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間段雖然正值冬歇期,但是並沒有任何大的轉會事件發生。
不是各個俱樂部不想操作,而是major安排的時間不合理。
它被設置在冬歇期後的第一個比。
各個俱樂部的陣容都被鎖定了,誰也不敢換人。
一旦到了major結束之後,轉會市場上的暴風驟雨,必然就會來臨。
這種major的時間節點,其實是不太合理的。
打了一整個賽季,很多隊伍都已經苦於陣容缺陷許久。
而且許多職業選手的合同到期時間,也都在年底。
這些俱樂部如果不想支付轉會費,隻想支付簽字費的話,冬歇期出手是最好的時機。
可是現在有個major卡在臉上。
這就讓很多隊伍不得不帶著問題繼續去征戰major。
沒進入major的隊伍,也要等待其他隊伍打完才會放人。
因為資格賽是在冬歇期之前打的,major又剛好在冬歇期之後。
參加正賽的大名單,必須要和資格賽的保持一致,這時間卡的,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遠不像後來那麽正規。
正是因為這種不合理,讓本就無事可做的冬歇期,顯得更加平淡無趣。
一眾熱情的玩家就沒有什麽轉會大瓜可以吃了。
關於csgo的話題熱度,等於一到聖誕節假期就斷了延續性。
最近唯一能引起大家一點興趣的,就是瑞典二線隊伍godsent的陣容變動。
原來nip的禦用填坑小將pyth,又被godsent踢掉了。
然後,他們又從瑞典的一支野雞隊伍裏,招募了兩名小將。
bron和狗叫哥hampus。
這也是bron第一次混到還算上的了台麵的隊伍中。
距離他六十萬的時候,還早呢。
godsent這個隊伍,已經沒有了傳承和基石。
當初他們和宇宙隊fnatic互相丟垃圾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因為是宇宙隊嘛,哪怕丟出來的垃圾,都比很多二線隊伍要屌一些。
所以那個時期的godsent,就是二線與一線之間的守門員。
現在呢,也就是個三線與二線之間的守門員吧。
……
另一邊的hltv評委會,top20的評選工作,還在繼續當中。
關於top2的歸屬,引起了一些爭論。
主要就是圍繞在niko和coldzera之間。
niko在2017年度的平均rating1.32,是要高於coldzera的1.27的。
coldzera的kast值高達78%,而niko則是75.6%。
adr方麵,niko是91.6,coldzera是86。
impact倆人相差的有點多,niko是1.42,coldzera是1.28。
hltv給niko評定的火力值是98,coldzera則是95。
爭論的點就是coldzera在上半年的大賽表現,更爆炸一些,特別是在yoff階段。
niko今年的數值,基本都是在下半年創造的。
但是呢,faze已經有一個劉風了,明顯是斷崖式領先般的存在,所以niko和rain這兩個輸出大戶的光芒,被小小的掩蓋了
所以很多人都在考量,top1和top2到底能不能在一個隊伍。
是不是應該把top2放在另一個隊伍呢。
果然是野榜,還搞人情世故,一碗水端平。
niko的年度數據如此領先coldzera,竟然要被質疑能不能拿top2。
最後,還是通過投票來決定的top2最終歸屬。
參與評選的人,把票投給niko的有超過六成。
認為top1和top2不能在一個隊伍的聲音,明顯被壓了下去。
所以top2的那一欄,就被填寫上了niko的名字。
top3就頒給了coldzera。
top4則是數據幾乎與coldzera一致的rain。
他隻是在kast和adr上略輸coldzera一點。
rain的年度rating,也是1.27,kast是73.2%,adr是85.6。
impact與coldzera一樣,都是1.28。
其實rain的top4席位,也同樣存在一些爭議。
就是他與top5得主fer之間的爭議。
fer在2017年的年度數據,也並不差。
他的rating有1.23,kast72%,adr87.4,impact高達1.35。
作為一個步槍攻擊手,fer在這一年的表現,可以說非常炸裂了。
hltv給他評定的火力值,甚至高達97,rain的火力值隻有93。
從綜合數據上來看,fer和rain確實是不相上下。
評選組委會就是認為,rain的大賽穩定度要比fer好一些。
rain的關鍵時刻擊殺數和含金量,要比fer來的多。
還要從魚塘方麵來考慮。
fer的基礎數據,有一些來自北美魚塘的比賽。
相較於rain在歐洲魚塘打出的數據來說,含金量略低一些。
所以就把top4給了rain。
至於top6的歸屬嘛,給了今年在大賽中表現更好一些device。
top7給了fallen。
這沒什麽可說的,astralis哪怕今年過的不太順利,可還是進入到了很多大賽的四強。
拿了一點冠軍和更多的亞軍。
device的綜合數據,每一項都要比fallen高出一丟丟,而且他還是混歐洲魚塘的。
所以沒有什麽可爭議的。
top8和top9之間的爭論聲音,就大了很多。
主要就是kennys和simple之間的比較。
kennys在2017年度,rating是1.16,而simple的年度rating是1.28。
倆人的kast都一樣,全是72.2%
再說adr,simple是87.8,kennys是75.3。
最後是impact,simple是1.35,而kennys隻有1.16。
怎麽樣,這麽一看的話,是不是simple都有進top3的可能。
而現在卻在這跟kennys爭奪top8和top9的歸宿。
這就是navi的現實情況。
他們在2017年度,除了一個準a級比賽的冠軍之外,沒有任何有說服力的成績。
他們甚至在本年度的很多s級大賽中,都是一輪遊,小組賽都沒出線。
而g2不一樣啊,人家有dreamhack馬爾默的冠軍。
還有上半年的兩個a級賽事的冠軍,以及一個epl聯賽決賽圈的成績。
所以hltv評委會,綜上考慮,還是把top8給了kennys。
simple被評為了top9。
不是各個俱樂部不想操作,而是major安排的時間不合理。
它被設置在冬歇期後的第一個比。
各個俱樂部的陣容都被鎖定了,誰也不敢換人。
一旦到了major結束之後,轉會市場上的暴風驟雨,必然就會來臨。
這種major的時間節點,其實是不太合理的。
打了一整個賽季,很多隊伍都已經苦於陣容缺陷許久。
而且許多職業選手的合同到期時間,也都在年底。
這些俱樂部如果不想支付轉會費,隻想支付簽字費的話,冬歇期出手是最好的時機。
可是現在有個major卡在臉上。
這就讓很多隊伍不得不帶著問題繼續去征戰major。
沒進入major的隊伍,也要等待其他隊伍打完才會放人。
因為資格賽是在冬歇期之前打的,major又剛好在冬歇期之後。
參加正賽的大名單,必須要和資格賽的保持一致,這時間卡的,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遠不像後來那麽正規。
正是因為這種不合理,讓本就無事可做的冬歇期,顯得更加平淡無趣。
一眾熱情的玩家就沒有什麽轉會大瓜可以吃了。
關於csgo的話題熱度,等於一到聖誕節假期就斷了延續性。
最近唯一能引起大家一點興趣的,就是瑞典二線隊伍godsent的陣容變動。
原來nip的禦用填坑小將pyth,又被godsent踢掉了。
然後,他們又從瑞典的一支野雞隊伍裏,招募了兩名小將。
bron和狗叫哥hampus。
這也是bron第一次混到還算上的了台麵的隊伍中。
距離他六十萬的時候,還早呢。
godsent這個隊伍,已經沒有了傳承和基石。
當初他們和宇宙隊fnatic互相丟垃圾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因為是宇宙隊嘛,哪怕丟出來的垃圾,都比很多二線隊伍要屌一些。
所以那個時期的godsent,就是二線與一線之間的守門員。
現在呢,也就是個三線與二線之間的守門員吧。
……
另一邊的hltv評委會,top20的評選工作,還在繼續當中。
關於top2的歸屬,引起了一些爭論。
主要就是圍繞在niko和coldzera之間。
niko在2017年度的平均rating1.32,是要高於coldzera的1.27的。
coldzera的kast值高達78%,而niko則是75.6%。
adr方麵,niko是91.6,coldzera是86。
impact倆人相差的有點多,niko是1.42,coldzera是1.28。
hltv給niko評定的火力值是98,coldzera則是95。
爭論的點就是coldzera在上半年的大賽表現,更爆炸一些,特別是在yoff階段。
niko今年的數值,基本都是在下半年創造的。
但是呢,faze已經有一個劉風了,明顯是斷崖式領先般的存在,所以niko和rain這兩個輸出大戶的光芒,被小小的掩蓋了
所以很多人都在考量,top1和top2到底能不能在一個隊伍。
是不是應該把top2放在另一個隊伍呢。
果然是野榜,還搞人情世故,一碗水端平。
niko的年度數據如此領先coldzera,竟然要被質疑能不能拿top2。
最後,還是通過投票來決定的top2最終歸屬。
參與評選的人,把票投給niko的有超過六成。
認為top1和top2不能在一個隊伍的聲音,明顯被壓了下去。
所以top2的那一欄,就被填寫上了niko的名字。
top3就頒給了coldzera。
top4則是數據幾乎與coldzera一致的rain。
他隻是在kast和adr上略輸coldzera一點。
rain的年度rating,也是1.27,kast是73.2%,adr是85.6。
impact與coldzera一樣,都是1.28。
其實rain的top4席位,也同樣存在一些爭議。
就是他與top5得主fer之間的爭議。
fer在2017年的年度數據,也並不差。
他的rating有1.23,kast72%,adr87.4,impact高達1.35。
作為一個步槍攻擊手,fer在這一年的表現,可以說非常炸裂了。
hltv給他評定的火力值,甚至高達97,rain的火力值隻有93。
從綜合數據上來看,fer和rain確實是不相上下。
評選組委會就是認為,rain的大賽穩定度要比fer好一些。
rain的關鍵時刻擊殺數和含金量,要比fer來的多。
還要從魚塘方麵來考慮。
fer的基礎數據,有一些來自北美魚塘的比賽。
相較於rain在歐洲魚塘打出的數據來說,含金量略低一些。
所以就把top4給了rain。
至於top6的歸屬嘛,給了今年在大賽中表現更好一些device。
top7給了fallen。
這沒什麽可說的,astralis哪怕今年過的不太順利,可還是進入到了很多大賽的四強。
拿了一點冠軍和更多的亞軍。
device的綜合數據,每一項都要比fallen高出一丟丟,而且他還是混歐洲魚塘的。
所以沒有什麽可爭議的。
top8和top9之間的爭論聲音,就大了很多。
主要就是kennys和simple之間的比較。
kennys在2017年度,rating是1.16,而simple的年度rating是1.28。
倆人的kast都一樣,全是72.2%
再說adr,simple是87.8,kennys是75.3。
最後是impact,simple是1.35,而kennys隻有1.16。
怎麽樣,這麽一看的話,是不是simple都有進top3的可能。
而現在卻在這跟kennys爭奪top8和top9的歸宿。
這就是navi的現實情況。
他們在2017年度,除了一個準a級比賽的冠軍之外,沒有任何有說服力的成績。
他們甚至在本年度的很多s級大賽中,都是一輪遊,小組賽都沒出線。
而g2不一樣啊,人家有dreamhack馬爾默的冠軍。
還有上半年的兩個a級賽事的冠軍,以及一個epl聯賽決賽圈的成績。
所以hltv評委會,綜上考慮,還是把top8給了kennys。
simple被評為了to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