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鸞請牛皋等人齊上紅桃山,高家的老管家高德在寨門處迎接。


    眾人也與高德紛紛見禮,高德滿麵陪笑,將眾人一一讓進大寨。


    當看到陸文龍時,他的眼神卻在陸文龍的臉上停留許久,暗自讚歎。


    “小姐任性,冒犯將軍虎威,望將軍見諒。”高德麵帶微笑,言語和藹。


    陸文龍與高德此前並不相識,可他還是能感覺到高德在留意自己。


    見高德主動示好,陸文龍倒是沒有多想,還禮道:“老人家言重了,高寨主暗助我軍破敵,乃是有功之人,今日交手權當是切磋技藝,點到為止,何必放在心上。”


    “哈哈哈。”高德大笑道:“將軍不僅武功蓋世,又虛懷若穀,老朽佩服!快,裏邊請。”


    陸文龍拱手道:“老人家過獎了,請。”


    望著陸文龍的背影,高德暗暗點了點頭。


    待高青鸞走過來,高德一皺眉,無奈說道:“你這丫頭……唉……”


    看來他對高青鸞的做法還是不太讚同的,隻是高青鸞任性所為,高德也隻好由著她的性子來。


    高青鸞卻滿不在意,“若不打一通,怎知他的本領能不能勝我?”


    高德滿是深意的問道:“今次打過了,你且如意?”


    “德叔……”此時,高青鸞的眼神停留在陸文龍的背影之上,她麵泛紅雲,看上去如同看到情郎的小娘子,哪裏還是號令山寨的紅桃山之主?


    高德笑而不語,他早就看出高青鸞的心思,也盼著見一見陸文龍。今日觀之,雙槍將不但勇武過人,而且是儀表堂堂,當真是名不虛傳。


    眾人直到了寨中的聚義廳,紛紛落座。


    不等牛皋、陸文龍等人開口,高青鸞便道:“來人!”


    有嘍囉兵上前聽令。


    高青鸞道:“速請宗將軍來此一敘,再將前日所獲糧草清點齊備,裝車待發!”


    “得令!”小嘍囉沒有半點遲疑,領令下去了。


    這高青鸞不愧是馬上巾幗,做事利落,快人快語,更可以看出,這山寨的人對她都言聽計從。


    陸文龍看到眼裏,心生佩服。


    不多時,宗良來了,見他滿麵紅光,走路有力,便知道高青鸞並沒有為難他。


    “宗良哥哥,你沒事吧?”牛通趕緊上前對著宗良好一陣打量。


    “兄弟放心,為兄無礙,高寨主好吃、好喝、好住待我,不曾有半點為難。”宗良說道。


    牛通笑道:“哥哥無恙,小弟便是放心了。”說話間他看了一眼高青鸞。


    而此時宗良則環視四周的眾位好漢,牛通連忙引薦,他指著牛皋說道:“宗良哥哥,這就是俺爹爹。”


    宗良聞言,納頭便拜:“牛叔父在上,受小侄一拜!”


    牛皋上前扶起宗良,說道:“賢侄請起,俺當年從軍之時,便和嶽大哥在宗帥麾下效力,這一眨眼,許多年了,而今……”想到宗澤和嶽飛都已故去,牛皋心中難受。


    牛皋口中的宗帥便是當年的抗金名臣宗澤。


    宗澤出身貧寒,祖輩世代都是農民,他為人正直,自幼苦讀,終於以平民子弟的身份考取了功名,並在登州做了縣令。


    任職期間,他勤政愛民,深受百姓的擁戴。宗澤對天下世事也很有見解,當宋徽宗同意金人的請求,欲合力攻打遼國的時候,他便斷言此舉必是為虎作倀,引狼入室之誤國之舉。


    宗澤為國諫言卻被朝廷連降三級,他一怒之下,罷官引退,在民間組織抗金力量,抵抗金兵,並屢次擊退來犯之敵。


    說來也巧,那年正值趙構赴金營議和,宗澤扣馬阻行。彼時的趙構還是康王,還是一個心係國家百姓、心懷淩雲之誌的康王。而宗澤的愛國言行也給趙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後來趙構被封天下兵馬大元帥,他想到了宗澤,並授命宗澤為副帥,招募義兵,抵抗金國入侵。那時的他們,既是正副統帥的搭檔,又是守土抗敵的先鋒。


    宗澤沒有辜負趙構的信任,連戰連捷,使得金軍損兵折將,也未能突破宗澤的黃河防線。


    然而趙構登基之後,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失去了早年的銳氣,反而對金人畏之如虎狼。


    由於對中原地帶缺乏長期統治的準備,金人曾打算放棄汴京。宗澤上書二十四次,請求趙構還京,誓師北伐,怎奈趙構置若罔聞。


    宗澤憂憤成疾,臨終前,連呼“渡河!渡河!渡河!”


    當時嶽飛、牛皋等嶽家軍的早期將領都追隨宗澤一同抗金,宗澤死後,他們將老帥的靈柩與宗夫人陳氏合葬於京峴山。


    回想過往,不免傷感,牛皋看了看宗良,點頭說道:“宗帥一門忠烈,而今,孫兒也已是如此人傑,你父宗留守也臉上有光啊!”


    宗良忙道:“小侄哪裏受得起叔父如此褒讚,慚愧慚愧!”


    牛通又將鄭懷、張奎、狄雷、關鈴、陸文龍等人一一引薦給宗良認識。


    當見到陸文龍的時候,宗良感道:“哥哥便是大破金龍陣的雙槍陸文龍?久聞哥哥大名,今日幸得相見,哥哥在上,受小弟一拜!”說著就要行大禮。


    陸文龍連忙攔下宗良,“自家兄弟何須多禮!那金龍絞尾陣乃是嶽、韓、劉、張四位元帥運籌帷幄,我十數萬將士浴血奮戰,終得破之,我陸文龍豈可貪天之功啊!”


    關鈴說道:“話雖是如此,可若說到破金龍陣,兄弟確是首功一建。”


    牛皋也道:“不錯,若不是賢侄破了陣眼,想破金龍陣談何容易?”


    牛皋提到破陣眼,陸文龍想到了什麽,對眾人說道:“諸位,其實若說破陣的功臣,近在眼前。”說著他看向高青鸞,接著說道:“諸位都知道,當日我被鐵滑車困於土山之下,形勢危急,幸得高寨主出手相救才得以度過難關,這破陣自然也有高寨主的一份功勞。”陸文龍最終也沒有再叫高青鸞做姑母,這個稱謂實在是難以出口。


    原來如此!


    眾人聞言大悟,也都紛紛看向了高青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吟壯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馬並收藏龍吟壯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