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孫倆就這樣吵吵嚷嚷許久都各不相讓,直到馬秀英和小蓮等侍女端著飯菜進來。


    等小蓮等侍女擺好飯菜出去後,馬秀英才問他們是在吵什麽?


    爺孫倆都沒保留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馬秀英明顯偏心的對朱元璋開口:“重八,我覺得大孫說得對擴建京城就好,去什麽西安府建都!”


    朱英立馬接話:“就是,爺爺你好好想想剛剛我說的利弊!”


    馬秀英看著生悶氣的朱元璋聽著話題,“重八、大孫都餓了吧?先吃飯!”


    “爺爺,吃飯!你要相信我,銀子花出去才錢,放在倉庫就是金屬。”


    “咱懂!可是...”


    朱英打斷要說話的朱元璋夾菜放進他碗裏,“爺爺,好久沒吃奶奶做的飯啦,快吃。”


    飯後祖孫倆又對著朱元璋送上各自美言、誇獎、哄老小孩,一個時辰後他才鬆口。


    次日清早,朱元璋、朱英、朱標、徐達、湯和...等把戰死將士的骨灰埋入紀念堂後山,


    並舉行隆重的儀式,還讓工匠刻碑,讓官員對家屬發放撫恤金等等事宜。


    就是讓天下人知道‘你們的皇帝重視軍人,不是說說場麵話而已’。


    戰死將士的家屬拿到從未得到過的重金,都對著朱元璋、朱英喊萬歲、千歲。


    人死不能複生,家屬們又得一筆可觀的錢財,沒有一個家屬抱怨!沒有孩子的女人能再嫁,


    至於他們這些家屬最後要怎麽選擇,是他們自己的事,誰也管不了這麽多家事。


    那些沒有家屬的就銀行幫忙‘保管’。


    做完這些工作後,一道招工的‘廣告’出現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洪武十九年(1386年)十月十七日上午,文華殿主殿內。


    “阿標,我說你磨磨嘰嘰什麽啊?趕緊給我開一份辦報社的公文。”


    “兒砸,爹不是不給你開,這不是要看看選在何地?總不能強搶民宅對不?”


    “哦,那趕緊查。”


    等了好一會幾名太監才拿來京城的魚鱗冊。


    父子倆翻了老半天最後選在西長安街靠近通濟門附近。


    “阿標,就這宅子,趕緊寫批文,現在時間寶貴。”


    “兒砸,別急別急,爹馬上寫。”


    等朱標寫完,朱英拿著墨汁未幹的文書急匆匆走出大殿。


    朱標看著他的身影苦笑不已,兒砸太會‘搞事’了。


    殿門外。


    “老桂子、小桂子搞定!我們走。”一群太監默默跟在朱英身後。


    剛走出午門,方九、方十等侍衛跟著上。


    方九笑嗬嗬的詢問:“殿下,我們今日要去哪裏?”


    “不遠,就在通濟門那邊。”


    方九沒再回話隻要不出城就好,不然皇後娘娘交代的事情不好辦。


    馬秀英怕朱英又跑,讓他們這群‘老人’時刻盯住他,不允許再離開京城亂跑。


    來到批文的地方,一名執事看到朱英到來連忙笑嗬嗬的跑出來迎接。


    朱英把批文丟給他,他大致看了一眼連忙邀請朱英等人進院子。


    一行人看了一圈院中的建築,“方九、方十,你們一會找人把這裏的圍牆拆掉,


    這照壁(大門內的遮蔽牆又名影壁、屏風牆)也拆掉!小桂子你去把孔訥叫來。”


    “是,殿下。”小桂子應聲跑出去。


    “李管事,你們以後就是報社的保安。”


    “多謝殿下。”


    這名管事知道保安工作比現在看這宅子算是升職加薪,隻是不知報社是什麽?也沒敢問。


    朱英又給老桂子交待了一下怎麽改報社的格局,老桂子一一銘記於心。


    幾刻鍾後小桂子和孔訥才來到這裏。


    在家的孔訥聽到小桂子說皇太孫找自己,就知道自己機會來了,匆忙趕來。


    朱元璋受朱英影響及軍事學院的工作除非有國情大事,現在朝會變成三天開一次。


    孔訥看見朱英就躬身行禮:“臣,參見太孫殿下。”


    朱英應聲笑道:“嗯!免禮。嗬嗬,老孔!問你一個問題。”


    孔訥放低態度:“殿下請說,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衍聖公以為何意?”


    孔訥說出自己的見解被朱英否定。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三個人當中本殿下一人可當一個師的兵力!”


    旁邊的老桂子、方九等人都“噗...!”不厚道的笑了。


    孔訥知道他曲解詞意,但也笑著迎合:“對,殿下說得極是。”


    “還有,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意?”


    孔訥直接‘明悟’,“臣學藝未精,請殿下指點。”


    “意思就是,早晨打聽到你家地址,晚上就去弄死你。”


    眾人呆住,“呃!”


    “子曰:既來之則安之,何意?不懂了吧?意思就是,來都來了就安葬在這裏!”


    孔訥嚇得連忙下跪求饒:“殿下,饒命呐!”


    “衍聖公怎的?我在教你論語又不殺你,站起來。”


    “哦,多謝殿下。”孔訥小心翼翼的站起身。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何意?”


    孔訥直接當白癡,行禮道:“臣不知,請殿下教臣!”


    “就是該讓你知的事情會給你說,不該知的事情別打聽,可知否?”


    “臣,明白!”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何意?”


    見他不說話朱英繼續說:“就是你父母家人還在,你逃不了的有方法把你抓回來。”


    孔訥這一段時間本來就擔驚受怕,趕緊回應:“對對,殿下說得極對!”


    “嗯,今日就教你這些,有什麽不懂的地方,你可以找我討教。”


    “是是,臣明白。”


    朱英其實就是想警告一下孔訥,見已經拿捏他,說起創建報社的事情。


    主要是他衍聖公的名頭好用,畢竟現在學院初創沒多久,非聖學的學生不多,


    還敵不過天下聖學的悻悻學子(悻悻:剛愎傲慢),隻有衍聖公這名頭能壓住他們,


    不然報紙根本就辦不下去,刊印‘大逆不道’的文章,一群讀聖賢書的讀書人們會鬧事。


    孔訥聽完朱英所說的報社,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嗎?這不是夾帶私貨的好東西?


    連忙再次行跪禮,“臣,定不負殿下所望。”


    “嗯,起來,隨我來,教你排版。”


    “是,殿下。”


    “還有文章你要嚴格把關,那些花裏胡哨的文章不可登報。”


    “臣,明白!”


    來到一房間(未來總編辦公室),朱英把如何排版,如何分類...等給孔訥說了一遍。


    “臣,懂了!殿下,三日發一期,那何時開始發第一期?”


    “這個你先做準備,下月初一發第一期,我還有事先走了,報社交給你打理,


    印刷出版前,必須要把初稿拿去給陛下、太子或本殿下其中一人看過後才可出版。”


    “是,殿下!”


    目送他們離開,孔娜雙眼火熱當即安排保安隊李隊長去幫自己‘搖’友人前來,


    幫自己一起做凡多的前期準備事項,這是也朱英給他的小小自主權。


    出門沒多久,方九開口詢問:“殿下,你定的兩文錢一張報紙會不會虧本?


    剛剛看你比劃需很大一張紙呐,而且你剛剛說還不止一張?”


    朱英回頭看了看他笑道:“嗬嗬,老九很多事情要把眼光放長遠,不能隻看眼前。


    你回去幫老十改造報社,我自己回宮就行。”


    “不可!我先送殿下回宮,再回來幫老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爺爺你朱元璋,帶我要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單大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單大叔並收藏大明:爺爺你朱元璋,帶我要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