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徐千嶼不足十四,渾然不懂人情世故,更未開竅,十分天真。她想不通為什麽一個打她,一個殺她,造次到了這種地步,夢裏的自己,還要傷心欲絕。
做這種夢,影響了她的心情,讓她覺得一天都不美好了。
故而,她推開痰盂,囑咐觀娘道:“拿火盆來。”
“這……”觀娘一驚,柔聲勸道,“明火危險,萬一燒著小姐如何是好?再者,屋裏留了煙,晚上睡覺,會對您的氣道不利。”
“拿來嘛。”
幾個丫鬟隻好給她七手八腳地端來了火盆。
徐千嶼已經自己穿好了衣裳。
本朝以深色為貴,如今她身上也是一件墨藍色的真絲襦裙,裙頭上精致地繡了鵝黃色花簇,裙上有暗紋,光華流轉。
她把裙子撩起時,那墨藍襯得雙足潔白如雪。
徐千嶼從床上站起來,冷不丁地赤腳跳了出去,抬著火盆的丫鬟嚇得險些喊出聲,而這少女已經如貓一般靈巧地躍過了火盆,落在了長絨地毯上,連掀起的裙角都沒燒到分毫。
四個丫鬟熱情地迎接了她:一人忙著舀水,一人掐下花瓶裏最新鮮的一朵粉紅月季,將花瓣一片一片散在銅盆裏。還有一個,左右打開那足有半麵牆那麽大的妝奩,露出了滿滿當當各型各色的珠翠,光華滿目。
*
徐千嶼下午也不大高興。
因為觀娘從外麵請了個郎中來給她問診,她的身體一向強健,所以這兩日噩夢盜汗就成了最大的毛病。聽觀娘說,這個郎中是專治女子夜間憂思,長日鬱鬱的。
他坐在屏風後,非得要求徐千嶼屏退丫鬟,詳細地向他講述夢境的內容,再由他解夢。
徐千嶼隔著屏風大致講了一遍夢的內容。講到最後,遇到一個骷髏,將她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後來謝妄真先把她殺了,又把她的外裳給解了,旁聽如此可怖的夢,觀娘的臉色極為難看。
觀娘送走了郎中後,徐千嶼問道:“為什麽隔著屏風說話?”
觀娘看千嶼的眼神一派天真,不忍解釋她已經快要十四歲,是個少女了,從此依照本朝規矩,該考慮男女大防,便溫柔哄道:“是外來的人太醜了,怕醜到小姐您。”
徐千嶼若有所思,又道:“可是我從前出門,見過不少人都很醜,往後都要蒙上他們嗎?”
“不不不……”觀娘見話題偏了,頓了一下,完美地圓了回來,“紡紗不易,這樣太過浪費。小姐要是覺得太醜,戴上帷帽,蒙上自己的眼睛即可。”
千嶼大為受教:“好。”
因這兩日南陵城內又出了大妖魔,專門劫掠貴人的車轎,大家都閉戶不出。千嶼出不得門,外麵來水家輪流給她上課的大儒們也進不來,千嶼便暫時休學了,由觀娘照看她讀書寫字。
長日無聊,徐千嶼看著鏡中的自己,半邊頭發披散在肩膀上,半邊已經給丫鬟梳成一個繁複的發髻,正在簪上一朵桃花。
梳頭的丫鬟忽然被一隻微涼的手握住了手腕:“你教我梳頭吧。”
丫鬟大駭,當即跪了下來:“小姐為何這樣說,是覺得奴婢伺候得不周到嗎?”
“不是。”徐千嶼看著鏡子,拿著木梳在頭上笨拙地比劃幾下,麵無表情道,“我擔心以後離了家,萬一有一日,我不會梳頭而遭人恥笑。”
“這怎麽會呢?”丫鬟破涕為笑,“小姐不可能離家的。”
“你怎麽這樣肯定。”徐千嶼瞅了她一眼,覺得麵生,“你叫什麽名字?”
“奴婢叫小冬。”小冬半是歆羨,半是仰慕地看著鏡子裏的千嶼道,“小姐放心,沒有奴婢,也會有小春,小夏,或者小秋來服侍您。這府裏可以沒有了奴婢,但小姐的頭是永遠不會沒人梳的。”
徐千嶼怔了一下,要擱在以往,她也是理所當然這樣想的。可是自打做了那個夢之後,她聽到這話,便有了種震動的感覺。
“也許有一日,坐在這裏的人是你,梳頭的人是我。也許有一日,我為奴為婢,生不如死。”
“奴婢不敢!”小冬頓時害怕得跪了下來,“小姐請別再瞎想了。”
千嶼略帶稚氣的臉上若有所思,手指將梳子的齒撥弄出清脆的聲音,說了一句極有哲理的話:“誰知道呢?世事是無常的。”
“算了,不想了。你還是教我梳頭吧。”徐千嶼催促她,“快點,教我一個最簡單的。”
第7章 生辰(二)
“此髻名為雙螺,是前朝時在民間流行過的發型。”
千嶼撫摸著頭上兩個尖尖的發髻。她的頭發黑亮,保養得濃密順滑,發髻便撐得非常飽滿,高高地翹起,像狐狸精怪的兩隻耳朵。
徐千嶼從未梳過這樣的發型,便覺新奇:“民間都像這樣梳頭嗎?”
“新朝之後,這雙螺髻已被更替,隻是在江南一帶偏遠之處,還殘留這樣式。”小冬從滿櫃子的晃眼的珠花中挑揀了半天,為難地抽出兩條鞘紗裁成的紅綢帶,繞在了雙螺上,“那裏阿娘會給小女孩裁一雙紅綢帶。夏天的時候,女兒梳雙螺,著紗衣,劃船采菱放歌。”
徐千嶼的閨房內有納涼水車,四麵送風,香風徐徐,少女頭上紅綢帶被吹得飄動,鏡中看來,靈動無匹。
徐千嶼覺得小冬的語言組織能力極好,三言兩語便引她去到了她沒去過的江南,使她被關在家裏的煩悶一掃而空,便將妝台上的幾朵珠花順手丟給了小冬:“賞你了。”
然後她便自顧自欣賞起自己的新發型來。
小冬顫著一雙手,捧著熠熠生輝的珠花,見那發梳上一顆皎白如雪的大蚌珠,便能抵家裏半年的收成。
她的臉慢慢變得通紅,半晌,翻遍全身上下,最後將自己手腕上最貴重的一條鍍金貔貅紅繩解了下來,呼吸急促地拉了拉徐千嶼的衣袖。
徐千嶼扭過臉來,聽聞小冬羞赧地要把她的手鏈送給自己,十分詫異。
順手打賞這種行為,在水家再正常不過。然而這個丫鬟,卻用了一種小兒女間交換禮品的鄭重姿態。
徐千嶼用指尖拎著紅繩,狐疑地看了看,目光一轉,轉到了小冬臉上,“你,新來的?”
小冬看看繩,又看看她,以為此舉觸怒了她,惶恐地跪了下來:“奴婢半個月前才來,因江南話和官話都標準,一直在老爺書房內念信。是觀娘知道小姐這兩日一直鬱鬱,便指派奴婢過來,換個新鮮。”
徐千嶼更疑惑了。因為水家的丫鬟至少要在家裏培訓一年,才能來伺候她。
“你從哪裏來?”
“奴婢家裏,原是南陵南的田戶。”
田戶徐千嶼聽得明白,便是種田人。書上說,種田也是一種營生,可以自給自足。田戶的子女屬於良籍,雖然清貧,但並不必給別人為奴為婢。隻有最窮苦的無處棲身的人,才會發賣自己,變成奴仆。
小冬見多識廣,很會講話,也許同她一樣,是上過學塾的。
“那你……”
小冬似乎知道她想問什麽,立刻撲到了徐千嶼的絲綢鞋麵上,哭道:“小姐,南陵近日有大魔,我爹爹,我姐姐,我弟弟,都被魔給吃了。我們實在是嚇怕了,母親聽說,水府有一把伏魔寶劍,一定是南陵最安全的地界,便將我送來,隻求下半生安安穩穩地活著便好。”
“伏魔寶劍?”徐千嶼轉念一想,道,“你說的是我外祖父掛在書房牆上的那把破爛木頭劍?”
“對……不對,那可不是什麽破爛。”小冬不讚同地小聲嘟囔,“小姐,那可是仙門之物。”
徐千嶼有了些印象。
水府內部極盡奢華,凡裝飾擺件,無一不是真金白銀,水如山的書房,像不要錢一般掛滿了當世名家字畫。那把掉了漆的木劍地懸在一片精致絢麗的緋墨牡丹中間,便顯得格外突兀了。
她一早看它不順眼,鬧著要把它丟掉,外祖父不允。
後來長大一點,她便知道水如山為何不允。
自徐千嶼有記憶以來,這個世界便總鬧妖魔。書本上說,上古時期天崩地陷,天上靈氣沿裂口傾瀉人間,自此有了靈山、靈水、靈田,有了修士,但也有了魔。
她未曾親眼見過魔,隻知道“魔”一出現,家家盡可能地關門閉戶,她也不得不停學在家。丫鬟們討論魔的語氣,總是十分忌諱,說魔很可怕,但是她們總也無法達成一致:
有人說魔像野獸,像山熊,會嗷嗷嚎叫,一口把房子啃掉半個;有人說魔就是人的樣子,但是有赤紅的瞳子,冷不丁靠近你了,會把你的魂魄從後脖頸給吸走,說到此處,她們便一摸自己的後頸,自己嚇自己,尖叫著作鳥獸散。
徐千嶼懷疑她們也沒有見過魔,都是胡編亂造。小冬可能是這裏唯一真正見過魔的人,但徐千嶼不喜人哭泣吵鬧,見她邊哭邊發抖,也沒有追問她的好奇心。
總之,直到凡間的獵魔人或者仙門中人出秋來消滅了魔,並通知全城百姓,一切嫁娶、買賣、出遊,方能恢複如常。
幾年前,外祖父水如山得機緣認識一個從仙門來的雲遊道人,便一擲千金,求爺爺告奶奶地買下他手裏的伏魔寶劍,掛在牆上,自此將水家安穩庇佑。他實在太有錢,擲完千金,還有千金。然而其他人便不那麽幸運了。
不是誰都買得起,或者舍得買這護身符的。
徐千嶼又摸了摸雙髻,心內覺得荒謬。
廳堂裏掛著的一把破劍,便能使得一個原本與她無幹的人,千裏迢迢跑來賣身為婢。
徐千嶼歎了口氣,親手將淌著淚的小冬扶起來。
無他,她的鞋麵乃是鮫紗做的,泡不得水。
小冬將她哭得心中鬱鬱。或許更深入的原因,乃是近兩年南陵魔越發猖獗,她每次還沒自由兩天,便又禁閉停學了,反反複複,今年春天的風箏也沒趕上放,這實在是煩到了她。
徐千嶼在南陵城稱得上橫行四方,為所欲為,偏偏在這件事上,她和大夥兒一般,整日被不明形態的魔逼得退避三舍,卻沒有絲毫招架之力。
徐千嶼扶著桌沿,悶悶道:“世上要是沒有魔就好了。”
小冬看見小姐鬢邊紅綢飄動,那琉璃寶珠一般的眼睛裏盛滿了憎惡,她說這話時,一瞬間似有潔淨鬆風拂過她麵龐。小冬瞪大眼睛,立刻站起身,如驚弓之鳥一般左右看看,仿佛怕隔牆有耳:“小姐慎言。”
小冬和她房裏叫鬼故事嚇破了膽的那群丫鬟一樣,都覺得魔有三頭六臂,能諦聽萬物,誰一罵它,它就來了。
徐千嶼自然不會這樣膽怯,但見小冬如此害怕,便閉了嘴。但是隻閉了一會兒,她又問道:“仙門,應該是不缺寶物的吧?”
“那是當然啦。”小冬憧憬道,“仙門所在,正是天下靈氣聚集之地,有仙人自然有仙物了。又有煉丹,煉靈草,煉器之屬,已經繁盛了百年,想來,天材地寶,異術奇珍,應該數不勝數。”
“那麽,他們為什麽不把那些寶物,分一些給大家呢?”
小冬聞言看著小姐,訝異地張了張口,但麵對此問,一時竟無言以對。
徐千嶼已經哼了一聲扭過身去。她就知道這仙門裏原本沒多少好東西。她擱下梳子,仍然覺得有些氣悶,每當她不高興的時候,便要行驚世駭俗的任性之舉。
她扇著繡金線團花的小綢扇,想了一想,支使小冬道:“你去打開櫃子,將我櫃中的那些珠花全分了。今天晚上之前,我要看到每個人頭上戴兩個。”
這種東西不似仙門寶物,她多的是,沒了還可以再買,她想散便散。
“啊……”
整一下午,天降橫財,徐千嶼閨房裏的丫鬟圍著櫃子領賞,嘰嘰喳喳,歡喜雀躍,簡直熱鬧得如同過年一樣。
*
此時,觀娘正在書房內。
寬闊的桌麵上擺著一盞水月洞天的造石盆景,盆景內置有水潭瀑布,香霧嫋嫋。
香霧背後,一隻血脈蝤勁的手,正在硯台內潤筆。坐在桌前的老人年逾半百,頭發斑白,著華貴綢衫,氣度矍鑠,正是千嶼的外祖父水如山。
觀娘道:“小姐未曾接觸到任何有關男女□□的話本,府上更無奴婢敢胡言亂語,如今卻做此夢,李郎中說,想必是她在外玩耍時曾經聽到、或者看到什麽,雖當時不懂,卻於心裏留有淺淺的影子;如今年紀見長,骨骼血肉慢慢成熟,自然而然便於夢中懂得了其中含義,是無師自通。”
水如山的筆尖一頓,看著紙張默默不語。
半晌,他擱下筆,緩緩道:“我本想著,將她留我身邊,既做孫女,也做孫兒。她今生不必嫁人結親、生兒育女,隻消自由玩樂,平安如意便好。反正我家家底夠她揮霍,也不懼旁人言說。如今看來是不能了。”
觀娘一聲婉歎:“老爺已盡人事。陰陽調和,是自然規律,想也非人力所能阻撓。”
觀娘自十幾年前水如山走南闖北做生意時便跟著他,此女秀外慧中,伶俐異常,內能撥珠算賬,外能在風月場上推杯換盞,是水如山的紅粉知己。如今雖自願做了徐千嶼的丫鬟,但她在水如山麵前卻是說得上話的。
觀娘又道:“既然已經開了竅,不如給小姐多找幾個少年來?凡事見得多了,也就不稀罕了,也就不會……”
她見水如山眉心猛皺,自知方才所言放浪粗鄙,忙下拜道:“奴婢言行有失,請老爺責罰。”
做這種夢,影響了她的心情,讓她覺得一天都不美好了。
故而,她推開痰盂,囑咐觀娘道:“拿火盆來。”
“這……”觀娘一驚,柔聲勸道,“明火危險,萬一燒著小姐如何是好?再者,屋裏留了煙,晚上睡覺,會對您的氣道不利。”
“拿來嘛。”
幾個丫鬟隻好給她七手八腳地端來了火盆。
徐千嶼已經自己穿好了衣裳。
本朝以深色為貴,如今她身上也是一件墨藍色的真絲襦裙,裙頭上精致地繡了鵝黃色花簇,裙上有暗紋,光華流轉。
她把裙子撩起時,那墨藍襯得雙足潔白如雪。
徐千嶼從床上站起來,冷不丁地赤腳跳了出去,抬著火盆的丫鬟嚇得險些喊出聲,而這少女已經如貓一般靈巧地躍過了火盆,落在了長絨地毯上,連掀起的裙角都沒燒到分毫。
四個丫鬟熱情地迎接了她:一人忙著舀水,一人掐下花瓶裏最新鮮的一朵粉紅月季,將花瓣一片一片散在銅盆裏。還有一個,左右打開那足有半麵牆那麽大的妝奩,露出了滿滿當當各型各色的珠翠,光華滿目。
*
徐千嶼下午也不大高興。
因為觀娘從外麵請了個郎中來給她問診,她的身體一向強健,所以這兩日噩夢盜汗就成了最大的毛病。聽觀娘說,這個郎中是專治女子夜間憂思,長日鬱鬱的。
他坐在屏風後,非得要求徐千嶼屏退丫鬟,詳細地向他講述夢境的內容,再由他解夢。
徐千嶼隔著屏風大致講了一遍夢的內容。講到最後,遇到一個骷髏,將她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後來謝妄真先把她殺了,又把她的外裳給解了,旁聽如此可怖的夢,觀娘的臉色極為難看。
觀娘送走了郎中後,徐千嶼問道:“為什麽隔著屏風說話?”
觀娘看千嶼的眼神一派天真,不忍解釋她已經快要十四歲,是個少女了,從此依照本朝規矩,該考慮男女大防,便溫柔哄道:“是外來的人太醜了,怕醜到小姐您。”
徐千嶼若有所思,又道:“可是我從前出門,見過不少人都很醜,往後都要蒙上他們嗎?”
“不不不……”觀娘見話題偏了,頓了一下,完美地圓了回來,“紡紗不易,這樣太過浪費。小姐要是覺得太醜,戴上帷帽,蒙上自己的眼睛即可。”
千嶼大為受教:“好。”
因這兩日南陵城內又出了大妖魔,專門劫掠貴人的車轎,大家都閉戶不出。千嶼出不得門,外麵來水家輪流給她上課的大儒們也進不來,千嶼便暫時休學了,由觀娘照看她讀書寫字。
長日無聊,徐千嶼看著鏡中的自己,半邊頭發披散在肩膀上,半邊已經給丫鬟梳成一個繁複的發髻,正在簪上一朵桃花。
梳頭的丫鬟忽然被一隻微涼的手握住了手腕:“你教我梳頭吧。”
丫鬟大駭,當即跪了下來:“小姐為何這樣說,是覺得奴婢伺候得不周到嗎?”
“不是。”徐千嶼看著鏡子,拿著木梳在頭上笨拙地比劃幾下,麵無表情道,“我擔心以後離了家,萬一有一日,我不會梳頭而遭人恥笑。”
“這怎麽會呢?”丫鬟破涕為笑,“小姐不可能離家的。”
“你怎麽這樣肯定。”徐千嶼瞅了她一眼,覺得麵生,“你叫什麽名字?”
“奴婢叫小冬。”小冬半是歆羨,半是仰慕地看著鏡子裏的千嶼道,“小姐放心,沒有奴婢,也會有小春,小夏,或者小秋來服侍您。這府裏可以沒有了奴婢,但小姐的頭是永遠不會沒人梳的。”
徐千嶼怔了一下,要擱在以往,她也是理所當然這樣想的。可是自打做了那個夢之後,她聽到這話,便有了種震動的感覺。
“也許有一日,坐在這裏的人是你,梳頭的人是我。也許有一日,我為奴為婢,生不如死。”
“奴婢不敢!”小冬頓時害怕得跪了下來,“小姐請別再瞎想了。”
千嶼略帶稚氣的臉上若有所思,手指將梳子的齒撥弄出清脆的聲音,說了一句極有哲理的話:“誰知道呢?世事是無常的。”
“算了,不想了。你還是教我梳頭吧。”徐千嶼催促她,“快點,教我一個最簡單的。”
第7章 生辰(二)
“此髻名為雙螺,是前朝時在民間流行過的發型。”
千嶼撫摸著頭上兩個尖尖的發髻。她的頭發黑亮,保養得濃密順滑,發髻便撐得非常飽滿,高高地翹起,像狐狸精怪的兩隻耳朵。
徐千嶼從未梳過這樣的發型,便覺新奇:“民間都像這樣梳頭嗎?”
“新朝之後,這雙螺髻已被更替,隻是在江南一帶偏遠之處,還殘留這樣式。”小冬從滿櫃子的晃眼的珠花中挑揀了半天,為難地抽出兩條鞘紗裁成的紅綢帶,繞在了雙螺上,“那裏阿娘會給小女孩裁一雙紅綢帶。夏天的時候,女兒梳雙螺,著紗衣,劃船采菱放歌。”
徐千嶼的閨房內有納涼水車,四麵送風,香風徐徐,少女頭上紅綢帶被吹得飄動,鏡中看來,靈動無匹。
徐千嶼覺得小冬的語言組織能力極好,三言兩語便引她去到了她沒去過的江南,使她被關在家裏的煩悶一掃而空,便將妝台上的幾朵珠花順手丟給了小冬:“賞你了。”
然後她便自顧自欣賞起自己的新發型來。
小冬顫著一雙手,捧著熠熠生輝的珠花,見那發梳上一顆皎白如雪的大蚌珠,便能抵家裏半年的收成。
她的臉慢慢變得通紅,半晌,翻遍全身上下,最後將自己手腕上最貴重的一條鍍金貔貅紅繩解了下來,呼吸急促地拉了拉徐千嶼的衣袖。
徐千嶼扭過臉來,聽聞小冬羞赧地要把她的手鏈送給自己,十分詫異。
順手打賞這種行為,在水家再正常不過。然而這個丫鬟,卻用了一種小兒女間交換禮品的鄭重姿態。
徐千嶼用指尖拎著紅繩,狐疑地看了看,目光一轉,轉到了小冬臉上,“你,新來的?”
小冬看看繩,又看看她,以為此舉觸怒了她,惶恐地跪了下來:“奴婢半個月前才來,因江南話和官話都標準,一直在老爺書房內念信。是觀娘知道小姐這兩日一直鬱鬱,便指派奴婢過來,換個新鮮。”
徐千嶼更疑惑了。因為水家的丫鬟至少要在家裏培訓一年,才能來伺候她。
“你從哪裏來?”
“奴婢家裏,原是南陵南的田戶。”
田戶徐千嶼聽得明白,便是種田人。書上說,種田也是一種營生,可以自給自足。田戶的子女屬於良籍,雖然清貧,但並不必給別人為奴為婢。隻有最窮苦的無處棲身的人,才會發賣自己,變成奴仆。
小冬見多識廣,很會講話,也許同她一樣,是上過學塾的。
“那你……”
小冬似乎知道她想問什麽,立刻撲到了徐千嶼的絲綢鞋麵上,哭道:“小姐,南陵近日有大魔,我爹爹,我姐姐,我弟弟,都被魔給吃了。我們實在是嚇怕了,母親聽說,水府有一把伏魔寶劍,一定是南陵最安全的地界,便將我送來,隻求下半生安安穩穩地活著便好。”
“伏魔寶劍?”徐千嶼轉念一想,道,“你說的是我外祖父掛在書房牆上的那把破爛木頭劍?”
“對……不對,那可不是什麽破爛。”小冬不讚同地小聲嘟囔,“小姐,那可是仙門之物。”
徐千嶼有了些印象。
水府內部極盡奢華,凡裝飾擺件,無一不是真金白銀,水如山的書房,像不要錢一般掛滿了當世名家字畫。那把掉了漆的木劍地懸在一片精致絢麗的緋墨牡丹中間,便顯得格外突兀了。
她一早看它不順眼,鬧著要把它丟掉,外祖父不允。
後來長大一點,她便知道水如山為何不允。
自徐千嶼有記憶以來,這個世界便總鬧妖魔。書本上說,上古時期天崩地陷,天上靈氣沿裂口傾瀉人間,自此有了靈山、靈水、靈田,有了修士,但也有了魔。
她未曾親眼見過魔,隻知道“魔”一出現,家家盡可能地關門閉戶,她也不得不停學在家。丫鬟們討論魔的語氣,總是十分忌諱,說魔很可怕,但是她們總也無法達成一致:
有人說魔像野獸,像山熊,會嗷嗷嚎叫,一口把房子啃掉半個;有人說魔就是人的樣子,但是有赤紅的瞳子,冷不丁靠近你了,會把你的魂魄從後脖頸給吸走,說到此處,她們便一摸自己的後頸,自己嚇自己,尖叫著作鳥獸散。
徐千嶼懷疑她們也沒有見過魔,都是胡編亂造。小冬可能是這裏唯一真正見過魔的人,但徐千嶼不喜人哭泣吵鬧,見她邊哭邊發抖,也沒有追問她的好奇心。
總之,直到凡間的獵魔人或者仙門中人出秋來消滅了魔,並通知全城百姓,一切嫁娶、買賣、出遊,方能恢複如常。
幾年前,外祖父水如山得機緣認識一個從仙門來的雲遊道人,便一擲千金,求爺爺告奶奶地買下他手裏的伏魔寶劍,掛在牆上,自此將水家安穩庇佑。他實在太有錢,擲完千金,還有千金。然而其他人便不那麽幸運了。
不是誰都買得起,或者舍得買這護身符的。
徐千嶼又摸了摸雙髻,心內覺得荒謬。
廳堂裏掛著的一把破劍,便能使得一個原本與她無幹的人,千裏迢迢跑來賣身為婢。
徐千嶼歎了口氣,親手將淌著淚的小冬扶起來。
無他,她的鞋麵乃是鮫紗做的,泡不得水。
小冬將她哭得心中鬱鬱。或許更深入的原因,乃是近兩年南陵魔越發猖獗,她每次還沒自由兩天,便又禁閉停學了,反反複複,今年春天的風箏也沒趕上放,這實在是煩到了她。
徐千嶼在南陵城稱得上橫行四方,為所欲為,偏偏在這件事上,她和大夥兒一般,整日被不明形態的魔逼得退避三舍,卻沒有絲毫招架之力。
徐千嶼扶著桌沿,悶悶道:“世上要是沒有魔就好了。”
小冬看見小姐鬢邊紅綢飄動,那琉璃寶珠一般的眼睛裏盛滿了憎惡,她說這話時,一瞬間似有潔淨鬆風拂過她麵龐。小冬瞪大眼睛,立刻站起身,如驚弓之鳥一般左右看看,仿佛怕隔牆有耳:“小姐慎言。”
小冬和她房裏叫鬼故事嚇破了膽的那群丫鬟一樣,都覺得魔有三頭六臂,能諦聽萬物,誰一罵它,它就來了。
徐千嶼自然不會這樣膽怯,但見小冬如此害怕,便閉了嘴。但是隻閉了一會兒,她又問道:“仙門,應該是不缺寶物的吧?”
“那是當然啦。”小冬憧憬道,“仙門所在,正是天下靈氣聚集之地,有仙人自然有仙物了。又有煉丹,煉靈草,煉器之屬,已經繁盛了百年,想來,天材地寶,異術奇珍,應該數不勝數。”
“那麽,他們為什麽不把那些寶物,分一些給大家呢?”
小冬聞言看著小姐,訝異地張了張口,但麵對此問,一時竟無言以對。
徐千嶼已經哼了一聲扭過身去。她就知道這仙門裏原本沒多少好東西。她擱下梳子,仍然覺得有些氣悶,每當她不高興的時候,便要行驚世駭俗的任性之舉。
她扇著繡金線團花的小綢扇,想了一想,支使小冬道:“你去打開櫃子,將我櫃中的那些珠花全分了。今天晚上之前,我要看到每個人頭上戴兩個。”
這種東西不似仙門寶物,她多的是,沒了還可以再買,她想散便散。
“啊……”
整一下午,天降橫財,徐千嶼閨房裏的丫鬟圍著櫃子領賞,嘰嘰喳喳,歡喜雀躍,簡直熱鬧得如同過年一樣。
*
此時,觀娘正在書房內。
寬闊的桌麵上擺著一盞水月洞天的造石盆景,盆景內置有水潭瀑布,香霧嫋嫋。
香霧背後,一隻血脈蝤勁的手,正在硯台內潤筆。坐在桌前的老人年逾半百,頭發斑白,著華貴綢衫,氣度矍鑠,正是千嶼的外祖父水如山。
觀娘道:“小姐未曾接觸到任何有關男女□□的話本,府上更無奴婢敢胡言亂語,如今卻做此夢,李郎中說,想必是她在外玩耍時曾經聽到、或者看到什麽,雖當時不懂,卻於心裏留有淺淺的影子;如今年紀見長,骨骼血肉慢慢成熟,自然而然便於夢中懂得了其中含義,是無師自通。”
水如山的筆尖一頓,看著紙張默默不語。
半晌,他擱下筆,緩緩道:“我本想著,將她留我身邊,既做孫女,也做孫兒。她今生不必嫁人結親、生兒育女,隻消自由玩樂,平安如意便好。反正我家家底夠她揮霍,也不懼旁人言說。如今看來是不能了。”
觀娘一聲婉歎:“老爺已盡人事。陰陽調和,是自然規律,想也非人力所能阻撓。”
觀娘自十幾年前水如山走南闖北做生意時便跟著他,此女秀外慧中,伶俐異常,內能撥珠算賬,外能在風月場上推杯換盞,是水如山的紅粉知己。如今雖自願做了徐千嶼的丫鬟,但她在水如山麵前卻是說得上話的。
觀娘又道:“既然已經開了竅,不如給小姐多找幾個少年來?凡事見得多了,也就不稀罕了,也就不會……”
她見水如山眉心猛皺,自知方才所言放浪粗鄙,忙下拜道:“奴婢言行有失,請老爺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