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龍懷抱瓊芳的遺體,向著鳳凰山獨自而去。
不知走了多久,陸文龍騎著馬繞過了鳳凰山的後山坡,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這時,突然間衝出一哨人馬,個個身穿軟甲,頭裹布巾,背係箭囊,手握苗刀。為首的一名小將,頭似麥鬥,臉如黑漆,環眼闊口,膀大腰圓,頭上戴著烏金蓮子箍,左右插著兩根雉雞翎,身上披著烏金鎧甲;坐下一匹高頭黑馬,手使兩柄大鐵錘,似乎比嶽雲的還要大些,年紀在十六七歲。
見陸文龍繼續往前走,這名小將急了,一抬手中大鐵錘叫道:“哪裏來的探子?敢闖苗家的營寨?”
陸文龍一直在想著和瓊芳在一起的種種,就連麵前出現一隊人馬,他都沒有注意,直到被苗邦小將一聲大喊,才回過神來。
他看了看麵前的這名小將,不由得一愣神:金彈子?不是,當然不是,隻是長得有點像罷了。
從小到大,在大都的少年時代,一直陪在陸文龍身邊的就是金彈子和瓊芳。可如今,這兩個最親的人都離開了自己,永遠的離開了。想到這,陸文龍心如刀絞一般。
陸文龍四處看了看,發現在山穀之間隱約有火光旗影,看來是有人馬在此紮營。他沒有理會對麵的喝止,繼續向前走。
這下子對麵的人可怒了:“大膽蟊賊,你膽敢再走一步,小爺我把你砸成肉餅。”
陸文龍說道:“我隻想借過此處,讓開。”說話時,他麵無表情,甚至都沒有再多看對方一眼。
那人大怒,喝道:“你當這苗寨是你家後院?說過就過!你可知小爺是誰?”
陸文龍抬起頭,又看了一眼對麵,淡淡說道:“與我無關。”
“呀!你倒是狂妄得緊,聽好了,小爺乃是雲南化外國兵馬先鋒官,黑蠻龍是也!”那人道。
陸文龍冷冷的說道:“不管你是誰,今日擋我者死!”
陸文龍一心想把瓊芳安葬在這綠樹環抱、風景怡人的鳳凰山的山坡之上,不想路上遇到了這麽一支苗族兵馬,還被一個叫黑蠻龍的苗將攔住去路。隻是這些都絲毫改變不了他的想法,不管是誰,對他來說都不重要,隻要不阻攔他和瓊芳就好。
黑蠻龍一聽陸文龍這麽說,頓時火冒三丈,掄錘直取陸文龍。可是待他來到陸文龍的麵前,他愣住了。先前由於兩個人的距離有些遠,再加上天黑,根本看不仔細,現在距離拉近了,看得也清楚了。
麵前這個人應該是與自己年齡相仿,懷中抱著一個女子,不過看樣子已經死了。再看此人渾身上下近乎都被血跡染紅,就是臉上和手上也血跡斑斑,而且血色已成深色,凝固在他的皮膚之上。尤其是他的眼神,冰冷而無情,像是一頭野獸一樣,除了殺意沒有別的,從那眸子中似乎射出一道寒光,直射到人的心底,讓人不寒而栗。
黑蠻龍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說我自幼隨軍征戰,打遍南疆無對手,但卻從未遇到過這樣的人。直覺告訴他,若是真的動手,隻怕他還真就攔不住這個人。
黑蠻龍勒住馬疆,仔細的打量了陸文龍幾遍,問道:“你到底是何人?”
“陸文龍!”陸文龍的聲音不大卻很有力量。
黑蠻龍又問道:“為何來此?”
陸文龍頓了一下,他深情的看了看懷中的瓊芳,說道:“安葬我的妻子。”
黑蠻龍一怔,看了看陸文龍懷中的女子。
陸文龍沒有再說下去,而是騎著馬繼續前行,從黑蠻龍的身邊走過,黑蠻龍頓時感到了一股濃重的殺氣,這是高手之間的一種特殊的感應。
黑蠻龍本能的舉起大鐵錘,砸向陸文龍的後腦,但他的手停在了半空,因為陸文龍根本沒有做出任何招架的動作或是攻擊的意思,隻是自顧自的前行。
那些苗兵見陸文龍如鬼神般地來到麵前,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這時黑蠻龍一聲喝令:“閃開,讓他過去!”
黑蠻龍收回了手中鐵錘,因為好漢是不會在他人的背後下手的。他決定放行,因為他斷定陸文龍不會是探子,而陸文龍說的也定是真話。
眾苗兵“刷啦”一下閃出了一條路來,陸文龍順著這條路揚鞭而去。
望著陸文龍的背影,黑蠻龍若有所思。他回營來到大帳,隻見大帳之內端坐一個中年人,麵如藍靛,發似朱砂,生得好生怪異,此人正是雲南化外國的苗王——李述甫,他也是黑蠻龍的舅舅。
黑蠻龍把方才的事講了一遍,李述甫道:“我聽聞金國出了個少殿下,是個英雄,大戰朱仙鎮,無人能敵,莫非是他?”
黑蠻龍道:“那個金國殿下當真了得,甥兒倒想會他一會。”
李述甫搖了搖頭,他知道這個外甥本一身好本事,又是個好鬥的主兒,又問道:“蠻龍,方才那人是金人還是宋人?”
黑蠻龍想了想,說道:“舅王,我看那陸文龍是漢人模樣,想必是宋人。”
李述甫一皺眉:“宋軍之中倒是有嶽雲、嚴成方這般猛將,卻不想還有這般人才,隻是我等起兵是助金國昌平王一臂之力的,那人既是宋軍將領,你不該放走他的。”
黑蠻龍自覺有愧:“這……舅王,我這就去把他擒來!”說著往外就走。
李述甫道:“算了,明日我們就要拔營去朱仙鎮與昌平王會合,不要再節外生枝了。不過,如果他回來,便將他擒了送與昌平王做個見麵禮。”
黑蠻龍問道:“舅王,我苗邦雖一直稱雄一隅,但與宋國卻同出一脈,如今為何要向金人低頭?”
李述甫道:“低頭?笑話!苗人豈是低頭鼠輩?”說到這李述甫歎了口氣:“唉,舅王也不想與金人為伍,可是大宋的半壁山河眨眼之間就被金人所占,隻能苟安江南,而趙康王的江山內憂外患,如今隻能靠嶽飛、韓世忠等人勉強抵擋。當前朱仙鎮戰事,宋軍已明顯處於下風,光是那一個金國殿下就令宋軍一籌莫展,我看啊,勝負不日可分。”
苗王和黑蠻龍並不知道,他們口中的金國殿下就是方才從此經過的陸文龍。
不知走了多久,陸文龍騎著馬繞過了鳳凰山的後山坡,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這時,突然間衝出一哨人馬,個個身穿軟甲,頭裹布巾,背係箭囊,手握苗刀。為首的一名小將,頭似麥鬥,臉如黑漆,環眼闊口,膀大腰圓,頭上戴著烏金蓮子箍,左右插著兩根雉雞翎,身上披著烏金鎧甲;坐下一匹高頭黑馬,手使兩柄大鐵錘,似乎比嶽雲的還要大些,年紀在十六七歲。
見陸文龍繼續往前走,這名小將急了,一抬手中大鐵錘叫道:“哪裏來的探子?敢闖苗家的營寨?”
陸文龍一直在想著和瓊芳在一起的種種,就連麵前出現一隊人馬,他都沒有注意,直到被苗邦小將一聲大喊,才回過神來。
他看了看麵前的這名小將,不由得一愣神:金彈子?不是,當然不是,隻是長得有點像罷了。
從小到大,在大都的少年時代,一直陪在陸文龍身邊的就是金彈子和瓊芳。可如今,這兩個最親的人都離開了自己,永遠的離開了。想到這,陸文龍心如刀絞一般。
陸文龍四處看了看,發現在山穀之間隱約有火光旗影,看來是有人馬在此紮營。他沒有理會對麵的喝止,繼續向前走。
這下子對麵的人可怒了:“大膽蟊賊,你膽敢再走一步,小爺我把你砸成肉餅。”
陸文龍說道:“我隻想借過此處,讓開。”說話時,他麵無表情,甚至都沒有再多看對方一眼。
那人大怒,喝道:“你當這苗寨是你家後院?說過就過!你可知小爺是誰?”
陸文龍抬起頭,又看了一眼對麵,淡淡說道:“與我無關。”
“呀!你倒是狂妄得緊,聽好了,小爺乃是雲南化外國兵馬先鋒官,黑蠻龍是也!”那人道。
陸文龍冷冷的說道:“不管你是誰,今日擋我者死!”
陸文龍一心想把瓊芳安葬在這綠樹環抱、風景怡人的鳳凰山的山坡之上,不想路上遇到了這麽一支苗族兵馬,還被一個叫黑蠻龍的苗將攔住去路。隻是這些都絲毫改變不了他的想法,不管是誰,對他來說都不重要,隻要不阻攔他和瓊芳就好。
黑蠻龍一聽陸文龍這麽說,頓時火冒三丈,掄錘直取陸文龍。可是待他來到陸文龍的麵前,他愣住了。先前由於兩個人的距離有些遠,再加上天黑,根本看不仔細,現在距離拉近了,看得也清楚了。
麵前這個人應該是與自己年齡相仿,懷中抱著一個女子,不過看樣子已經死了。再看此人渾身上下近乎都被血跡染紅,就是臉上和手上也血跡斑斑,而且血色已成深色,凝固在他的皮膚之上。尤其是他的眼神,冰冷而無情,像是一頭野獸一樣,除了殺意沒有別的,從那眸子中似乎射出一道寒光,直射到人的心底,讓人不寒而栗。
黑蠻龍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說我自幼隨軍征戰,打遍南疆無對手,但卻從未遇到過這樣的人。直覺告訴他,若是真的動手,隻怕他還真就攔不住這個人。
黑蠻龍勒住馬疆,仔細的打量了陸文龍幾遍,問道:“你到底是何人?”
“陸文龍!”陸文龍的聲音不大卻很有力量。
黑蠻龍又問道:“為何來此?”
陸文龍頓了一下,他深情的看了看懷中的瓊芳,說道:“安葬我的妻子。”
黑蠻龍一怔,看了看陸文龍懷中的女子。
陸文龍沒有再說下去,而是騎著馬繼續前行,從黑蠻龍的身邊走過,黑蠻龍頓時感到了一股濃重的殺氣,這是高手之間的一種特殊的感應。
黑蠻龍本能的舉起大鐵錘,砸向陸文龍的後腦,但他的手停在了半空,因為陸文龍根本沒有做出任何招架的動作或是攻擊的意思,隻是自顧自的前行。
那些苗兵見陸文龍如鬼神般地來到麵前,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這時黑蠻龍一聲喝令:“閃開,讓他過去!”
黑蠻龍收回了手中鐵錘,因為好漢是不會在他人的背後下手的。他決定放行,因為他斷定陸文龍不會是探子,而陸文龍說的也定是真話。
眾苗兵“刷啦”一下閃出了一條路來,陸文龍順著這條路揚鞭而去。
望著陸文龍的背影,黑蠻龍若有所思。他回營來到大帳,隻見大帳之內端坐一個中年人,麵如藍靛,發似朱砂,生得好生怪異,此人正是雲南化外國的苗王——李述甫,他也是黑蠻龍的舅舅。
黑蠻龍把方才的事講了一遍,李述甫道:“我聽聞金國出了個少殿下,是個英雄,大戰朱仙鎮,無人能敵,莫非是他?”
黑蠻龍道:“那個金國殿下當真了得,甥兒倒想會他一會。”
李述甫搖了搖頭,他知道這個外甥本一身好本事,又是個好鬥的主兒,又問道:“蠻龍,方才那人是金人還是宋人?”
黑蠻龍想了想,說道:“舅王,我看那陸文龍是漢人模樣,想必是宋人。”
李述甫一皺眉:“宋軍之中倒是有嶽雲、嚴成方這般猛將,卻不想還有這般人才,隻是我等起兵是助金國昌平王一臂之力的,那人既是宋軍將領,你不該放走他的。”
黑蠻龍自覺有愧:“這……舅王,我這就去把他擒來!”說著往外就走。
李述甫道:“算了,明日我們就要拔營去朱仙鎮與昌平王會合,不要再節外生枝了。不過,如果他回來,便將他擒了送與昌平王做個見麵禮。”
黑蠻龍問道:“舅王,我苗邦雖一直稱雄一隅,但與宋國卻同出一脈,如今為何要向金人低頭?”
李述甫道:“低頭?笑話!苗人豈是低頭鼠輩?”說到這李述甫歎了口氣:“唉,舅王也不想與金人為伍,可是大宋的半壁山河眨眼之間就被金人所占,隻能苟安江南,而趙康王的江山內憂外患,如今隻能靠嶽飛、韓世忠等人勉強抵擋。當前朱仙鎮戰事,宋軍已明顯處於下風,光是那一個金國殿下就令宋軍一籌莫展,我看啊,勝負不日可分。”
苗王和黑蠻龍並不知道,他們口中的金國殿下就是方才從此經過的陸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