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適。”林映羨把挎包放下,喝了一杯溫開水才感覺舒服一點,公交車又擠又晃,她坐得很不舒服。


    林母問:“是哪方麵不合適?”


    “他有個愛慕他的好朋友,耳根子也軟。”處處踩林映羨的雷點。


    “耳根軟有什麽關係,說明他以後能聽你的話,愛慕他的好朋友,等這個好朋友嫁了也不會妨礙到你們。”周東紅聽林母說過那個男同誌家裏條件比嚴家還要好,這點小缺點在周東紅看來不是缺點,林映羨嫁到這樣的人家,對林映羨自己、對家裏也有好處。


    林映羨說:“差就差在他不會拒絕愛慕他的好朋友。他沒有能力處理好這一段關係,以後萬一我和他父母的關係不好,他也處理不過來。”


    “那就算了,你還年輕,不著急。”林母聽了也不喜歡,家裏條件好有什麽用,到時候這些好條件都會成了壓製林映羨的枷鎖。


    林映婉剛從外麵回來,把自行車鑰匙還給林映羨,“絕對沒有任何損壞。”


    林映羨今天不用車,她自然不會錯過,用一毛錢向林映羨租自行車。林映羨看林映婉最近安分,沒來招惹她,林映婉磨了她一會兒,她就答應租自行車給林映婉。


    林映婉很興奮地和她們說:“我車間的萬書記出事了,我回來路過她家,正被人抄家。”


    “肯定是上次生日的事太張揚。”林母說出自己的猜測。


    “九成九,幸好我隻送了不到兩塊錢的點心,我看到有人送了一瓶茅台,十塊錢一瓶,都快抵上我半個月工資了,這種酒還要有門路拿到的批條才能買到的。當時萬書記還很喜歡,送禮的人也開心。現在送禮的人得在家哭了。”林映婉也心疼自己那一塊六毛三打水漂了。


    周東紅好奇地問:“你們說會是誰舉報的?”


    林映婉搖搖頭,“不知道是誰,車間裏不喜歡她的人多了去了,很難猜。”沒有哪個工人對熱衷於收禮辦事的領導有好感。


    林映婉把一瓶墨水塞到林映羨手上,別扭地說:“我看你那瓶墨水快用完了。謝謝那天給我出主意。”


    林映羨看一眼手上的墨水,說了一句謝謝。


    傍晚,林父和林映偉釣魚回來,大家都圍著他們拿回來的水桶看。


    林母看到水桶裏隻有一條大點的鱸魚,其他都是小雜魚,“出去釣了一天的魚,就這麽一點收獲?”


    “鱸魚還是我釣的,爸今天運氣特別差,一條大魚都沒釣到,還釣到水草,搞得我以為要釣到大魚,白費力氣把水草給拉上來。”當時林映偉看到是一團水草,人都蔫了。


    “釣魚是為了陶冶情操,收獲不重要。”林父試圖為自己今天差點空軍辯解,一開始他看不上小雜魚,到後麵連小雜魚都釣不上。


    林母戲謔地看林父的辯解,林父被她看得心虛,“映偉,紅燒雜魚別有一番滋味,你說是不是?”


    “是,不過拿來炸更好吃。”林映偉不拆林父的台,幫他轉移話題。


    “拿來炸費油,就做紅燒雜魚好了。你們父子倆就會給我添麻煩,都不知道這些小魚處理起來多麻煩。”林母絮絮叨叨地拿著水桶到公共廚房處理魚,把林映羨叫過去幫忙。


    在處理雜魚的時候,林母和林映羨說起劉大娘的事,“最近玉珍嫂都不出來,都是她兩個兒媳做飯。”


    林映羨覺得稀奇,“劉大娘最看重廚房了,生怕兒媳婦會多用廚房的東西,每次做飯她都要在旁邊看著才放心。現在居然不出來。說起來,感覺好幾天都沒有聽到她的聲音了。”


    “不知道是病了還是怎麽樣,今天一天都沒聽到她的聲音。”林母平時要去上班,都沒怎麽留意,到今天休息才發現劉大娘安靜得異常。


    在池子裏洗菜的馬嬸聽到她們說話,壓低聲音對她們說:“玉珍被趕回村裏了。”


    “怎麽回事?”林母停下殺魚的動作,看向馬嬸。


    馬嬸最愛說八卦,有人捧場,她的興致就來了。馬嬸把洗菜盆子挪近林母那邊,“兒子兒媳婦都不喜歡她,上次大鬧一場後,二兒子還揚言和她斷絕關係。人老了,沒有錢傍身,又沒有收入。平時再怎麽凶,也隻是虛殼子。沒有兒子撐腰,她現在哪有底氣和兒媳婦對抗。當初戶口也沒轉到城裏,這不給了兒子兒媳機會趕她回去。在城裏幾十年,對老家都不熟悉了,隻有一間破舊老房子……”


    “玉珍嫂對誰都挑剔刻薄,但她對兩個兒子絕對不差,一個寡母獨自拉扯大兩個小子。當年玉珍嫂那口子走得早,廠裏要收回房子,要不是她硬是守住,他們在城裏哪有房子……”雖然林母很不喜歡劉大娘,但客觀來說劉大娘對兩個兒子是掏心掏肺的好。


    林映羨覺得劉大娘兩個兒子在婆媳鬥爭中始終是受益者,自己不出麵,躲在她們背後默默受益。無論誰輸誰贏,他們都有好處。


    馬嬸餘光看到劉大娘的大兒媳來廚房了,給林母使了眼色,連忙轉移話題,“文月,魚看著很鮮活,是在哪裏買的?”


    “是老林和映偉釣的。”


    “怪不得,他們這個愛好好啊,還能帶魚回來吃……”


    兩人聊天聊得自然,劉大嫂沒察覺到異常,自顧自做飯。


    沒多久劉二嫂也過來幫忙,公共廚房一戶隻有一個灶,他們要合起來做飯。劉二嫂在和別家聊天時話裏話外都在暗示劉大嫂家米吃太多,她家虧了。


    劉大嫂默不作聲,當作沒聽見。


    馬嬸和林母對視了一眼,沒有共同的敵人,同盟也會幹戈相向。


    林母和林映羨將雜魚、鱸魚處理好後,林母燒熱鍋加入豬油,等豬油熱化,再把雜魚和薑蒜放進去煎香。


    林映羨拿來熱水瓶倒適量的熱水進鍋裏,林母放進醬油和其他調料,“回去的時候喊你爸拿黃酒過來。”


    “好。”林映羨回到家裏把熱水瓶放好,“爸,媽叫你拿黃酒過去。”


    “這就來。”在裏間寫東西的林父出來客廳,從櫃子裏找出一瓶黃酒。


    周東紅和林映偉在客廳看火燜紅薯飯。外麵公共廚房的灶不夠用,他們就在屋裏的爐子燜米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文邊緣人物的美好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意喻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意喻意並收藏年代文邊緣人物的美好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