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次一樣,我還是邊逛邊記,在這期間也看到過她兩次,當時她正在不遠的一個棚子裏看毛呢大衣。我當時還覺得挺巧的,這個人居然和我的行程一樣。”


    今天逛得比較快,畢竟是第二次來了。


    對於哪裏是重點,哪裏隻需要逛逛,她早已心裏有數。


    所以剛過下午四點,周喬就已經回到了麵館。


    關建山端來一杯熱茶,叫她暖手。


    “丫頭,和上回相比,這回再來有什麽感觸沒有?”


    “當然有,最明顯的就是這裏的貨款式翻得太快了!這離我上次來總共也才相隔半個月嘛,當時正火的版,現在都被掛到角落充當背景牆了。”


    就在這時,麵館的門開了。


    走進來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長得還挺精神,隻是個子不高,人也瘦得很。


    他一進屋就笑得很靦腆,但卻一直沒開口說話。


    關建山招手讓他過來坐,然後同樣熱茶待之。


    “我先給你們二位介紹一下,這位是小喬,從關外縣城來的,別看她年輕,服裝生意做得厲害著呢!這位是小盛,杭城人,還記得吃我煎餅果子的小夥兒嗎?就是他!”


    “你好,我叫盛華。”


    “你好,我叫周喬。”


    雙方象征性地握了握手,大家就座,關建山開始講起了因由。


    原來,前幾天盛華來這吃麵,就聽他提起了周喬和蔣苑。


    他說這兩個姑娘是關外來的,別看年輕,但性子闖蕩不說,服裝生意在當地也是頂呱呱。


    隨後,關建山還把她倆幫忙端了詐騙團夥的事說了,這倒引起了對方的好奇心。


    “小盛當時就問我你倆下次啥時候來,這我哪知道啊!所以今兒你一來,我趕緊就到廠子裏通知他去了,我想你們倆都是做服裝生意的,可以多交流交流,保不齊將來就能合作呢!”


    周喬挺感激關建山的,結果先放一邊,關鍵是這份心意難得。


    盛華也一樣,說完感謝的話後,率先開始介紹自己這邊的情況。


    他說自己沒上過大學,高中一畢業就在杭城當地的服裝批發市場裏,賣了兩年的男裝。


    因為幹得好,月月提成都不少拿。


    積累了一些資金後,他當即決定要自己租攤兒單幹。


    那是八一年,無論大型服裝還是加工廠,數量遠沒有像現在這麽多,競爭也不如現在大。


    所以他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從擺攤位起步,搖身一變成了服裝店的老板。


    可是近幾年,隨著商場越開越多,盛華感覺到零售這條路不太合適自己。


    於是,他有了想自己建服裝加工廠的想法。


    其實不光他,從下遊到上遊,這是所有服裝人的終極目標,包括周喬在內。


    轉過年,他賣掉了服裝店,低價清空了手裏所有的貨,又從家裏籌了些錢,在杭城當地開了一家小型服裝加工廠。


    周喬很好奇,“效益怎麽樣?”


    盛華笑了,“前兩年確實不錯,畢竟在服裝這方麵,我們江浙在全國也是排得上名的。可正是由於名號太響了,後麵大大小小的加工廠,很快如同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


    本來滬上就分走了很大一部分客流,南粵省的眾多小工廠興起,更是像磁鐵一樣,吸走了東南和西南兩個地區的客流。


    盛華不想硬挺,在改變的問題上,他一向喜歡占據主動。


    在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各地考察後,他最終決定將自己的小廠遷至京城。


    “小盛,我說那你幹嘛非搬京城來呢?比方說你把廠子搬到津門或者冀南省會,光租金你就能省不分老少,而且那邊的工資也不像京城這麽高啊!”


    盛華笑著看周喬,意思是問她是否知道原因。


    “關大爺,京城寸土寸金,隻要想在這個地界上做生意,就必須要接受成本上浮的事實。但多花錢也有多花錢的好處,我隨便說幾點您聽聽。”


    第一,京城的流動人口比較多,相比其他城市,招工更容易些。


    第二,京城的服批雖然名聲不夠大,但作為全國組織中心,即使經濟比不上南方的幾個大城市,可在北方它依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崛起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至於第三點,周喬認為盛華應該是考慮到了運輸。


    “眼下像我這種小商販基本兩個選擇,要麽像我這樣自己出來背,可量小路費貴,冬夏都遭罪,要麽就是從當地批發商手裏拿,但利益也都被中間環節扒得差不多了。


    如果能通過運輸的方式將貨發往全國各地,那中間環節至少有一半是自己的。”


    當她解釋到這裏時,關建山就已聽明白了。


    “小子,真有你的,早就意識到首都會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嗯,也確實,相比那些個利潤,上浮那點兒成本根本不算什麽。還是你們年輕人厲害,就是比我這個賣麵的老頭子強!”


    周喬玩笑著讓他不要氣餒,好歹也要保住世家子弟的麵子。


    這話一出,就連一旁正在幹活的關大媽都跟著一起笑。


    相比魚米之鄉一帶,盛華的普通話算好的了。


    而且他整個的奮鬥經曆,聽起來也相當的勵誌。


    隨後,周喬也簡要地介紹了自己這邊,還表示同樣不願意被二道販子從中扒皮。


    看她也有此意,盛華就介紹了他們廠的幾種生產加工方式。


    第一,輕加工,即麵料和輔料都需要由周喬這邊來提供,雙方隻談加工費就行。


    第二,來料包輔料加工,即麵料由周喬來提供,輔料由盛華這邊來包,另外再談加工費即可。


    第三,全經銷加工,意思是盛華這邊全包,周喬隻負責到天提貨即可。


    關建山聽得津津有味,“我覺得啊,好像第三種更適合這丫頭。”


    “是的關叔叔,因為前兩種都需要自己聯係麵料和輔料,除非小喬認識這方麵的供應商或者采購人員,否則現在就很麻煩,而且量小的話,一定沒有我們批量來的價格低。”


    其實不用他倆說,周喬早就認定第三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歸人伊瓜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歸人伊瓜蘇並收藏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