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龍決心歸宋,即刻舉事,從張氏的帳中出來,又看到芯草正戰戰兢兢,臉色滿是緊張的神情。


    這也難怪,芯草雖然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可真到了非走不可的時候,本性怯懦的芯草內心還是充滿了緊張和不安,以至於在收拾東西的時候,雙手還在不斷的顫抖。


    陸文龍看在眼裏,上前握住了芯草的手,說道:“芯草,我說過的,我們一起走。”


    芯草眼中噙淚:“芯草也說過,願一生守在主人身邊。”這個柔弱的姑娘在這緊要關頭珍視的正是她對陸文龍那不渝的感情。


    陸文龍很是欣慰:“芯草,我說過的話,都還記得。”


    芯草此刻再也控製不住,眼淚奪眶而出,她一下子撲到了陸文龍的懷中。在這種生死攸關之際,人往往才會釋放壓抑的情感。


    陸文龍早已了解芯草的心意,他也抱住了芯草。


    其實自從芯草成為昌平王府殿下都女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她的一生是屬於殿下的了。十年來,無論是陸文龍,還是瓊芳或張氏,並沒有把她當做是下人奴仆。陸文龍視芯草為親人,瓊芳當她如姐姐一般,張氏更把她看做自己的孩子,這份情誼讓芯草很是感激,她也在成長的過程中找到了愛的方向,盡管她知道身份有別,可她依然默默地堅持著。


    她愛陸文龍,隻是她不能表露出來,陸文龍有了瓊芳,又有了李香童,而芯草能做的隻有接受,無條件的接受,但這並不代表她不夠愛他,相反,說明了她為了他的愛可以包容一切。


    自始至終,陸文龍和張氏都沒有給芯草選擇留下來或是一起走的機會,他們不會留下芯草,他們舍不得。而芯草也必然會放棄自己的選擇,因為她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陸文龍,就算前麵是萬丈深淵,隻要陸文龍跳,她也會義無反顧的跟著跳下去。


    芯草對陸文龍的愛不同於其他人,她從沒有想過陸文龍的心中一定要有她的位置,她隻是單純的付出。


    隻是她在主人的心中,怎麽可能會沒有位置?


    不多時,帳外一名飛龍衛來報:“稟主公,飛龍衛算數集結待發。”


    陸文龍拭去芯草臉上的淚痕,說道:“不必慌張,一切有我!”說完,出去了。


    芯草聽了陸文龍這句話,似乎一下子冷靜下來,她迅速的收拾行囊,不再手足無措。


    陸文龍來到帳外,烏天鼎和王佐已經準備就緒了,飛龍親衛隊也已全副武裝。


    陸文龍看了看這些生死兄弟們,壓低聲音,卻又鏗鏘有力的說道:“自文龍幼年,諸位兄弟便與我相從,從軍至今大小數十戰,幾經生死,從無背棄,文龍感激不盡!”


    飛龍衛齊聲道:“願為主公效死命!”


    陸文龍又道:“雖然已與諸位兄弟明言,然今日文龍決意投嶽歸宋,來日誓必與金決戰,文龍深知前路茫茫,荊棘叢生,望兄弟們慎思之!”


    陸文龍話音剛落,飛龍親衛同時喊道:“誓死追隨主公!”


    這些人也都知道了即將要發生的情況,更是做好了打算。他們都是當年百裏挑一甚至千裏挑一的勇士,更是陸文龍最為信任和倚重的戰力。他們不但身懷絕技而且忠誠無匹,麵對敵人,他們冷酷無情,對待主公,卻是絕對死忠,隻是他們所效忠的不是大金國,不是完顏兀術,更不是金熙宗,他們所效忠的隻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陸文龍。


    對於他們來說,陸文龍的敵人就是他們的敵人。


    陸文龍見狀甚是欣慰,一躬到地:“文龍何德何能,受眾兄弟舍命相隨!能與諸位兄弟共進退,乃是文龍人生大幸也!”


    烏天鼎和飛龍親衛齊聲喊道:“恭聽主公號令!永不背棄!!”


    陸文龍也抽出黃龍寶劍,喊道:“生死相隨!”


    烏天鼎和飛龍親衛齊道:“生死相隨!!”


    王佐在旁看著,不住的點頭,有這支神兵護衛,平添了很大的保障。事到如今,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完顏兀術一旦知道了炮轟失敗,便很快懷疑到陸文龍的頭上,到時候,定會領兵包圍來攻,一場廝殺在所難免,有飛龍衛在,突圍成功的幾率也會大大提升。


    安排停當,陸文龍命人時刻關注兀術大營的動靜,隨時準備離開。


    對於陸文龍的舉動,完顏兀術全然不知。盡管他這幾天總是心神不寧,可是他不會懷疑自己最信任的兒子。


    深夜已至,眾將都已回去準備,隻有兀術端坐於帳中,此時他的內心緊張又興奮,在他看來,再有半炷香的功夫,對麵的宋軍就將在隆隆的炮聲中灰飛煙滅。


    真是那樣的話,那麽用不了多久,他複製十幾年前的輝煌,他將徹底的把“大宋”納入祖國的版圖,他的名字也將彪炳於大金國的史冊,還有他的兒子也一樣會成為大金國的傳奇英雄。


    這時候,哈迷蚩進來了:“主公,時辰差不多了。”


    兀術大喊一聲:“好,下令開炮!”


    哈迷蚩立即下去傳令。


    隻見炮火衝天,地動山搖,乾坤顛覆,震碎夜空。


    卻說嶽飛和韓世忠、劉琦、張信四位元帥,此時已領兵伏於鳳凰山上,俯視看到這般情景,既慶幸又心驚肉跳。


    嶽飛不禁感歎道:“皇天厚土保佑我大宋不亡,若不是文龍冒險夜送箭書,我數十萬大軍豈不是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也虧得王佐兄弟舍得一隻手臂,才勸得文龍歸心啊!”


    韓世忠也感道:“我那可憐的文龍孩兒,身在虎穴卻立下不世之功,我義弟夫妻二人可以瞑目於泉下了!”


    劉琦道:“文龍救我大軍,如同救了國家社稷啊!”


    張信也道:“若真的被金兀術得逞,我大宋危矣!”


    正如他們所言,這次朱仙鎮會戰,宋軍幾乎是精銳盡出,如果全數葬身於鐵浮陀的炮火之下,朝廷再無力抵抗金國鐵騎,那宋朝的氣數真的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吟壯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馬並收藏龍吟壯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