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搖頭苦笑。


    “改天換地,首先得有能力改天,更要有實力跟既得利益者換命。”


    金羽藍了然的點點頭,笑道:“讀書人終究是單純了一點。”


    黎民糾正道:“那不是單純,那是赤子之心。”


    “永德十三年,三元及第的狀元,士族的新秀,寒門的榜樣。世人都說你是文曲星下凡。永德十六年,官居二品,內閣大佬,賜弘品禽衣,管天下財政。”


    “永德二十一年,榮登三公,位居相國,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文人楷模。次年,愛女入宮嫁於太子,於是你又多了國丈這道護身符。”


    “永德二十五年,你前有門客在朝,後有太子背書,可謂是權勢滔天。”


    “世人都傳你是權臣,說你是謀逆的小人。可我知道,你其實隻想為了天下百姓改良稅法,推行土地改革。為了這個宏遠,你給自己愛妻下毒斷了生育,不曾給自己留一兒半孫。”


    “初心是好的,改革也是好的,你也是好的。”


    “不好的是,你動了天下所有世家門閥、山下山上、皇親貴族的利益。你當然不是沒一個戰友,可你的敵人太多太多,你的盟友太少太少。”


    金羽藍笑道:“還要感謝仙長那天給我透露的一絲天機,不然我連個生門都找不到。”


    黎民擺擺手,用不值一提的語氣說道:“大善者,天助之。”


    金羽藍笑道:“永德二十七年,與仙長在京城相遇,至今已有16年了。正是那年仙長瀟灑入京,飄然入宮,與宮中三大高手戰平,最後成功獻策於天子。拒北月十萬西軍於雁門關,坑殺三萬北軍於紅石峽,再以一己之力擊殺兩名洞虛高手。真是扶大廈之將傾,救黎民於水火。依稀記得仙長那時是洞虛中期,不知仙長現在…?”


    黎民指了指天空,笑道:“不敢動,不能動。”


    金羽藍對黎民拱拱手,笑道:“恭喜恭喜。”


    黎民淡然道:“福之禍所依,禍之福所依。你怎知這天大的好處後麵不是天大的危機呢?天道茫茫,天劫浩浩,一個不甚,神魂俱滅啊。”


    金羽藍點頭說道:“是這個理。”


    黎民又道:“再說,哪怕飛升之後,就我這點微末的道行去了上界,不也是尋常的存在嗎?”


    金羽藍笑道:“看來山上也有山上的煩惱啊。”


    黎民笑道:“山上的煩惱從來不比山下少。”


    似乎想到了什麽。


    黎民突然一拍腦袋,笑道:“你看我,越老越糊塗了,光顧聊天,連茶水都沒準備。”


    說著大袖一揮,桌子上就多了一壺兩杯。


    金羽藍爽朗道:“神仙茶,神仙水,神仙與我提一嘴。山下民,山下法,山下萬法如何理?”這是求道問理來了。


    黎民頓了一下,笑著反問道:“直闖皇宮,直呼天子,如果我不能和宮中那三個閹人打平手,你覺得那個天子會心平氣和見我嗎?如果我不能殺掉北月國那兩個洞虛的刺客高手,你覺得那還算是扶大廈之將傾嗎?”


    金羽藍一愣。


    黎民神采奕奕的看著金羽藍,微笑道:“山下要法度,世俗叫規矩,可你明明已經是一個可以讓法度為你讓步的人啊,又為何要改革呢?”


    金羽藍認真道:“因為不公正。”


    黎民又問:“那為什麽不公正呢?”


    金羽藍又道:“士族欺壓,貴族壟斷。”


    黎民又問:“那為什麽他們可以在法度之內規矩之內肆意妄為呢?”


    金羽藍眼睛一亮,“因為他們力量大。”


    黎民笑道:“是啊,力量才是設置法度製定規矩的靈魂啊,你抓權卻沒拳,有政卻沒軍,不是站在高處等人拿箭射你嗎?”


    金羽藍從容起身,對黎民躬身一禮。


    “朝聞道夕死可矣。”


    黎民笑道:“我住小鎮這段時間,聽說翁家一夜之間被人滅了,現在想來,該不會是你的手筆吧?”


    金羽藍點點頭,也不藏著掖著。


    冷然的說道:“傷我孫子,就需要付出代價。”


    黎民詫異的看著金羽藍,用不確定的語氣重複道:“你孫子?”


    金羽藍:“我女兒的…他們都死了。”


    黎民驚詫道:“皇孫?”


    金羽藍認真的笑道:“姓宋不值得驕傲。他是我女兒的骨頭肉,那為啥不能是我的孫子?”


    黎民點頭笑道:“或許不合天道規矩,但肯定合情合理。我很好奇…你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頭,是怎麽覆滅翁家的?”


    金羽藍從容不迫的抿了一口茶。


    笑道:“武力不行,可以用智力來湊。”


    黎民笑道:“這個道理我當然知道,我隻是想聽聽你怎麽做的。沒人不喜歡聽故事的,特別是這種以小博大的故事。”


    金羽藍頓了一下,似是在醞釀情緒,大大的喝了一口水,然後俯視著山下的世界。


    “山下的世界,不管是富是窮,是高是矮,是老是少,都在為利益而互相算計著爭奪著,過去是如此,現在是如此,以後也會如此,而且會一直如此。”


    “種地的為了水源而打架,建房的為了占地而結仇,做生意的因為別人生意興隆而眼紅。明明很富的世家,為了名聲,為了權利,為了女人,也會明爭暗鬥的不休。”


    “山下的小池塘裏,就有這麽三隻王八,一隻叫翁,一隻叫謝,一隻叫付。三隻王八霸占了這池塘的八分氣運,隻留下兩分平攤給小魚小蝦。”


    “在小魚小蝦麵前他們一團和氣,甚至為了吞噬這些小魚小蝦還會同氣連枝,同仇敵愾。可他們實際上是麵和心不和的,從來都是當麵一套、背後一刀的。”


    “這個池塘有條蛟,叫父母官,誰得到蛟的青睞,就能得到池塘裏更多的利益。一般情況下,不管哪個池塘,蛟龍入塘後都會用平衡術來治理池塘。”


    “可這裏不同,這裏太偏遠了,偏遠到和敵國接壤了。所以和同樣通敵的縣令,翁就成了最緊密的盟友了。”


    “棋局知道了,我在暗執子,另一個棋手還遠在敵國,那這盤棋我要想吃掉一個翁不就簡單了嗎?”


    “我賣掉房子,湊了數百兩銀子,一麵讓縣城小鎮裏的乞丐傳出縣令要與翁聯手滅謝吃付的信息,一麵引導翁家那些囂張跋扈的子弟與謝付兩家在酒樓裏放大矛盾。”


    “倘若翁主尚在,當然有一線生機,可翁傑失蹤這麽多日子,兩個一心想吃掉翁的湊在一起,覆滅之時,頃刻之間。”


    “與廟堂裏的暗流湧動相比,這裏其實沒什麽技巧。我隻是推波助瀾,攪渾了水而已。事實上,隻要確定了翁傑身死,有沒有我,這地方都不會再有翁這隻王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狗平安和流氓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苦行隻為化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苦行隻為化緣並收藏狗平安和流氓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