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 無愧於心
四爺:朕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年貴妃 作者:暄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三日後,德太妃蘇醒了。
年惜月和胤禛趕去了壽康宮。
人家見到他們二人後,緊緊皺眉,對宮女暮冬道:“本宮不是告訴你,隻見十四和他的福晉嗎?你把他們叫來做甚?是盼著本宮早些被氣死嗎?”
暮冬聞言欲哭無淚。
這可是宮裏,太妃娘娘醒來,當然要第一時間告知皇上和皇後娘娘。
胤禛原本要讓人去叫允禵進宮,聽了德太妃的話後,頓時沉下了臉。
“不許派人去叫允禵他們。”胤禛說完後看向德太妃:“您老人家好好養著身子吧,大喜大悲,皆不利於養病。”
“你站住。”見他說完就要走,還拉著年惜月走,德妃氣的不行:“本宮要見十四,你派人把他叫進宮來。”
胤禛沒有搭理她。
“太醫說本宮命不久矣,今日醒來或許是回光返照,本宮如今就想見一見十四,這是本宮臨終之前的遺願,你莫非也要攔著?”德太妃很是激動,說完之後胸口一陣陣抽著疼,以致她臉色越來越蒼白,喘不過氣兒來。
在屋外候著的太醫連忙進來給它醫治。
胤禛沒有讓人去傳允禵進宮。
“臨終前的遺願?朕偏偏不讓她得償所願。”胤禛冷笑道。
年惜月沒有勸他,若換做她,恐怕做的更絕。
胤禛畢竟是帝王,很有底線。
她可不會顧及外頭那些風言風語。
沒過多久,寢殿裏頭突然傳來了暮冬等人的哭聲:“娘娘,太妃娘娘……”
何太醫幾人跌跌撞撞出來向胤禛報喪:“皇上……太妃娘娘……太妃娘娘她去了。”
屋外的奴才們頓時跪了下來,一個個悲痛嚎哭起來:“太妃娘娘……”
胤禛絲毫不覺傷心,對年惜月道:“你有孕在身,別進去了,就在這兒等著朕,朕去去便出來,咱們一起回永壽宮。”
他說到做到,進去看了一眼已經斷氣了的德太妃,吩咐蘇培盛去傳旨,讓內務府那邊按照太妃的位份來辦喪事。
“皇上……不給太妃娘娘晉位嗎?”年惜月問道。
“不必。”胤禛搖頭。
理智告訴他,德太妃是他的親額娘,人如今去了,他應該給她晉位,哪怕讓德太妃做個貴太妃也好,這樣說出去也好聽些。
可他不想這麽做,也不願這麽做。
就她那樣的人,根本不配做她的額娘,死後也不會享有太多尊榮。
他的額娘,隻有早已仙逝的孝懿仁皇後。
太妃的喪禮沒有那麽隆重。
隻因她是胤禛的親兒娘,胤禛倒是帶著文武百官披麻戴孝了,隻是將舉喪的時間大大縮短了。
這是按照太妃過世後的儀製來辦的。
年惜月挺著大肚子,給德太妃守了三日的喪,倒也不是太累。
胤禛護著她,每隔一段日子就讓人叫她起身去偏殿歇著,旁人也不敢說什麽。
至於孝期?
她隻是個太妃,胤禛下了聖旨,以天代月,一月之後便出孝期。
他也才輟朝三日。
……
一個月孝期過後,允禵要啟程前往景陵了。
這世上最疼愛他的人沒了,允禵十分傷心,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瘦了不少。
他從小便是額娘捧在手心裏的小兒子,額娘為他付出了一切。
若非如此,她老人家原本應該可以做太後,安享晚年的。
“王爺,您應該啟程前往景陵了。”十四福晉進屋說道。
如今已是九月底,天氣越來越冷,允禵這一個多月又把自己關在屋裏不肯出門,這屋子裏頭都有一大股黴味兒了。
十四福晉有些嫌棄,麵上卻不敢表露。
“不去,本王哪都不去,本王要留在京城,每日祭奠額娘。”允禵紅著眼睛說道。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更別提他這種曾經手握大權之人了。
可額娘死,對他來說便是剜心之痛,他真的很難過。
在這世上,再也沒有人像額娘那邊護著他了。
“王爺,今日是最後的期限,您再不啟程,便是抗旨不遵了。”十四福晉說道。
如此一來,皇上肯定會以此為借口處罰恂郡王府眾人。
允禵聞言狠狠瞪了十四福晉一眼,從地上爬了起來,跌跌撞撞往淨房去了。
等他收拾妥當出來,已經是半個時辰後的事兒了。
“妾身已經命人收拾好行裝了,王爺快去吧。”十四福晉說完後,還上前替他披上了披風。
“你不更衣?”允禵見她穿著家常的衣裳,這衣裳還有些舊了,發髻也梳的比較簡單,似乎沒有要出門的意思,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妾身這次就不陪王爺同往了,過些日子,妾身去探望您。”十四福晉連忙說道。
允禵才去景陵那會兒,她沒有跟著去,而是留在京城守著王府。
後來過去,也是為了躲年惜月。
至於現在?
一想到不知何時才能回來,她便不肯再去了。
遙遙無期的事兒,誰也不想賭。
“為何?”允禵問道。
“王爺就當妾身吃不了那個苦吧,之前陪王爺在那邊住了兩年多,妾身每日都做噩夢,還得了體寒體虛的毛病,還有著膝蓋……一到冬日就疼的厲害,太醫說是寒氣侵體所致,不宜待在寒涼之地,要喝藥、敷藥膏調養。”
“你是不是在責怪本王沒有讓弘明做世子?”允禵問道。
“是。”十四福晉大大方方承認了。
她今日不跟著去景陵,允禵肯定會生氣,也會在他心裏埋下一根刺,會越來越厭惡他她,那就索性把一切都說清楚吧。
“您在景陵那三年,隻有妾身陪著您,府裏其他人可曾去過?”十四福晉說著笑了笑:“昨兒個臣妾把後院的姐妹們叫到了跟前,問她們誰願意去景陵陪著爺,伺候爺的起居梳洗,您猜她們是怎麽說的?”
允禵聞言沒有吭聲。
“她們以各種理由拒絕了,這便是爺當初寵愛的側室、妾室們,真應了那句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妾身陪了王爺兩年多,已經盡了妻子的本分,還望王爺日後保重。”
這個混蛋一個月前還在壽康宮和皇上大吵了一架,自斷前路,怪得了誰?
比起那些女人,她這個嫡福晉,已經無愧於心了。
三日後,德太妃蘇醒了。
年惜月和胤禛趕去了壽康宮。
人家見到他們二人後,緊緊皺眉,對宮女暮冬道:“本宮不是告訴你,隻見十四和他的福晉嗎?你把他們叫來做甚?是盼著本宮早些被氣死嗎?”
暮冬聞言欲哭無淚。
這可是宮裏,太妃娘娘醒來,當然要第一時間告知皇上和皇後娘娘。
胤禛原本要讓人去叫允禵進宮,聽了德太妃的話後,頓時沉下了臉。
“不許派人去叫允禵他們。”胤禛說完後看向德太妃:“您老人家好好養著身子吧,大喜大悲,皆不利於養病。”
“你站住。”見他說完就要走,還拉著年惜月走,德妃氣的不行:“本宮要見十四,你派人把他叫進宮來。”
胤禛沒有搭理她。
“太醫說本宮命不久矣,今日醒來或許是回光返照,本宮如今就想見一見十四,這是本宮臨終之前的遺願,你莫非也要攔著?”德太妃很是激動,說完之後胸口一陣陣抽著疼,以致她臉色越來越蒼白,喘不過氣兒來。
在屋外候著的太醫連忙進來給它醫治。
胤禛沒有讓人去傳允禵進宮。
“臨終前的遺願?朕偏偏不讓她得償所願。”胤禛冷笑道。
年惜月沒有勸他,若換做她,恐怕做的更絕。
胤禛畢竟是帝王,很有底線。
她可不會顧及外頭那些風言風語。
沒過多久,寢殿裏頭突然傳來了暮冬等人的哭聲:“娘娘,太妃娘娘……”
何太醫幾人跌跌撞撞出來向胤禛報喪:“皇上……太妃娘娘……太妃娘娘她去了。”
屋外的奴才們頓時跪了下來,一個個悲痛嚎哭起來:“太妃娘娘……”
胤禛絲毫不覺傷心,對年惜月道:“你有孕在身,別進去了,就在這兒等著朕,朕去去便出來,咱們一起回永壽宮。”
他說到做到,進去看了一眼已經斷氣了的德太妃,吩咐蘇培盛去傳旨,讓內務府那邊按照太妃的位份來辦喪事。
“皇上……不給太妃娘娘晉位嗎?”年惜月問道。
“不必。”胤禛搖頭。
理智告訴他,德太妃是他的親額娘,人如今去了,他應該給她晉位,哪怕讓德太妃做個貴太妃也好,這樣說出去也好聽些。
可他不想這麽做,也不願這麽做。
就她那樣的人,根本不配做她的額娘,死後也不會享有太多尊榮。
他的額娘,隻有早已仙逝的孝懿仁皇後。
太妃的喪禮沒有那麽隆重。
隻因她是胤禛的親兒娘,胤禛倒是帶著文武百官披麻戴孝了,隻是將舉喪的時間大大縮短了。
這是按照太妃過世後的儀製來辦的。
年惜月挺著大肚子,給德太妃守了三日的喪,倒也不是太累。
胤禛護著她,每隔一段日子就讓人叫她起身去偏殿歇著,旁人也不敢說什麽。
至於孝期?
她隻是個太妃,胤禛下了聖旨,以天代月,一月之後便出孝期。
他也才輟朝三日。
……
一個月孝期過後,允禵要啟程前往景陵了。
這世上最疼愛他的人沒了,允禵十分傷心,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瘦了不少。
他從小便是額娘捧在手心裏的小兒子,額娘為他付出了一切。
若非如此,她老人家原本應該可以做太後,安享晚年的。
“王爺,您應該啟程前往景陵了。”十四福晉進屋說道。
如今已是九月底,天氣越來越冷,允禵這一個多月又把自己關在屋裏不肯出門,這屋子裏頭都有一大股黴味兒了。
十四福晉有些嫌棄,麵上卻不敢表露。
“不去,本王哪都不去,本王要留在京城,每日祭奠額娘。”允禵紅著眼睛說道。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更別提他這種曾經手握大權之人了。
可額娘死,對他來說便是剜心之痛,他真的很難過。
在這世上,再也沒有人像額娘那邊護著他了。
“王爺,今日是最後的期限,您再不啟程,便是抗旨不遵了。”十四福晉說道。
如此一來,皇上肯定會以此為借口處罰恂郡王府眾人。
允禵聞言狠狠瞪了十四福晉一眼,從地上爬了起來,跌跌撞撞往淨房去了。
等他收拾妥當出來,已經是半個時辰後的事兒了。
“妾身已經命人收拾好行裝了,王爺快去吧。”十四福晉說完後,還上前替他披上了披風。
“你不更衣?”允禵見她穿著家常的衣裳,這衣裳還有些舊了,發髻也梳的比較簡單,似乎沒有要出門的意思,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妾身這次就不陪王爺同往了,過些日子,妾身去探望您。”十四福晉連忙說道。
允禵才去景陵那會兒,她沒有跟著去,而是留在京城守著王府。
後來過去,也是為了躲年惜月。
至於現在?
一想到不知何時才能回來,她便不肯再去了。
遙遙無期的事兒,誰也不想賭。
“為何?”允禵問道。
“王爺就當妾身吃不了那個苦吧,之前陪王爺在那邊住了兩年多,妾身每日都做噩夢,還得了體寒體虛的毛病,還有著膝蓋……一到冬日就疼的厲害,太醫說是寒氣侵體所致,不宜待在寒涼之地,要喝藥、敷藥膏調養。”
“你是不是在責怪本王沒有讓弘明做世子?”允禵問道。
“是。”十四福晉大大方方承認了。
她今日不跟著去景陵,允禵肯定會生氣,也會在他心裏埋下一根刺,會越來越厭惡他她,那就索性把一切都說清楚吧。
“您在景陵那三年,隻有妾身陪著您,府裏其他人可曾去過?”十四福晉說著笑了笑:“昨兒個臣妾把後院的姐妹們叫到了跟前,問她們誰願意去景陵陪著爺,伺候爺的起居梳洗,您猜她們是怎麽說的?”
允禵聞言沒有吭聲。
“她們以各種理由拒絕了,這便是爺當初寵愛的側室、妾室們,真應了那句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妾身陪了王爺兩年多,已經盡了妻子的本分,還望王爺日後保重。”
這個混蛋一個月前還在壽康宮和皇上大吵了一架,自斷前路,怪得了誰?
比起那些女人,她這個嫡福晉,已經無愧於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