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眾人散去,遼王也不由揉了揉小腦袋,躺在書房裏,開始琢磨起從水路追擊帖木兒使節一事。
但是追到了又如何?難道因此要和帖木兒汗國再次開戰嗎?大明拿什麽開戰,遼東拿什麽繼續為朝廷擦屁股?……
他想著想著,就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等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萬家燈火,晚飯已經準備好了。安陸侯吳傑帶著幾個水師骨幹也專門跑到駐京辦接受遼王指示,順便蹭頓飯。
遼王好久沒有過問水師的事情了,就花了半夜時間專門聽取吳傑的匯報。
吳傑首先抱怨道:“王爺,現在新式戰艦下水越來越多,艦長奇缺。”
這次和他一起來的海軍“安東號”艦長養豐是由陸軍轉任。
養豐和他哥哥養餘,是遼王當年之國前在應天城裏培養的最為優秀的兩名神槍手。因為護航沈商商船的需要,養豐屢次伴隨遼海水師下南洋,不辱使命,現在已經成了“安東號”艦長,相當於大明副千戶,營長。
不過,比起已經晉封伯爵的兄長養餘來,他還是有些差距。
沒辦法,這幾年遼海水師沒撈什麽大仗打,晉升自然要比陸軍慢得多。
和他一起來的另一位艦長叫馬三,是吳傑從遼東接收的一批廣西俘虜中,慧眼挑中的一位青年才俊。
他被明軍閹割後,準備送到遼東服侍遼王。因為遼王不收留太監,就把他送到旅順船廠效力。
吳傑發現他粗通文墨,熟悉海情,又畫得一幅好海圖,先是讓他當水手,接著又提拔他當負責船隻領航的火正,最後提升成為艦長。
短短兩年,馬三已經實現從俘虜到百戶的華麗轉身,現在署理“開原號”艦長一職。
馬三雖然長得有些文弱,沒有濃密的胡須,但一看麵相就是個回回。
遼王盯著眼前這個回回良久,忽然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決定試探一下。
“馬艦長,你為什麽叫馬三?”
“回殿下,我祖上係色目人。色目人歸化後,多取漢姓,又因多姓真主,就取穆罕默德諧音,取馬姓。我因排行老三,所以叫馬三。”
“你祖上是賽典赤吧?”
“是的。我祖上本來自西域,後來蒙窩闊台大汗恩賞,做了雲南行省的平章。”
“那你怎麽在廣西被官軍俘虜了?”
“朝廷平定雲南時,我家已經沒落,隻好流落廣西,投靠了那裏的族人。”
“好像你不僅僅信仰真主吧?”
“不敢欺瞞殿下,先祖曾到西洋朝聖,途中飄洋過海,難免要祈求佛祖、媽祖和濕婆神保佑。”
“你會牽星術吧?”
“小的時候,父親教過一些。”
問到這裏,遼王發現馬三已經和大航海家鄭和出名前的身份、信仰、特長都對上號了,心裏不由一樂:“又撿了一個大寶貝。”
他對吳傑說道:“馬三是個人才,你今後要多對馬三壓壓擔子,多發現象馬三這樣的人才。你那裏有沒有一個叫王景宏的回回太監,福建人?”
曆史上的王景宏是鄭和下西洋的有力助手,雖說也是個太監,也是個大航海家。
遼王心想,既然馬三和楊信都對上號了,王景宏應該也不遠了吧?
吳傑答道:“我那裏有個水手,一個叫王二蛋,是福建回回。小時候出過海,也會畫海圖,不過被閹割過,沒有蛋蛋了。”
遼王又問:“他們是不是因為受泉州蒲氏的牽連,才被閹割的?”
吳傑答道:“殿下所言極是。陛下曾下詔,嚴禁泉州蒲氏一黨後人永不得入朝為官,當地官府每年都會將其年幼子孫閹割送入宮中。”
聊著聊著,遼王心裏慢慢有了底,小臉很快笑出酒窩來。
於是他對馬三等人說道:“本宮今天很高興,就給馬三改個名字吧,就叫馬三寶,你遲早會成為我大明水師之寶。王二蛋既然蛋蛋沒了,就叫王景宏。陛下又送我一個楊信,也是回回,懂牽星術。有了這些人才,我大明水師前景宏大。”
馬三連忙謝恩,遼王又吩咐道:“安陸侯,你以後也要多給他們壓壓擔子。既然水師這麽缺人,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該放到艦長位置上的就盡快擔任艦長。”
吳傑連忙點頭稱是。他雖然不知道遼王為什麽會突然關注馬三、王景弘和楊景等幾個回回,但是他知道遼王每次說的都很有道理,不需要他知道為什麽。
吳傑又報告了軍艦艦炮裝備存在的困難。
旅順船廠開始造的軍艦像下餃子似的,本來一年能造兩艘“廣寧級”的大型戰艦,四艘“金州級”的中型戰艦,以及一批小型戰艦。
但是由於槍炮局和火箭彈藥局主要人力和機器都用於為西征軍製造軍火,艦炮和炮彈的製造速度跟不上戰艦下水的速度。船廠暫時隻能把多餘的人力用來製造大型商船上。剛好,這幾年沈家商船屢次出洋,破損較多,正需要及時更換。
“沈陽號”本來留下五十個炮位,但實際也隻裝備了十門75口徑大炮,六門50口徑迫擊炮。“安東號”和“開原號”火炮也各安裝了十門大炮,隻是原計劃的三分之一。
遼王一聽,感覺這旅順船廠的生產力還是完全跟不上建設大明海軍的需要,還得想辦法。
遼王想了半天,還是沒想好對策,隻好對吳傑說道:“造軍艦一事隻能選這樣吧。明天你帶領遼海水師啟程南下追擊帖木兒使節。陛下讓你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抓到帖木兒使節。”
吳傑為難道:“殿下,不是臣推諉,茫茫大海,要想找到帖木兒帖木兒使節,談何容易?”
遼王就吩咐道:
“到了瀏家港以後,你讓養豐帶‘安東艦’留在那裏待命,我另有用處。其他兩艦南下舟山,然後再兵分兩路,你親自帶‘沈陽號’到杭州去找徐司馬,把先前送給徐司馬的兩艦人馬給接回遼東,軍艦可以給,但人員不能給。”
“你請徐司馬出麵,再從杭州招募一批造船工匠到旅順,人越多越好,價錢隨便提。總之要確保明年旅順船廠的造船速度必須再提高一倍以上。”
“另一路由馬三寶帶領,追到崖州後,考察一下建立軍港事宜,方便今後艦隻往來停泊,躲避台風。崖州附近有兩塊巨石,你讓馬三寶帶人在那裏分別勒上‘天涯’和‘海角’四個字就回來,就當交差了。明年春節一過,遼海水師還要招兵買馬,重點培養一批會領航的火長。”
吳傑又連忙點頭稱是。
這遼王殿下想法就是和人不一樣,地名居然還可以現造!怎麽形容呢?用張參謀長的話說,應該是腦洞大開吧。
吳傑很快帶領遼海水師啟程東下,追擊帖木兒使節,實際是執行遼王交代的其他任務去了。
送走吳傑一行後,連日操勞的遼王終於也徹底躺平了,開始了昏睡模式,又是一連數日不醒。
但是追到了又如何?難道因此要和帖木兒汗國再次開戰嗎?大明拿什麽開戰,遼東拿什麽繼續為朝廷擦屁股?……
他想著想著,就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等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萬家燈火,晚飯已經準備好了。安陸侯吳傑帶著幾個水師骨幹也專門跑到駐京辦接受遼王指示,順便蹭頓飯。
遼王好久沒有過問水師的事情了,就花了半夜時間專門聽取吳傑的匯報。
吳傑首先抱怨道:“王爺,現在新式戰艦下水越來越多,艦長奇缺。”
這次和他一起來的海軍“安東號”艦長養豐是由陸軍轉任。
養豐和他哥哥養餘,是遼王當年之國前在應天城裏培養的最為優秀的兩名神槍手。因為護航沈商商船的需要,養豐屢次伴隨遼海水師下南洋,不辱使命,現在已經成了“安東號”艦長,相當於大明副千戶,營長。
不過,比起已經晉封伯爵的兄長養餘來,他還是有些差距。
沒辦法,這幾年遼海水師沒撈什麽大仗打,晉升自然要比陸軍慢得多。
和他一起來的另一位艦長叫馬三,是吳傑從遼東接收的一批廣西俘虜中,慧眼挑中的一位青年才俊。
他被明軍閹割後,準備送到遼東服侍遼王。因為遼王不收留太監,就把他送到旅順船廠效力。
吳傑發現他粗通文墨,熟悉海情,又畫得一幅好海圖,先是讓他當水手,接著又提拔他當負責船隻領航的火正,最後提升成為艦長。
短短兩年,馬三已經實現從俘虜到百戶的華麗轉身,現在署理“開原號”艦長一職。
馬三雖然長得有些文弱,沒有濃密的胡須,但一看麵相就是個回回。
遼王盯著眼前這個回回良久,忽然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決定試探一下。
“馬艦長,你為什麽叫馬三?”
“回殿下,我祖上係色目人。色目人歸化後,多取漢姓,又因多姓真主,就取穆罕默德諧音,取馬姓。我因排行老三,所以叫馬三。”
“你祖上是賽典赤吧?”
“是的。我祖上本來自西域,後來蒙窩闊台大汗恩賞,做了雲南行省的平章。”
“那你怎麽在廣西被官軍俘虜了?”
“朝廷平定雲南時,我家已經沒落,隻好流落廣西,投靠了那裏的族人。”
“好像你不僅僅信仰真主吧?”
“不敢欺瞞殿下,先祖曾到西洋朝聖,途中飄洋過海,難免要祈求佛祖、媽祖和濕婆神保佑。”
“你會牽星術吧?”
“小的時候,父親教過一些。”
問到這裏,遼王發現馬三已經和大航海家鄭和出名前的身份、信仰、特長都對上號了,心裏不由一樂:“又撿了一個大寶貝。”
他對吳傑說道:“馬三是個人才,你今後要多對馬三壓壓擔子,多發現象馬三這樣的人才。你那裏有沒有一個叫王景宏的回回太監,福建人?”
曆史上的王景宏是鄭和下西洋的有力助手,雖說也是個太監,也是個大航海家。
遼王心想,既然馬三和楊信都對上號了,王景宏應該也不遠了吧?
吳傑答道:“我那裏有個水手,一個叫王二蛋,是福建回回。小時候出過海,也會畫海圖,不過被閹割過,沒有蛋蛋了。”
遼王又問:“他們是不是因為受泉州蒲氏的牽連,才被閹割的?”
吳傑答道:“殿下所言極是。陛下曾下詔,嚴禁泉州蒲氏一黨後人永不得入朝為官,當地官府每年都會將其年幼子孫閹割送入宮中。”
聊著聊著,遼王心裏慢慢有了底,小臉很快笑出酒窩來。
於是他對馬三等人說道:“本宮今天很高興,就給馬三改個名字吧,就叫馬三寶,你遲早會成為我大明水師之寶。王二蛋既然蛋蛋沒了,就叫王景宏。陛下又送我一個楊信,也是回回,懂牽星術。有了這些人才,我大明水師前景宏大。”
馬三連忙謝恩,遼王又吩咐道:“安陸侯,你以後也要多給他們壓壓擔子。既然水師這麽缺人,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該放到艦長位置上的就盡快擔任艦長。”
吳傑連忙點頭稱是。他雖然不知道遼王為什麽會突然關注馬三、王景弘和楊景等幾個回回,但是他知道遼王每次說的都很有道理,不需要他知道為什麽。
吳傑又報告了軍艦艦炮裝備存在的困難。
旅順船廠開始造的軍艦像下餃子似的,本來一年能造兩艘“廣寧級”的大型戰艦,四艘“金州級”的中型戰艦,以及一批小型戰艦。
但是由於槍炮局和火箭彈藥局主要人力和機器都用於為西征軍製造軍火,艦炮和炮彈的製造速度跟不上戰艦下水的速度。船廠暫時隻能把多餘的人力用來製造大型商船上。剛好,這幾年沈家商船屢次出洋,破損較多,正需要及時更換。
“沈陽號”本來留下五十個炮位,但實際也隻裝備了十門75口徑大炮,六門50口徑迫擊炮。“安東號”和“開原號”火炮也各安裝了十門大炮,隻是原計劃的三分之一。
遼王一聽,感覺這旅順船廠的生產力還是完全跟不上建設大明海軍的需要,還得想辦法。
遼王想了半天,還是沒想好對策,隻好對吳傑說道:“造軍艦一事隻能選這樣吧。明天你帶領遼海水師啟程南下追擊帖木兒使節。陛下讓你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抓到帖木兒使節。”
吳傑為難道:“殿下,不是臣推諉,茫茫大海,要想找到帖木兒帖木兒使節,談何容易?”
遼王就吩咐道:
“到了瀏家港以後,你讓養豐帶‘安東艦’留在那裏待命,我另有用處。其他兩艦南下舟山,然後再兵分兩路,你親自帶‘沈陽號’到杭州去找徐司馬,把先前送給徐司馬的兩艦人馬給接回遼東,軍艦可以給,但人員不能給。”
“你請徐司馬出麵,再從杭州招募一批造船工匠到旅順,人越多越好,價錢隨便提。總之要確保明年旅順船廠的造船速度必須再提高一倍以上。”
“另一路由馬三寶帶領,追到崖州後,考察一下建立軍港事宜,方便今後艦隻往來停泊,躲避台風。崖州附近有兩塊巨石,你讓馬三寶帶人在那裏分別勒上‘天涯’和‘海角’四個字就回來,就當交差了。明年春節一過,遼海水師還要招兵買馬,重點培養一批會領航的火長。”
吳傑又連忙點頭稱是。
這遼王殿下想法就是和人不一樣,地名居然還可以現造!怎麽形容呢?用張參謀長的話說,應該是腦洞大開吧。
吳傑很快帶領遼海水師啟程東下,追擊帖木兒使節,實際是執行遼王交代的其他任務去了。
送走吳傑一行後,連日操勞的遼王終於也徹底躺平了,開始了昏睡模式,又是一連數日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