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是一個長期、係統性的工程。


    秦詞看著張檢給她的新報告內容,由於開門紅開得太漂亮,總局高層方麵對這次探月工程的信心倍增,計劃已經規劃到了2050年。


    秦詞:我上輩子都沒活到過2050年……


    “雖然探月工程規劃了這麽長的時間,”張檢拿出另一份文件,“但是組織對你有另外的培養計劃。”


    秦詞詫異地看了眼孫老師,見他點點頭便知道孫老師也是知道這個事情的,接過文件袋打開看了起來。


    “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秦詞輕聲念出聲。


    張檢和孫遠鬆點了點頭,大家都是科研一線待過的研究員,聽到這個概念都知道是為什麽要發展海射火箭。


    首先,海上發射可以徹底解決火箭飛行過程中艙段分離落到地麵可能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害問題。


    通過海上航行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航落區,能有效解決火箭航區和殘骸落區的安全問題,大幅降低陸地發射人員疏散成本。(安全性)


    其次,海上發射能夠自由選擇火箭發射的緯度,針對不同軌道的衛星,選擇最合適的緯度進行發射,有效節省燃料,火箭一次就能攜帶更重或者更多的衛星進入太空,航天發射的成本就能得到有效降低。(經濟效益)


    最後,火箭在赤道附近發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轉速度,節省推進劑消耗量,從而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


    海上發射平台不受陸地限製,可以在海上大範圍移動,讓火箭找到它的“理想的發射地”。(方便發射)


    最重要的還有一點就是關於國家安全戰略方麵。


    張檢和孫遠鬆對視了一眼,兩個人都不禁感慨,這兩年說得上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高峰期,各種技術壁壘被打破,各種新研究專利內容握在手裏。


    連國外那些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都攔不住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


    高層也是第一時間關注到了秦詞,這不想方設法給孩子送“業績”,想要讓秦詞早點在航天領域站穩腳跟。


    但是這種“業績”也是一種壓力。


    萬一秦詞沒接得住,那便成了笑話。


    張檢和孫遠鬆也是頂了蠻大壓力,他們倆是絕對相信秦詞的,所以還給秦詞做了擔保人。


    航天事業的發展急需人才。


    為什麽要給秦詞送“業績”。


    如果秦詞年紀再大點,大家都不會懷疑她這兩年所做出的努力和汗水。


    但是,她還是年紀太小了點。


    沒有哪個領域會接受一個連18歲都未滿,大學沒有畢業的孩子來當領頭羊。


    所以要給她積攢名聲和威望,送“業績”便是一種方法。


    海上火箭發射,是一直以來行業內都在關注的一個話題。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沒能早些開始研究。


    一是技術方麵,海上發射涉及到“航天+海工”技術的結合,需要突破海上發射穩定性、無線通信可靠性等關鍵技術。


    這些技術難題需要時間進行攻關和驗證。


    二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航天發射活動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海上發射具有快速響應、靈活發射等特點,能夠滿足國內外蓬勃發展的小型科學試驗衛星與商業衛星的發射任務需求。


    這次高層選擇把這個拿出來也是有一種試探和考驗的意味。


    解決第一個大問題,秦詞作為主負責人需要去和海工方麵對接,也算是考察她的知識麵和交際能力。


    對於這種兩個工種合作的項目,那絕對不是你以為你隻需要管好自己這方麵的專業問題就夠了的,你必須去了解和研究海工的知識才能知道有些事為什麽不能幹,為什麽這樣解決會好一些。


    關於第二大問題,涉及到了一些關於航天經濟方麵,負責人應該分析清楚一些合作項目的優缺點和利弊,發展航天商業那絕對是用來給國家賺錢的。


    如果你沒有厚實的專業底子,怎麽去分辨人家這項目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等等。


    總之一句話,這個項目能讓高層看到秦詞對於航天事業的專業性和商業價值。


    “我一個人去嗎?”秦詞糾結了一下,拒絕是不可能拒絕的,但是如果能帶熟悉的團隊一起去那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你團隊那三個都帶走,還能額外帶倆團隊,到時候把名單給我就行。”


    “李克團隊和任維團隊!”秦詞毫不猶豫,這倆團隊跟著她都征戰三個項目了,用起來很順手。


    而且李克成像那邊已經很成熟了,她接下來還想帶著他繼續研究新技術呢。


    任維那邊通信技術方麵,這不是衛星必要的技術嘛,一定得帶走。


    “那我去和他們那邊溝通。”張檢見她說得這麽幹脆也是沒想到,已經組成一個大團隊了嘛。


    “啊,張老師,我先去和他們倆談一下吧。”秦詞反應過來,別等下人家不願意跟著她跑去研究新項目呢,好像她很專橫一樣。


    “行,那你確定好了告訴我一聲。”張檢表示理解。


    孫遠鬆看了眼秦詞,也是跟張檢想到一塊去了,這麽快就已經找到合適的合作小組了嗎?


    ………


    秦詞從孫院士那出來,然後就跑到李克他們實驗室,把人拉到門口跟他說了這個事。


    “emm,當然,你要是不願意……”我就另外找人,秦詞看著他呆愣愣的樣子,以為人家不樂意。


    “願意願意,我隻是在想你為什麽會找我……”李克有些受寵若驚。


    他四十了還是小研究員,倒不是他研究能力不行,主要是不太會跟其他團隊協作。


    他有點中年社畜那種,推一下擺一下的鍾擺,之前擺爛慣了,現在被秦詞推得不能停擺。


    這段時間他雖然總是吐槽秦詞對他們太狠,但是心裏也是很感激她,不然沒有進步如此之大的他。


    “咱倆都這麽有默契了,我去哪再找一個願意配合我玩技術的隊友啊!”秦詞理所當然,她是真的覺得李克很耐心。


    之前接觸過其他團隊,每次她提點什麽要求都一而再再而三的詢問她到底為什麽要這麽做。


    但是李克從不,他會自己去發現為什麽秦詞會這樣要求,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完成任務。


    秦詞需要配合她的隊友,但是不要完全服從她的隊友,畢竟搞科研一點腦子不動,那不就等於她帶人家躺贏嗎!


    她不允xi!!


    “謝謝。”李克看著秦詞,heart軟軟的。


    “那你答應我了,我上報名單了,我還得去找任維,不和你講了。”秦詞擺了擺手不用謝,她還得謝謝他呢。


    李克:原來我也不是唯一……


    秦詞:這有什麽好唯一的我請問呢!!


    任維那邊也沒問題。


    拒絕才是傻瓜吧!


    雖然是去全新項目,但是秦詞的實力大家都有目共睹,他完全相信秦詞好吧。


    第二天張檢就收到了秦詞的確認信息,當即便把名單報上去了。


    一個禮拜後手續走完,秦詞他們這邊完全交接給孫院士後,趕在最早的飛機,飛去了沿海邊,開始了新項目的進展。


    ………


    由於這次的項目其實是一個商業化的項目,總局那邊已經在聯係秦詞看各個地區和機構發過來的衛星,挑十個上天。


    所以保密程度也不高,而且沿海這邊的實驗基地還有重要項目,所以秦詞他們這次實用的實驗室還是民用的,被總局租下來的。


    秦詞到了後站在那個實驗室門口,沉默了一下,也不能說簡陋吧,反正沒好到哪去。


    基礎的東西都有,再精貴點的儀器是不存在的。


    帶她過來的一個小領導看著秦詞複雜的臉色,解釋了一句,“這邊還有部分儀器還在路上,到時候您這邊需要什麽儀器和材料再和後勤那邊溝通,我們都會提供的。”


    雖然實驗室一般,但至少總局那邊還是沒吝嗇這邊的科研經費。。


    也算是另外一種安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ix想吃飯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ix想吃飯了並收藏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