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五日早朝,遼王難得主動上朝,老朱開始還高興了一陣子。


    不料這家夥一上來,就奏請歸國,同時請求再給遼東調撥一批人手物資。


    聽說權傾朝野、炙手可熱的遼王竟然要主動歸國,朝中大臣們心態各異,不免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武將們相對還好,紛紛表示惋惜。


    但是文官們對功臣們還是有天然的排斥,管你是親王還是公侯。特別是前幾日,遼王府賓輔鐵炫和長史黃湜在朝堂上講述遼王那艱苦創業史,老朱感動得潸然淚下,大臣們卻不以為然。


    當老朱越來越流露出讓遼王留京監國想法的時候,一些大臣們卻在私下裏對遼王評頭論足:


    “這遼王在遼東比他老子還狠,天天拿著火銃逼著大家幹活,不是種地、屯田,就是采礦、煉鐵。”


    “連鐵炫、黃湜、蹇義這些大儒和青年才俊都被他攆到田間地頭和工礦廠房裏幹活,斯文掃地。”


    “堂堂營國公好幾個兒子都被逼著跟沈家船隊下西洋、到南洋,與商賈賤民為伍,幫遼王數錢。”


    “聽說咱們吃的那個紅薯就是郭駙馬在遼東拿鋤頭種的,看他長得就像個紅薯。”


    “黃湜雖然剛剛被提拔到陝西行都司當指揮僉事,還是換了個地方種莊稼……”


    老朱聽了鐵炫和黃湜的匯報後,還動不動就說:“你們看看,遼王在遼東打了多少勝仗、開拓了多少疆土、招撫了多少蠻夷、屯了多少田、收了多少糧食……”


    好像大明的事情都是遼王一個幹的!


    老朱動不動就會要求大家:“你們當臣子的,都要向遼王看齊,不能推諉扯皮,不能安步當車,不能結黨營私,不能屍位素餐……”


    好像大家都沒幹正事的。


    更讓人受不了的是,好不容易除掉一個飛揚跋扈的藍玉,稍帶整掉了一批武將,卻又來了一個敢將藍玉剝皮抽筋的主。


    而且這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聽說平安就是陪他到漠北轉了一圈,俞靖就是幫他下南洋買了幾匹破馬,回來竟然封侯了……


    好像大明朝廷就是他遼王家的一畝三分地,連堂堂大明的儲君皇太孫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


    總之,隻要遼王在,大家都要累得陽痿;隻要遼王在,大家都要自卑得陽痿;隻要遼王在,大家都要怕得陽痿。


    一句話,這日子沒法混了。大家得齊心協力想辦法把遼王驅逐出應天城。


    遼王主動提出歸國後,一些朝中大臣心裏非常激動。


    從策略上講,他們需要一個合適的機會,驅逐或打倒遼王。現在遼王主動提出要之國,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但是,大家又不能表現出高興的樣子。畢竟,老朱最近對遼王的寵愛可是有目共睹。


    更不能瞎逼逼說“朝廷分封太盛,危及大明”這樣的犯禁之語,觸怒老朱。那就是耗子舔貓屁股,找死。


    葉伯臣那個大傻缺不就是因為批評老朱“分封太侈”,要求削藩,然後就被活活打死了?這可是殷鑒不遠啦。


    所以,整人還得講究策略,要想禮送遼王出京城,更要動一番腦筋。


    朝堂之上,有的人就說遼王天賦異稟,有日月之姿,有的人說遼王天縱奇才,有龍風之表……


    有的人說著說著,就扯到剛剛結束的秋操上去了。


    署理戶部事務的左侍郎傅友文就說道:“遼王千萬不要回遼東,此次秋操,羽林前後衛名列前茅,多虧遼王平時調教。遼王練兵之法比陛下當年的練兵方法還好……”


    朱植其實並不想在朝堂上多呆一分鍾,但是他也看不慣這些人瞎逼逼,對著傅友文就是一頓臭罵:


    “你他媽的會誇人嗎?”


    “要誇就誇陛下《教練軍士律》編的好,誇陛下的兵好!”


    “你把老子吹那麽高是什麽意思?”


    “是誇老子有造反的資本,還是有造反的危險?”


    大明將軍們都知道,老朱也是擅長練兵的主,靠著親自編寫的《教練軍士律》建立起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西滅陳友涼,東滅張士誠,北掃蒙元。


    但是這又哪裏比得上遼王抄襲的毛教員的建軍理論呢?


    老朱也早在關注遼東軍的訓練方法,確實行之有效,否則他也不會千方百計地挖兒子的牆角。楊文、宋忠、平安、俞靖,不都一個接一個地被他給挖走了嗎?


    但是要他公開承認臭屁兒子比他會練兵,好像他還沒大度到這個地步。


    如果要讓遼王公開打老朱的臉,遼王目前也沒那個膽。


    傅友文挖的坑確實有點大!


    “遼王,說話要斯文!”平時極易動怒的老朱此時顯得平靜得出奇,沒有立即生大臣們的氣。


    他現在對大臣們的含沙射影沒有生氣,也隻是沒有立即生氣而已。


    他想看看,到底是誰在詆毀遼王,心道:“讓你們自己跳出來吧,充分表演!”


    當然他更懷疑遼王是故意爆粗口惹出事端,想借機撂挑子跑路。這個臭屁兒子一撅屁股,他這個當老子的就知道他小子要拉什麽屎!


    又過了一會,吏部尚書詹徽見老朱長時間不語,也上前說道:“陛下,我和諸位大臣都是對遼王殿下十分仰慕。臣聽說遼東軍民有個歇後語,叫李世民登基,順天應人。且不說遼王有日月之姿,龍鳳之表,就這幾年的戰功,即使當年十六歲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的秦王李世民也不過如此。實為曆代親王楷模。”


    遼王馬上暴跳如雷:


    “詹徽,你他媽的好好說!大唐江山是李世民他老子李淵打下來的,不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身為皇子,立些戰功,也是上報國恩為君分憂,下報百姓以為本分。本王可不敢學李世民篡位。”


    “如果說本王為君分憂招了您老人家的忌諱,那我還不如當個混吃等死、屍位素餐的豬崽算了,不知道吏部大人許不許啊?”


    遼王早就看出來了,因為用兵西域和組織這次秋操,遼王護衛大放異彩,一時風頭無雙。但在勳貴和大儒們眼裏,自己的優秀就是一種原罪。


    他還看出來了,在勳貴和儒臣眼裏,老朱或許是一個嗜殺的暴君,但在老朱心裏,老朱對他自己的定位就是當一個護仔的老母雞,既不會親自傷害自己的孩子,也不允許自己的小雞仔受到外麵的一點點傷害。否則,他也不會容忍秦、晉二王囂張那麽久。


    因為受滿清史官的影響,後世文學作品在編排老朱的時候忘記了最基本的一點,老朱甚至連被他定為謀反的李善長、藍玉、傅友德等人都曾經網開一麵,根本沒有殺他們的兒子,何況自己的親生兒子們。


    所以遼王今天就像一個潑皮,毫無顧忌地在朝堂上大罵起來,滿臉囂張的表情似乎在向老朱示威:“斯文頂個球用!大不了早點被攆回遼東去,我剛好想回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