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要追加投資
重生:開局一個窮山溝三間老破小 作者:海中祥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個辦法就是吳局長心裏想的那樣,全市的各個機關單位共同分擔消化,至於協調工作怎麽做,就要辛苦吳局了!”
吳清山摸了摸袖口上已經有些褪色的紐扣。
這個活計他是肯定推不出去了,他也不能推,否則江明浩翻臉,吃虧的也是他,但是各個辦法到底選擇哪一個,吳清山也在心裏快速的思索著。
第一種算是他職責內,他隻要直接發通知,各個糧食所就能立刻響應,完成江明浩說的目標的確是沒有任何問題,但存在潛在的風險,上頭下發的文件並沒有把這個內容寫進任命書裏,真要出了問題,他這個農業局長依舊是要跟著擔風險的;
第二種倒是解決了潛在風險,可想讓各個機關單位一起分擔消化,一是耗費的時間長,二是要消耗大量的人情,他吳清山在農業局待了這麽多年,還真的沒怎麽欠過什麽大的人情。
“小江啊,說實話,這個事我還要再考慮考慮,你給我點時間,中不?”
吳清山還是沒辦法立刻做出決定。
“嗯,可以,但是明天就要開始采摘了,光是團山子生產隊就能采摘下來5500斤黃瓜,所以時間緊迫。”
“我下午就給你答複!”
吳清山也知道這個事急,所以也不敢往後拖太久。
“那就辛苦吳局了,那我先回去,吳局這邊有了決定直接給我打電話。”
江明浩把生產隊的電話號碼寫在紙上遞給了吳清山。
“哎呀,生產隊裝了電話?這可太好了,這樣以後溝通工作方便多了。”
其實吳清山知道生產隊裝了電話,裝電話那天小舅子就告訴他了,他本來以為江明浩會第一時間把號碼告訴他呢,誰知道等來等去,等到今天。
江明浩離開後,吳清山點著了一根煙。
吳清山不是個喜好煙酒的人,雖然辦公室裏有煙,但他一年到頭也抽不上兩根,即使現在點燃了煙,他也並沒有抽,隻是用手指夾著煙,看著煙霧飄散,像是被打散的思緒。
“小江?”
離開農業局之後,江明浩去找了白海剛。
要說白海剛也是夠倒黴的,自從過年的時候病倒了,就像是被癆鬼上了身,不管是吃了多少藥打了多少針,就是不見好。
江明浩分析,有可能白海剛有嚴重的水土過敏反應,這種人並不多,一般的人即使有水土不服的情況頂天就是腹瀉一類,而且調整一段時間情況就會好轉,但白海剛的情況屬於特例,所以,江明浩讓白海剛回深市調養了一段時間,直到前天,調養的差不多的白海剛才回白沙。
畢竟蔬菜大棚白海剛是大股東,如今馬上要驗收成果,別說白海剛身體調養的差不多了,就是爬白海剛也得爬回來。
隻是沒想到他還沒去找江明浩,江明浩倒是先過來了。
“白總,看著氣色不錯,看來還是深市的水土養人啊!”
“嗨,啥養人不養人的,就是歲數大了,身體各個零部件都不好使了,年輕的時候也是全國各地的跑,真就沒出現過這種情況,人啊,不服老不行嘍!”
白海剛說的是實話,進入五十歲這個關口,他能明顯的感覺到身體狀況飛轉直下,衰老似乎在一夜之間就降臨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等下聽了好消息,白總這裏裏外外就都舒服了!”
白海剛聞言正了正身子,好消息啊,誰不愛聽啊!
“昨天團山子生產隊黃瓜第一次采摘,就摘了將近五千斤。”
白海剛聽罷激動的一哆嗦,眉毛上揚起來。
“這麽多?”
五千斤啊,一個生產隊,這真是大大的出乎白海剛的意料。
“嗯,而且之後的一個月應該都能保證在這個數量。”
哎呀呀!
江明浩說的不錯,白海剛此刻真的是由裏到外的覺得通透暢快。
其實他這身體沉屙難愈和心情也有不小的關係,他可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壓在了蔬菜大棚上麵,一日不見回頭錢他的心就得懸著,精神總是這麽緊繃著,換了誰都吃不消。
“那......那銷路呢?”
白海剛之前也是倒騰黑貨的,想到的第一個就是銷路,他之前之所以會在黑倉裏壓了那麽多東西,就是本來的銷路斷了,但他的那些東西不管怎麽說可以壓在庫裏,但這些青菜可不行。
“我這兩天已經基本把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但銷路這東西肯定是越多越好,畢竟誰也不知道哪個銷路會突然出現意外,特別我們手裏的還是青菜,這一點就更重要了。”
“小江,那你的意思是.......”
白海剛和吳清山不一樣,吳清山一輩子都是在體製裏,沒涉足過市場經濟,對這些東西根本不了解,白海剛卻是個倒騰了將近二十年黑貨的老江湖,江明浩一張嘴他就知道江明浩說的東西並不是表麵上的這些。
“我的意思是,我們需要提前部署後麵的發展路徑。”
提前布局,說白了就是還要繼續投錢。
白海剛的心髒有些抽抽。
他這一分回頭錢還沒拿著呢,江明浩就要他把錢拿出來?
“現在,三個生產隊的蔬菜大棚就算是成功了,所以明天,整個白石縣甚至白沙市以外的生產隊也會推進蔬菜大棚的種植,到時候收獲的青菜數量就不是幾千上萬斤,而是幾十萬斤,我們必須要未雨綢繆,如果市場沒辦法及時消化這些怎麽辦。”
白海剛看著江明浩,沒回答,他知道江明浩說的是對的,顧慮的東西也是切實存在的。
“還有一點,這次白總從深市回來,應該也感受到了,國家已經加大了政策放開的進度,我預計最多兩年後,北方的政策也會徹底放開,集體計劃性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剛開始的時候老百姓們或許反應不過來,但很快,我們做的這些東西就會被模仿和學習,競爭一旦產生,蔬菜大棚的經濟效益就會大打折扣,我們要賺錢,就要搶在這個局麵到來之前部署好市場,部署的主要內容就是不能隻賣青菜。”
白海剛聽的有些懵,雖然他的確是看到了深市這幾個月的巨大變化,但他和江明浩不一樣,江明浩的眼光是遠在這個時代之上的,所以對於任何事情都能看的透徹想的明白,白海剛卻沒辦法在極短的時間內捋清楚這些東西,就是捋的清楚,他也沒辦法理解。
從五幾年開始,國家的政策就是如此,即便有變動,也都是在大的框架內,現在江明浩說這個施行了幾十年的政策要全部被推翻,白海剛不相信。
吳清山摸了摸袖口上已經有些褪色的紐扣。
這個活計他是肯定推不出去了,他也不能推,否則江明浩翻臉,吃虧的也是他,但是各個辦法到底選擇哪一個,吳清山也在心裏快速的思索著。
第一種算是他職責內,他隻要直接發通知,各個糧食所就能立刻響應,完成江明浩說的目標的確是沒有任何問題,但存在潛在的風險,上頭下發的文件並沒有把這個內容寫進任命書裏,真要出了問題,他這個農業局長依舊是要跟著擔風險的;
第二種倒是解決了潛在風險,可想讓各個機關單位一起分擔消化,一是耗費的時間長,二是要消耗大量的人情,他吳清山在農業局待了這麽多年,還真的沒怎麽欠過什麽大的人情。
“小江啊,說實話,這個事我還要再考慮考慮,你給我點時間,中不?”
吳清山還是沒辦法立刻做出決定。
“嗯,可以,但是明天就要開始采摘了,光是團山子生產隊就能采摘下來5500斤黃瓜,所以時間緊迫。”
“我下午就給你答複!”
吳清山也知道這個事急,所以也不敢往後拖太久。
“那就辛苦吳局了,那我先回去,吳局這邊有了決定直接給我打電話。”
江明浩把生產隊的電話號碼寫在紙上遞給了吳清山。
“哎呀,生產隊裝了電話?這可太好了,這樣以後溝通工作方便多了。”
其實吳清山知道生產隊裝了電話,裝電話那天小舅子就告訴他了,他本來以為江明浩會第一時間把號碼告訴他呢,誰知道等來等去,等到今天。
江明浩離開後,吳清山點著了一根煙。
吳清山不是個喜好煙酒的人,雖然辦公室裏有煙,但他一年到頭也抽不上兩根,即使現在點燃了煙,他也並沒有抽,隻是用手指夾著煙,看著煙霧飄散,像是被打散的思緒。
“小江?”
離開農業局之後,江明浩去找了白海剛。
要說白海剛也是夠倒黴的,自從過年的時候病倒了,就像是被癆鬼上了身,不管是吃了多少藥打了多少針,就是不見好。
江明浩分析,有可能白海剛有嚴重的水土過敏反應,這種人並不多,一般的人即使有水土不服的情況頂天就是腹瀉一類,而且調整一段時間情況就會好轉,但白海剛的情況屬於特例,所以,江明浩讓白海剛回深市調養了一段時間,直到前天,調養的差不多的白海剛才回白沙。
畢竟蔬菜大棚白海剛是大股東,如今馬上要驗收成果,別說白海剛身體調養的差不多了,就是爬白海剛也得爬回來。
隻是沒想到他還沒去找江明浩,江明浩倒是先過來了。
“白總,看著氣色不錯,看來還是深市的水土養人啊!”
“嗨,啥養人不養人的,就是歲數大了,身體各個零部件都不好使了,年輕的時候也是全國各地的跑,真就沒出現過這種情況,人啊,不服老不行嘍!”
白海剛說的是實話,進入五十歲這個關口,他能明顯的感覺到身體狀況飛轉直下,衰老似乎在一夜之間就降臨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等下聽了好消息,白總這裏裏外外就都舒服了!”
白海剛聞言正了正身子,好消息啊,誰不愛聽啊!
“昨天團山子生產隊黃瓜第一次采摘,就摘了將近五千斤。”
白海剛聽罷激動的一哆嗦,眉毛上揚起來。
“這麽多?”
五千斤啊,一個生產隊,這真是大大的出乎白海剛的意料。
“嗯,而且之後的一個月應該都能保證在這個數量。”
哎呀呀!
江明浩說的不錯,白海剛此刻真的是由裏到外的覺得通透暢快。
其實他這身體沉屙難愈和心情也有不小的關係,他可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壓在了蔬菜大棚上麵,一日不見回頭錢他的心就得懸著,精神總是這麽緊繃著,換了誰都吃不消。
“那......那銷路呢?”
白海剛之前也是倒騰黑貨的,想到的第一個就是銷路,他之前之所以會在黑倉裏壓了那麽多東西,就是本來的銷路斷了,但他的那些東西不管怎麽說可以壓在庫裏,但這些青菜可不行。
“我這兩天已經基本把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但銷路這東西肯定是越多越好,畢竟誰也不知道哪個銷路會突然出現意外,特別我們手裏的還是青菜,這一點就更重要了。”
“小江,那你的意思是.......”
白海剛和吳清山不一樣,吳清山一輩子都是在體製裏,沒涉足過市場經濟,對這些東西根本不了解,白海剛卻是個倒騰了將近二十年黑貨的老江湖,江明浩一張嘴他就知道江明浩說的東西並不是表麵上的這些。
“我的意思是,我們需要提前部署後麵的發展路徑。”
提前布局,說白了就是還要繼續投錢。
白海剛的心髒有些抽抽。
他這一分回頭錢還沒拿著呢,江明浩就要他把錢拿出來?
“現在,三個生產隊的蔬菜大棚就算是成功了,所以明天,整個白石縣甚至白沙市以外的生產隊也會推進蔬菜大棚的種植,到時候收獲的青菜數量就不是幾千上萬斤,而是幾十萬斤,我們必須要未雨綢繆,如果市場沒辦法及時消化這些怎麽辦。”
白海剛看著江明浩,沒回答,他知道江明浩說的是對的,顧慮的東西也是切實存在的。
“還有一點,這次白總從深市回來,應該也感受到了,國家已經加大了政策放開的進度,我預計最多兩年後,北方的政策也會徹底放開,集體計劃性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剛開始的時候老百姓們或許反應不過來,但很快,我們做的這些東西就會被模仿和學習,競爭一旦產生,蔬菜大棚的經濟效益就會大打折扣,我們要賺錢,就要搶在這個局麵到來之前部署好市場,部署的主要內容就是不能隻賣青菜。”
白海剛聽的有些懵,雖然他的確是看到了深市這幾個月的巨大變化,但他和江明浩不一樣,江明浩的眼光是遠在這個時代之上的,所以對於任何事情都能看的透徹想的明白,白海剛卻沒辦法在極短的時間內捋清楚這些東西,就是捋的清楚,他也沒辦法理解。
從五幾年開始,國家的政策就是如此,即便有變動,也都是在大的框架內,現在江明浩說這個施行了幾十年的政策要全部被推翻,白海剛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