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日下午,遼王帶著太孫到了太醫院,象征性地了解了下老朱的病情,直接問道:“皇帝還能活多久?”


    太醫院院使孫守真戰戰兢兢地說道:“陛下為國事操勞過度,針藥已難見效,恐怕隻有半年的光景。”


    遼王在心裏盤算了一下:“還有半年時間,應該足夠幫老頭子剿平麓川和交趾兩處叛亂,也算是對得起一場名義上的君臣父子緣分。想當初自己冒險遠征天山的時候,老朱竟然不遠萬裏派來了京軍鐵騎救援,還是讓自己很感動的。”


    過了一會,他又問道:“李濟已經給了你清涼油的配方,你們何時能生產出來?”


    孫守真答道:“樣品馬上就可以出來,但是要大規模生產,達到李院長所說的二十萬盒,恐怕要到年底了。”


    遼王把臉一板,說道:“遼東早已實驗過,你就不要再生產樣品了。這早生產一盒,就能多救回一條大明將士的性命。十日之內,先生產兩萬盒救急,剩下的務必在端午節前完成。到時候你也算是懸壺濟世、功德一件,我讓交趾軍民都給你立個生祠,上麵寫上孫神醫長命千歲。”


    孫守真答道:“殿下,臣也想加快進度,可是手下的人手實在不夠啊。”


    孫守真其實也很尷尬,甚至有一肚子氣。


    自從他的副手葛景山跳槽到了遼東,搞了一個從三品待遇之後,太醫院的醫生們走穴到遼東已經蔚然成風。以前大明太醫院招收學徒三年一考,報名者熙熙攘攘,頭上能擠出包來,如今卻是門可羅雀,大多數佼佼者都跑到遼東去了。


    僅僅三、四年之後,遼東的太醫甚至超過了應天太醫院的人數,堂堂太醫院反倒像是成了遼東醫院的分院。


    看孫守真一直在那裏發呆,一旁的太孫突然怒了,說道:“你們太醫院除了留幾名禦醫給皇爺爺和皇祖母備用外,集中所有人手生產這清涼油。一月之內,包括本宮在內,一律不得到太醫院要人。”


    見太孫發了怒,孫守真嚇得飛也似地去落實去了。


    孫守真走後,太孫對遼王又是深深一揖:“謝皇叔拿出這等神藥!”


    遼王說道:


    “這也不是什麽神藥,隻能起些減少蚊蟲叮咬和去除一般蚊蟲叮咬痛癢的作用。否則,成國公和安遠侯也不會染疾。”


    “但是有了這清涼油,加上蚊帳、生石灰、捕蚊器,再改進當地人發明的艾草火繩,以預防為主,還是能夠有效防止疫情蔓延,穩定軍心。”


    “隻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對吧?”


    太孫答道:“謝皇叔教誨,侄兒現在終於感到豁然開朗。蚊帳和生石灰,我馬上派人采購,再增加雲南、廣西和交趾三地駐軍艾草火繩專項開支,讓他們自行采購製作。就是不知道捕蚊器是何物?”


    遼王說道:“都是些小物件,並不難做,就是費些紗布。遼東自帶了一些,你派人到海蘭察那裏拿幾個樣品,讓工部的工匠趕快仿製一些,配發到軍中。”


    太孫說道:“侄兒這就去辦。有皇叔坐鎮,侄兒感覺真是安心多了。”


    三月十九日,太孫帶著兵部和都督府一幹大員,親自到龍江碼頭給海蘭察盟長和瞿能等人送行。


    太孫緊緊握住海蘭察的手,說道:“天佑大明,送我海盟長這等少年英雄,麓川就交給你了。等你凱旋,本宮為你請功封侯。”


    海蘭察咧嘴一笑:“太孫放心,按遼王殿下推測,此去南下,順風順水坐船到欽州,不過二十五日,快馬跑到前線不過二十五日,作戰再要五十日,六百裏加急報捷再要二十日,加起來不過四個月,臣肯定能在中秋節前讓你收到捷報的。”


    “好!好!好!海盟長迅捷如風,疾如閃電,到時候本宮請求陛下封你為閃電侯。”


    太孫聽了海蘭察這番話,內心如同海帆剛好遇到一陣順風,又開始鼓漲了起來。


    他先是信心滿滿地給海蘭察畫了個大餅,又扭頭對瞿能說道:“你告訴何福,破敵方略全部聽從海盟長意見。否則,吃了敗仗,本宮別的本事沒有,斬馬謖的本事還是有的。”


    瞿能連聲諾諾,旁邊的劉偕和諸位都督心裏卻在嘀咕:“這太孫跟他十五叔學的恩威並重這一手好快啊!”


    送走海蘭察一行後,太孫又讓兵部下文對浙江都司和廣東都司兩個都指揮使嚴厲斥責一番,罰俸一年。


    他現在也想起來,遼東海軍戰艦當時遇到台風襲擊後,跟木板似的飄蕩在交趾內河、沿海,這兩個都司都視而不見,遼東將士任誰知道了都有些心寒。


    怪不得遼皇叔發火,要把浙江都司東海艦隊的兩艘大艦都給劃走,把廣東都司的廣東水師全部也劃走。


    但是至於成立海軍部,完全超出他的想象,他還得和心腹們再合計合計再說。


    合計到最後,太孫那些心腹們都認為,海軍實在是燒錢,一艘軍艦少則要七、八萬兩銀子,多則要二十多萬兩銀子,還是讓財大氣粗的遼王爺折騰去吧。


    好在遼王爺像忘了這事情似的,事後也沒有再催。


    又過了幾天,遼王應魏國公徐允恭之請,和太孫一起到城外大校場象征性地檢閱了一下倉促組建的誌願軍,算是給這家勳貴子弟壯個行。


    徐允恭趕緊向他匯報誌願軍準備情況。


    “王爺,這些誌願軍由兩千正兵和三千輔兵組成。正兵由臣親自帶隊,百戶以上都是勳貴子弟,兵員多是各家遠房子侄,少數是心腹護院家丁,已經向兵部備案,自行購買了甲胄軍馬器械。”


    “嗯,軍容很是壯觀。”


    “殿下,這輔兵由信國公湯鼎親自帶隊,兵員多是護院家丁,少數是從民間雇請的壯勇,隻有刀槍、棍棒,還有車駕,沒有甲胄。”


    “哦,不錯。陣容也算整齊。”


    “請王爺訓話。”


    “訓話就不必了。你告訴他們,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去溜溜。是公猴,是母猴,試試才知道。不是我拿著刀逼你們啊,你們這些開國公侯勳臣之後,也要多為家族榮譽和個人前途考慮考慮,既要低調做官,也要高調立功,才能站穩朝堂,與朱家同榮辱、共進退。”


    “謝殿下教誨。臣等定將視死如歸,雖馬革裹屍,至死無悔。”


    “魏國公言重了。你們不是在孤軍作戰,等你們到了江左龍州,我估計在雲南作戰的馴象衛主力也就回來了。那時候,江左幾個土司是忠是奸,這時候已經自己跳出來了,不用猜,一殺一個準。還有啊,你再給開國公說一下,讓他給那個藏在龍州的哥哥常茂去個信,別在那詐死了,趕快戴罪立功。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