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有個事想向您匯報一下,您不要介意!”


    聽到電話那頭歡聲笑語,沈多於趕緊抱歉的說道。


    “咦,老沈,你怎麽那麽矯情呢,有事就說呢,不那麽見外!”


    沈多於經常表現的很拘謹,完全沒有當初在片場那種感覺,劉偉讓他不要那麽小心翼翼的樣子,說了也不聽。


    “老板,今天咱們魔都的傳媒公司有稅務局來查賬了!他們雖然沒有表現的很明顯,但是從他們的舉動,我懷疑我們公司被針對了!”


    “稅務局查賬,那不是很正常嗎?怎麽成針對了?”


    娛樂產業現在被國家盯著,防止洗錢,防止偷稅漏稅,防止過高片酬等等,新聞上經常有,劉偉覺得這些挺正常的。


    沈多於自己的想法和推斷還是告訴了劉偉,這種事對方肯定也不會留下明確的把柄,主要就是一個經驗之談。


    劉偉也沒當回事,畢竟他一直都是守法的納稅人,繳納稅收這一塊可從來沒讓人偷懶過,查就查唄,還能查出花來不成。


    還沒容他抽空和張曉晗去一趟西南那邊看學校,首都那邊已經傳來消息,華光集團已經正式準備接收外麵公司的收購報價了,破產清算重組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劉偉趕緊聯係了魔都和築省的兩位大boss,催促他們一下這兩位大佬,現在兩個地方的國資委需要和他們一起進京談判,爭取把這個華光集團給收入囊中。


    從他上次通知到現在有一段時間,這件事當地應該有做了準備,當天他就收到了兩位大佬的秘書對接,給他穿針引線介紹了負責的地方國資委負責人。


    劉偉隻能先飛回了築省一趟,和築省的陳省長、築省國資委領導這邊通了下氣,確定進京的時間,又返回魔都見了龍市長和魔都國資委的人。


    “小劉呀,這件事就靠你了,我們就隻能給你輔助,有什麽需要我們一定會大力支持的!”


    龍市長對他寄予厚望,更重要的是後麵想把他的ry集團引到魔都來,壯大科技產業。


    他也沒想到,劉偉不聲不響的就入股了相聯集團成為舉足輕重的大股東,這還是劉偉交底的時候透露的,他想改變相聯集團的一些方向。


    如果ry和相聯集團再加上華光集團能在某些方麵可以合並的話,那幾乎是比肩全國科技產業方麵的最巨頭公司,對魔都科技產業發展是一大助力。


    “市長您放心,我一定拿下它!”


    劉偉打起了包票,龍市長對他的信心很是認可,滿意的點點頭。


    幾天後,首都長安街的王家會所。


    劉偉給王木川介紹了從築省和魔都趕來商談的國資委代表。


    見到王木川,他們多少還是帶了點重視的感覺,這畢竟是曾經的全國首富。


    畢竟地方國資委掌管著當地千萬億的國企資產,對百億以下的公司,他們還真不一定入眼,雖然那不是他們自己口袋裏的錢,但用處相差不大。


    兩地的國資委代表都是和劉偉以及那兩位大boss吃過飯,已經收起了輕視之心,但是看到王木川對劉偉的態度也不是一般的重視,他們更加的納悶起來,這個年輕人已經恐怖如斯?


    “這次我們想收購的勁敵可不少啊, 我之前了解到的已經有三波了,他們也是好多地方國資委組合來的,實力不容小覷。”


    王木川提前給劉偉他們打預防針,這件事隻能說事在人為了,他把自己手上收集到的資料給大夥都分析起來。


    針對這種科技型公司,國家其實是有建立了那種科技扶持大基金,可以入股投資參與,這一次他們也是其中之一。


    濃厚的國資背景,這是入場券而已。 盡管國資在收購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華光並非要走國有化,隻是借助國資這一金融工具,未來還是謀求上市。


    “我分析下來可能是最有可能的公司,它叫智建聯合基金,他們這幾年投了很多的半導體產業,國內著名的那幾家半導體公司都有他們的身影。”


    “這次的收購方式是競價招標,他們會挑選幾家符合條件的戰略投資者,對於戰投的資格條件,資產總額不低於500億元,淨資產不低於200億元的要求,要是公司在芯片、雲網產業領域具備優勢和經驗者,可適當放寬……”


    王木川在首都的人脈還是有好處的,已經打聽到了很多詳細的信息,不管是資產還是產業,這些他們加起來都是符合的,那麽最關鍵的可能就是競價這個環節。


    競價招標這種方式,是指招標人邀請一些符合條件的投標人參加,通過這些投標人的競價競爭,最後選擇其中對招標人最有利的投標人達成交易。


    這麽大個項目,是需要有人牽頭,有人做方案等等的,最後競價的價格是最關鍵的一項,其他方麵大家其實可能差不多。


    他們四方主要定的是方向和決策,比如四家投資方各自占比多少股份,經營管理權都怎麽分配,收購以後的計劃等等。


    “省長有交代,這次的收購案股份分配上,可以參考您的意見!”


    “龍市長說我們這次參與收購,一切以您為主!”


    “……”


    劉偉倒是沒想到,到了首都之後,這兩方都來向自己示好了。


    假設弄一個最低要求500億的公司,肯定是不會每一方都出125億平分股份的,這樣對經營權不好,有那麽一兩方加起來的股份大於50%以上,這樣才對內部有一個製約。


    劉偉覺得把這個問題交給他來定奪也是挺頭疼的,隻能先問王木川的意向是多少。


    “小偉,這個項目我能參與就行,我現在這個財務情況其實也不樂觀,我估計能拿出10%左右就夠了。”


    10%,也就是50億的資金,這可不是資產,是流動資產,現在萬通能拿出這麽多確實也是吃力。


    “王叔,那我怎麽平衡他們兩家呢?”


    劉偉虛心的請教。


    “我建議你和我加起來49%,那兩邊占51%,分配上肯定是讓他們任何一方都不能超過你,不能影響你以後在公司經營上的決策權。”


    “那我明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離職後,我中了五千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在叢中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在叢中笑並收藏離職後,我中了五千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