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我在宅鬥文裏吃瓜35(完)
快穿之在小世界裏邊苟邊吃瓜 作者:慢慢元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來的日子好像過得格外迅速。
白音依舊保持著以往的節奏,每天吃吃瓜,偷偷懶。
沒兩年的時間正德帝就駕崩了。
奪嫡大戲也落下了帷幕,果然最後還是由寧王登上了皇位。
隻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安樂侯最終還是投靠了寧王,而不是淩青鸞所嫁的安王。
在最疼愛的女兒和家族之間,他還是選擇了家族。
當得知寧王登上皇位,她看不起的庶妹也即將成為皇後,而自己卻得陪著安王被終生幽禁時,淩青鸞完全不能接受。
嘴裏一直喃喃說道:“這不可能的!這不可能的!我才是穿越女主,我才應該是天命女主……”
但是最終她也沒有和安王一起幽禁。
安樂侯跟寧王求了一個恩典,讓他放淩青鸞一馬。
寧王詢問了淩雨燕的意見。
而淩雨燕同意了,反正淩青鸞已經是失敗者了。
但是安樂侯要送淩青鸞到城外的道觀去清修,而且餘生都不能離開。
對於淩青鸞這種人來說,讓她活著看見自己看不起的人一直高高在上,而自己卻隻能一輩子在塵埃裏,或許比直接殺死她更讓她痛苦。
京城裏百姓對於誰當皇帝並不關心,對他們來說,隻要他們能過得好就行了。
那些讀書人對於寧王上位還是支持的,畢竟他們都知道寧王是有大才的人。
隻是偶爾想起被迫在道觀清修的淩青鸞還是會覺得可惜,畢竟她是真有詩才。
對於她的遭遇大家都感到唏噓。
但是不知道哪一天京城裏傳出了一本詩集,上麵全是淩青鸞曾經作過的詩。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不曾出現過的詩,但無一例外都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好詩。
但是上麵的署名卻不是淩青鸞,而是其他完全不認識的名字。
什麽李白、蘇軾、杜甫……
大家完全沒聽說過。
詩集也被驗證過確實是存在挺久的了。
看到這本詩集的眾人哪裏還不明白,他們是被淩青鸞給騙了。
怪不得他們以往覺得她的詩風格多變,而且與她的經曆完全不符。
原以為她是確實有大才,沒想到她居然抄襲的是別人的詩。
當初大家有多崇拜她,現在大家就有多恨她!
現在淩青鸞的名聲是徹底地爛透了,大家提起她都嫌晦氣。
對於詩集上出現的名字,大家翻遍曆史,居然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大家也隻當他們在那時不出名或是純粹的隱士。
但一點兒也不妨礙大家崇敬他們,爭相傳頌他們的詩詞。
深藏功與名的白音看到這情況,滿意地點了點頭,不枉她特意出了兩積分讓係統幫忙把詩集做舊。
等到消息傳到淩青鸞清修的道觀時,她完全不敢置信。
別問消息是怎麽傳到淩青鸞耳朵裏的,問就是淩雨燕特意叫人傳給淩青鸞聽的。
知道這個消息後,淩青鸞徹底崩潰了!
先是崩潰於自己一手打造的才女人設崩塌了。
本來她被迫在這個道觀清修,她還沒有徹底絕望的。
因為她雖然被限製在這兒了,但是她在大家的眼中還是那個會寫詩的才女,她還有名聲可靠。
她每天都是用這個來提醒自己,才能勉強壓住自己日益焦躁的心。
但是現在全完了,什麽都沒有了!
權利!財富!名聲!什麽都沒有了!
她又想到那突然出現的詩集,詩集上的一個個名字,才猛然驚醒這世上居然不隻自己一個穿越的!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淩雨燕。
她想起淩雨燕婚前婚後的變化,越發覺得她就是那個穿越者。
想到這些,淩青鸞的心裏就越發嫉妒不甘了。
想起對方如今的高高在上,而自己隻能跌落泥裏,明明都是穿越者,上天卻如此的不公平。
到了這個地步,她依然學不會往自己身上找原因,隻一味地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可惜她注定要帶著這些憤怒不甘嫉妒的情緒一直生活下去。
這些情緒也將日日夜夜地啃噬著她的心。
後來的日子裏,寧王和淩雨燕將這天下治理得更好。
天下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
而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也被人爭相傳頌。
隻要他倆有什麽故事,必定廣而傳之。
民間百姓也爭相效仿,連夫妻間的關係都和睦了許多。
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白音也跟著聽了許多關於他們倆的八卦,也算是為她的調查報告提供了素材了。
至於青玉她們幾個,在淩雨燕當了皇後後,都跟著她進了宮。
後來淩雨燕整頓後宮,設立後宮女官,給予她們權利,與宮中的太監分庭抗禮。
她們幾個作為淩雨燕的心腹,自身又有能力,也被封為了女官。
後來更是在自己的職位上兢兢業業,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也算是沒有辜負當初白音教她們識字的一番心意了。
而白音,過了幾年就用錢從安樂侯府贖身了,然後開了個刺繡坊。
請了幾個繡技好的師傅來撐著店鋪。
白音呢,則是一邊經營店鋪一邊請教名師繡技,苦練技藝,到了後來練成了一身不俗的繡技。
然後白音又擴大了繡坊的規模,招了許多的小丫頭們,教她們學習刺繡。
因為這些丫頭都是貧苦人家的孩子,也算是為他們提供一份收入了。
因為有了許多技藝高超的大師,後來白音的繡坊規模越來越大,也就收留了更多的小丫頭。
白音不僅是研究刺繡,她還研究織布染布,創辦了布坊。
因為她潛心研究織布染布的技藝,她們布坊出來的布質量又好又精美,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白音還憑借自己以前看到過的一些知識,改良了織機,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
皇上知道這事後,還專門給白音送來了封賞。改良的織機也傳遍全國,大大促進了紡織行業的發展。
紡織行業的發展又讓許多女子有了工作,有了收入來源,她們的家庭地位也顯著提升。
白音這也算是間接地提高了女性的地位了。
因為她的這些舉措,她的大名傳遍了全國,許多女子都很感激崇敬她。
白音依舊保持著以往的節奏,每天吃吃瓜,偷偷懶。
沒兩年的時間正德帝就駕崩了。
奪嫡大戲也落下了帷幕,果然最後還是由寧王登上了皇位。
隻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安樂侯最終還是投靠了寧王,而不是淩青鸞所嫁的安王。
在最疼愛的女兒和家族之間,他還是選擇了家族。
當得知寧王登上皇位,她看不起的庶妹也即將成為皇後,而自己卻得陪著安王被終生幽禁時,淩青鸞完全不能接受。
嘴裏一直喃喃說道:“這不可能的!這不可能的!我才是穿越女主,我才應該是天命女主……”
但是最終她也沒有和安王一起幽禁。
安樂侯跟寧王求了一個恩典,讓他放淩青鸞一馬。
寧王詢問了淩雨燕的意見。
而淩雨燕同意了,反正淩青鸞已經是失敗者了。
但是安樂侯要送淩青鸞到城外的道觀去清修,而且餘生都不能離開。
對於淩青鸞這種人來說,讓她活著看見自己看不起的人一直高高在上,而自己卻隻能一輩子在塵埃裏,或許比直接殺死她更讓她痛苦。
京城裏百姓對於誰當皇帝並不關心,對他們來說,隻要他們能過得好就行了。
那些讀書人對於寧王上位還是支持的,畢竟他們都知道寧王是有大才的人。
隻是偶爾想起被迫在道觀清修的淩青鸞還是會覺得可惜,畢竟她是真有詩才。
對於她的遭遇大家都感到唏噓。
但是不知道哪一天京城裏傳出了一本詩集,上麵全是淩青鸞曾經作過的詩。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不曾出現過的詩,但無一例外都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好詩。
但是上麵的署名卻不是淩青鸞,而是其他完全不認識的名字。
什麽李白、蘇軾、杜甫……
大家完全沒聽說過。
詩集也被驗證過確實是存在挺久的了。
看到這本詩集的眾人哪裏還不明白,他們是被淩青鸞給騙了。
怪不得他們以往覺得她的詩風格多變,而且與她的經曆完全不符。
原以為她是確實有大才,沒想到她居然抄襲的是別人的詩。
當初大家有多崇拜她,現在大家就有多恨她!
現在淩青鸞的名聲是徹底地爛透了,大家提起她都嫌晦氣。
對於詩集上出現的名字,大家翻遍曆史,居然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大家也隻當他們在那時不出名或是純粹的隱士。
但一點兒也不妨礙大家崇敬他們,爭相傳頌他們的詩詞。
深藏功與名的白音看到這情況,滿意地點了點頭,不枉她特意出了兩積分讓係統幫忙把詩集做舊。
等到消息傳到淩青鸞清修的道觀時,她完全不敢置信。
別問消息是怎麽傳到淩青鸞耳朵裏的,問就是淩雨燕特意叫人傳給淩青鸞聽的。
知道這個消息後,淩青鸞徹底崩潰了!
先是崩潰於自己一手打造的才女人設崩塌了。
本來她被迫在這個道觀清修,她還沒有徹底絕望的。
因為她雖然被限製在這兒了,但是她在大家的眼中還是那個會寫詩的才女,她還有名聲可靠。
她每天都是用這個來提醒自己,才能勉強壓住自己日益焦躁的心。
但是現在全完了,什麽都沒有了!
權利!財富!名聲!什麽都沒有了!
她又想到那突然出現的詩集,詩集上的一個個名字,才猛然驚醒這世上居然不隻自己一個穿越的!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淩雨燕。
她想起淩雨燕婚前婚後的變化,越發覺得她就是那個穿越者。
想到這些,淩青鸞的心裏就越發嫉妒不甘了。
想起對方如今的高高在上,而自己隻能跌落泥裏,明明都是穿越者,上天卻如此的不公平。
到了這個地步,她依然學不會往自己身上找原因,隻一味地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可惜她注定要帶著這些憤怒不甘嫉妒的情緒一直生活下去。
這些情緒也將日日夜夜地啃噬著她的心。
後來的日子裏,寧王和淩雨燕將這天下治理得更好。
天下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
而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也被人爭相傳頌。
隻要他倆有什麽故事,必定廣而傳之。
民間百姓也爭相效仿,連夫妻間的關係都和睦了許多。
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白音也跟著聽了許多關於他們倆的八卦,也算是為她的調查報告提供了素材了。
至於青玉她們幾個,在淩雨燕當了皇後後,都跟著她進了宮。
後來淩雨燕整頓後宮,設立後宮女官,給予她們權利,與宮中的太監分庭抗禮。
她們幾個作為淩雨燕的心腹,自身又有能力,也被封為了女官。
後來更是在自己的職位上兢兢業業,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也算是沒有辜負當初白音教她們識字的一番心意了。
而白音,過了幾年就用錢從安樂侯府贖身了,然後開了個刺繡坊。
請了幾個繡技好的師傅來撐著店鋪。
白音呢,則是一邊經營店鋪一邊請教名師繡技,苦練技藝,到了後來練成了一身不俗的繡技。
然後白音又擴大了繡坊的規模,招了許多的小丫頭們,教她們學習刺繡。
因為這些丫頭都是貧苦人家的孩子,也算是為他們提供一份收入了。
因為有了許多技藝高超的大師,後來白音的繡坊規模越來越大,也就收留了更多的小丫頭。
白音不僅是研究刺繡,她還研究織布染布,創辦了布坊。
因為她潛心研究織布染布的技藝,她們布坊出來的布質量又好又精美,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白音還憑借自己以前看到過的一些知識,改良了織機,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
皇上知道這事後,還專門給白音送來了封賞。改良的織機也傳遍全國,大大促進了紡織行業的發展。
紡織行業的發展又讓許多女子有了工作,有了收入來源,她們的家庭地位也顯著提升。
白音這也算是間接地提高了女性的地位了。
因為她的這些舉措,她的大名傳遍了全國,許多女子都很感激崇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