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以工代賑
開局當媽,我在古代奮鬥 作者:木三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到東宮的肖宇把安康縣主的謝意轉告了給主子,另外還拿出一封安康縣主的信交給主子,“這是安康縣主讓卑職給殿下您帶回來的信。”
“哦,還有給孤的信?拿來給孤瞧瞧。”
太子有些好奇這位安康縣主會給自己寫什麽信,不知道別人知不知道,反正他是知道那位安康縣主是個有本事的人,直覺告訴他那位安康縣主不會無緣無故的給他寫什麽信。
當把信展開,看到上麵寫的三個字,太子眉頭一皺,呢喃道:“崔九如?”
“主子,安康縣主是寫了什麽給主子您啊?”肖宇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你看,你覺得是什麽意思?”
太子將手上的信遞給肖宇看,肖宇是他的心腹,他自是十分信任的,不然肖宇在把信拿回來給自己的路上有無數次可以打開來看的機會,但是肖宇沒有。
顯然肖宇對他這個主子也是十分忠心的。
肖宇接過信一看,三個字同樣將他看的眉頭一皺,“這個崔九如不是當時安縣病疫第一個上報朝廷的知府嗎?”
“難道安康縣主是向主子您舉薦他,他能把咱們這麽多天困困惑給解決了?”
“孤記得這個崔九如,這人是幹事事有才華的一個人,經過安縣病疫一事被調到了京城吧,你且速速前去將人請到東宮來。”
肖宇迅速領命出去將崔九如請到了東宮,以至於崔九如出現在東宮之時還一頭霧水。
“這城外雪災導致災民聚集,安康縣主向孤推薦了崔大人你,不知道崔大人......”
崔九如一聽安康縣主還沒有反應過來是誰,愣了一下才想起來是誰,又聽到太子說雪災,頓時明白了事情。
“太子殿下,臣有一計。”
太子看著他點頭,“說說。”
“以工代賑。”崔九如氣息沉穩的說道。
短短的四個字,卻是把這麽多天困惑他們的難題給解決了,“的確是妙計,崔大人不愧是安康縣主舉薦的人。”
“其實......”
“走,喊上所有的人都上書房去,好好商談一下這個事情,崔大人,一起吧。”
太子當即就高興的讓人去通知在府上所有幕僚到書房去商議事情。
當日晚上,太子就進了宮去求見皇帝。
季公公出去了一會,太子殿下就進了書房。
這一晚,天家父子倆在書房裏說了許久的話,太子才從書房裏出來,然後回了東宮。
等到太子走了後,太子半夜進宮麵聖的事情很快就被其他幾個兄弟們知道了。
二皇子府裏,二皇子得知了太子進宮的事情,隻是他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太子半夜跑皇宮裏去幹什麽,下意識的問懷裏抱著的人,“哎,他半夜去見父皇幹什麽呢?”
“殿下說的是太子嗎?”
“廢話!”
對上侍妾那張看向自己時茫然的臉,二皇子覺得這個新寵的小妾空長了一張好看的臉,頓時覺得沒什麽意思了。
手一鬆,二皇子就把懷裏抱著的小妾推開了,從床上下去了,“來人,去將府裏的幕僚和禮部尚書等人喊來。”
......
第二日的早朝上,皇帝讓人把太子連夜遞上的折子傳了下去給幾個兒子和大臣們看,大臣們看了無不點頭和讚譽太子的聰明。
皇帝聽到底下臣子們對太子的讚譽,簡直比誇他這個皇帝更讓他高興的。
要說哪個當爹的不喜歡聽別人誇自己兒子的,老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就給自個兒子安排差事:“這個主意是太子提出的,朕看此事就交給太子去處理吧,太子,這個差事交給你來辦?你可能辦好?”
“兒臣定當竭盡全力,不會讓父皇失望。”太子站出來領命道。
“好好好,朕就等著你的好消息。”
皇帝再一次感到自己選的太子沒錯,這個太子或許不是最聰明的,但卻懷有一顆仁慈之心、心懷天下,隻有這樣的人坐上了這個位置,才能把大盛治理好,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百年基業持續下去。
站在下麵的二皇子臉色鐵青,這會才明白昨日太子為何連夜進宮麵聖,白白讓太子搶走了這麽好的一個機會,簡直是氣的吐血。
二皇子一番思索,覺得以太子的聰明才智應該是想不出這樣的點子,到底是東宮哪個幕僚想出來的呢?
不過很快他又推翻了這種可能,若是東宮裏的幕僚想的,不早就拿出這麽好的賑災方法了嗎?何必現在才拿出來。
他懷疑這個主意不會是東宮裏等人想出來的法子。
但是會是誰想出來的呢?
有了!
二皇子想起昨日自己的人回來說太子派人去了一趟將軍府,難道是將軍府裏的人想出來的法子?但是周撿這會跟老三去西北賑災了,還把衛陽這個軍師帶走了。
既然周撿和衛陽都不在京城,會是誰想出來的法子呢?
直到下了朝回到府裏,又招來盯著東宮的人問道,才知道太子心腹帶了一個人回東宮,並且人昨夜就留在東宮裏了。
“廢物,這麽重要的事情竟然不上報,你們都幹什麽去了?”
二皇子氣的將手中的茶盞扔了過去,覺得還不解氣,更是將茶壺都扔在了地上。
崔九如,那不就是安縣上報病疫之事的知府?據說當初還在雲陽縣出任知府,和那周撿夫婦是好友。
上回提出了防疫十項控製了安縣病疫,後來周撿下落不明也是這位安康縣主找到的,現在這個崔九如恐怕也是她向太子舉薦的。
二皇子的心裏對這位安康縣主感到十分的好奇和感興趣了。
隻是聽說那位安康縣主整日都待在將軍府裏,怕是沒機會見著了啊,二皇子心裏有些惋惜。
當天太子就接管了安排城外災民的差事,並親自帶人出城處理災民的事情。
如意得知消息後,把他們的人撤走了,施粥的棚子留給官府的人,另外還捐贈了一批糧食和被褥給官府的人。
賀家商行那邊,賀洲按照外甥說的那樣,給官府捐了一批藥材,還有一張防疫的房子一並交給此次負責接管物資的人。
將軍府和賀家商行的東西是一並送過去的,負責此次接管捐贈屋子的正是崔九如,對兩家送東西來的人很是客氣。
皇帝和大臣見到太子把城外災民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很是滿意。
見到有越來越多的大臣支持太子後,二皇子的眼裏布滿了陰鷙......
“哦,還有給孤的信?拿來給孤瞧瞧。”
太子有些好奇這位安康縣主會給自己寫什麽信,不知道別人知不知道,反正他是知道那位安康縣主是個有本事的人,直覺告訴他那位安康縣主不會無緣無故的給他寫什麽信。
當把信展開,看到上麵寫的三個字,太子眉頭一皺,呢喃道:“崔九如?”
“主子,安康縣主是寫了什麽給主子您啊?”肖宇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你看,你覺得是什麽意思?”
太子將手上的信遞給肖宇看,肖宇是他的心腹,他自是十分信任的,不然肖宇在把信拿回來給自己的路上有無數次可以打開來看的機會,但是肖宇沒有。
顯然肖宇對他這個主子也是十分忠心的。
肖宇接過信一看,三個字同樣將他看的眉頭一皺,“這個崔九如不是當時安縣病疫第一個上報朝廷的知府嗎?”
“難道安康縣主是向主子您舉薦他,他能把咱們這麽多天困困惑給解決了?”
“孤記得這個崔九如,這人是幹事事有才華的一個人,經過安縣病疫一事被調到了京城吧,你且速速前去將人請到東宮來。”
肖宇迅速領命出去將崔九如請到了東宮,以至於崔九如出現在東宮之時還一頭霧水。
“這城外雪災導致災民聚集,安康縣主向孤推薦了崔大人你,不知道崔大人......”
崔九如一聽安康縣主還沒有反應過來是誰,愣了一下才想起來是誰,又聽到太子說雪災,頓時明白了事情。
“太子殿下,臣有一計。”
太子看著他點頭,“說說。”
“以工代賑。”崔九如氣息沉穩的說道。
短短的四個字,卻是把這麽多天困惑他們的難題給解決了,“的確是妙計,崔大人不愧是安康縣主舉薦的人。”
“其實......”
“走,喊上所有的人都上書房去,好好商談一下這個事情,崔大人,一起吧。”
太子當即就高興的讓人去通知在府上所有幕僚到書房去商議事情。
當日晚上,太子就進了宮去求見皇帝。
季公公出去了一會,太子殿下就進了書房。
這一晚,天家父子倆在書房裏說了許久的話,太子才從書房裏出來,然後回了東宮。
等到太子走了後,太子半夜進宮麵聖的事情很快就被其他幾個兄弟們知道了。
二皇子府裏,二皇子得知了太子進宮的事情,隻是他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太子半夜跑皇宮裏去幹什麽,下意識的問懷裏抱著的人,“哎,他半夜去見父皇幹什麽呢?”
“殿下說的是太子嗎?”
“廢話!”
對上侍妾那張看向自己時茫然的臉,二皇子覺得這個新寵的小妾空長了一張好看的臉,頓時覺得沒什麽意思了。
手一鬆,二皇子就把懷裏抱著的小妾推開了,從床上下去了,“來人,去將府裏的幕僚和禮部尚書等人喊來。”
......
第二日的早朝上,皇帝讓人把太子連夜遞上的折子傳了下去給幾個兒子和大臣們看,大臣們看了無不點頭和讚譽太子的聰明。
皇帝聽到底下臣子們對太子的讚譽,簡直比誇他這個皇帝更讓他高興的。
要說哪個當爹的不喜歡聽別人誇自己兒子的,老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就給自個兒子安排差事:“這個主意是太子提出的,朕看此事就交給太子去處理吧,太子,這個差事交給你來辦?你可能辦好?”
“兒臣定當竭盡全力,不會讓父皇失望。”太子站出來領命道。
“好好好,朕就等著你的好消息。”
皇帝再一次感到自己選的太子沒錯,這個太子或許不是最聰明的,但卻懷有一顆仁慈之心、心懷天下,隻有這樣的人坐上了這個位置,才能把大盛治理好,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百年基業持續下去。
站在下麵的二皇子臉色鐵青,這會才明白昨日太子為何連夜進宮麵聖,白白讓太子搶走了這麽好的一個機會,簡直是氣的吐血。
二皇子一番思索,覺得以太子的聰明才智應該是想不出這樣的點子,到底是東宮哪個幕僚想出來的呢?
不過很快他又推翻了這種可能,若是東宮裏的幕僚想的,不早就拿出這麽好的賑災方法了嗎?何必現在才拿出來。
他懷疑這個主意不會是東宮裏等人想出來的法子。
但是會是誰想出來的呢?
有了!
二皇子想起昨日自己的人回來說太子派人去了一趟將軍府,難道是將軍府裏的人想出來的法子?但是周撿這會跟老三去西北賑災了,還把衛陽這個軍師帶走了。
既然周撿和衛陽都不在京城,會是誰想出來的法子呢?
直到下了朝回到府裏,又招來盯著東宮的人問道,才知道太子心腹帶了一個人回東宮,並且人昨夜就留在東宮裏了。
“廢物,這麽重要的事情竟然不上報,你們都幹什麽去了?”
二皇子氣的將手中的茶盞扔了過去,覺得還不解氣,更是將茶壺都扔在了地上。
崔九如,那不就是安縣上報病疫之事的知府?據說當初還在雲陽縣出任知府,和那周撿夫婦是好友。
上回提出了防疫十項控製了安縣病疫,後來周撿下落不明也是這位安康縣主找到的,現在這個崔九如恐怕也是她向太子舉薦的。
二皇子的心裏對這位安康縣主感到十分的好奇和感興趣了。
隻是聽說那位安康縣主整日都待在將軍府裏,怕是沒機會見著了啊,二皇子心裏有些惋惜。
當天太子就接管了安排城外災民的差事,並親自帶人出城處理災民的事情。
如意得知消息後,把他們的人撤走了,施粥的棚子留給官府的人,另外還捐贈了一批糧食和被褥給官府的人。
賀家商行那邊,賀洲按照外甥說的那樣,給官府捐了一批藥材,還有一張防疫的房子一並交給此次負責接管物資的人。
將軍府和賀家商行的東西是一並送過去的,負責此次接管捐贈屋子的正是崔九如,對兩家送東西來的人很是客氣。
皇帝和大臣見到太子把城外災民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很是滿意。
見到有越來越多的大臣支持太子後,二皇子的眼裏布滿了陰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