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遼王的部署,朱大能的前軍部署在左前方,靖江王的後軍部署在右前方。
遼王的中軍靠後三裏部署,陣地防禦範圍也最大,人數最多,戰鬥力卻是最差。
精銳的背嵬軍被遼王中途神不知,鬼不覺地派去肅清別失八裏城北邊的金滿城、養馬城之敵,準備在得手之後,迂回至別失八裏以西,斷敵後路。
遼王想偷偷地給黑火汗一個右勾拳,不給他錘死,也要把他打吐血。
遼王又把手下其他部隊摟了一遍。
宋瑛的步兵團從人員、裝備到最近的戰鬥表現,無異是三個步兵團中最差的,目前很難獨立挑起大梁。
太子準女婿耿璿率領的秦王府騎兵雖然人多勢眾,到底是黑貓還是白貓,還需要戰鬥檢驗。
太子把這位準女婿親自交給自己手中,肯定是想讓自己帶一帶,隻能在風險不是太大的情況下,讓他積累些軍功,用後世的話說,這叫鍍金。
至於工兵隊和醫療隊,戰鬥值幾乎等於零。
炮兵營是遼王的秘密武器,基本是一幫菜鳥,沒有實戰經驗。但是為了追求最大的戰場突然性和震懾效果,遼王決定,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輕易投入戰場。
唯一讓人放心的就是盛凡從遼東帶來的車兵營。
盡管如此,遼王還是把戰鬥力最差的部隊都放在自己麾下。他不僅要讓兄弟們感到遼王殿下對大家一視同仁,更要給士兵們傳遞一個跟著遼王必勝的信號。
為了進一步給將士們打氣,確保首戰必勝,遼王一身金盔銀甲,騎著阿拉伯戰馬在三個營壘之間來回馳奔,作戰前動員。
“大明將士們,你們想不想學班定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想!”
“你們有沒有勇氣追隨本王平定西域?”
“有!”
“你們想不想活捉黑火汗?”
“想!”
“……”
打了一陣雞血之後,遼王又開始盡可能呼喊著手下連長們的名字。
“孫玉,你上次在紅崖子斬首幾人?”
“五人。”
“李二麻子,你上次在河西,斬首幾人?”
“斬首三人,另外俘虜六人。”
“柴勇,本王送你的寶刀快不快?”
“削鐵如泥。”
“鮑超,你的手會不會抖?”
“閻王來了,也得打瞎他的雙眼。”
“……”
凡是被遼王點到名字的連長無不感到萬分榮幸。
他們有的曾經在遼王麾下衝鋒陷陣,見識過遼王的神勇。有的加入遼東軍不久,立了些戰功,剛剛被提拔為連長,居然被遼王殿下記住了名字。
在古代,百戶、百夫長和後世的連長一樣,都是兵頭將尾,是承載部隊戰鬥力的關鍵環節。隻要連長不拉垮,這個連隊就是一塊啃不動的硬骨頭,也沒有這個連隊啃不下的硬骨頭。
遼王此時激勵連長們,就是讓他們點燃各自戰鬥堡壘的戰鬥激情。
連長們又反過來激勵各連士兵。
明軍戰鬥熱情瞬間爆表,將士們都急切渴望與敵軍決一死戰。
遼王打完雞血,回到中軍營壘,對耿璿吩咐道:“不出一個時辰,察合台軍必敗,到時候你帶秦府騎兵隨火真、張斧追殺,追殺三十裏就打住,千萬不要貪功。”
一個時辰後,正如遼王預想那樣,察合台汗國的三萬騎兵連續發動了兩波進攻,硬是沒有攻破明軍的三角型防禦陣地。
大明各軍陣地之中,仍是軍旗獵獵,呼呼作響,好像是在嘲弄察合台軍:“讓進攻來得更猛烈些吧!”
黑火汗正準備把手中最後的一萬騎兵也押上,明軍卻吹響了衝鋒號,五千多明軍騎兵竟直奔他的中軍大營而來。
隻見明軍騎兵各個副連長高擎遼東騎兵軍旗在前,高歌猛進,騎兵們遠射近砍,所向披靡,嚇得黑火汗掉轉馬頭就跑。
明軍步兵乘勢跟進,又向前推進了三十裏,連下別失八裏東南的浦類古城和疏勒古城,再次安營紮寨。
此戰,明軍殲敵五千餘,俘敵一千餘人,繳獲了不少物資和馬匹,但還是沒有完全消滅察合台汗國軍隊的主力。
不過,明軍第一次大規模整編後配合還不錯,幾乎沒有什麽傷亡,還抓獲了這麽多俘虜,問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
根據俘虜的最新交代,察合台汗國前幾年被帖木兒逐出伊犁河穀後,損失了八萬帳蒙古和回鶻部眾,被迫放棄冬都阿裏麻,東遷別失八裏。
察合台汗國征服了高昌回鶻五萬帳後,實力雖然有所恢複,總人口仍然不過十萬帳出頭的樣子,兵力大約十萬,除去鎮守四境要地的三萬多人馬,以及最近損失的一萬五千人馬,防守別失八裏都城及其外圍的兵力不超過五萬人。
俘虜還交代,黑火汗入主天山以北之後,強迫本來信仰佛教和摩尼教的回鶻人改姓回教,甚至搗毀了在西域傳承了數百年的佛教聖地西大寺,殘殺僧侶,激怒了許多信仰佛教的回鶻人。
如果去掉強征來的老弱病殘,特別是對蒙古人心懷怨恨的回鶻人,黑火汗手下真正的可用兵力不到四萬人。
黑火汗擔心對抗不了明軍,就以承認帖木兒為黃金家族傳人為條件,派人向帖木兒求援去了。
這和夜不收送回來的情報基本吻合。
遼王當機立斷,決定搶在帖木兒大軍來援之前,迅速結束戰鬥。
七月四日,遼王揮師長驅直逼察合台汗國都城別失八裏。
黑火汗不得不派出最後三萬騎兵出城,與明軍野戰,又被明軍打得鼻青臉腫。
這一次,察合台軍被明軍打到了家門口,抵抗得稍微強烈一些,但也讓明軍更加興奮,終於出動了迫擊炮。
迫擊炮一響,察合台軍仿佛像聽到喪鍾一樣,直接崩潰。
一戰下來,明軍斬俘一萬多人,還有八千多回鶻兵直接降了明軍,剩下的敵軍騎兵像一群兔子似的四處逃竄,整得明軍有些發懵,不知道先抓哪隻好。
明軍順勢直抵別失八裏城下。
遼王讓俘虜傳話給黑火汗,天黑之前必須獻城投降,否則雞犬不留!
黑火汗一聽,肝膽俱裂,嚇得收拾金銀財寶,帶上近一萬心腹騎兵奪路向西逃去。
遼王沒料到黑火汗這麽慫,連忙派耿璿帶騎兵第三團追擊,讓朱大能和靖江王組織人馬立即攻城。
更沒讓遼王想到的是,明軍還沒攻城,城裏的蒙古和回鶻貴族已經派人請求投降。
察合台軍連日來一直被明軍壓著打,本來就士氣低迷,明軍迫擊炮一響,雖然炸得還是不準,卻是準確地擊垮了他們的最後一根抵抗神經,要投降當然要趁早,還能賣個好價錢。
城內守軍的條件是:城內向明軍獻出二十萬兩白銀和三萬頭羊,明軍要發誓保護城內幾位部落首領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察合台黑火汗人心盡失原來是真的!
好多將士意猶未盡,大戲剛剛開始,怎麽就突然結束了呢?
遼王卻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城裏的投降條件,派朱大能和靖江王率左、右兩路明軍進城接收城池,自己率中軍就在城外駐紮。
他總有一種預感,更艱苦的戰鬥還在後頭。
七月五日上午,遼王親自進入察合台汗國都城別失八裏城受降,安撫投降的蒙古、回鶻各部。
漢唐故土、北庭故城,終於插上了遼東軍旗!遼王乘勢將別失八裏這個拗口的名字改回了原名:庭州。
不久,俞靖、養餘和耿璿也率軍凱旋。
昨天下午,背嵬軍在城西五十裏的地方截住了黑火汗。
養餘的步兵營彈無虛發,讓黑火汗的千軍萬馬無法從明軍的步兵陣地通過。
好在草原上到處都是路,潰兵又多,背嵬軍也不能處處設防。黑火汗率領殘存的六千多人繞過明軍步兵陣地繼續西逃,但是後麵有一千多人連同五百多輛大車的財寶被明軍俘獲。
耿璿帶領騎兵第三團隨後趕到,俞靖讓耿璿留下五百騎兵看管這些俘虜和戰利品,其他騎兵跟隨自己繼續追殺,直到天黑才收兵。
隨黑火汗一行逃出生天的人馬總共還不到五千人。
遼王的中軍靠後三裏部署,陣地防禦範圍也最大,人數最多,戰鬥力卻是最差。
精銳的背嵬軍被遼王中途神不知,鬼不覺地派去肅清別失八裏城北邊的金滿城、養馬城之敵,準備在得手之後,迂回至別失八裏以西,斷敵後路。
遼王想偷偷地給黑火汗一個右勾拳,不給他錘死,也要把他打吐血。
遼王又把手下其他部隊摟了一遍。
宋瑛的步兵團從人員、裝備到最近的戰鬥表現,無異是三個步兵團中最差的,目前很難獨立挑起大梁。
太子準女婿耿璿率領的秦王府騎兵雖然人多勢眾,到底是黑貓還是白貓,還需要戰鬥檢驗。
太子把這位準女婿親自交給自己手中,肯定是想讓自己帶一帶,隻能在風險不是太大的情況下,讓他積累些軍功,用後世的話說,這叫鍍金。
至於工兵隊和醫療隊,戰鬥值幾乎等於零。
炮兵營是遼王的秘密武器,基本是一幫菜鳥,沒有實戰經驗。但是為了追求最大的戰場突然性和震懾效果,遼王決定,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輕易投入戰場。
唯一讓人放心的就是盛凡從遼東帶來的車兵營。
盡管如此,遼王還是把戰鬥力最差的部隊都放在自己麾下。他不僅要讓兄弟們感到遼王殿下對大家一視同仁,更要給士兵們傳遞一個跟著遼王必勝的信號。
為了進一步給將士們打氣,確保首戰必勝,遼王一身金盔銀甲,騎著阿拉伯戰馬在三個營壘之間來回馳奔,作戰前動員。
“大明將士們,你們想不想學班定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想!”
“你們有沒有勇氣追隨本王平定西域?”
“有!”
“你們想不想活捉黑火汗?”
“想!”
“……”
打了一陣雞血之後,遼王又開始盡可能呼喊著手下連長們的名字。
“孫玉,你上次在紅崖子斬首幾人?”
“五人。”
“李二麻子,你上次在河西,斬首幾人?”
“斬首三人,另外俘虜六人。”
“柴勇,本王送你的寶刀快不快?”
“削鐵如泥。”
“鮑超,你的手會不會抖?”
“閻王來了,也得打瞎他的雙眼。”
“……”
凡是被遼王點到名字的連長無不感到萬分榮幸。
他們有的曾經在遼王麾下衝鋒陷陣,見識過遼王的神勇。有的加入遼東軍不久,立了些戰功,剛剛被提拔為連長,居然被遼王殿下記住了名字。
在古代,百戶、百夫長和後世的連長一樣,都是兵頭將尾,是承載部隊戰鬥力的關鍵環節。隻要連長不拉垮,這個連隊就是一塊啃不動的硬骨頭,也沒有這個連隊啃不下的硬骨頭。
遼王此時激勵連長們,就是讓他們點燃各自戰鬥堡壘的戰鬥激情。
連長們又反過來激勵各連士兵。
明軍戰鬥熱情瞬間爆表,將士們都急切渴望與敵軍決一死戰。
遼王打完雞血,回到中軍營壘,對耿璿吩咐道:“不出一個時辰,察合台軍必敗,到時候你帶秦府騎兵隨火真、張斧追殺,追殺三十裏就打住,千萬不要貪功。”
一個時辰後,正如遼王預想那樣,察合台汗國的三萬騎兵連續發動了兩波進攻,硬是沒有攻破明軍的三角型防禦陣地。
大明各軍陣地之中,仍是軍旗獵獵,呼呼作響,好像是在嘲弄察合台軍:“讓進攻來得更猛烈些吧!”
黑火汗正準備把手中最後的一萬騎兵也押上,明軍卻吹響了衝鋒號,五千多明軍騎兵竟直奔他的中軍大營而來。
隻見明軍騎兵各個副連長高擎遼東騎兵軍旗在前,高歌猛進,騎兵們遠射近砍,所向披靡,嚇得黑火汗掉轉馬頭就跑。
明軍步兵乘勢跟進,又向前推進了三十裏,連下別失八裏東南的浦類古城和疏勒古城,再次安營紮寨。
此戰,明軍殲敵五千餘,俘敵一千餘人,繳獲了不少物資和馬匹,但還是沒有完全消滅察合台汗國軍隊的主力。
不過,明軍第一次大規模整編後配合還不錯,幾乎沒有什麽傷亡,還抓獲了這麽多俘虜,問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
根據俘虜的最新交代,察合台汗國前幾年被帖木兒逐出伊犁河穀後,損失了八萬帳蒙古和回鶻部眾,被迫放棄冬都阿裏麻,東遷別失八裏。
察合台汗國征服了高昌回鶻五萬帳後,實力雖然有所恢複,總人口仍然不過十萬帳出頭的樣子,兵力大約十萬,除去鎮守四境要地的三萬多人馬,以及最近損失的一萬五千人馬,防守別失八裏都城及其外圍的兵力不超過五萬人。
俘虜還交代,黑火汗入主天山以北之後,強迫本來信仰佛教和摩尼教的回鶻人改姓回教,甚至搗毀了在西域傳承了數百年的佛教聖地西大寺,殘殺僧侶,激怒了許多信仰佛教的回鶻人。
如果去掉強征來的老弱病殘,特別是對蒙古人心懷怨恨的回鶻人,黑火汗手下真正的可用兵力不到四萬人。
黑火汗擔心對抗不了明軍,就以承認帖木兒為黃金家族傳人為條件,派人向帖木兒求援去了。
這和夜不收送回來的情報基本吻合。
遼王當機立斷,決定搶在帖木兒大軍來援之前,迅速結束戰鬥。
七月四日,遼王揮師長驅直逼察合台汗國都城別失八裏。
黑火汗不得不派出最後三萬騎兵出城,與明軍野戰,又被明軍打得鼻青臉腫。
這一次,察合台軍被明軍打到了家門口,抵抗得稍微強烈一些,但也讓明軍更加興奮,終於出動了迫擊炮。
迫擊炮一響,察合台軍仿佛像聽到喪鍾一樣,直接崩潰。
一戰下來,明軍斬俘一萬多人,還有八千多回鶻兵直接降了明軍,剩下的敵軍騎兵像一群兔子似的四處逃竄,整得明軍有些發懵,不知道先抓哪隻好。
明軍順勢直抵別失八裏城下。
遼王讓俘虜傳話給黑火汗,天黑之前必須獻城投降,否則雞犬不留!
黑火汗一聽,肝膽俱裂,嚇得收拾金銀財寶,帶上近一萬心腹騎兵奪路向西逃去。
遼王沒料到黑火汗這麽慫,連忙派耿璿帶騎兵第三團追擊,讓朱大能和靖江王組織人馬立即攻城。
更沒讓遼王想到的是,明軍還沒攻城,城裏的蒙古和回鶻貴族已經派人請求投降。
察合台軍連日來一直被明軍壓著打,本來就士氣低迷,明軍迫擊炮一響,雖然炸得還是不準,卻是準確地擊垮了他們的最後一根抵抗神經,要投降當然要趁早,還能賣個好價錢。
城內守軍的條件是:城內向明軍獻出二十萬兩白銀和三萬頭羊,明軍要發誓保護城內幾位部落首領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察合台黑火汗人心盡失原來是真的!
好多將士意猶未盡,大戲剛剛開始,怎麽就突然結束了呢?
遼王卻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城裏的投降條件,派朱大能和靖江王率左、右兩路明軍進城接收城池,自己率中軍就在城外駐紮。
他總有一種預感,更艱苦的戰鬥還在後頭。
七月五日上午,遼王親自進入察合台汗國都城別失八裏城受降,安撫投降的蒙古、回鶻各部。
漢唐故土、北庭故城,終於插上了遼東軍旗!遼王乘勢將別失八裏這個拗口的名字改回了原名:庭州。
不久,俞靖、養餘和耿璿也率軍凱旋。
昨天下午,背嵬軍在城西五十裏的地方截住了黑火汗。
養餘的步兵營彈無虛發,讓黑火汗的千軍萬馬無法從明軍的步兵陣地通過。
好在草原上到處都是路,潰兵又多,背嵬軍也不能處處設防。黑火汗率領殘存的六千多人繞過明軍步兵陣地繼續西逃,但是後麵有一千多人連同五百多輛大車的財寶被明軍俘獲。
耿璿帶領騎兵第三團隨後趕到,俞靖讓耿璿留下五百騎兵看管這些俘虜和戰利品,其他騎兵跟隨自己繼續追殺,直到天黑才收兵。
隨黑火汗一行逃出生天的人馬總共還不到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