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多多好了以後,兩個人下定了決心,不再離開這個小島,除非有別的船經過。
兩個人在很久以後,回想起這次巡航的過程,仍然心有餘悸。紛紛決定放棄繼續乘船去小島周圍巡航的計劃。
就這樣,兩個人繼續在這個小島上度過了十個年頭。蘇一一二十二歲,辛多多三十一歲。在兩年前,兩個人舉辦了一場非常簡陋的婚禮,成了親。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叫辛寶兒。女兒像父親,長得很好看。他們已經把庇護所當成了他們自己的家。
一天辛多多抱著一歲的女兒辛寶兒,到海邊去看他們的小船,走到半路,忽然發現沙灘上清清楚楚的印著一個人一連串的赤腳腳印。他簡直嚇壞了,呆呆的站在那裏,半天回不過神來。
等他片刻後回過神來,他示意女兒安靜,然後他側耳傾聽,又扭頭四處望了望,可毫無發現。
辛多多抱著女兒,跑上一個高一點的地方,向遠處張望,又在海邊來回跑了幾趟,可一無所獲。除了這個人的腳印外,再沒有其他的腳印。
他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了幻覺,就又跑到腳印前細看,沒錯,它確實是人的腳印,腳趾,腳後跟,樣樣都很清楚,這腳印是從哪兒來的?他想不通。
他沒敢順著腳印前去查看,怕女兒遇到危險。
辛多多抱著女兒,猛然拔腿往家裏跑。腳不沾地似的狂奔,他害怕極了,跑兩三步就回頭看一看。連遠處的一棵小樹,一棵枯樹幹,他都誤以為是一個人,生怕那個人在後麵追他。
辛多多抱著女兒,一口氣跑到了山岩下,順著梯子爬進了他們的家裏。
辛多多的心裏恐怖到了極點,就像受了驚的兔子回到了他的巢穴。
蘇一一正收拾屋,猛然看見辛多多抱著女兒慌慌張張的跑進屋,她連忙走上前抱過向她伸手要她抱的女兒問,“怎麽了?”
辛多多穩了穩自己慌張的情緒,喘著粗氣說,在沙灘上看見一個人的赤腳腳印,不知道是什麽人留下的?他已經習慣了島上隻有他們一家三口。猛然發現出現了外人,有點兒驚慌。
蘇一一決定出去探一探。
蘇一一讓辛多多帶著女兒辛寶兒就待在山岩上的屋裏。這裏相對別的地方來說,還是很安全的。
畢竟他們這十多年來在這個地方的外圍種了許多柳樹,現在已經長成一片濃密的樹林。粗壯的樹木使人無法通行,任何人都不會想到在這樹林後麵會有人居住。
更何況樹林裏還有許多陷阱。不熟悉路的人根本就進不來。即使有人進來也不用太擔心。
蘇一一到了那片有著腳印的沙灘,順著腳印往小島的另一邊走去。
蘇一一走了沒一會,就看不見前麵不遠處,臉朝下,光著腳,趴著一個穿著黑色長袍的人。
蘇一一沒有直接走過去,她拿出一根長一點兒的棍子,從遠處探了探那個人的身體,看那人沒有反應,她才走到了那個人的跟前。
蘇一一把他翻了一個麵,發現是一個中年男士,在看他頭上的發髻,身上的衣物以及大概的長相,像是本朝的人。
蘇一一探了探他的鼻息,發現還有一絲微弱的氣息。
蘇一一給他喂了點葡萄糖水,好在他可能是渴到了極點,還能自主吞咽。
慢慢的那個人喝了點兒水,好像有了點兒體力,睜開了眼睛。
蘇一一看他醒了過來,就站起身,往後退了一步,問,“你是誰?你是哪裏的人?”
“我,我姓李,李蘭,係本朝人。”躺在地上的李蘭,虛弱的回答著眼前這個疑似本朝人的問題。
“你怎麽會流落到這裏?”蘇一一心有疑惑,又問。
“為皇上辦差,被海上暴風雨吹翻了船。我也不知道怎麽就來到了這裏。一醒來就在前麵那個礁石群裏,然後爬到了岸上。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倒了下去。”李蘭實話實說。他感覺到眼前這個小姑娘對他沒有惡意。
“李政,李大人,你是否認識?”蘇一一突然想到了什麽,就又問。
“他是我的祖父。我是他的嫡親孫兒。”李蘭詫異了一下,回答道,緊接著問,“姑娘是誰?你怎麽會認得我的祖父?”
蘇一一說了一句,“曾有過一麵之緣。”
“方便說一下,你是為什麽要出海嗎?或者你們還有多少人呢?”蘇一一又問。
“皇恩浩蕩,皇上開通了海上貿易。承蒙皇上不棄。我現在負責這一塊兒。這次是出海巡航,不幸遭遇了不測。”李蘭抱起雙手向上舉了舉,回答道,頓了一下,頹廢的又說,“一起的有三艘船,總共有兩千人。現在其它船和人員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
蘇一一聽到了李蘭肚子咕嚕嚕的叫聲,也看到了,他尷尬的緊按肚子的動作。
蘇一一就說,“你在這裏等一會。”就轉身往回走,走出了一段距離,又扭頭對李蘭喊道,“不要擔心,這裏很安全,我一會兒就回來。”
李蘭看著這個小姑娘,逐漸遠去的身影,他不禁陷入了的沉思。
他知道這個小姑娘沒說實話,把他的信息問了個底朝天。但他對這個小姑娘的信息卻一無所知。李蘭不禁搖了搖頭歎了口氣,“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不一會兒,李蘭又想起了先前,在海上遭遇到暴風雨的無助,不禁還心有餘悸。
大自然的力量,太可怕了。
他不想再遭遇第二次了。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海上的危險。
不願朝裏絕大部分的人,即使在高俸祿高回報的誘導下,都不想來。
要不是他想恢複李家往日的榮耀,他也不會出這個頭。
現在後悔嗎?他也不知道。
他想,在他快要死的時候,他可能是後悔的吧。
如果再重新給他一次選擇的話,他想,他可能依然會選擇這條路。
李家現在走的走散的散。至於他父親李政也以隱居於家廟之中,遠離城市喧囂,過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平靜生活,在青燈古卷中尋求心裏的慰藉。
家裏現在隻餘他一人。以往不想成家,是沒有合適的。這次如果能僥幸回去,他無論如何的成個家,留個後,要不他死後,連給李家上香的人都沒了。
兩個人在很久以後,回想起這次巡航的過程,仍然心有餘悸。紛紛決定放棄繼續乘船去小島周圍巡航的計劃。
就這樣,兩個人繼續在這個小島上度過了十個年頭。蘇一一二十二歲,辛多多三十一歲。在兩年前,兩個人舉辦了一場非常簡陋的婚禮,成了親。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叫辛寶兒。女兒像父親,長得很好看。他們已經把庇護所當成了他們自己的家。
一天辛多多抱著一歲的女兒辛寶兒,到海邊去看他們的小船,走到半路,忽然發現沙灘上清清楚楚的印著一個人一連串的赤腳腳印。他簡直嚇壞了,呆呆的站在那裏,半天回不過神來。
等他片刻後回過神來,他示意女兒安靜,然後他側耳傾聽,又扭頭四處望了望,可毫無發現。
辛多多抱著女兒,跑上一個高一點的地方,向遠處張望,又在海邊來回跑了幾趟,可一無所獲。除了這個人的腳印外,再沒有其他的腳印。
他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了幻覺,就又跑到腳印前細看,沒錯,它確實是人的腳印,腳趾,腳後跟,樣樣都很清楚,這腳印是從哪兒來的?他想不通。
他沒敢順著腳印前去查看,怕女兒遇到危險。
辛多多抱著女兒,猛然拔腿往家裏跑。腳不沾地似的狂奔,他害怕極了,跑兩三步就回頭看一看。連遠處的一棵小樹,一棵枯樹幹,他都誤以為是一個人,生怕那個人在後麵追他。
辛多多抱著女兒,一口氣跑到了山岩下,順著梯子爬進了他們的家裏。
辛多多的心裏恐怖到了極點,就像受了驚的兔子回到了他的巢穴。
蘇一一正收拾屋,猛然看見辛多多抱著女兒慌慌張張的跑進屋,她連忙走上前抱過向她伸手要她抱的女兒問,“怎麽了?”
辛多多穩了穩自己慌張的情緒,喘著粗氣說,在沙灘上看見一個人的赤腳腳印,不知道是什麽人留下的?他已經習慣了島上隻有他們一家三口。猛然發現出現了外人,有點兒驚慌。
蘇一一決定出去探一探。
蘇一一讓辛多多帶著女兒辛寶兒就待在山岩上的屋裏。這裏相對別的地方來說,還是很安全的。
畢竟他們這十多年來在這個地方的外圍種了許多柳樹,現在已經長成一片濃密的樹林。粗壯的樹木使人無法通行,任何人都不會想到在這樹林後麵會有人居住。
更何況樹林裏還有許多陷阱。不熟悉路的人根本就進不來。即使有人進來也不用太擔心。
蘇一一到了那片有著腳印的沙灘,順著腳印往小島的另一邊走去。
蘇一一走了沒一會,就看不見前麵不遠處,臉朝下,光著腳,趴著一個穿著黑色長袍的人。
蘇一一沒有直接走過去,她拿出一根長一點兒的棍子,從遠處探了探那個人的身體,看那人沒有反應,她才走到了那個人的跟前。
蘇一一把他翻了一個麵,發現是一個中年男士,在看他頭上的發髻,身上的衣物以及大概的長相,像是本朝的人。
蘇一一探了探他的鼻息,發現還有一絲微弱的氣息。
蘇一一給他喂了點葡萄糖水,好在他可能是渴到了極點,還能自主吞咽。
慢慢的那個人喝了點兒水,好像有了點兒體力,睜開了眼睛。
蘇一一看他醒了過來,就站起身,往後退了一步,問,“你是誰?你是哪裏的人?”
“我,我姓李,李蘭,係本朝人。”躺在地上的李蘭,虛弱的回答著眼前這個疑似本朝人的問題。
“你怎麽會流落到這裏?”蘇一一心有疑惑,又問。
“為皇上辦差,被海上暴風雨吹翻了船。我也不知道怎麽就來到了這裏。一醒來就在前麵那個礁石群裏,然後爬到了岸上。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倒了下去。”李蘭實話實說。他感覺到眼前這個小姑娘對他沒有惡意。
“李政,李大人,你是否認識?”蘇一一突然想到了什麽,就又問。
“他是我的祖父。我是他的嫡親孫兒。”李蘭詫異了一下,回答道,緊接著問,“姑娘是誰?你怎麽會認得我的祖父?”
蘇一一說了一句,“曾有過一麵之緣。”
“方便說一下,你是為什麽要出海嗎?或者你們還有多少人呢?”蘇一一又問。
“皇恩浩蕩,皇上開通了海上貿易。承蒙皇上不棄。我現在負責這一塊兒。這次是出海巡航,不幸遭遇了不測。”李蘭抱起雙手向上舉了舉,回答道,頓了一下,頹廢的又說,“一起的有三艘船,總共有兩千人。現在其它船和人員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
蘇一一聽到了李蘭肚子咕嚕嚕的叫聲,也看到了,他尷尬的緊按肚子的動作。
蘇一一就說,“你在這裏等一會。”就轉身往回走,走出了一段距離,又扭頭對李蘭喊道,“不要擔心,這裏很安全,我一會兒就回來。”
李蘭看著這個小姑娘,逐漸遠去的身影,他不禁陷入了的沉思。
他知道這個小姑娘沒說實話,把他的信息問了個底朝天。但他對這個小姑娘的信息卻一無所知。李蘭不禁搖了搖頭歎了口氣,“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不一會兒,李蘭又想起了先前,在海上遭遇到暴風雨的無助,不禁還心有餘悸。
大自然的力量,太可怕了。
他不想再遭遇第二次了。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海上的危險。
不願朝裏絕大部分的人,即使在高俸祿高回報的誘導下,都不想來。
要不是他想恢複李家往日的榮耀,他也不會出這個頭。
現在後悔嗎?他也不知道。
他想,在他快要死的時候,他可能是後悔的吧。
如果再重新給他一次選擇的話,他想,他可能依然會選擇這條路。
李家現在走的走散的散。至於他父親李政也以隱居於家廟之中,遠離城市喧囂,過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平靜生活,在青燈古卷中尋求心裏的慰藉。
家裏現在隻餘他一人。以往不想成家,是沒有合適的。這次如果能僥幸回去,他無論如何的成個家,留個後,要不他死後,連給李家上香的人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