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7章 海上戰爭風雲再起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輔助係統 作者:小小甲殼蟲33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場的百善國人都很吃驚,怎麽也想不到,金沙聯盟居然會派人幫助國王對付教主。
“根據影密衛打探到的消息,金沙聯盟準備向北擴張,已經拿下了多座海島,
接下來便準備對付你們百善國,所以暗中幫助百善國王,挑起內亂,削弱你們的實力,再找機會拿下百善國。”李洵繼續說道。
空空大師點了點頭,麵露怒意,金沙聯盟實在可惡!
“大明皇上,我們百善國形勢危急,還請您出手相助!”空空大師看向了李洵。
李洵道:“放心吧,你們百善國的事便是朕的事。金沙聯盟想要拿下你們百善國可沒那麽容易。”
眾人都鬆了一口氣,隻要有大明皇上這句話,他們百善國就穩了。
大明海軍的實力有多強,他們都領略過,絕對能抵擋住金沙聯盟。
“金沙聯盟不僅把手伸到了百善國,還把手伸到了天涯海角商貿區!”李洵又冷冷的說道。
空空大師等人又感到了驚訝,這座商貿區是大明帝國在海上建造的,用於海上貿易往來。
如今這座商貿區已經完全發展了起來,很多海上經商的人都會來此做生意,他們百善國的人也不例外。
金沙聯盟膽敢把手伸到天涯海角商貿區,完全是在挑釁大明帝國,大明皇上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海上戰爭風起雲湧,金沙聯盟與我們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恐怕這次要打一場激烈的海戰了。”
李洵看向了地圖,神色淡然,沒有任何擔憂。
金沙聯盟固然強大,但大明海軍也不是吃素的。
大明帝國海軍去年已經很強了,如今經過半年多的訓練,已經變得無比強大。
大明海軍統帥是鄭天和,擁有強大的海上軍事能力。
周傅宗的小兒子周聞韜也在大海之上統帥海軍。
一開始,他的海上軍事能力不是很強,但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實戰,已經成了一名出色的海軍將領。
大明海軍在這兩位統帥的帶領下,實力不斷飛升。
再加上李洵還讓戶部撥了很多錢給海軍,讓他們大力發展。
聽說現在海軍戰船無數,用都用不完,武器都更新了兩代,士兵們個個如狼似虎,戰力爆棚。
所以李洵絲毫不擔心海上的軍事戰爭,隻要戰術執行到位,就不會輕易輸給敵人。
“大明皇上,如今金沙聯盟支持國王對付教主,我們該如何應對?”空空大師忍不住的問道。
“這就不用你們擔心了,安心在朕的身旁。至於你們國王與教主之間的爭鬥,那就讓他們鬥下去吧,
這對你們是有利的,他倆鬥的越狠,你的機會就越大。”
李洵麵帶笑意的說道。
“或許等你過段時間回到百善國,便可趁機奪得教主與國王之位,掌控整個國家。”
空空大師點了點頭,既然大明皇上有安排,自己也不必再憂慮。
“你們先退下吧。”李洵擺了擺手,百善國眾人離開了。
李洵看向了旁邊坐著的天運子,道:“天運子,你好歹是我大明帝國的國師,怎麽弄得如此狼狽?”
天運子嘿嘿一笑,道:“陛下,我這段時間遍訪整個草原,又發現了一些礦產,
除此之外,我還規劃了一些道路交通,您可以看一看。”
天運子說著,便從袖子裏麵拿出了一幅地圖。
地圖上麵標記了礦產所在的位置,以及規劃的交通要道。
李洵仔細的看了一番,微微頷首,道:“國師辛苦了,又為我大明增添了礦產資源,
還有你的道路交通規劃,非常合理,怪不得你和公輸長風是師兄弟。”
得到皇上的肯定與支持,天運子又是嘿嘿一笑,道:“陛下,為帝國做事,臣無怨無悔,談不上辛苦。
這次您前往東部大海,臣也要跟著一起去嗎?”
“嗯,一起去吧。大海之上風雲變幻莫測,朕需要你這位天氣預報小能手。”李洵笑了笑。
大海上的天氣變化很特殊,但天運子卻總能提前預測。
“朕還準備在大海之上多修建幾座觀星台,再培養一些觀察天氣的士兵,
大海之上的天氣變化尤為重要,若是能夠掌控變化規律,我們就相當於多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李洵又說道。
天運子點點頭,海上的風暴力量很強,若是能夠掌控風暴變化,便可借助風暴的力量對付敵軍戰船。
這樣一來,不費一兵一卒,便能幹掉敵人大量有生力量。
“陛下請放心,臣一定會好好培養天氣方麵的人才。”天運子起身說道。
“嗯,回去沐浴更衣,咱們明日出發。”
……
在白龍城待了三四天,李洵帶著大軍離開,朝著東麵而行。
周敦武和阿裏郎二人送了幾十,他們實在是舍不得與皇上分別。
二人奉命鎮守北方草原,一年到頭都不一定能見到皇上一次。
所以每次與皇上見麵,他們都分外珍惜。
“二位,回去吧。幫帝國鎮守好白龍城,等朕在大海上打贏勝仗後,再與你等共同慶祝!”
李洵說完,騎著赤兔馬向東而行。
從白龍城往東一直走,便可到達太平糧倉。
如今的太平糧倉比去年擴大了將近一半,土地所產的糧食,足夠大半個帝國百姓食用。
百善國的人了解這事後,內心大為震驚。
太平糧倉的糧食產量真是太猛了,竟如此之多,比他們整個百善國的糧食產量都要高。
“大明帝國的強大遠超我們的想象。”
空空大師歎了一口氣。
“大明帝國成立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底蘊雄厚,他們的錢很多,糧食也用不完,人又非常多,誰能打得過他們?”
眾人進入到了太平糧倉內部,這裏的所有田地都連在一起,一眼看去望不到頭。
“太平郡成立將近一年了,也不知道發展的如何了。”
李洵望向東麵,去年底他來到這裏,在靠海的位置設立了太平郡。
雖然經常有影密衛匯報太平郡這裏的發展情況,但李洵還沒有親眼見過。
這次路過此地,可以好好的視察一番。
“陛下,十多天前收到了太平郡方向的消息,如今的太平郡比白龍城都要繁榮。”李盡忠上前說道。
“根據影密衛打探到的消息,金沙聯盟準備向北擴張,已經拿下了多座海島,
接下來便準備對付你們百善國,所以暗中幫助百善國王,挑起內亂,削弱你們的實力,再找機會拿下百善國。”李洵繼續說道。
空空大師點了點頭,麵露怒意,金沙聯盟實在可惡!
“大明皇上,我們百善國形勢危急,還請您出手相助!”空空大師看向了李洵。
李洵道:“放心吧,你們百善國的事便是朕的事。金沙聯盟想要拿下你們百善國可沒那麽容易。”
眾人都鬆了一口氣,隻要有大明皇上這句話,他們百善國就穩了。
大明海軍的實力有多強,他們都領略過,絕對能抵擋住金沙聯盟。
“金沙聯盟不僅把手伸到了百善國,還把手伸到了天涯海角商貿區!”李洵又冷冷的說道。
空空大師等人又感到了驚訝,這座商貿區是大明帝國在海上建造的,用於海上貿易往來。
如今這座商貿區已經完全發展了起來,很多海上經商的人都會來此做生意,他們百善國的人也不例外。
金沙聯盟膽敢把手伸到天涯海角商貿區,完全是在挑釁大明帝國,大明皇上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海上戰爭風起雲湧,金沙聯盟與我們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恐怕這次要打一場激烈的海戰了。”
李洵看向了地圖,神色淡然,沒有任何擔憂。
金沙聯盟固然強大,但大明海軍也不是吃素的。
大明帝國海軍去年已經很強了,如今經過半年多的訓練,已經變得無比強大。
大明海軍統帥是鄭天和,擁有強大的海上軍事能力。
周傅宗的小兒子周聞韜也在大海之上統帥海軍。
一開始,他的海上軍事能力不是很強,但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實戰,已經成了一名出色的海軍將領。
大明海軍在這兩位統帥的帶領下,實力不斷飛升。
再加上李洵還讓戶部撥了很多錢給海軍,讓他們大力發展。
聽說現在海軍戰船無數,用都用不完,武器都更新了兩代,士兵們個個如狼似虎,戰力爆棚。
所以李洵絲毫不擔心海上的軍事戰爭,隻要戰術執行到位,就不會輕易輸給敵人。
“大明皇上,如今金沙聯盟支持國王對付教主,我們該如何應對?”空空大師忍不住的問道。
“這就不用你們擔心了,安心在朕的身旁。至於你們國王與教主之間的爭鬥,那就讓他們鬥下去吧,
這對你們是有利的,他倆鬥的越狠,你的機會就越大。”
李洵麵帶笑意的說道。
“或許等你過段時間回到百善國,便可趁機奪得教主與國王之位,掌控整個國家。”
空空大師點了點頭,既然大明皇上有安排,自己也不必再憂慮。
“你們先退下吧。”李洵擺了擺手,百善國眾人離開了。
李洵看向了旁邊坐著的天運子,道:“天運子,你好歹是我大明帝國的國師,怎麽弄得如此狼狽?”
天運子嘿嘿一笑,道:“陛下,我這段時間遍訪整個草原,又發現了一些礦產,
除此之外,我還規劃了一些道路交通,您可以看一看。”
天運子說著,便從袖子裏麵拿出了一幅地圖。
地圖上麵標記了礦產所在的位置,以及規劃的交通要道。
李洵仔細的看了一番,微微頷首,道:“國師辛苦了,又為我大明增添了礦產資源,
還有你的道路交通規劃,非常合理,怪不得你和公輸長風是師兄弟。”
得到皇上的肯定與支持,天運子又是嘿嘿一笑,道:“陛下,為帝國做事,臣無怨無悔,談不上辛苦。
這次您前往東部大海,臣也要跟著一起去嗎?”
“嗯,一起去吧。大海之上風雲變幻莫測,朕需要你這位天氣預報小能手。”李洵笑了笑。
大海上的天氣變化很特殊,但天運子卻總能提前預測。
“朕還準備在大海之上多修建幾座觀星台,再培養一些觀察天氣的士兵,
大海之上的天氣變化尤為重要,若是能夠掌控變化規律,我們就相當於多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李洵又說道。
天運子點點頭,海上的風暴力量很強,若是能夠掌控風暴變化,便可借助風暴的力量對付敵軍戰船。
這樣一來,不費一兵一卒,便能幹掉敵人大量有生力量。
“陛下請放心,臣一定會好好培養天氣方麵的人才。”天運子起身說道。
“嗯,回去沐浴更衣,咱們明日出發。”
……
在白龍城待了三四天,李洵帶著大軍離開,朝著東麵而行。
周敦武和阿裏郎二人送了幾十,他們實在是舍不得與皇上分別。
二人奉命鎮守北方草原,一年到頭都不一定能見到皇上一次。
所以每次與皇上見麵,他們都分外珍惜。
“二位,回去吧。幫帝國鎮守好白龍城,等朕在大海上打贏勝仗後,再與你等共同慶祝!”
李洵說完,騎著赤兔馬向東而行。
從白龍城往東一直走,便可到達太平糧倉。
如今的太平糧倉比去年擴大了將近一半,土地所產的糧食,足夠大半個帝國百姓食用。
百善國的人了解這事後,內心大為震驚。
太平糧倉的糧食產量真是太猛了,竟如此之多,比他們整個百善國的糧食產量都要高。
“大明帝國的強大遠超我們的想象。”
空空大師歎了一口氣。
“大明帝國成立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底蘊雄厚,他們的錢很多,糧食也用不完,人又非常多,誰能打得過他們?”
眾人進入到了太平糧倉內部,這裏的所有田地都連在一起,一眼看去望不到頭。
“太平郡成立將近一年了,也不知道發展的如何了。”
李洵望向東麵,去年底他來到這裏,在靠海的位置設立了太平郡。
雖然經常有影密衛匯報太平郡這裏的發展情況,但李洵還沒有親眼見過。
這次路過此地,可以好好的視察一番。
“陛下,十多天前收到了太平郡方向的消息,如今的太平郡比白龍城都要繁榮。”李盡忠上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