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年惜月點了點頭,她倒是不擔心自家四哥。


    起碼現在不用擔心。


    曆史上年家倒黴,四哥身死,是她眼前這位爺上位以後的事,現在急了也沒用。


    胤禛到底寫信給年羹堯說了些什麽,年惜月不得而知。


    不過,年羹堯在八月上奏朝廷,言四川軍政腐敗,請求皇帝“暫加其以總督虛銜,並賜以孔雀翎子,令其節製各鎮,營伍必當改觀,可保大軍糧草充沛。


    言外之意,皇帝讓他保證大軍的糧草供給,就得讓他先當總督,名正言順整頓軍務,這樣他才能帶兵入青海給十四阿哥的大軍送糧草,保障後勤。


    否則,他難以完成這個任務。


    這倒不是在威脅皇帝,隻是陳述事實。


    皇帝當即允準,提拔他為四川總督。


    這對年家來說是一件大喜事,年遐齡特意派人給兩個女兒送信,讓她們這幾日抽空回一趟娘家,陪他老人家用膳。


    其實就是想一家人聚在一起高興高興。


    年惜月同胤禛說了一聲,帶著年如月回去了。


    “四哥升了官兒,這可是好事,是三姐姐怎麽瞧著不大高興?”年惜月輕輕碰了碰年如月的手臂,低聲說道。


    自打上了馬車以後,她就發現年如月有些心不在焉,方才馬車不穩時,要不是自己拉了她一把,年如月的頭都撞到車壁上了。


    “四哥升官,的確和這場大戰有關,因為這場大戰推遲了兩年,四哥升遷也推遲了兩年。”年如月說道。


    她這話年惜月懂,也就是說年羹堯原本應該在兩年前就成為四川總督的,因為這場大戰晚了兩年發生,所以也就推遲了。


    可這也沒有什麽好擔心的呀。


    “四妹妹是否還記得,上次你懷上福煜時,我同你說的話?”年如月問道。


    “三姐姐是說我比你夢裏早了兩年懷上福煜嗎?”年惜月問道。


    “還有你身子不好,病的厲害,早逝的事兒。”年如月說著握住了年惜月的手:“你如今身子康健,必定不會像我夢裏那般,早早就病逝,有你在,應該能保住四哥,保住年家。”


    “三姐姐這話是何意?”年惜月故作不解。


    “在我夢裏,你早逝後,皇上……”年如月說著頓了頓:“也就是咱們王爺,就以四哥藐視皇上、恃功自傲、結黨營私等罪,賜死了,四哥的兒孫們,年富被處死,其餘人流放,阿瑪和大哥被革職。”


    “對了……四哥平亂立功後,阿瑪被封為了一等公加太傅銜,雖然是虛職,但也是無上的榮耀,被革職之後,大哥還撐得住,阿瑪卻於兩年後病故了。”


    年如月見年惜月沒有吭聲,繼續道:“大哥後來被啟用了,四哥的兒子們也被王爺特赦,從流放之地回來了,不過打那以後,四哥他們那一房就徹底沒落了,大哥的官兒倒是越做越大,卻也如履薄冰。”


    “三姐姐覺得,四哥死的冤不冤?”年惜月問道。


    “四哥曾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咱們王爺登基後,四哥奉旨做了大將軍,平定了西北,論功勞自然很大,可不管怎麽說,他也是朝廷的臣子,不敬帝王、結黨營私、斂財無數,是事實;功高震主,被帝王忌憚,也是事實。”


    “我一個婦道人家,也不懂那些,我是聽楊晏說,四哥沒有激流勇退,反而被人吹捧得找不到北,太自傲了,他不僅在皇上麵前無禮,更沒有把朝中大臣放在眼裏,得罪了太多人,以至於後來竟無人幫他說話,全是落井下石的,所以才被賜死。”


    年如月說著看了年惜月一眼:“你在世時,王爺可沒有動他,所以四妹妹,咱們不僅得勸一勸四哥,以後當退則退,不能貪戀權勢,你自己也得養好身子,長命百歲,這樣咱們年家才能好好的。”


    “嗯。”年惜月點了點頭。


    年羹堯升官本來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可她們姐妹二人在來時的路上說了那麽沉重的話題,差點就笑不出來了。


    年遐齡倒是很高興,讓人在屋裏擺了兩桌,他和兩個女兒、陳姨娘一桌,其他小輩們一桌。


    二格格年錦月的生母王姨娘,已於兩年前病故了。


    “你四哥做了總督,位極人臣,阿瑪心裏甚是寬慰,咱們年家又出了一位能人,不過……阿瑪也要修書一封給你四哥,叮囑他好好辦差,為皇上分憂,為朝廷效力,這為官者,要躬省自身、謹小慎微,日後才能功成身退,就好像你阿瑪我當初一樣。”


    年遐齡多喝了幾杯,便忍不住多說了些。


    年惜月一聽就知道她家阿瑪沒有少教大哥和四哥為官之道。


    四哥後來落得那樣的下場,也是他自己作出來的,但凡他聽聽阿瑪的話,也不至於落到那樣的田地。


    看來她得找個機會,好好和四哥談一談了。


    不過,一切都得等到胤禛登基繼位之後再說。


    ……


    康熙六十年三月十八,乃皇帝六十八歲大壽,恰逢皇帝登基六十年,京城舉行了大慶。


    慶典過後,皇帝命胤禛代其前往盛京祭告祖陵,將他老人家這六十多年來的豐功偉業告知先祖。


    說白了,就是要將他這個帝王的功德昭告天下。


    滿朝文武得知這個消息後,都很吃驚,因為皇帝指派了胤禛一人前往。


    這裏頭的意義,就非同一般了。


    從前代皇帝祭天祭祖的,皆是儲君,太子被廢以後,皇帝無法親臨祭祖時,都會派兩到三位皇子一同前往。


    這次卻隻有胤禛一人前往。


    莫非皇帝不僅屬意十四阿哥,對四阿哥也青睞有加?


    不管京中眾臣是如何想的,胤禛踏上了前往盛京的路。


    而十四阿哥在做好充分準備後,指揮大軍平叛,到了五月,捷報傳回京城,胤禎平定叛亂,威名遠震。


    準噶爾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帶著殘部逃離了拉薩。


    皇帝大喜,令立碑紀念,命宗室、輔國公阿蘭布起草禦製碑文。


    他老人家還派人去十四阿哥的府邸宣旨、賞賜。


    十四福晉高興極了,當日便帶著兩個嫡出的兒子去皇帝麵前謝恩,又去見了德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爺:朕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年貴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暄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暄寶並收藏四爺:朕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年貴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