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裴淑妃一聽,仿佛被踩住了尾巴。
“夠了。”元淮被聒噪地心煩,於是嗬斥道。
“陛下,”康嬪說道,“臣妾聽說,廢庶人柳氏實在大內天牢之中自戕而亡的,隻是有人曾目睹,廢庶人柳氏自戕之前,有人曾親眼看到宣政夫人去大內天牢探視過柳氏,等夫人出來後不久,柳氏便身亡了,陛下不覺得其中有蹊蹺嗎?”
“是何人目睹她去探視柳氏的?”元淮問道。
“正是柳才人從前的侍女荃兒,”康嬪說道,“此刻人就在殿外候著,陛下可要傳召。”
“傳她進來。”元淮說道。
康裕領著荃兒走了進來,荃兒從前是穆妃柳蕙兒身邊的侍女,穆妃死後,未曾去守陵,和柳才人一同留在了宮中,後來又做了柳才人的貼身侍女。
“奴婢荃兒,叩見陛下。”荃兒磕頭道。
“荃兒,將你那日親眼所見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訴陛下。”康嬪說道。
“是,奴婢遵旨。”荃兒說道,“昭獻皇後遇刺的那一日,才人被押入了天牢,奴婢因為是貼身侍奉才人的,刺殺皇後,茲事體大,連奴婢和其餘幾個侍奉才人的宮女也被送到了慎刑司去問話,之後又被慎刑司的人移交到大內天牢,當奴婢被人押到大內天牢之時,看到……”
“看到什麽?”榮妃問道。
“看到宣政夫人身邊的人守在大內天牢的北門,過了一會兒,宣政夫人也從天牢的北門出來,奴婢恰好被人拘押進去,想不到進去不久,便聽到了裏頭傳來了有一女囚過身的消息,那過身的女囚不是旁人,正是奴婢從前的主子、行刺昭獻皇後的廢庶人柳氏,奴婢當時便覺得疑惑,柳氏是刺殺昭獻皇後之人,宣政夫人去見她做什麽?又為何夫人出來後不久,柳氏便過身了。”
眾嬪妃聽完,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覺得確實有些可疑。
“你既然入了天牢那種地方,”獻嬪問道。“如今怎麽又好端端地出來了?又為何能將此事告知康嬪? 如今還呈到陛下麵前來了,憑你一個宮女,如何敢疑心宣政夫人?還是有誰蓄意指使你如此?”
“娘娘明鑒,”荃兒對獻嬪磕頭說道,“後來奴婢經過重重盤問,知道奴婢與昭獻皇後遇刺一事屬實無關,於是便將奴婢放出了大內天牢,被分配到掖庭宮當差,有一日奴婢被分派到康嬪娘娘的宮中,給娘娘宮中的宮娥們送衣裳,被娘娘看到,康嬪娘娘看奴婢臉熟,垂問了奴婢幾句,奴婢因此此事晝夜不安,才鬥膽告訴了康嬪娘娘,即使給奴婢一萬個膽子,奴婢也不敢受人指使誣陷夫人啊。”
元淮聽完,心中隻覺得有一股冷意,於是問諸葛憶蓀,“你可有話辯駁?不然,朕便要按照宮中律令,將你囚入大內天牢審問。”
“我的確是去見過柳才人。”諸葛憶蓀坦率地說道,“隻是她之所以會刺殺崔氏,不過是因著她與崔皇後之間的私仇罷了,若是要殺崔氏,我何必要用這樣不體麵的法子。”
“私仇?什麽樣的私仇竟讓她有膽子去刺殺皇後?”元淮說道。
“荃兒。”諸葛憶蓀對荃兒說道,“你從前是與柳才人一同在穆妃的身邊侍奉的,你的名字荃兒與她的名字莘兒,都是入了柳府之後才起的,我說的可是?”
“是,夫人說的不錯。”荃兒說道。
“那你可知道柳莘兒原來的名字叫什麽?”
“奴婢……不知道。”荃兒心想,連我從前的名字都忘了,又何況是她呢。
“這柳才人柳莘兒,原名韓從嫣,出身昌黎韓氏,”諸葛憶蓀對元淮說道,“她的父親,便是從前的國子監四品司業韓康儒,因為被崔氏牽扯進延昌三年劉氏逆案,才使得韓康儒丟了官職,一家人淪為庶民,隻能寄居在親友家度日,後來她的父母皆亡故,一家隻剩下她與妹妹、乳母相依為命,後來因為家貧,妹妹也淪落風塵,進了菡香樓做了姑娘,喚作瑰雲。”
元淮一聽,心想道,“瑰雲,這不是從前與秦王常佑有了孩子的那個風塵女子嗎?她竟然是柳才人的妹妹?”
諸葛憶蓀看著元淮的雙眼,那眼神中略帶一絲笑意,反複是說,“還讓我說下去嗎?若是再容我說下去,你的兒子、你那不堪的妻子、你兩個不成器的內兄弟,他們所做的醃臢事,可就要宣揚出去,讓天下人口耳相傳了。”
諸葛憶蓀看元淮掙在那裏不發一言,於是剛要說,結果聽到堂上的元淮喊道,“夠了,不必說了,不過是些陳年唆使,何必再捕風捉影,這般攪鬧聒噪?”
元淮瞥了一旁的康嬪一眼,康嬪看元淮眼神中的怒氣,也知道若是再生事,元淮隻怕也要追究她的罪過,於是也示意荃兒不必再說。
“夠了。”元淮被聒噪地心煩,於是嗬斥道。
“陛下,”康嬪說道,“臣妾聽說,廢庶人柳氏實在大內天牢之中自戕而亡的,隻是有人曾目睹,廢庶人柳氏自戕之前,有人曾親眼看到宣政夫人去大內天牢探視過柳氏,等夫人出來後不久,柳氏便身亡了,陛下不覺得其中有蹊蹺嗎?”
“是何人目睹她去探視柳氏的?”元淮問道。
“正是柳才人從前的侍女荃兒,”康嬪說道,“此刻人就在殿外候著,陛下可要傳召。”
“傳她進來。”元淮說道。
康裕領著荃兒走了進來,荃兒從前是穆妃柳蕙兒身邊的侍女,穆妃死後,未曾去守陵,和柳才人一同留在了宮中,後來又做了柳才人的貼身侍女。
“奴婢荃兒,叩見陛下。”荃兒磕頭道。
“荃兒,將你那日親眼所見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訴陛下。”康嬪說道。
“是,奴婢遵旨。”荃兒說道,“昭獻皇後遇刺的那一日,才人被押入了天牢,奴婢因為是貼身侍奉才人的,刺殺皇後,茲事體大,連奴婢和其餘幾個侍奉才人的宮女也被送到了慎刑司去問話,之後又被慎刑司的人移交到大內天牢,當奴婢被人押到大內天牢之時,看到……”
“看到什麽?”榮妃問道。
“看到宣政夫人身邊的人守在大內天牢的北門,過了一會兒,宣政夫人也從天牢的北門出來,奴婢恰好被人拘押進去,想不到進去不久,便聽到了裏頭傳來了有一女囚過身的消息,那過身的女囚不是旁人,正是奴婢從前的主子、行刺昭獻皇後的廢庶人柳氏,奴婢當時便覺得疑惑,柳氏是刺殺昭獻皇後之人,宣政夫人去見她做什麽?又為何夫人出來後不久,柳氏便過身了。”
眾嬪妃聽完,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覺得確實有些可疑。
“你既然入了天牢那種地方,”獻嬪問道。“如今怎麽又好端端地出來了?又為何能將此事告知康嬪? 如今還呈到陛下麵前來了,憑你一個宮女,如何敢疑心宣政夫人?還是有誰蓄意指使你如此?”
“娘娘明鑒,”荃兒對獻嬪磕頭說道,“後來奴婢經過重重盤問,知道奴婢與昭獻皇後遇刺一事屬實無關,於是便將奴婢放出了大內天牢,被分配到掖庭宮當差,有一日奴婢被分派到康嬪娘娘的宮中,給娘娘宮中的宮娥們送衣裳,被娘娘看到,康嬪娘娘看奴婢臉熟,垂問了奴婢幾句,奴婢因此此事晝夜不安,才鬥膽告訴了康嬪娘娘,即使給奴婢一萬個膽子,奴婢也不敢受人指使誣陷夫人啊。”
元淮聽完,心中隻覺得有一股冷意,於是問諸葛憶蓀,“你可有話辯駁?不然,朕便要按照宮中律令,將你囚入大內天牢審問。”
“我的確是去見過柳才人。”諸葛憶蓀坦率地說道,“隻是她之所以會刺殺崔氏,不過是因著她與崔皇後之間的私仇罷了,若是要殺崔氏,我何必要用這樣不體麵的法子。”
“私仇?什麽樣的私仇竟讓她有膽子去刺殺皇後?”元淮說道。
“荃兒。”諸葛憶蓀對荃兒說道,“你從前是與柳才人一同在穆妃的身邊侍奉的,你的名字荃兒與她的名字莘兒,都是入了柳府之後才起的,我說的可是?”
“是,夫人說的不錯。”荃兒說道。
“那你可知道柳莘兒原來的名字叫什麽?”
“奴婢……不知道。”荃兒心想,連我從前的名字都忘了,又何況是她呢。
“這柳才人柳莘兒,原名韓從嫣,出身昌黎韓氏,”諸葛憶蓀對元淮說道,“她的父親,便是從前的國子監四品司業韓康儒,因為被崔氏牽扯進延昌三年劉氏逆案,才使得韓康儒丟了官職,一家人淪為庶民,隻能寄居在親友家度日,後來她的父母皆亡故,一家隻剩下她與妹妹、乳母相依為命,後來因為家貧,妹妹也淪落風塵,進了菡香樓做了姑娘,喚作瑰雲。”
元淮一聽,心想道,“瑰雲,這不是從前與秦王常佑有了孩子的那個風塵女子嗎?她竟然是柳才人的妹妹?”
諸葛憶蓀看著元淮的雙眼,那眼神中略帶一絲笑意,反複是說,“還讓我說下去嗎?若是再容我說下去,你的兒子、你那不堪的妻子、你兩個不成器的內兄弟,他們所做的醃臢事,可就要宣揚出去,讓天下人口耳相傳了。”
諸葛憶蓀看元淮掙在那裏不發一言,於是剛要說,結果聽到堂上的元淮喊道,“夠了,不必說了,不過是些陳年唆使,何必再捕風捉影,這般攪鬧聒噪?”
元淮瞥了一旁的康嬪一眼,康嬪看元淮眼神中的怒氣,也知道若是再生事,元淮隻怕也要追究她的罪過,於是也示意荃兒不必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