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更歲交子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 作者:三各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鹿鳴拿了三粒,一粒自己吃了,剩下兩粒要去喂給爹娘嚐嚐,可是沈知秋和李靜舒他們大人,都在山洞外麵,頂著寒風,又架起一口口大鍋,再準備年夜飯。
沈鹿鳴噔噔噔的跑出來,山洞外麵已經清出了一大片空地,積雪很厚,要有半人高,
用小鹿鳴的視角看,就好像洞口外麵是一圈半圓形的圍牆,因為積雪都能給他的頭頂淹沒。
李靜舒正在安排大家包酸筍粉條餡的餃子,因為沈家村的風俗就是大年三十兒中午吃餃子,晚上吃炒菜,大年初一還吃餃子。
當然,別想吃餃子吃個飽,那是不可能的,一人十個餃子,不管男女老少,都是一人十個,多了沒有,真心吃不起。
餃子是素餡的,沒有肉,能做的就是放上一點豬油調調味兒。
這麽多人吃,放肉多了吃不起,放肉少了也吃不出肉味兒,放了和沒放一個樣,幹脆就不放了。
但是接近三百口子人,一人十個就三千個餃子,那真是不老少了,有的剁酸筍,有的將剛做好沒兩日的山藥粉條,煮過後過水再剁碎。
還有的女人在把煮好的山藥和葛根粉和麵,準備一會兒做餃子皮。
沈鹿鳴來的時候,李靜舒在大冬天裏,還是山洞外麵,忙活的鼻尖冒汗。
看見自己兒子連忙出聲:“出來幹啥啊?鹿鹿,快回去,小心一會著涼。”
沈鹿鳴昂著小腦袋:“娘你蹲下。”
李靜舒不明所以,還是蹲下身子,剛要念叨兒子咋也不帶帽子出來,就被一隻小手往嘴裏塞了個什麽東西。
嚼了嚼,是一粒鬆子,吃著也香香的。
李靜舒心裏這個甜啊,連忙親了兒子小臉一下:“謝謝兒子。”
沈鹿鳴小臉通紅,不知道是羞的還是凍的,趕忙轉身去找沈知秋。
李靜舒也跟過來,念叨:“快回去,也不帶帽子,一會兒真凍著了。”
沈知秋也沒閑著,他帶著一群壯漢,正在做鯰魚丸子,十個餃子是不夠大家吃飽的,更不可能大過年的讓大家夥餓肚子。
他一尋思,魚肉最多,在廣闊的地下河裏的魚,對於他們這區區三百人來說,幾乎可以稱得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
吃魚填飽剩下的肚子,還要和晚上的十個菜分開,吃不一樣的,就想到了做魚丸子。
其他的魚刺多,沈知秋就選擇了鯰魚做丸子。
魚洗淨去掉頭部,用刀從魚中間剖開,一分為二,去掉魚骨備用。
用木棍直接將魚肉打爛成泥。壯勞力群裏到處都是拿著棍子敲魚肉的聲音。
由於沒有雞蛋,沈知秋打算加點葛根粉取代山藥澱粉,畢竟葛根粉黏性大一點。
沈知秋也沒閑著,將打好的魚肉調餡,其實要啥啥沒有的他們,就隻能放點蒸餾白酒,去去腥味,加點鬆毛糖和食鹽。
再來一些花椒八角生薑煮的水,因為生薑也不多,就沒剁碎放薑末,瞅瞅他們這年過的,要啥都得算計著來。
他吃到兒子塞進嘴裏的鬆仁,打趣道:“咋這麽摳門呢,就給吃一個,都沒嚐出味兒。”
沈鹿鳴掰著手指頭表示:“我就有三個,我吃一個爹娘兩個,我姐說我們還可以吃十個,我還得分給我姐五個,最多還能給你吃一個。”
沈知秋看兒子認真的小模樣給逗笑了:“行,挺香,我現在不吃了你自己吃吧,我等你姐姐做好了在吃。”
李靜舒也趕緊拉著沈鹿鳴進屋裏,讓他別在出來了,不然大過年的凍著,你姐姐做的糖肯定就不給你吃了。
這個威脅比啥話都管用,沈鹿鳴終於乖乖的回山洞了。
山洞口的漢子和女人們,一個個臉上也掛著憨厚的笑容,這笑容裏還透露著一種滿足。
沈知秋都無語,你說你們要家沒家,要地沒地,又在荒山野嶺,你們滿足個啥勁兒。
其實他也不是不明白,古代的日子太苦了,稍微給他們一點希望,他們就很知足。
村裏人往年都是老實巴交,腳踏實地的種那點地,交完各種稅收,能剩下一家人吃的就不錯了,還得是吃的雜糧,啥細麵都得拿出去換銀錢。
想吃點肉,還要過年過節的少買點,魚也有,去河裏打小魚,
為啥是小魚,那肯定是打的多了,沒錢買肉打牙祭,
以前幹農活太累,想吃點肉可不就尋摸著捉個魚打個鳥,摸點泥鰍嗎?
沈家村邊上的河裏真的魚真是被打的差不多了。
現在這樣吃魚的日子,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就是沈知秋的古代記憶裏,回村裏過年,他們家也沒有一年十個菜的時候, 一年有六個菜就不錯了。
這還是他能開私塾掙錢的條件下,相信別人,過年的時候就是吃四個菜,那也不可能全部有肉。
就今日過節,吃餃子這事兒,要不是沈呦呦要求的,他同意了,估計他們都舍不得吃。
起碼沈呦呦建議吃餃子的時候,花老太她們十個老太太那神色就好像是說:
“吃啥餃子?吃點窩頭燉魚得了,那得吃多少葛根粉和山藥啊,吃不起。”
是沈呦呦忽悠道:“過年不吃餃子咋行,奶奶們,知道為啥過年要吃餃子嗎,你們看餃子的形狀像啥?”
不等老太太們說話,沈鹿鳴直接搶話:“姐姐,我知道,像元寶哥哥的名字,元寶!”
沈呦呦頷首表示對嘍:“餃子也叫“更歲交子”,象征著新舊交替的時刻,預示著新的一年裏交上好運。而且鹿鹿說的很對,餃子像元寶,還寓意著“招財進寶”,象征著財富和富裕。”
看到奶奶們神色猶豫,沈呦呦再接再厲:
“而且今年咱們逃荒,吃了這麽多苦,為了明年咱們能去到一個好地方,也能過上富足安穩的生活,討個好兆頭,這個餃子咱們必須吃。”
這句話真的打動了所有人,誰不盼著以後能安穩下來過日子,漢子和老爺子們本身就沒啥意見,小孩子和少年少女們肯定是想吃的。
女人們無所謂,領頭人咋說咋辦唄,就老子娘們舍不得。
但沈呦呦這麽一忽悠,老太太們一咬牙,豁出去了,吃!為了討個好兆頭,咱們就吃餃子,不光三十中午吃,初一早上也吃餃子。
這不十幾個年輕力壯的婦女擀麵皮,手上的擀麵杖飛快的擀著餃子皮,幾十個女人七手八腳的包餃子。
外麵一口口大鍋早就架起來了。
沈知秋這邊已經帶著幾個漢子,開始往幾口大鍋裏揪丸子。
除了他自己,其他的漢子揪的丸子啥形狀都有,反正就是不咋圓。
不過這麽多人的丸子,他自己一個人也弄不過來,能上手的就上手吧,啥圓不圓的,能吃就行。
沈鹿鳴噔噔噔的跑出來,山洞外麵已經清出了一大片空地,積雪很厚,要有半人高,
用小鹿鳴的視角看,就好像洞口外麵是一圈半圓形的圍牆,因為積雪都能給他的頭頂淹沒。
李靜舒正在安排大家包酸筍粉條餡的餃子,因為沈家村的風俗就是大年三十兒中午吃餃子,晚上吃炒菜,大年初一還吃餃子。
當然,別想吃餃子吃個飽,那是不可能的,一人十個餃子,不管男女老少,都是一人十個,多了沒有,真心吃不起。
餃子是素餡的,沒有肉,能做的就是放上一點豬油調調味兒。
這麽多人吃,放肉多了吃不起,放肉少了也吃不出肉味兒,放了和沒放一個樣,幹脆就不放了。
但是接近三百口子人,一人十個就三千個餃子,那真是不老少了,有的剁酸筍,有的將剛做好沒兩日的山藥粉條,煮過後過水再剁碎。
還有的女人在把煮好的山藥和葛根粉和麵,準備一會兒做餃子皮。
沈鹿鳴來的時候,李靜舒在大冬天裏,還是山洞外麵,忙活的鼻尖冒汗。
看見自己兒子連忙出聲:“出來幹啥啊?鹿鹿,快回去,小心一會著涼。”
沈鹿鳴昂著小腦袋:“娘你蹲下。”
李靜舒不明所以,還是蹲下身子,剛要念叨兒子咋也不帶帽子出來,就被一隻小手往嘴裏塞了個什麽東西。
嚼了嚼,是一粒鬆子,吃著也香香的。
李靜舒心裏這個甜啊,連忙親了兒子小臉一下:“謝謝兒子。”
沈鹿鳴小臉通紅,不知道是羞的還是凍的,趕忙轉身去找沈知秋。
李靜舒也跟過來,念叨:“快回去,也不帶帽子,一會兒真凍著了。”
沈知秋也沒閑著,他帶著一群壯漢,正在做鯰魚丸子,十個餃子是不夠大家吃飽的,更不可能大過年的讓大家夥餓肚子。
他一尋思,魚肉最多,在廣闊的地下河裏的魚,對於他們這區區三百人來說,幾乎可以稱得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
吃魚填飽剩下的肚子,還要和晚上的十個菜分開,吃不一樣的,就想到了做魚丸子。
其他的魚刺多,沈知秋就選擇了鯰魚做丸子。
魚洗淨去掉頭部,用刀從魚中間剖開,一分為二,去掉魚骨備用。
用木棍直接將魚肉打爛成泥。壯勞力群裏到處都是拿著棍子敲魚肉的聲音。
由於沒有雞蛋,沈知秋打算加點葛根粉取代山藥澱粉,畢竟葛根粉黏性大一點。
沈知秋也沒閑著,將打好的魚肉調餡,其實要啥啥沒有的他們,就隻能放點蒸餾白酒,去去腥味,加點鬆毛糖和食鹽。
再來一些花椒八角生薑煮的水,因為生薑也不多,就沒剁碎放薑末,瞅瞅他們這年過的,要啥都得算計著來。
他吃到兒子塞進嘴裏的鬆仁,打趣道:“咋這麽摳門呢,就給吃一個,都沒嚐出味兒。”
沈鹿鳴掰著手指頭表示:“我就有三個,我吃一個爹娘兩個,我姐說我們還可以吃十個,我還得分給我姐五個,最多還能給你吃一個。”
沈知秋看兒子認真的小模樣給逗笑了:“行,挺香,我現在不吃了你自己吃吧,我等你姐姐做好了在吃。”
李靜舒也趕緊拉著沈鹿鳴進屋裏,讓他別在出來了,不然大過年的凍著,你姐姐做的糖肯定就不給你吃了。
這個威脅比啥話都管用,沈鹿鳴終於乖乖的回山洞了。
山洞口的漢子和女人們,一個個臉上也掛著憨厚的笑容,這笑容裏還透露著一種滿足。
沈知秋都無語,你說你們要家沒家,要地沒地,又在荒山野嶺,你們滿足個啥勁兒。
其實他也不是不明白,古代的日子太苦了,稍微給他們一點希望,他們就很知足。
村裏人往年都是老實巴交,腳踏實地的種那點地,交完各種稅收,能剩下一家人吃的就不錯了,還得是吃的雜糧,啥細麵都得拿出去換銀錢。
想吃點肉,還要過年過節的少買點,魚也有,去河裏打小魚,
為啥是小魚,那肯定是打的多了,沒錢買肉打牙祭,
以前幹農活太累,想吃點肉可不就尋摸著捉個魚打個鳥,摸點泥鰍嗎?
沈家村邊上的河裏真的魚真是被打的差不多了。
現在這樣吃魚的日子,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就是沈知秋的古代記憶裏,回村裏過年,他們家也沒有一年十個菜的時候, 一年有六個菜就不錯了。
這還是他能開私塾掙錢的條件下,相信別人,過年的時候就是吃四個菜,那也不可能全部有肉。
就今日過節,吃餃子這事兒,要不是沈呦呦要求的,他同意了,估計他們都舍不得吃。
起碼沈呦呦建議吃餃子的時候,花老太她們十個老太太那神色就好像是說:
“吃啥餃子?吃點窩頭燉魚得了,那得吃多少葛根粉和山藥啊,吃不起。”
是沈呦呦忽悠道:“過年不吃餃子咋行,奶奶們,知道為啥過年要吃餃子嗎,你們看餃子的形狀像啥?”
不等老太太們說話,沈鹿鳴直接搶話:“姐姐,我知道,像元寶哥哥的名字,元寶!”
沈呦呦頷首表示對嘍:“餃子也叫“更歲交子”,象征著新舊交替的時刻,預示著新的一年裏交上好運。而且鹿鹿說的很對,餃子像元寶,還寓意著“招財進寶”,象征著財富和富裕。”
看到奶奶們神色猶豫,沈呦呦再接再厲:
“而且今年咱們逃荒,吃了這麽多苦,為了明年咱們能去到一個好地方,也能過上富足安穩的生活,討個好兆頭,這個餃子咱們必須吃。”
這句話真的打動了所有人,誰不盼著以後能安穩下來過日子,漢子和老爺子們本身就沒啥意見,小孩子和少年少女們肯定是想吃的。
女人們無所謂,領頭人咋說咋辦唄,就老子娘們舍不得。
但沈呦呦這麽一忽悠,老太太們一咬牙,豁出去了,吃!為了討個好兆頭,咱們就吃餃子,不光三十中午吃,初一早上也吃餃子。
這不十幾個年輕力壯的婦女擀麵皮,手上的擀麵杖飛快的擀著餃子皮,幾十個女人七手八腳的包餃子。
外麵一口口大鍋早就架起來了。
沈知秋這邊已經帶著幾個漢子,開始往幾口大鍋裏揪丸子。
除了他自己,其他的漢子揪的丸子啥形狀都有,反正就是不咋圓。
不過這麽多人的丸子,他自己一個人也弄不過來,能上手的就上手吧,啥圓不圓的,能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