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4.【貓的名字】


    我從來不愛給寵物起名字。


    在泰國支教時,散養過十多隻貓,從來沒有想過給貓起名字。後來讀研時正式圈養的有兩隻貓,同樣不起名字,後來小夥伴實在受不了幫我起了。


    這兩隻貓是一窩的,一隻是褐色的黑臉暹羅貓,一隻是起司貓。褐色的黑臉貓愛四處亂跑,是住隔壁的柬埔寨小夥子給我抓回來的,他說:你家的巧克力又跑了。好吧從此這隻貓就叫巧克力了。另一隻起司貓是旁邊的胡建小夥伴起的名,一來我宿舍玩就莫名其妙叫它妲己,所以盡管那隻起司貓是隻公貓,最後也叫了妲己,自己也覺得搞笑。


    以前讀日本小說中看到一句話:名字是最短的咒語。世間萬物都被束縛在名字裏,你叫它什麽,它就給你什麽樣的定義,因此宇宙萬物皆有姓名,隻有神沒有名字。


    後來那兩隻貓在我放暑假回國以後,莫名其妙跑丟了,至今留給我的,也隻有這兩個名字。


    ********************


    975.【養生】


    我表妹不到20歲,居然開口閉口把養生掛嘴上,原本該熬夜開黑的年紀,竟然天天做八段錦、喝茶、吃中藥調理、養肝祛濕。


    我開玩笑說,再過一陣子就該盤珠子了吧。


    她說,她的同學裏還真有盤珠子的,一大學生,手上各種串串,沒事就跟老頭似的,把著各類珠子搓來搓去。


    還好的就是,大學生盤珠子可能純粹就是盤珠子,還不至於問盤這個有什麽養生功能。就像我們去買紅木,以前的賣家就會說紅木的木質結實、硬度高,不容易損傷,受潮泡水也不變形開裂、質量耐久之類,而後來賣家的介紹畫風逐漸清奇,非要說酸枝氣味提神醒腦,坐在上麵有益健康;海黃生長速度慢,百年老樹才能做一套家具,坐在上麵延年益壽……雲雲。


    就連美容院騙人買項目的說辭都從美學角度換成了養生角度,甚至是玄學角度。以前按摩推油純粹是為了舒服,現在美容院會說是“體態對稱,骨骼複位,健康養生”之類;以前整容是照著明星整,“做了後臉部更完美”,而現在是有什麽貴的項目就全招呼上來,理由是“做了後麵相更招財”。


    ********************


    976.【友邦驚詫】


    雖然一向主打一個“莫談國事”,不喜歡評論新聞時事,但是看了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以後,真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何止如鯁在喉,簡直都懷疑是不是晚飯吃的菌子摻進了什麽不對的品種。


    過程就不吐槽了,因為網友們該吐的也都吐了。今天看到央5有一段說到開幕式導演如何策劃一場盛會的過程,倒是很感興趣,仔細看了一下,發現其實導演團隊想法很多,進行了精心的策劃和討論,還一幀一幀手繪了分鏡圖。此外,服化道團隊、舞蹈團隊也進行了辛苦的工作和訓練,導演還親自去把控過了。隻是呈現出來的效果……讓人切身感覺到世界的草台班子程度。我能接受小眾文化,但不能接受小眾文化進入大眾賽道。而且事實證明,小眾文化終究還是撐不起大場合的考驗啊。


    還好是深夜直播,沒敢讓家中小兒看完整重播。不過一起看了央5播放的幕後紀錄片,我說,作為導演,策劃一場那麽大的活動,需要考慮的事情是相當多的,需要團隊的嚴格配合,有紀律性,才能盡量不出紕漏。


    家中小兒驚訝道:沒想到他們居然是認真的哎~


    ********************


    977.【路邊攤】


    一直覺得吃路邊攤是外出吃飯的地下室。在我們那個年代,路邊攤確實是外出吃飯的最低標準,口味和衛生條件良莠不齊,價格十分便宜,也就是將就一下頂個餓的事。出去實在找不到合適的飯店,就說不行就吃路邊攤算了。之後城管出名那幾年,路邊攤漸漸被整治,已經有一段時間沒見過了。


    近年來經濟不太好,國家又開始號召振興夜市經濟擺攤經濟,於是路邊攤又開始卷土重來,尤其是夏天的晚上,路邊各種攤位,十分熱鬧。不過總覺得和我印象中的路邊攤不太一樣,一是擺攤的人,以前都是專門幹這一行的人,老人居多;但現在年輕人也有很多,白天上班晚上擺攤,開個車過來,後備箱一開,就直接是個攤位,老人的比例反而少了。二是賣的東西的品種慢慢品質化網紅化年輕化,以前我們吃的路邊攤也就是應急飽腹的東西,當地小吃居多,完全不在乎賣相;而現在年輕人擺攤都是精致而好看的食品,包裝十分考究,有些還別出心裁加個燈帶,看起來更像是適合拍照的藝術品。


    第三就是我最想吐槽的。以前我們吃路邊攤就是一種將就,有一方麵原因也是圖省錢、便宜;可是現在有些年輕人擺路邊攤根本就是在搶劫,飲料也不見得比店裏便宜,燒烤原本幾元一串的,改個名價格漲好幾倍,水果撈就更不說了,隨便撈撈按克算錢,恨不得配料都要收費……


    嚇得我等老人趕緊一頭紮進城中村找小時候一直在那擺攤的老奶奶買一碗兩塊五的槐花粉壓壓驚,差點就要撲到老奶奶懷裏哭訴他們欺負我,明明可以搶了錢就跑,還給了我幾串燒鳥羞辱我。


    原先看到擺路邊攤的年輕人,還覺得後生可為,結果現在看到就怕,還是城中村裏幾十年如一日不漲價的甜品攤老奶奶有安全感,現在我就是她的死忠粉。


    ********************


    978.【想太多】


    跟著我讀研的泰國大學考察團在中國考察時,因為被叫去當免費翻譯,我隨時跟著泰方學院的院長做解說。


    然後就發現,在參觀藝術展、經過活動展板或者偶然遇到什麽泰國沒有的新奇設施時,院長特喜歡說:小斷,你站過去,我拍張照。


    於是我站到藝術品旁邊,努力微笑,一副“到此一遊”的架勢,他用手機各種拍拍拍。


    我那時候年輕,也自恃不醜,確實是喜歡拍照的年紀,可是讓團隊的最高領導給我拍各種海量照片,就有點受寵若驚過意不去了,而且他還一張都沒有發給我過,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最後還是弱弱地直說了,說院長你給我拍那麽多照片,我必須客氣一下。


    院長說:不用客氣,中國這些藝術品規格很符合我的審美,都跟你差不多高度,讓別人去旁邊當參照物的話他們太高了,拍出來的藝術品就顯小,讓你這種小隻去當參照物,不會搶藝術品的風頭,又能知道藝術品的規格大小。


    聽說這個,我當時心裏真是萬馬奔騰。真是個實誠的泰國漢子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把生活過成了段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糸色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糸色斷並收藏我把生活過成了段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