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質問
年代文邊緣人物的美好生活 作者:餘意喻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嚴姨媽打了嚴勤書一巴掌,沒再說話,離開房間,用力把房門關上。
嚴勤書把酒瓶放好,躺在床上發呆。他和爸也說過相似的話,爸立即就懷疑上嚴清的身份,而媽沒有相信,但是懷疑的種子或許已經種下。
他剛退役回到家裏,得知嚴楹書成了逃犯,下落不明,嚴家其他人跟他說嚴楹書的事,他下意識不相信,這個家也變得陌生,他想要探清這一切。
一日,他獨自在家時,門口多了一封信,是嚴楹書寫給他的信。
他想楹書肯定是恨上家裏人,想要拿他做筏子,借機毀掉這個家。但他認真查過問題蔬菜這個案子,還有仔細觀察過嚴清,發現嚴清這個人很古怪,這麽多新鮮蔬菜,她到底是從哪運來的?公安那邊也不知,嚴楹書逃亡後,很多事都往嚴楹書身上堆,沒有了真正的答案。
他要將嚴清變得和嚴家一點關係都沒有,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嚴楹書也還在伺機報複,應該及時止損,要不然會家破人亡……
嚴姨媽坐在椅子上,看著廚房門口發呆。她也去李家查過,李家對於嚴清不是那個女人親生孩子的事是一問三不知,現在知道真相的人護士和那個女人都死了,無從查起。嚴清肯定是她的孩子,勤書隻是喝醉酒胡言亂語,她不能把那些話當真。
嚴姨媽轉頭看見嚴姨夫怒氣衝衝走進廚房,她趕緊過去,嚴清被嚴姨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嚴姨夫指著嚴清罵:“禍害,簡直就是禍害!要不是你惹出事來,楹書怎麽會被你害成那樣,我又怎麽會被連累停職處理,接受調查?怪不得錢津望會悔婚,他是有先見之明,娶你這個禍害進門,也隻會家門不幸。”
嚴清捂住被打腫的一邊臉,“嚴楹書的事,你沒有參與?還是你協助她潛逃的。我這個親生女兒出事後果嚴重,還是她這個和家裏沒有血緣關係的養女出事後果嚴重?你也是認真考慮衡量過的。我也是被騙,被害!”
嚴姨媽站在兩人中間勸架,“勤書還在家裏,讓勤書聽到就不好了,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嚴姨夫一臉無所謂地對嚴姨媽說:“就應該讓他聽到,他也能知道這個禍害的真麵目。不會像你一樣處處偏袒這個禍害。我懷疑眼前這個人根本不是我的女兒,是來招搖撞騙的,自從她來到家裏後,家裏是非諸多,還惹上大禍。她肯定是和她死去的小姨合夥來騙我們的……”
“我怎麽可能不是你們親生的?你現在為了自己不被革職,才急著跟我撇清關係。你根本不把我當作是你女兒,你心裏隻有嚴楹書這個女兒,家裏值錢的東西說給她就給她。之前我被抓,搭進去的錢全都是我出的,你沒有出過一分錢。如果不是因為她,我會在李家受苦那麽多年,掉進河裏差點死去?是她欠我的!”
嚴清這番話把嚴姨媽聽得淚流滿麵,她的女兒受太多苦了,她為剛才懷疑嚴清不是自己親生的感到內疚。
嚴姨夫卻油鹽不進,“你這麽有能耐,區區一個李家能把你害成什麽樣?你剛回來的時候手上沒有一點繭子,身體也很好,麵色紅潤。我看不出來李家是怎麽讓你受苦的。你是在誇大其詞,博得別人同情。”
“李家對我好,會讓我嫁給一個跟你年紀差不多大的男人?你在自欺欺人……”嚴清失望地看著嚴姨夫。
嚴姨夫無視嚴清表現出來的失望,“就是因為李家讓你嫁給一個你不想嫁的人才逃婚,來投靠你小姨。你也親口和我們這麽說過。你的小姨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保護不了你,李家又不能回,這不就盯上和她相熟的琴月,醫院的人都知道琴月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
我從來沒有說李家待你好,我隻是說你在誇大其詞,你總是給我扣帽子,左言他顧,逃避我的疑問。
回答我,你隻在那個護士那裏住了不到一個月,你還要照顧病重的她,是怎麽把自己的身體養得健健康康,細皮嫩肉的。要真是像你所說的常年在李家做那麽多活,你手上怎麽一點繭子都沒有?你媽和楹書都沒幹過什麽重活,她們手上都有點繭子。”
嚴姨媽心中茫然,不知道要怎麽幫嚴清說話。
嚴姨夫見嚴清沉默回答不出來,就走出廚房不再和嚴清爭論。嚴姨夫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他現在知道要怎麽除去家裏這個禍害了,說不定楹書的罪名也能洗清。這還是多虧勤書的提醒。
………
四月的一個周日,林映羨和鍾述岑要去大劇院看《白毛女》的芭蕾舞劇,這是鍾述岑買到的票。
前一天晚上,鍾述岑把他做的第一件縫紉成品——圍裙交給林映羨檢驗。林映羨拿起圍裙檢查起來,雖做工有些粗糙,但也不失為一件完整合格的圍裙,林映羨給予了鍾述岑鼓勵,還問他想要什麽獎勵。鍾述岑拿出兩張票,說想要的獎勵是和林映羨一起去看這部舞劇。林映羨欣然答應。
林映羨在劇院遇到林映婉和她同學田正正。田正正是個女同學,她爸希望她是個正義又正直的人,日後女承父業,當人民的好公安。但田正正是個怕吃苦、怕受累的孩子,滿足不了老父親望女成鳳的心願,她當了百貨大樓的營業員,對當公安沒有任何興趣。
田正正就坐在林映羨旁邊,林映婉跟田正正換位置,她要坐在林映羨旁邊。
趁著還沒開場,幾人說著話,田正正看著林映羨,羨慕地說:“我也想像映婉那樣有一個你這樣的姐姐,對妹妹關心又照顧。聽映婉說,你有輛鳳凰牌的自行車,她都可以隨便騎,當作是自己的車一樣用。我看映婉騎車出來都很小心愛惜,和我哥一樣把自行車當愛人,別人都不能碰,生怕哪裏被刮花。唉,我每次跟我哥借車都得討價還價,求很久。”
嚴勤書把酒瓶放好,躺在床上發呆。他和爸也說過相似的話,爸立即就懷疑上嚴清的身份,而媽沒有相信,但是懷疑的種子或許已經種下。
他剛退役回到家裏,得知嚴楹書成了逃犯,下落不明,嚴家其他人跟他說嚴楹書的事,他下意識不相信,這個家也變得陌生,他想要探清這一切。
一日,他獨自在家時,門口多了一封信,是嚴楹書寫給他的信。
他想楹書肯定是恨上家裏人,想要拿他做筏子,借機毀掉這個家。但他認真查過問題蔬菜這個案子,還有仔細觀察過嚴清,發現嚴清這個人很古怪,這麽多新鮮蔬菜,她到底是從哪運來的?公安那邊也不知,嚴楹書逃亡後,很多事都往嚴楹書身上堆,沒有了真正的答案。
他要將嚴清變得和嚴家一點關係都沒有,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嚴楹書也還在伺機報複,應該及時止損,要不然會家破人亡……
嚴姨媽坐在椅子上,看著廚房門口發呆。她也去李家查過,李家對於嚴清不是那個女人親生孩子的事是一問三不知,現在知道真相的人護士和那個女人都死了,無從查起。嚴清肯定是她的孩子,勤書隻是喝醉酒胡言亂語,她不能把那些話當真。
嚴姨媽轉頭看見嚴姨夫怒氣衝衝走進廚房,她趕緊過去,嚴清被嚴姨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嚴姨夫指著嚴清罵:“禍害,簡直就是禍害!要不是你惹出事來,楹書怎麽會被你害成那樣,我又怎麽會被連累停職處理,接受調查?怪不得錢津望會悔婚,他是有先見之明,娶你這個禍害進門,也隻會家門不幸。”
嚴清捂住被打腫的一邊臉,“嚴楹書的事,你沒有參與?還是你協助她潛逃的。我這個親生女兒出事後果嚴重,還是她這個和家裏沒有血緣關係的養女出事後果嚴重?你也是認真考慮衡量過的。我也是被騙,被害!”
嚴姨媽站在兩人中間勸架,“勤書還在家裏,讓勤書聽到就不好了,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嚴姨夫一臉無所謂地對嚴姨媽說:“就應該讓他聽到,他也能知道這個禍害的真麵目。不會像你一樣處處偏袒這個禍害。我懷疑眼前這個人根本不是我的女兒,是來招搖撞騙的,自從她來到家裏後,家裏是非諸多,還惹上大禍。她肯定是和她死去的小姨合夥來騙我們的……”
“我怎麽可能不是你們親生的?你現在為了自己不被革職,才急著跟我撇清關係。你根本不把我當作是你女兒,你心裏隻有嚴楹書這個女兒,家裏值錢的東西說給她就給她。之前我被抓,搭進去的錢全都是我出的,你沒有出過一分錢。如果不是因為她,我會在李家受苦那麽多年,掉進河裏差點死去?是她欠我的!”
嚴清這番話把嚴姨媽聽得淚流滿麵,她的女兒受太多苦了,她為剛才懷疑嚴清不是自己親生的感到內疚。
嚴姨夫卻油鹽不進,“你這麽有能耐,區區一個李家能把你害成什麽樣?你剛回來的時候手上沒有一點繭子,身體也很好,麵色紅潤。我看不出來李家是怎麽讓你受苦的。你是在誇大其詞,博得別人同情。”
“李家對我好,會讓我嫁給一個跟你年紀差不多大的男人?你在自欺欺人……”嚴清失望地看著嚴姨夫。
嚴姨夫無視嚴清表現出來的失望,“就是因為李家讓你嫁給一個你不想嫁的人才逃婚,來投靠你小姨。你也親口和我們這麽說過。你的小姨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保護不了你,李家又不能回,這不就盯上和她相熟的琴月,醫院的人都知道琴月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
我從來沒有說李家待你好,我隻是說你在誇大其詞,你總是給我扣帽子,左言他顧,逃避我的疑問。
回答我,你隻在那個護士那裏住了不到一個月,你還要照顧病重的她,是怎麽把自己的身體養得健健康康,細皮嫩肉的。要真是像你所說的常年在李家做那麽多活,你手上怎麽一點繭子都沒有?你媽和楹書都沒幹過什麽重活,她們手上都有點繭子。”
嚴姨媽心中茫然,不知道要怎麽幫嚴清說話。
嚴姨夫見嚴清沉默回答不出來,就走出廚房不再和嚴清爭論。嚴姨夫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他現在知道要怎麽除去家裏這個禍害了,說不定楹書的罪名也能洗清。這還是多虧勤書的提醒。
………
四月的一個周日,林映羨和鍾述岑要去大劇院看《白毛女》的芭蕾舞劇,這是鍾述岑買到的票。
前一天晚上,鍾述岑把他做的第一件縫紉成品——圍裙交給林映羨檢驗。林映羨拿起圍裙檢查起來,雖做工有些粗糙,但也不失為一件完整合格的圍裙,林映羨給予了鍾述岑鼓勵,還問他想要什麽獎勵。鍾述岑拿出兩張票,說想要的獎勵是和林映羨一起去看這部舞劇。林映羨欣然答應。
林映羨在劇院遇到林映婉和她同學田正正。田正正是個女同學,她爸希望她是個正義又正直的人,日後女承父業,當人民的好公安。但田正正是個怕吃苦、怕受累的孩子,滿足不了老父親望女成鳳的心願,她當了百貨大樓的營業員,對當公安沒有任何興趣。
田正正就坐在林映羨旁邊,林映婉跟田正正換位置,她要坐在林映羨旁邊。
趁著還沒開場,幾人說著話,田正正看著林映羨,羨慕地說:“我也想像映婉那樣有一個你這樣的姐姐,對妹妹關心又照顧。聽映婉說,你有輛鳳凰牌的自行車,她都可以隨便騎,當作是自己的車一樣用。我看映婉騎車出來都很小心愛惜,和我哥一樣把自行車當愛人,別人都不能碰,生怕哪裏被刮花。唉,我每次跟我哥借車都得討價還價,求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