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應外合、奪取城門,這個計策雖然簡單,但卻著實有效,更何況這一次梁山找的內應,竟然是登州兵馬提轄。
孫立、鄒淵、鄒潤、孫新、顧大嫂、解珍、解寶各帶親信心腹,聚了二三百人,看到西門外信號起,就此一起發作,強行殺散南門守衛官兵,奪了此門。
這裏麵還混了個年輕人,容貌俊俏,卻是孫立妻子的弟弟,登州城監獄的小牢子樂和。
親兄弟要造反,孫立也不得不反,卻把他的小舅子找來做了幫手,反正都是要投靠梁山,多一個人也不算什麽。
看到登州南門的吊橋吱呀呀放了下來,城門洞開,有人在城門下不停招手,楊誌一馬當先,就衝了進來,看到是鄒淵,頓時放下心來。
後麵韓世忠、史文恭等騎兵將領,也陸續領兵衝進城內,於是孫立、鄒淵等人各自引導一隊人馬,就向城內殺去。
王師中也是個幹脆利索的,聽聞孫立做了梁山的內應,他便轉身向北門逃去,準備從那裏逃往海邊,先去投靠本州的水師。
但作為一支已經習慣了攻奪、占領城池的軍隊,梁山有情報人員已經繪製了詳細的登州城地圖,又有鄒氏叔侄等人引路,負責攻打北門的韓世忠,就與鄒潤兩人一路猛衝而來,在他們身後,則跟著步兵第一營的魯智深。
王師中剛剛跑到北門附近,那邊梁山士卒已經與官兵殺作一團,無奈之下,王師中又向東門逃走,跑到半路,卻遇著一隊潰散的官兵,都在嚷嚷東門也被梁山大軍給奪了。
王師中騎在馬上,隻覺得老天如此不公,便提了劍,大吼:“隨本官去殺賊!”攻入城內奪取東門的,卻是孫安、張清兩部,孫安已經領兵殺上城頭,又在內門一側擺設好了防禦工事,就看見街道那邊,二三十騎以及五六十個官兵,喊殺著朝東門而來,身後不遠處,還畏畏縮縮地跟了百餘名官兵。
他在城頭打了個呼哨,城下的張清便點了點頭,領兵迎了過去。
王師中一個文官,如何是張清等人的對手。張清也不放飛石,隻仗著一杆長槍,一合就挑飛了王師中的長劍。
王師中空著手,愣愣地策馬衝了幾步,就被兩個梁山騎兵攔住,一個騎兵伸手扯住韁繩,另外一個舉槍就要刺去,慌得後麵的孫新不住大喊:“且住手!這位是王太守!”
王師中就這麽稀裏糊塗地被生擒,瞪著一雙紅眼,口中不住大罵。孫新怕他罵得惹惱了士卒,忙找了一塊幹淨的布,塞進他的口中,說:“太守何必發怒?稍安!”
王師中無可奈何,看著梁山士卒開始收容俘虜,又有士卒騎馬在城中大喊,要求百姓不要慌亂,宣告梁山法紀,頓時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等到城內安靜了下來,已經過了午後,孫新特意給王師中送了飯菜酒肉來,王師中不肯食賊食,孫新便勸解地說:“太守何必與自己過不去?用過酒菜,我家將軍自然來見你的!”
王師中怒視了他好一番,孫新隻是笑嗬嗬的,便給他解了綁縛,鬆了口,又說道:“太守也不必尋死覓活,見了我家將軍時,一切好說!”
王倫卻在州衙那裏坐下,這一次蕭嘉穗、許貫忠都不曾跟來,好在他帶著蔣敬,於是一切盤點都交給了他。
忙碌到半下午時,孫新尋著鄒淵,這才將王師中帶來見麵。
王師中也不曾受虐待苛責,看到王倫就在這裏的衙門客廳裏與自己相見,頓時更加氣憤。
王倫請他入座,奉上清茶,便笑著說:“素聞太守雅名,今日方得一見。”王師中隻是不理會,盯著茶杯,似乎想要將那一杯熱水潑在王倫的臉上。
王倫先飲了一口茶,說道:“太守自蔚州歸宋,心念故國,隻要滅遼,此心難得。太守既在北地出生,可知金國女真人的習性?”
王師中仍舊不答,王倫繼續說:“遼國似病虎,大宋似綿羊,金國卻是一群餓狼。羊欲與餓狼聯手吃了病虎,可知道虎死餓狼仍舊不飽,總是要盯上綿羊的麽?”
王師中終於開口:“我祖上雍熙北伐時陷在遼地,世代不敢忘記故國。我隻知道,滅遼乃是先祖之遺誌,終不敢忘也!”
王倫示意他飲茶,又說:“如今金國正在攻打遼國的中京道,自女真人建立金國,不過六年時間,遼國已經失去一半國土。太守或許以為,遼國已經衰弱不堪,若宋金兩國南北合擊,想來遼國也堅持不久的!”
“以我觀之,遼國三四年間必亡,但趙官家派出的官兵,仍舊勝不得衰弱的遼兵。若大宋不派兵攻打遼國,金國未必有膽量繼續南下;一旦參戰,叫金國看得大宋之虛實,女真人會不繼續南侵麽?”
“故而太守也不要再尋死覓活,就安心在我征東將軍府的地界內住下,隻要稍等最多一二年,太守就知道我說的話,絕非虛言了!”
王師中急切地說:“你既知朝廷兵馬不堪用,為何不一心報效朝廷,反來做賊?你將兵馬練就如此,不去攻遼,實在可惜!”
王倫笑了起來:“我梁山兵馬,自然是天下數得著的強兵。但若是投靠了朝廷,十成戰力,能發揮出三成就不錯了。天子昏聵無能,百官碌碌無為,就該換了個人,來領導天下,來滅遼滅金,恢複漢唐榮光的!”
他站起身來,說:“某還要去招降平海軍,太守且好好休息吧。”
看到王倫就要往外走,王師中大喊:“平海軍節度使呼延慶乃是國家忠良之後,如何肯降你這樣的大賊?”
王倫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那麽太守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孫立、鄒淵、鄒潤、孫新、顧大嫂、解珍、解寶各帶親信心腹,聚了二三百人,看到西門外信號起,就此一起發作,強行殺散南門守衛官兵,奪了此門。
這裏麵還混了個年輕人,容貌俊俏,卻是孫立妻子的弟弟,登州城監獄的小牢子樂和。
親兄弟要造反,孫立也不得不反,卻把他的小舅子找來做了幫手,反正都是要投靠梁山,多一個人也不算什麽。
看到登州南門的吊橋吱呀呀放了下來,城門洞開,有人在城門下不停招手,楊誌一馬當先,就衝了進來,看到是鄒淵,頓時放下心來。
後麵韓世忠、史文恭等騎兵將領,也陸續領兵衝進城內,於是孫立、鄒淵等人各自引導一隊人馬,就向城內殺去。
王師中也是個幹脆利索的,聽聞孫立做了梁山的內應,他便轉身向北門逃去,準備從那裏逃往海邊,先去投靠本州的水師。
但作為一支已經習慣了攻奪、占領城池的軍隊,梁山有情報人員已經繪製了詳細的登州城地圖,又有鄒氏叔侄等人引路,負責攻打北門的韓世忠,就與鄒潤兩人一路猛衝而來,在他們身後,則跟著步兵第一營的魯智深。
王師中剛剛跑到北門附近,那邊梁山士卒已經與官兵殺作一團,無奈之下,王師中又向東門逃走,跑到半路,卻遇著一隊潰散的官兵,都在嚷嚷東門也被梁山大軍給奪了。
王師中騎在馬上,隻覺得老天如此不公,便提了劍,大吼:“隨本官去殺賊!”攻入城內奪取東門的,卻是孫安、張清兩部,孫安已經領兵殺上城頭,又在內門一側擺設好了防禦工事,就看見街道那邊,二三十騎以及五六十個官兵,喊殺著朝東門而來,身後不遠處,還畏畏縮縮地跟了百餘名官兵。
他在城頭打了個呼哨,城下的張清便點了點頭,領兵迎了過去。
王師中一個文官,如何是張清等人的對手。張清也不放飛石,隻仗著一杆長槍,一合就挑飛了王師中的長劍。
王師中空著手,愣愣地策馬衝了幾步,就被兩個梁山騎兵攔住,一個騎兵伸手扯住韁繩,另外一個舉槍就要刺去,慌得後麵的孫新不住大喊:“且住手!這位是王太守!”
王師中就這麽稀裏糊塗地被生擒,瞪著一雙紅眼,口中不住大罵。孫新怕他罵得惹惱了士卒,忙找了一塊幹淨的布,塞進他的口中,說:“太守何必發怒?稍安!”
王師中無可奈何,看著梁山士卒開始收容俘虜,又有士卒騎馬在城中大喊,要求百姓不要慌亂,宣告梁山法紀,頓時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等到城內安靜了下來,已經過了午後,孫新特意給王師中送了飯菜酒肉來,王師中不肯食賊食,孫新便勸解地說:“太守何必與自己過不去?用過酒菜,我家將軍自然來見你的!”
王師中怒視了他好一番,孫新隻是笑嗬嗬的,便給他解了綁縛,鬆了口,又說道:“太守也不必尋死覓活,見了我家將軍時,一切好說!”
王倫卻在州衙那裏坐下,這一次蕭嘉穗、許貫忠都不曾跟來,好在他帶著蔣敬,於是一切盤點都交給了他。
忙碌到半下午時,孫新尋著鄒淵,這才將王師中帶來見麵。
王師中也不曾受虐待苛責,看到王倫就在這裏的衙門客廳裏與自己相見,頓時更加氣憤。
王倫請他入座,奉上清茶,便笑著說:“素聞太守雅名,今日方得一見。”王師中隻是不理會,盯著茶杯,似乎想要將那一杯熱水潑在王倫的臉上。
王倫先飲了一口茶,說道:“太守自蔚州歸宋,心念故國,隻要滅遼,此心難得。太守既在北地出生,可知金國女真人的習性?”
王師中仍舊不答,王倫繼續說:“遼國似病虎,大宋似綿羊,金國卻是一群餓狼。羊欲與餓狼聯手吃了病虎,可知道虎死餓狼仍舊不飽,總是要盯上綿羊的麽?”
王師中終於開口:“我祖上雍熙北伐時陷在遼地,世代不敢忘記故國。我隻知道,滅遼乃是先祖之遺誌,終不敢忘也!”
王倫示意他飲茶,又說:“如今金國正在攻打遼國的中京道,自女真人建立金國,不過六年時間,遼國已經失去一半國土。太守或許以為,遼國已經衰弱不堪,若宋金兩國南北合擊,想來遼國也堅持不久的!”
“以我觀之,遼國三四年間必亡,但趙官家派出的官兵,仍舊勝不得衰弱的遼兵。若大宋不派兵攻打遼國,金國未必有膽量繼續南下;一旦參戰,叫金國看得大宋之虛實,女真人會不繼續南侵麽?”
“故而太守也不要再尋死覓活,就安心在我征東將軍府的地界內住下,隻要稍等最多一二年,太守就知道我說的話,絕非虛言了!”
王師中急切地說:“你既知朝廷兵馬不堪用,為何不一心報效朝廷,反來做賊?你將兵馬練就如此,不去攻遼,實在可惜!”
王倫笑了起來:“我梁山兵馬,自然是天下數得著的強兵。但若是投靠了朝廷,十成戰力,能發揮出三成就不錯了。天子昏聵無能,百官碌碌無為,就該換了個人,來領導天下,來滅遼滅金,恢複漢唐榮光的!”
他站起身來,說:“某還要去招降平海軍,太守且好好休息吧。”
看到王倫就要往外走,王師中大喊:“平海軍節度使呼延慶乃是國家忠良之後,如何肯降你這樣的大賊?”
王倫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那麽太守就等我的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