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裏被那個老人家打理的很不錯。”蘭姨環視了一圈,然後輕輕的說道。
其實她曾經也想過,帶著老伴一起,回到鄉下種種地養養雞,過著清閑的日子。
隻是可惜他們還沒有來得及規劃這樣的美好生活,蘭姨的老伴就突發心髒病,在醫院裏沒有搶救過來。
周儀她們慢慢走進屋內,這個屋裏特別亮堂,看起來很像是中式風格的那種堂屋。
中間位置特別寬闊,放著三張桌子,其中有兩張桌子都已經坐滿了人。
坐在這裏的全部都是中年人,以及他帶領的那些新人。
至於其他的闖關者,周儀沒有看到。
她們剛剛走到屋內,老人家就提著一壺茶水走了過來。
他指著堂屋裏唯一的一張空桌說:“還剩下最後一張桌子了,你們就坐這裏吧。”
房屋裏麵暖烘烘的,一走進來,整個人就感覺特別放鬆。
“對了,你們進來之前有沒有拜過山神啊?”就在周儀她們準備坐下的時候,老人家又開口問道。
周儀她們哪裏見過什麽山神,本想點點頭把這件事情糊弄過去,但是忽然想到了機票提示上麵的謹言慎行。
所以蘭姨起身回答:“不好意思,我們不懂您這裏的規矩,這一路走來,確實是沒有看見山神在哪裏。”
“沒關係,不知者無罪,我在這裏也供奉了一座小小的山神廟,煩請你們跟著我先出去拜上一拜。”
既然老人家都這樣說了,周儀她們也就隻能跟著一起出去。
在院子裏麵轉了半圈,怪不得周怡他們進來的時候沒有看到所謂的山神,原來老人家把山神小廟放在了屋子的背後。
山裏沒有電燈,光線全靠燈籠和蠟燭。
老人提著一盞昏黃的燈籠,慢悠悠地走在前麵。
好不容易坐在凳子上麵可以休息休息,大家的身體都放鬆了,沒想到現在又要跟著出來,在外麵轉圈圈。
尤其是小明,他本來就困得睡了一小會兒了,要不是因為院子裏麵傳來了香味,估計現在還睡著呢。
大家打著哈欠,托著疲憊的身軀,慢悠悠的跟在老人家的身後。
走到建築的背後,一個飲水機大小的山神廟就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如果不是有人帶領,還真的會忽略這個小地方。
這個山神廟雖然小,但是香爐裏麵插滿了香,還擺著各類控股,看起來一直都有人供奉的樣子。
“傳說山中有老虎,所以上山的時候都要拜一拜山神廟,這樣山神就會保佑你們不被老虎叼走了。”老人家一邊說,一邊站在邊上,示意大家可以開始跪拜了。
對於老人家的這個說法,大家是不相信的,這都是很多年以前的封建迷信了。
現在山中哪有什麽老虎呀,就算有也不怕他們這些人手裏拿著等級道具,即使遇到了老虎,該害怕的也不是她們。
可是老人在看到山神廟的時候,一直都保持著敬畏之心,這讓大家也不敢表現的太明顯。
隻是跪拜一下山神而已,蘭姨站在最前麵,在她老伴生病的時候,因為醫院已經放棄了,所以她也曾經求神拜佛過。
在磕頭跪拜這個方麵,蘭姨還是很有經驗的。
大家學的樣子,對著山神鞠了一躬,然後跪下磕了一個頭。
老人家在旁邊看著,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一定要敬畏山神,山神會保佑你們的。”老人家不忘記在添上這麽一句。
大家雖然不相信這個說法,但還是順從的點了點頭。
拜完山神以後,老人就帶著大家重新回到屋內。
桌上放著一壺熱茶,據老人家解釋,水裏的茶葉也是從山上的野茶樹上摘下來的。
另外兩張桌子坐滿了11個人,他們都在嗦著熱乎乎的麵條。
“鍋裏的麵條已經成完了,你們要不要吃,我再重新下一鍋。”拜完山神以後,老人家對待周儀她們的態度大變樣,反正是更加熱情了。
出門在外,不要隨便吃別人的東西,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我們不想吃麵條,不過在山上摘了一點能吃的蘑菇,能不能借您的鍋和灶用一下,煮一鍋蘑菇湯?”蘭姨開始跟老人交流。
老人一口答應了,不過還是提醒大家:“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的,你們一定要仔細分辨呀。”
“您放心吧,我們都有野外的經驗,到時候煮好了蘑菇湯也給您送一碗過去。”借用了別人的地方,做好的食物端一碗給主人家,這也是人情世故。
“那感情好,我就等著喝你的蘑菇湯了。”老人說完這句話以後,顫顫巍巍的走出了屋子,把整個堂屋都讓給了這些闖關者。
廚房就在堂屋的邊上,蘭姨早就注意到了。
現在又得到了老人家的同意,那還等什麽呢,這口蘑菇湯,大家可是想了一整天了。
周儀不想暴露自己的空間道具,所以由她跟蘭姨一起去廚房裏麵做飯。
廚房裏麵依然是土灶和大鐵鍋,灶裏麵的柴火都還沒有完全熄滅。
蘭姨負責做飯,周儀在櫥櫃裏麵翻到了七個碗,不過碗裏布滿了灰塵,所以她又到外麵的井水邊打水準備洗碗。
柴火灶燃得很快,蘑菇湯本身就不需要太多的食材,隻要放一點薑末,再加上熱水和蘑菇,煮上幾分鍾就能聞到那股鮮美的味道了。
這山上的蘑菇都沒有人采,其中有一些放到現實世界中,價格還很高呢。
做飯的時候,整個過程廚房裏都有人看著,就是為了防著其他的人下藥。
等蘑菇湯做好了以後,周瑜手裏端著兩碗等到堂屋,其他隊友看到以後,也會自己去廚房裏端一碗過來。
蘭姨已經早早的盛好了一碗蘑菇湯放在一旁,這是給那位老人家準備的。
今天撿的蘑菇有些很普通,有些卻很稀奇,蘭姨在為人處事方麵做得特別好,她特意挑選了一些比較珍貴的蘑菇,放在老人的那個碗裏。
老人住在建築外麵的一個茅草屋裏麵,蘭姨之前來一看了一眼,還以為這裏隻是一個存放柴火的地方,沒想到裏麵還可以住人。
其實她曾經也想過,帶著老伴一起,回到鄉下種種地養養雞,過著清閑的日子。
隻是可惜他們還沒有來得及規劃這樣的美好生活,蘭姨的老伴就突發心髒病,在醫院裏沒有搶救過來。
周儀她們慢慢走進屋內,這個屋裏特別亮堂,看起來很像是中式風格的那種堂屋。
中間位置特別寬闊,放著三張桌子,其中有兩張桌子都已經坐滿了人。
坐在這裏的全部都是中年人,以及他帶領的那些新人。
至於其他的闖關者,周儀沒有看到。
她們剛剛走到屋內,老人家就提著一壺茶水走了過來。
他指著堂屋裏唯一的一張空桌說:“還剩下最後一張桌子了,你們就坐這裏吧。”
房屋裏麵暖烘烘的,一走進來,整個人就感覺特別放鬆。
“對了,你們進來之前有沒有拜過山神啊?”就在周儀她們準備坐下的時候,老人家又開口問道。
周儀她們哪裏見過什麽山神,本想點點頭把這件事情糊弄過去,但是忽然想到了機票提示上麵的謹言慎行。
所以蘭姨起身回答:“不好意思,我們不懂您這裏的規矩,這一路走來,確實是沒有看見山神在哪裏。”
“沒關係,不知者無罪,我在這裏也供奉了一座小小的山神廟,煩請你們跟著我先出去拜上一拜。”
既然老人家都這樣說了,周儀她們也就隻能跟著一起出去。
在院子裏麵轉了半圈,怪不得周怡他們進來的時候沒有看到所謂的山神,原來老人家把山神小廟放在了屋子的背後。
山裏沒有電燈,光線全靠燈籠和蠟燭。
老人提著一盞昏黃的燈籠,慢悠悠地走在前麵。
好不容易坐在凳子上麵可以休息休息,大家的身體都放鬆了,沒想到現在又要跟著出來,在外麵轉圈圈。
尤其是小明,他本來就困得睡了一小會兒了,要不是因為院子裏麵傳來了香味,估計現在還睡著呢。
大家打著哈欠,托著疲憊的身軀,慢悠悠的跟在老人家的身後。
走到建築的背後,一個飲水機大小的山神廟就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如果不是有人帶領,還真的會忽略這個小地方。
這個山神廟雖然小,但是香爐裏麵插滿了香,還擺著各類控股,看起來一直都有人供奉的樣子。
“傳說山中有老虎,所以上山的時候都要拜一拜山神廟,這樣山神就會保佑你們不被老虎叼走了。”老人家一邊說,一邊站在邊上,示意大家可以開始跪拜了。
對於老人家的這個說法,大家是不相信的,這都是很多年以前的封建迷信了。
現在山中哪有什麽老虎呀,就算有也不怕他們這些人手裏拿著等級道具,即使遇到了老虎,該害怕的也不是她們。
可是老人在看到山神廟的時候,一直都保持著敬畏之心,這讓大家也不敢表現的太明顯。
隻是跪拜一下山神而已,蘭姨站在最前麵,在她老伴生病的時候,因為醫院已經放棄了,所以她也曾經求神拜佛過。
在磕頭跪拜這個方麵,蘭姨還是很有經驗的。
大家學的樣子,對著山神鞠了一躬,然後跪下磕了一個頭。
老人家在旁邊看著,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一定要敬畏山神,山神會保佑你們的。”老人家不忘記在添上這麽一句。
大家雖然不相信這個說法,但還是順從的點了點頭。
拜完山神以後,老人就帶著大家重新回到屋內。
桌上放著一壺熱茶,據老人家解釋,水裏的茶葉也是從山上的野茶樹上摘下來的。
另外兩張桌子坐滿了11個人,他們都在嗦著熱乎乎的麵條。
“鍋裏的麵條已經成完了,你們要不要吃,我再重新下一鍋。”拜完山神以後,老人家對待周儀她們的態度大變樣,反正是更加熱情了。
出門在外,不要隨便吃別人的東西,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我們不想吃麵條,不過在山上摘了一點能吃的蘑菇,能不能借您的鍋和灶用一下,煮一鍋蘑菇湯?”蘭姨開始跟老人交流。
老人一口答應了,不過還是提醒大家:“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的,你們一定要仔細分辨呀。”
“您放心吧,我們都有野外的經驗,到時候煮好了蘑菇湯也給您送一碗過去。”借用了別人的地方,做好的食物端一碗給主人家,這也是人情世故。
“那感情好,我就等著喝你的蘑菇湯了。”老人說完這句話以後,顫顫巍巍的走出了屋子,把整個堂屋都讓給了這些闖關者。
廚房就在堂屋的邊上,蘭姨早就注意到了。
現在又得到了老人家的同意,那還等什麽呢,這口蘑菇湯,大家可是想了一整天了。
周儀不想暴露自己的空間道具,所以由她跟蘭姨一起去廚房裏麵做飯。
廚房裏麵依然是土灶和大鐵鍋,灶裏麵的柴火都還沒有完全熄滅。
蘭姨負責做飯,周儀在櫥櫃裏麵翻到了七個碗,不過碗裏布滿了灰塵,所以她又到外麵的井水邊打水準備洗碗。
柴火灶燃得很快,蘑菇湯本身就不需要太多的食材,隻要放一點薑末,再加上熱水和蘑菇,煮上幾分鍾就能聞到那股鮮美的味道了。
這山上的蘑菇都沒有人采,其中有一些放到現實世界中,價格還很高呢。
做飯的時候,整個過程廚房裏都有人看著,就是為了防著其他的人下藥。
等蘑菇湯做好了以後,周瑜手裏端著兩碗等到堂屋,其他隊友看到以後,也會自己去廚房裏端一碗過來。
蘭姨已經早早的盛好了一碗蘑菇湯放在一旁,這是給那位老人家準備的。
今天撿的蘑菇有些很普通,有些卻很稀奇,蘭姨在為人處事方麵做得特別好,她特意挑選了一些比較珍貴的蘑菇,放在老人的那個碗裏。
老人住在建築外麵的一個茅草屋裏麵,蘭姨之前來一看了一眼,還以為這裏隻是一個存放柴火的地方,沒想到裏麵還可以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