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一一站在知青大院那高聳的圍牆前,目光凝視著牆麵,心中湧起一股熟悉感。對於翻牆這事兒,他可算得上是個經驗豐富的老手了。


    這座知青大院曾經屬於村裏的一個有點小錢的人。想當年,這人耗費巨資修起了這座宅院,然而自那時起,“地主老財”這個名號便如影隨形地跟定了他。


    說起人們對村裏土財主的看法,往往存在一些誤解。很多人覺得,既然被稱為財主,那生活必定是日日山珍海味、餐餐大魚大肉;家中必然是奴仆如雲、佃戶成群結隊;名下的土地廣袤無垠,堆積如山的糧食更是不在話下;至於金銀財寶,那自然也是數不勝數,妻妾成群,通房滿屋,甚至在外頭還養著不少相好的。仿佛隻有這樣奢華無度、驕奢淫逸的生活才配得上“財主”二字。


    在很多人的固有觀念當中,財主似乎天生就該是那樣一副形象:腰纏萬貫、揮金如土、驕奢淫逸。然而,事實卻常常並非如此。大多數情況下,事情的真相總是難以被大眾所接納和理解。


    特別是那些生活在鄉間的土財主們,他們的財富可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得來的。這些人通常以吝嗇著稱,腦子轉得極快,又擅長鑽空子、找門路,靠著一點一滴的積攢才好不容易為自己攢下一份豐厚的家底。


    他們不僅對外人小氣,對自己同樣也毫不慷慨。能省則省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生活信條。即便手中有了些錢財,他們也不會隨意揮霍,而是會將其用於購置土地或者建造居所等實實在在的產業之上。


    至於口腹之欲,他們並不會太過在意。雖然相比普通家庭而言,他們的飲食可能會稍顯豐盛一些,但絕對不像電視劇裏演的那般誇張。像什麽魚唇、燕窩、鮑魚、魚翅之類的珍饈美味,於他們而言不過也是需要辦事時,偶爾才能品嚐一下的稀罕物罷了。


    在這個村莊裏,確實存在著一些伺候人的情況,但這些伺候人與主人之間僅僅是純粹的、基於雙方意願的金錢雇傭關係。這裏並沒有那種妻妾成群或者通房丫頭一堆的現象。至少在管一一的記憶之中,村裏這位財主家裏從未出現過小妾或通房之類的人物。


    這家財主雖然家境相對富裕些,房子比別人家蓋得要好很多,擁有的土地數量也更多一些,但平日裏他們與其他村民並無太多不同之處。每當需要下地勞作時,這家財主會和那些被雇傭來幫忙的村民們一同前往田間地頭;而到了秋收季節,他們依舊如往常一樣親自參與收割工作,並且從未發生過拖欠村民工錢或者糧食的事情。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就因為這點差異,這家人竟被某些別有用心之人惡意地判定為所謂的“地主壞分子”。麵對如此不公正的指責和羞辱,這一家人實在無法忍受,最終選擇了以一種極其悲慘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全家人緊緊相擁在一起離開了人世,甚至就連家中那才年僅兩歲的小男孩也未能幸免。


    後來,隨著知識青年下鄉接受再教育運動的開展,這座曾經充滿悲傷故事的宅院,被村長指定作為知青們的居住點。


    整個院子呈現出典型的三合院構造,其中正房共有五間房屋。左邊的三間被分配給五位男知青當作宿舍使用,右邊的兩間則成為三位女知青的棲息之所。


    西麵依次排列著廚房、柴房以及柴棚。廚房內彌漫著淡淡的煙火氣息,鍋碗瓢盆擺放得略顯淩亂;柴房裏堆滿了幹燥的木柴,散發著樹木特有的清香;而柴棚則顯得有些破敗,頂上的茅草已經脫落了不少。


    東麵則分布著雜物房和牛棚,雜物房門口堆積著各種廢棄物品,看上去雜亂無章;牛棚倒是還算幹淨整潔,隻是此刻裏麵空蕩蕩的,隻有幾堆幹草散落在地上。此外,還有一間專門用來存放草料的屋子,如今也是空落落的,僅剩下些許雜物隨意地丟棄其中。


    院子的正中央,靜靜地佇立著一口水井。井口邊緣布滿了歲月留下的痕跡,仿佛在訴說著它所見證過的悠悠往事。


    在院子的南麵,開墾出了一小塊菜地。菜地裏稀稀拉拉地生長著一些蔬菜,它們的莖葉看起來都有些萎靡不振,顯然是缺乏悉心照料所致。這場景簡直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真實寫照,讓管一一不禁感歎知青點對這片菜園的不上心。


    還被他意外跳進來的動作,毫不留情地踩踏了好幾根脆弱的蔬菜苗。


    管一一瞥了一眼,也沒有理會。反正無論找到誰頭上,也找不到他頭上。


    他徑直去了女知青的住所,小心翼翼的拿著把刀伸進了門縫,慢慢的頂開了門栓。


    他輕手輕腳的推開了門,門發出一聲“吱呀”的響聲,管一一頓住了腳步,等了一會兒,沒什麽動靜,他就直接走進了屋裏。


    此時,三個女知青正四仰八叉的睡的正香,管一一用手電照射她們的臉,都沒人察覺,可見睡的有多沉。


    排除了晚上那兩個女知青,就隻有在炕頭的那個女知青了,他也不知道這個女知青叫什麽?但不妨礙他再三確認,可不能鬧出認錯人的烏龍事件。


    管一一把這個女知青周圍的東西都收進了空間,從空間裏找出一把剪刀,輕輕的把她的頭發剪成狗啃的一樣,花豹頭。


    又用輕易洗不掉的綠色顏料在這個女知青的額頭上歪歪扭扭寫了“破鞋”兩個字。


    就這樣,這個女知青仍然沒醒,可見她睡的多麽心安理得,一點都沒有冤枉別人的愧疚感。也沒有打傷別人的心裏不安的感覺。


    就這樣自欺欺人的以為沒人給那個一無是處的人討公道。以為一個耍流氓的罪名就會把村裏的人嚇住,不敢與她計較。


    管一一對此嗤之以鼻,“從此,你的噩夢來了,”他就像一個邪惡的男巫,在這個女知青的耳邊念叨,然後迅速走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緣人物的快穿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蝦米愛紫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蝦米愛紫菜並收藏邊緣人物的快穿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