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春節一過,沈莊就帶著船隊一路向東航行兩千裏。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這天,他來到木洲島北麵的順塔國,受到順塔國王陸念茲的熱情歡迎。


    “歡迎沈指揮到訪順塔國。陸某深感榮幸,蓬畢生輝。”


    “這正月還沒過,年就還不算過。我來給我們的國王大人拜個晚年。”


    “小國寡民,沈指揮就不要說笑了。要不是您提起過年這件事,陸某遠離故國已久,還真把故國佳節給忘了。”


    按照遼王的規劃,經營南洋主陣地還有幾個備選項,其中之一就是木洲島。


    隻是考慮到島上火山太多,遼王隻好退而求其次,才把主陣地放在金洲上。


    但是遼王同時也說了,在南洋諸島之中,木洲島最有農業優勢,火山多,火山灰也肥沃,正好可以發展農業和種植業,別說種莊稼,就是種柚木都比別的島長的快幾倍。


    而且,當地還有一支寶貴的華人力量:順塔國,可以作為經營木洲島的群眾基礎。因此遼東將木洲島作為經營南洋的第二陣地也是不錯的。


    說起順塔國的源頭,除了順塔國王外,也就是學過曆史的遼王比較清楚,就連好多順塔人都忘記了自己來自哪裏。


    元朝初年,南宋宰相陸秀夫在廣東崖山之戰中抗擊元軍失敗後,背著南宋最後一個小皇帝跳海殉國。當時有十餘萬南宋軍民受此感染,紛紛跳海殉國。


    因此有些人稱,崖山之後無中國,意思說是有血性、有節氣的漢人都自殺殉國了,剩下的都是沒有骨氣的漢人。


    好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有一位非常有膽識的下級軍官冒充陸秀夫的兒子陸自立,帶領數千南宋軍民乘船逃到離崖山隻有兩千裏的陸宋島,建立了陸宋國,以紀念陸秀夫,緬懷大宋。


    後來為了躲避元朝海軍的追擊,陸自立又帶著南宋遺民南下四、五千裏,總算在爪哇島的中北部站住了腳跟,和後世的三寶壟位置大致差不多。


    他們在登陸地建立了一座佛塔,感謝一路上佛祖保佑他們順風順水。因此南宋遺民所建的這個國家也叫做順塔國。


    此後,順塔國一直處在爪哇國和海盜的夾縫中艱難求生,再加上瘧疾和火山噴發的困擾,雖然立國一百多年,人口始終沒有突破四千人,這個國家實際上和周邊的部落差不多,還出現了所謂的塔斯馬尼亞效應。


    通俗點講,陸自立帶領的這幫漢民後人因為逃得離母國太遠,族群太小,又和周邊更為落後的原始部落聯姻,漸漸失去了母國的文化傳承和同先進文明的交流機會,不僅沒能保持原有的文明程度,反而被當地部落拉倒退了。


    一百多年後,這些南宋遺民已經放棄了故國衣冠和語言,改穿當地人的服飾,改說當地話,適應了當地人的風俗習慣,就連國王也改為當地姓氏,叫什麽者婆。


    直到上次張玉徹底剿滅陳祖義海盜集團,派人追到了爪哇島,生擒了爪哇國王柯兀,才使順塔國王者婆重新看到了希望。


    張玉在南洋處理繳獲的時候,聽說者婆和華夏有些淵源,本想送給者婆一千海盜俘虜和一大批船隻武器的,後來聽說這個所謂的國家不到四千人,壯丁還不到一千人,害怕他控製不了那麽多俘虜,隻好暫時送給他五百俘虜、五十條船和足夠武裝一千人的刀劍弓矢。


    者婆後來也跟著張玉的艦隊一起,到了應天城朝聖,親眼所見母國已經驅除韃虜,恢複漢室,日漸強大,於是又改回了漢名,叫陸念茲,取念茲在茲之意。


    但是在回歸母國還是繼續在南洋紮根一事上,他一直猶豫不絕。


    最後還是張玉幫他拿定了主意,讓他回到家鄉又招募了三百多戶鄉親後,繼續回到南洋經營順塔國,當好大明開拓萬裏海疆的東道主。


    沈莊到達順塔城的時候,照例帶著陸念茲對周邊部落進行考察一番。


    好巧不巧的是,沈莊到順塔沒幾天,就遇到東邊的火山大噴發,火山灰遮天蔽日,當地居民都匍匐於地,祈求各位神靈保佑。


    陸念茲誠這時也轉變了對沈莊一行的態度,誠惶誠恐地對沈莊說道:“沈將軍,恐怕是大明屢動刀槍,惹怒了神明,降下災難,你們還是走吧。”


    “放屁,我就是神,是專門來救你們的神。”


    沈莊雖然不會像遼王那樣會忽悠,也算是見過世麵的,知道這木洲島隻是碰巧處於火山帶而已。


    他一上來就簡單粗暴地罵了陸念茲一通,然後問道:“我問你,在我來之前,在張指揮來之前,這裏的火山是不是經常爆發?”


    陸念茲答道:“是的。”


    沈莊繼續問道:“你先人到達這裏後,是不是也經常爆發?”


    陸念茲又答道:“是的。有時兩、三年一次,有時候一年兩、三次。”


    沈莊一本正經地說道:


    “這就對了,萬事有一弊也有一利。這火山其實是各位神明賜予你們的恩惠,隻是你們不知道罷了。”


    “我這次來,是傳達神的旨意,這火山灰是最好的肥料。以後我們在這裏種水稻,一年四熟,可以畝產兩、三千斤。哪怕山坡地也可以種上珍珠一樣的玉米,一年畝產三、四千斤……”


    由於陸念茲快要把母語給忘光了,沈莊口吐蓮花,好多話因為說話太快需要重說,又經過他人翻譯,花了大半天時間,仍然很難讓陸念茲相信他的鬼話。


    陸念茲小心翼翼地問道:“沈將軍,火山爆發起來,輕則田園盡毀,重則家破人亡,鄉親們還是怕啊,這該如何應對?”


    沈莊答道:“你個慫蛋,趕快將都城向西遷移三百裏吧,這樣可以將來自東邊火山的危險降到最低程度。”


    陸念茲有點畏手畏腳,提醒道:“那裏可是爪哇國的地盤。”


    沈莊大大冽冽說道:“你擔心個屁。反正爪哇國已經散攤子了,那個可惡的國王柯兀又被送到應天接受了三個月的教育,現在也相信鍋是鐵打的,屁也不敢放一個。我到這裏,就是要給你建一座固若金湯的城池。”


    陸念茲問道:“還建一座城池?”


    沈莊說道:“那當然,你以為我到你這個窮地方就是為了遊山玩水?”


    陸念茲:“……”


    沈莊最終幫助陸念茲在木洲島的中間靠北部一處海灣位置選了塊寶地。


    像在巨港時一樣,他給陸念茲留下一份城市規劃圖紙和大量鋼筋、水泥,還有三百名建築工人,讓他建設新的都城。


    既然這裏盛產水稻,沈莊就把這個島的名字取名為稻城,爪哇島也按遼王事先要求,改成木洲島,反正這地形象個長長的木扁擔,島上的樹長得比任何地方都好。


    為了進一步給快要變成原始部落的順塔國打氣,他又告訴陸念茲:“實施告訴你,我背後還有一座更大的神,這就是遼王爺。我這次就是奉遼王殿下之令,準備向東跨過五萬裏大洋,尋找治療瘧疾的神樹,如果找到了,首先送到這裏種植,你的族人從此再無繁衍之憂。”


    陸念茲激動萬分,當場表示:“沈指揮,我現在就效法梁道明,自去王號,永為大明子民。”


    沈莊卻說:“去不去王號並不重要。咱們都是炎黃子孫,隻要心向中華,關鍵時刻守望相助就行了。”


    陸念茲又提議:“如果沈指揮不嫌棄,我願意和沈指揮義結金蘭,你為兄,我為弟,如何?”


    沈莊早已經學會了到什麽山唱什麽歌,又本是生性豪爽之人,也就痛快答應了。


    兩人隨便找了隻倒黴的公雞,一刀封喉,取了雞血,然後喝了杯血酒,燒了幾張黃紙,就算是比親兄弟還親的異姓兄弟了。


    至於交換生辰八字,那就算了吧,一個早已忘記故國文化,一個也是現代文盲,都不知八字為何物。


    沈莊規劃好順塔國後沒多久,王景宏也帶人從袋鼠島回來了。


    他已經將從木洲島到袋鼠島之間的主要島嶼又重新測繪了一遍,進一步修正了數據,從木洲島一路向東,都是一片坦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