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進的貨質量上乘,款式新穎,每次進貨都迅速被搶購一空。


    現在,周喬的目光轉向了棉衣。


    鳳城的冬季寒冷刺骨,輕薄保暖的棉衣無疑是理想的選擇。


    考慮到市場需求,她打算引進一批棉衣試水。


    毛呢大衣雖然時尚,但在抵禦嚴寒方麵不如棉衣,因此周喬不想錯過這個潛在的市場。


    然而,市場上似乎還沒有出現棉衣的身影。


    經過幾次走訪,周喬了解到,隻要顧客有需求,商家總會想辦法滿足。


    鑒於她之前的良好銷售記錄,批發商對她印象深刻。


    於是,周喬決定直接詢問。


    “棉衣,你能訂多少?”批發商問道。


    周喬再次來到熟悉的毛衣攤位前,這裏的衣服雖然價格比別處略高,但質量和設計都讓人信服。


    攤主並不出售棉衣,但周喬心中有數,這裏肯定有她想要的東西。


    當她說隻打算先帶10件時,老板顯得有些漫不經心,畢竟這量太小,利潤有限。


    然而,周喬沒有急於成交,而是悠閑地瀏覽著攤上的新品。


    與其他攤位相比,這裏的新款總是層出不窮,顯然攤主的進貨渠道非常獨特,很可能直接來自國內頂尖的服裝工廠。


    初次創業時,周喬隻有900元的啟動資金,因此進貨不多。


    第二次,周勇投資了2000元,加上自己的積蓄,她的預算達到了5000元。


    隨著資本的增加,周喬越來越自信,不再對高價商品猶豫不決,她知道即使一時賣不出去,自己也能承受成本。


    老板看到周喬從容的態度,心裏盤算了一會兒,最終決定給她一個機會。


    “如果你明天再來,我可以給你看一些新款式。”他想著,如果周喬真如他期待的那樣成為大客戶,這點額外的努力是值得的。


    “那我們先把今天的選品結賬吧。”周喬挑選了一批價值約1500元的衣服,這些衣物在她看來不僅時尚而且容易銷售。


    她的直覺從不讓她失望,每次帶回的貨物總能迅速售罄。


    為了保持吸引力,周喬還計劃采購幾雙白皮鞋。之前她穿著一套搭配來吸引顧客,其中那雙方頭粗跟的白皮鞋特別受歡迎。這次她準備多進幾雙,以滿足顧客的需求。


    周喬深知,要想從鳳城的女人口袋裏掏出錢來,就必須抓住每一個爆款。


    盡管羊城的皮鞋質量一般,但因為大多數顧客分辨不出差別,所以仍然有一定的市場。


    牛皮鞋更舒適,而小羊皮鞋則是奢侈品,至少在這個年代還是如此。


    考慮到鞋子的利潤率較低,周喬明白,女裝才是她的主要盈利點。


    即便如此,她仍想嚐試一下皮鞋生意。


    畢竟,百貨商場的價格固定,而她可以靈活定價。隻要她的款式新穎,即使稍微貴一點,顧客也願意買單。


    於是,周喬決定將批發價十幾塊的皮鞋帶回鳳城,加價10元左右出售。她相信,憑借自己的眼光和市場敏感度,這批鞋子一定能找到它的伯樂。


    周喬隻挑選了36、37和38號的鞋子尺碼,因為大多數女性的腳正好適合這三個尺寸。


    周麗梅緊緊盯著她的包,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別人拿走。


    周喬以堅定的態度為周麗梅精心挑選了一整套新衣,包括毛衣、毛呢外套、褲子和皮鞋。


    這些衣服即使按批發價計算,也要花費不少錢。周麗梅何曾穿過上百元的新衣?她離開周家時,身上僅帶著幾件破舊的衣服。


    周喬用賣黃鱔賺來的錢,在縣城買了布料,請李鳳蓮幫周麗梅縫製新衣。


    周麗梅已經七八年沒有穿過新衣了,麵對如此頻繁地換上新裝,她連連擺手拒絕:“伯母有衣服穿,不是剛做了嗎?”


    “那是秋天的衣服,現在是冬天。”周喬直接付了錢。她知道伯母幾乎沒有像樣的冬衣,從周家帶來的兩件棉襖已經補丁摞補丁,裏麵的棉花也變得烏黑。


    除了毛呢大衣,周喬還給周麗梅買了兩件厚實的棉衣以便替換。


    周麗梅無法拒絕侄女的好意。這次購物不僅是購買衣物,更是周喬對伯母的一份孝心。自從那次意外後,周喬變得更加懂事和孝順,她感覺自己仿佛生活在夢中。


    周喬帶周麗梅來羊城,並不是為了讓她幫忙搬貨,而是為了讓伯母見識外麵的世界,享受一次難得的旅行。


    雖然不能提供頭等艙或豪華遊輪這樣的奢華體驗,但這是1983年末周喬能給予伯母最好的待遇。


    考慮到當時的社會條件,坐飛機還需要縣級單位的證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重要的是,對於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農村婦女來說,這樣的經曆可能太過震撼,因此她們選擇一步步來。


    由於棉衣的進貨尚未確定,周喬在羊城多留了一天。


    第二天上午,她帶著周麗梅去品嚐了當地的早茶。羊城人喜歡在早晨享受一頓豐盛的茶點,這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傳統。


    盡管現在提著鳥籠喝茶的人少了,但吃早茶的習慣依舊保留。


    工作日的早上,年輕人們大多忙於上班,所以當周喬和周麗梅走進茶樓時,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周喬特意點了幾個有名的茶點,讓周麗梅嚐鮮。


    周麗梅一生中從未進過餐館吃飯。即使是她與周雲盛結婚時,也沒有舉辦過正式的婚宴。


    那是在1963年,家裏經濟非常困難,哥哥周勇擔心妹妹的未來,通過媒人找到了周喬作為婚姻對象。


    媒人說周家有五個強壯的兒子,周麗梅嫁過去肯定不會餓肚子。當時土地是集體所有,每天都要勞動掙工分。


    周家老大已經成婚,家中五個壯勞力使得生活比其他家庭稍微寬裕一些。


    然而,所謂的吃飽飯也隻是在婚禮前兩天吃了麵條,之後就又回到了麵片湯和紅薯稀飯的生活。


    結婚後,周麗梅跟著丈夫從日河村搬到了大河村。


    過去,她在縣城吃過湯麵,在鳳城品嚐過驢肉湯,都是街邊小店的味道。


    而這次,周喬帶她來的酒樓顯得格外豪華,周麗梅擔心自己會顯得格格不入。


    還好,早上出門前穿上了小喬昨晚給她買的新衣服,否則今天可能會讓侄女難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歸人伊瓜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歸人伊瓜蘇並收藏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