認可一個外人來擔當的。接下來,要殺要剮,悉隨尊便。”
五散人和青翼蝠王對視一眼,皆堅定地說道:“要殺要剮,悉隨尊便,明教教主之位,我們是萬萬不會承認的。”
聽到楊逍和五散人等人這般視死如歸的話,張無忌不怒反喜。
若是自己的手下皆是貪生怕死之徒,這樣的手下,不要也罷。
隻要那種視死如歸,自己有著堅定的信念的手下,才是值得信念之徒。
本來,張無忌對於楊逍等人在明教生死存亡之際,相互之間依舊明爭暗鬥的表現,多少都有點失望的,但如今看來,能夠在如此強敵麵前,依舊不失風範,的確不愧他們在江湖中的盛名。
張無忌嘴角浮現一些微笑地說道:“為何我當不得?”
楊逍道:“因為你根本不算是我明教中人,怎麽可以成為我教教主。”
張無忌大吼道:“愚蠢!愚昧!”
楊逍被吼得臉色發黑,欲動手,又沒有任何獲勝的機會,隻得狠狠地握緊拳頭,強忍下來。
張無忌問道:“如今明教的目標是成為武林第一門派,還是推翻元朝?”
周顛瞄了眼楊逍,說道:“當然是推翻元朝,若是想成為武林第一門派,我明教早就行了。”
張無忌道:“那你們既然想推翻元朝,還把自己的目光放在區區一個江湖身上?這不是愚蠢,是什麽?而且還殘留著江湖上的門戶之見?這不是愚蠢,是什麽?”
楊逍張了張嘴巴,一時間欲反駁張無忌又找不到任何理由,結果什麽都沒說出來。
張無忌眼中閃過一絲哀愁道:“崖山之後無中國。”
“試問諸位那一個不是漢族人?”張無忌扭頭問道:“如今多少同胞死在蒙古韃子的手上?多少漢人婦女被侮辱被當作可口的兩腳羊?多少漢人正在為著推翻元朝而起義奮鬥流血?”
“那些一直戰鬥在前線的五行旗弟子是好樣的。而同是明教的你們在我們的同胞在受苦受難,在流血拚命,在用自己的血肉鋪成通往自由的道路的時候,你們捂心自問,你們做了什麽?”大殿之內,張無忌的咆哮聲連綿不斷。
張無忌被這七人轉著圈地圍攻,要說沒有一定壓力是不可能的,當然,這是在張無忌不願意下重手的原因。
畢竟他們再怎麽說也是明教的重要財富之一,也很快會變成張無忌的手下,再說,六大派和蒙古人在光明頂下虎視眈眈,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他們正是張無忌用來抗衡六大派和蒙古人的重要力量。
張無忌手上動作不斷,準確無比地躲過或擋住這七人的招式,嘴上依舊有餘力說道:“諸位,可曾記得你們入教之時學習的經文?”
楊逍等七人可沒有張無忌這般的餘力,能夠在如此激鬥中毫不費力地開口說話。
他們也不管張無忌欲表達些什麽,自顧著暗提一口真氣,加快手上的動作攻向張無忌。
畢竟張無忌之前說的話,幾乎等於刷啦刷啦地打他們的臉,這對於一個江湖人來說,都是能以命相拚的恥辱,更不要說楊逍等人是早已成名多年,各有各的驕傲的頂尖高手了。
張無忌微吸一口氣,臉上一片肅穆,仿佛在進行著什麽莊嚴的儀式一般,高昂地念誦:“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張無忌每念一句,內心就更清明一分,身上的氣質就發生一些難以言喻的改變。
這經文不但是念給楊逍等人,更是張無忌念給自己的。
當張無忌極為感慨地念誦完最後一句“憂患實多”之時,張無忌頓時覺得身心一片通暢,整個人像置身於太陽之中,溫暖無比。
若是站在楊逍等人的角度看過去,就是隨著張無忌念誦這經文,張無忌的體內隱隱有紅色的光芒欲透體而出,其發梢上的火焰竟好像真實存在一般地熊熊燃燒起來。
當楊逍等人欲借此機會攻擊張無忌的時候,竟然被張無忌體表上散發著紅色的光罩毫不費力地擋住了所有的攻擊。
至此,楊逍等人相互對視了一下,彼此的眼中都隱隱流露出頹廢、黯然的神色。
當張無忌開口震懾周顛的時候,他們就隱隱察覺到了張無忌的武功肯定在他們之上,但令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七人圍攻之占不到上風就算了,在張無忌陷入這種莫名的不抵擋的狀態下,他們竟然還傷不到張無忌分毫,這豈能不讓楊逍七人感到失落頹廢?
不過他們畢竟是混了數十年江湖的人物,隻是片刻之後,他們就從種種負麵情緒中脫離了出來。
張無忌此刻若是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飄飄欲仙”。
明教的這個經文,張無忌不但聽了好多次,甚至自己也念過不少遍了。
也不知道這次因為什麽原因,張無忌念誦這經文的時候,竟然引起了心境和內力的共鳴,整個人都進入了一個奇異的狀態之中。
張無忌處於這狀態之中,內心一片清明,而他曾經學習過了武功心法,全如輪轉一般地在張無忌的腦海中浮現,無論是七傷拳等一般的武功,還是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等絕世武功,在張無忌的這種奇妙的狀態下都有了更深的領悟。
片刻之後,從這個奇異的狀態中脫離出來的張無忌,一雙眼睛神光湛然,如同高掛於天空中的炎陽,又似深夜裏的星空,讓人不敢直視之。
看著在自己麵前站成一排明顯沒有之前的桀驁的明教高層,張無忌暗暗想道:“看來這下馬威效果不錯啊。“
張無忌略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裳,裝著毫不在意,淡淡地說道:“怎麽?放棄圍攻我了嗎?”
這些明教高層一陣沉默,最後身為明教左使的楊逍冷哼一聲,堅定地道:“閣下武功天下無敵,在下認栽了。但明教教主之位,在下是不會認可一個外人來擔當的。接下來,要殺要剮,悉隨尊便。”
五散人和青翼蝠王對視一眼,皆堅定地說道:“要殺要剮,悉隨尊便,明教教主之位,我們是萬萬不會承認的。”
聽到楊逍和五散人等人這般視死如歸的話,張無忌不怒反喜。
若是自己的手下皆是貪生怕死之徒,這樣的手下,不要也罷。
隻要那種視死如歸,自己有著堅定的信念的手下,才是值得信念之徒。
本來,張無忌對於楊逍等人在明教生死存亡之際,相互之間依舊明爭暗鬥的表現,多少都有點失望的,但如今看來,能夠在如此強敵麵前,依舊不失風範,的確不愧他們在江湖中的盛名。
張無忌嘴角浮現一些微笑地說道:“為何我當不得?”
楊逍道:“因為你根本不算是我明教中人,怎麽可以成為我教教主。”
張無忌大吼道:“愚蠢!愚昧!”
楊逍被吼得臉色發黑,欲動手,又沒有任何獲勝的機會,隻得狠狠地握緊拳頭,強忍下來。
張無忌問道:“如今明教的目標是成為武林第一門派,還是推翻元朝?”
周顛瞄了眼楊逍,說道:“當然是推翻元朝,若是想成為武林第一門派,我明教早就行了。”
張無忌道:“那你們既然想推翻元朝,還把自己的目光放在區區一個江湖身上?這不是愚蠢,是什麽?而且還殘留著江湖上的門戶之見?這不是愚蠢,是什麽?”
楊逍張了張嘴巴,一時間欲反駁張無忌又找不到任何理由,結果什麽都沒說出來。
張無忌眼中閃過一絲哀愁道:“崖山之後無中國。”
“試問諸位那一個不是漢族人?”張無忌扭頭問道:“如今多少同胞死在蒙古韃子的手上?多少漢人婦女被侮辱被當作可口的兩腳羊?多少漢人正在為著推翻元朝而起義奮鬥流血?”
“那些一直戰鬥在前線的五行旗弟子是好樣的。而同是明教的你們在我們的同胞在受苦受難,在流血拚命,在用自己的血肉鋪成通往自由的道路的時候,你們捂心自問,你們做了什麽?”大殿之內,張無忌的咆哮聲連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