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上歸來,那珍貴的豬板油晾涼了。


    宋清歡忙招呼各家各戶拿來小瓦缸,以便盛放這新鮮的豬油。


    二十三斤的豬板油,經過精細的熬製,竟出了將近十八斤的純淨豬油,這無疑是一份豐厚的收獲。


    每家都分到了兩斤豬油,那份喜悅與滿足溢於言表。


    而剩下的豬油,宋清歡則小心翼翼地存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豬油渣也沒有浪費,每家都得到了二三兩,雖是小小的饋贈,卻也是一份溫暖的心意。


    一天的勞作終於結束,夜幕漸漸降臨。


    宋清歡在檢查完家裏的每個角落,確保一切安全無虞後,才回到自己的房間。


    在柔和的燈光下,她舒適地躺在床上,伸了個懶腰,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


    床板有些硬,這讓宋清歡想到了明年的計劃——種植大片的棉花,讓大家的生活更加舒適。


    她的思緒又飄到了自己種的菜和水稻上,那些作物幾乎沒有受到病蟲害的侵擾,這讓她深感欣慰。


    這份能力,在這荒年之中,無疑是一種逆天的存在。


    有人對山上植物的快速生長感到好奇,溫玉衡則巧妙地解釋道,這座山充滿了神奇,溪水也仿佛擁有仙力一般。


    他們能在這裏安家,實在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因此讓大家心裏知道便行了,不要到處去講。


    宋清歡躺在床上,忽然覺得有些硌人,便起身整理床鋪。


    在翻騰枕頭時,她的手觸碰到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出現讓她感到些許驚訝,畢竟她一整天都在家,除了短暫地離開去給七寶他們送豬油渣外,並未發現有人進入她的房間。


    看著信封上那熟悉的字跡,宋清歡的心中卻沒有了往日的期待。


    她漫不經心地打開信封,映入眼簾的話語並無特別之處。


    然而,當看到信中提及那個山洞裏的糧食其實是溫詞安早年存儲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南方躲過三年的災荒時,她的臉上閃過一絲微妙的表情。


    溫詞安在信中還說,他在全國各地都囤積了糧食,讓她不必慌張。


    宋清歡心中不禁腹誹:她現在糧肉滿倉,何曾慌張過?


    不過,她也感歎溫詞安的深謀遠慮,竟然在穿越過來後的好幾年裏,就做好了這些準備。


    信的末尾,溫詞安提到他如今扶持的是太子,過完年就要巡視玉國,他會來看她。


    看到這裏,宋清歡不禁有些疑惑:看她?


    她有什麽好看的?


    恐怕他是想來看他的家人吧!


    這個人總是善於吊人胃口,她決定不去理會這些。


    山上的冬夜有些寒冷,宋清歡縮進被窩,思緒卻不停歇。


    她又給自己找到了新的事情來做——挖窯燒炭。


    她在心中回想著燒炭的原理,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一大早,宋清歡就被外麵的動靜吵醒了。


    她走出房間,看到小風正在地裏忙碌地收菜種。


    而秦致遠則領著一群人在墾地,他們又開墾出了一大片菜地。


    整座山頭,除了樹木茂密的地方外,其他能開墾的土地基本都被他們開墾完了。


    如果再想挖地的話,恐怕就要挖到另一座山頭去了。


    不過那裏的地溪水無法灌溉到,隻能作罷。


    宋清歡把小風跟秦致遠那些人都喊了回來。


    在紙上畫了一個炭窯的圖,吩咐大家去找地方,準備燒炭。


    在冬日的暖陽下,炭窯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選址是首要之事,必須選在避風且土地堅實的地方,這樣才能確保炭窯的穩固與耐用。


    經過一番勘察,秦致遠最終選定了一處背靠山巒、前有開闊地的位置,既方便運送木料,又能借助山體的遮擋減少風力對炭窯的影響。


    建造開始了,男人們揮舞著鐵鍬和鎬頭,刨挖出一個圓形的坑洞,這是炭窯的雛形。


    他們動作有力而迅速,泥土被一層層地翻起,在陽光下散發出新鮮的泥土香。


    隨著坑洞的逐漸加深,人們開始用石塊和黏土來加固窯壁,確保它能夠承受高溫的炙烤。


    炭窯的形狀逐漸顯現出來,它像一個巨大的碗,倒扣在地麵上,中心低窪,邊緣則逐漸升起,這樣的設計有利於熱氣的循環和炭的均勻受熱。


    在窯壁的內側,細心的死士們還塗抹了一層厚厚的黏土,以增加窯內的密封性,防止熱量散失。


    當炭窯的主體結構完成後,接下來便是封頂的工作。


    封頂要用到大量的枝條和泥土,以確保窯頂的牢固與密封。


    男人們將長樹枝編織成一張巨大的網,覆蓋在窯口上方,然後再用泥土將其厚厚地覆蓋住,形成一個圓弧形的頂蓋。


    最後,在炭窯的一側開設了一個小孔,作為進風口,用以控製窯內的氧氣含量,從而影響炭化的過程。


    用了兩天的時間,炭窯建造完成。


    它像是一座小山丘,靜靜地坐落在山間,等待著木料的填入和炭火的點燃。


    臘月十二這天,準備燒炭了。


    這兩天,宋清歡帶著人精心挑選出適合燒炭的木材,這些木材質地堅硬且幹燥,是燒出優質木炭的基礎。


    他們將木材鋸成合適的長度,然後整齊地碼放在炭窯內部。


    隨著木材的堆放完成,接下來便是關鍵的點火環節。


    宋清歡小心翼翼地引燃窯內的木材,初始的火焰在窯內跳躍,漸漸蔓延至整個木堆。


    火焰的溫度逐漸升高,窯內的木材開始劈啪作響,這是木材中的水分被迅速蒸發的聲音。


    燒炭裏麵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控製火候。


    努力回想上一世的知識,燒炭的時候需要通過調節進風口的大小,來控製窯內的氧氣含量,進而影響火焰的旺盛程度。


    宋清歡也沒燒過炭,這是她的第一次實踐。


    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不成功的話,得到的就是一窯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換親?對不起,我依然是王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虹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虹寶並收藏換親?對不起,我依然是王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