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袁無錯陪著袁家女眷返回汴梁,第一時間安排了人前往隱光寺探查的時候,那人早已離開寺廟,不知所蹤。


    就差那麽一步,他就要找到那人了。


    袁無錯想起那天那老和尚開門時那細微的愣怔,應該是那時他便發現了自己的破綻吧。不然他不會立刻就將人差走,叫他撲了個空。


    不要緊,隻要是他,隻要還活著,總歸有辦法的。


    這一找,就找了許久,那沙彌不知麵貌幾何,身量多少,從那隱光寺出門雲遊之後,便如一滴水匯入茫茫大海,再也無從尋起。


    十一月初十,汴梁城東石牌沿子一個隱藏在山中作坊忽然發生大火,燒得半個山頭都紅了。


    天幹物燥,大風鼓吹之下,大火燒了幾天幾夜不熄,加上那山開采過度礦洞縱橫,大火焚燒之下,半個山竟然塌方,彼時火勢之盛,叫汴梁城百姓在家中都能看到那東邊的火光。山體塌方直震得銘軒帝案頭的茶水都蕩漾了起來。


    城內救火隊帶著斧頭、馬車和汲筒險些將那永定河上遊給抽幹,硬生生將那石牌沿子的靠西邊的樹砍完了,曆時五天五夜,方才止住那火勢往西蔓延。


    銘軒帝頭痛欲裂,拍著書案要查清事情始末,最後交由何柏犀親自帶隊前往探查。何柏犀查了三日,抓了幾個重傷的工匠和一個商人便草草交差了事。


    太子在府中大發雷霆,所需兵器還差五分之一,那火究竟因何而起?怎的連礦洞都燒塌了!他的行蹤最是隱秘,沒成想竟被人暗地裏偷了家!


    再礦脈是再不好尋了,一切未燒盡的器具物件早就被何柏犀銷毀免得留下證據,但是他的準備還不夠充分,他要的,是萬無一失!


    他煩躁地上樓來,嚴令任何人都不許上樓打擾,推開門發現秋官兒兩隻手各拿著一隻筆,正在左右手同時臨摹著一幅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好奇地問道:“怎的兩隻手寫起來了?這右手的字倒是好。左手欠些力道,倒也可以。”


    秋官兒邊寫邊道:“若哪一日我右手廢了,左手也便能頂上用場了唄。若右手不廢,雙管齊下,便是做字畫也比旁人快些,這叫有備無患,事半功倍!”


    太子看著他那俏皮的樣子,頓時興致上來,摟著他道:“那我也幫你寫,咱們四隻手寫得更快。”


    秋官兒拍開他的手道:“人家寫兩個字你便動手動腳,一點兒雅致都沒有,一點兒心有靈犀都沒有!”


    太子笑鬧道:“你倒是說,如何才能與你心有靈犀,你教教我!”


    秋官兒斜了他一眼,轉頭瞥見桌子上的硯台,眼珠子一轉,把兩支筆都放下,一隻手指蘸了墨點在太子的臉上,笑到:“咦,這才真是一點通!”


    太子佯裝惱了,便咬著牙道:“好哇,便是這樣才能一點通是吧,看我不給你點成那梅花鹿!”


    說罷便也蘸了墨汁,要往秋官兒的臉上點去,二人你追我躲,瘋鬧得不成樣子。


    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太子臉上便淨是秋官兒點的墨指印和墨道,秋官兒也好不到哪裏去,臉上脖子上都是墨點子,白色的衣袍上也都是那黑掌印。


    二人瘋鬧了一陣,太子見秋官兒膚白勝雪,笑容開懷,臉上因為剛剛打鬧顯出些粉紅來,胸口還不斷起伏著,便看得呆愣一瞬,撲上去就衝著脖子上那一點墨親上去。


    “嘭”的一聲,門被猛地推開,驚得二人皆是停下來,齊齊轉頭望著門口。


    門口處,貴妃倒豎著一對柳眉,由嬤嬤扶著立在那裏,手指抬起來指著他們直發抖。


    後麵急匆匆趕來、跑得釵環都有些不齊整了的太子妃,看了看秋官兒,滿眼的憂慮和歎息。


    貴妃歇斯底裏地指著秋官兒,麵容扭曲地尖叫著讓人把他拖下去打死,半刻都不能等;太子一言不發站在秋官兒的麵前,不動如山。


    一麵是何貴妃狀若癲狂地發難,另一邊是太子渾身戰栗的沉默對抗,一時間下人們都不敢上前,一時往太子那邊挪兩步,一時又被太子的威勢給逼了回來。


    饒是惜秋樓已經足夠寬敞了,也被兩方人馬弄得擠擠攘攘,吵鬧不堪。


    太子護著秋官兒,就像在護著十幾年前的那個小太監一樣,任貴妃尖利的聲音穿透自己的耳膜,手指都點到自己的額頭上了,他也沒有退一步。


    他不是那個九歲的孩童了,如今他羽翼漸豐,雖然還未到火候,但保護一個人,他還是做得到的,尤其那人對自己極其重要。


    任貴妃是哭也好,求也罷,他就是一聲不吭,將秋官兒緊緊護在背後。


    何貴妃找不到出氣的地兒,氣上頭來四處尋覓,總算被他看見站在人群後麵樓梯處的太子妃方氏,一下子便撥開身邊嬤嬤走了過去,揮手給了方氏響亮的一耳光,直打得她手都麻了。


    方氏眼見著貴妃鼻孔裏噴火眼裏放刀子的走過來,避也不避,由著她這一巴掌將自己打得險些滾下樓梯,幸虧身旁的嬤嬤穩穩地將她扶住,才勉強穩住了身形。


    瞿嬤嬤痛惜地望著方氏麵無表情地轉過臉來,那嘴角竟是有了血跡。


    貴妃一巴掌打下去,倒是清醒了不少,隻愣怔了一瞬,就指著方氏叫罵:“你這個不中用的,好好的太子,都因為你!你做那副死人樣子給誰看?一個太子府後院,給你管成什麽樣兒了?啊?這麽個妖妖嬈嬈、不陰不陽的貨色,把太子勾得魂不守舍!都是你的過錯!改日我倒要問問方院事,他到底是怎麽教的女兒!”


    原本太子妃還一副任人揉搓的樣子,見貴妃狀若瘋婦,連自己都父親都罵起來,她猛地抬頭,眼神裏透著冷冷的光,一動不動地望著貴妃。


    今日若不是為了方家,為了才五歲的小郡主,她定要豁出去為自己,為方家爭到底。


    貴妃見她麵色不虞,氣又上來,喚了人道:“來人——”


    太子妃忤逆不孝,今日她非替太子休了她不可。


    話還未出口,隻聽一道平靜的聲音響起:“夠了。”


    吵鬧聲戛然而止,太子妃抬眼,貴妃、太子和眾人回頭望去,竟是半天也沒有發聲的秋官兒。


    “事情因我而起,不用牽連其他人,我跟你們走就是。”秋官兒原本冷眼看著這對母子博弈,他倒是想看看,這皇家之人到底能撕破臉到何種地步。


    眼見著那何貴妃越來越瘋魔了,不肯對著自己的兒子動手,隻遷怒於自己和其他不相幹的人,甚至要對太子妃作出無法挽回的事,他終是忍不住出了聲。


    死便死,他早就人不人鬼不鬼,如今離報仇還有一段路,隻得在九泉之下再看了。


    太子原本以不變應萬變,隻要阿娘折騰夠了,拗不過自己,自然就會罷休的——隻不過時間多長,他自己也沒有把握。


    看到太子妃被打,他當時也確實有那麽一點惻隱之心,但是比起太子妃方氏,秋官兒更加重要。


    何況阿娘發泄在別人身上,就不會傷著秋官兒。方氏委屈,便委屈一下,日後自己再補償她就是。沒想到秋官兒自己走了出來,著實叫他措手不及。


    他立刻上前將他往後攬,急道:“你在渾說什麽?你可知跟他們走了,會是個什麽下場?”


    此刻眾人看去,秋官兒臉上脖子上並衣袍上還有幾點墨印,在那樣一張美得動人心魄的臉上,竟好似墨梅一般。


    他站著沒有動,掃視了這廳中之人,看了一眼方氏,輕輕撥開擋著自己的太子,不緊不慢地說道:“自然知道。”


    “很多年前,我便該與家人一同死了,僥幸留下一條命,又僥幸遇到了……殿下。”他垂著目望著地麵:“便是千刀萬剮,也夠了。望殿下不要因為我,忤逆貴妃娘娘,還請殿下以大局為重,我——我便隨他們而去。”


    他抬起頭望著對麵:“若有欠恩情的,隻好來世再報。”


    太子聽著這摧心肝的話,哪裏還有半分理智,他攔著秋官兒,歇斯底裏地大喊:“不!不成!誰都別想帶走他!不然,孤——孤就,孤就死在這裏!”


    他轉身決絕地望著貴妃,十幾年前也是這樣,一條命因為自己的懦弱懵懂,就那樣輕飄飄地折在了貴妃手裏,十幾年後,他又要重蹈覆轍嗎?那他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貴妃一聽太子尋死覓活,一下子就崩潰了,她難以置信地望著自己最疼愛的大兒子,滿臉震驚地道:“恩哥兒!你,你竟為了一個小倌兒,為了這樣一個下賤的奴才,要尋死?你,你對得起阿娘十月懷胎,對得起我這二十年的養育之恩嗎?啊啊啊,我的命怎麽這麽苦啊,我這個貴妃便是不做也罷了,嗚嗚嗚……”


    又來了又來了,每次都是這麽一招。


    命人賜死哪個美人才人的時候,打死哪個不聽話的奴才的時候,叫人處理掉他藏著的那些小倌兒的時候,明明她是發號施令的人,可她哭得比誰都傷心,好像丟了性命的不是別人,倒是她自己。


    在太子瀕臨爆發的時候,太子妃方氏終於出了聲:“娘娘,請聽兒媳一言。”


    貴妃哭到一半被人打斷,還是被自己頗為不喜的方氏打斷,十分惱恨地衝她道:“你閉嘴!這兒哪有你說話的份兒!要不是你……”


    “阿娘!讓她說,她怎麽說也是孤的發妻。”太子難得的為方氏說了一回好話。


    貴妃愣住,見兒子終於同自己說話,不複之前那樣沉默著對抗,終於將要衝出口的惡言狠狠咽下,就著貼身侍女尋來的椅子坐下來,平複好自己的呼吸後,這才指著方氏道:“說。”


    方氏垂著眼道:“娘娘說得對,殿下留戀小倌兒,都是兒媳婦沒有管好後院,是兒媳之過。”


    她停頓一瞬,等到了貴妃鼻子裏哼出的一聲冷笑,這才說道:“既如此,不如將此人交於我處置,既可以不影響娘娘與殿下的母子親情,又能教娘娘和殿下放心——便交於我將他看管起來,保全他性命,避免殿下再見他,如此可算兩全其美了。”


    何貴妃和太子雙雙沉吟起來。一炷香之後,兩人總算是達成一致,同意了方氏的意見。


    當日,秋官兒被帶出來惜秋樓,關押在後花園湖心中的一個屋子裏,一應吃食用具都由人每日裏撐著小舟送去,此事由貴妃的心腹親自監督,太子不得私下相見。


    太子妃方氏,管理後院不力,每日裏跪上一個時辰,罰抄寫佛經二十冊,對牌交於側妃張氏暫代理家。


    待秋官兒被押上了那個湖心小島,留下兩人在後花園專程盯梢之後,貴妃這才平息怒火,苦口婆心地對著太子進行了勸誡,讓他給弟弟作個好榜樣,在一大群人烏泱烏泱地簇擁之下回了宮。


    望著貴妃的儀仗遠去,消失在視線之內,太子這才坐下來鬆了一口氣。


    暫時不見就不見,反正等他成了事,他想做什麽,誰還能說半個不字?


    秋官兒說得對,要雙管齊下才能事半功倍。


    他不能再婦人之仁了,否則他會一直屈服於阿娘,屈服於這父權君權之下,活在“給弟弟作個好榜樣”的陰影裏。


    太子妃房中,瞿嬤嬤眼淚婆娑地為方氏上著藥,末了,用那冰帕子輕輕地敷著她已經腫起一指高的臉,邊敷邊流淚道:“天可憐見,姑娘何時受過這種罪,從小到大,便是油皮也不曾破過,如今倒……”說著便說不下去,轉過身拭起滾落的淚水來。


    方氏一言不發地坐著,望著那窗外出了神。


    她暫時護住了秋官兒,雖隻是暫時,但好歹他暫時沒有性命之憂了。


    那她自己呢?貴妃是那個樣子,太子又是這個樣子,她隱隱約約覺察到太子在做些什麽,但是她無力阻止。


    她和小郡主的未來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無定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傍晚暴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傍晚暴雨並收藏尋無定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