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的時刻總會到來,不管你情不情願。
高雲霄收拾了一個小小的包袱,裏麵隻裝了幾件貼身的內衣和一套換洗的衣裳。王幹娘說了,通判府裏的下人仆婦每年都會給添置新衣裳,比她們平時穿的粗布麻衣要好的多。
秦玉娘又拿出一件粉色的肚兜給她塞進包袱裏,這是她今早趕製出來的,特意選的細密的軟棉布,女孩子的貼身衣物還是要精細點兒的好。
“我把你給小寶的那根赤金鏈子,又重新裹了繩子,掛在這個肚兜上了。你拿著以備萬一吧。”
高雲霄這才想起來,她從馬君則身上要來的那根赤金鏈子。
當初西北之行,她和黃大力救了被土匪綁票的馬家小公子,這赤金的鏈子是她的酬金。
後來家裏送舅舅回鄉之後,小寶無緣無故的一直發熱,說胡話,韓氏找大仙兒給瞧了瞧,隻說是受了驚嚇,丟了魂兒。
大仙兒作法招魂之後,就要求給小寶隨身帶件兒金銀,壓一壓。高雲霄就順手將那條赤金鏈子給了他。
因為常年貼身帶著,家裏需要銀錢的時候,就都忘了這件兒東西的存在。
要不然,高雲霄高低要拿了,去當幾兩銀子用用。
眼看著要到集合的時間,高雲霄背著包袱來到韓氏跟前。
韓氏現在,每天除了在院子裏轉圈走動,就是一個人呆呆的坐著,不言不語。
偶爾說上兩句話,也多是十幾年前的舊事,叫的也都是故人的名字。
外婆這樣也挺好,至少不用再痛苦了。
一家人走的就剩她自己,煢煢孑立於世間。
“外婆,我走了。”
高雲霄跪在韓氏麵前鄭重的磕了三個頭,這一別,怕是今生最後一麵了!
這個老人在她脆弱無依的時候,給了她最溫暖的懷抱。
記憶裏,外婆最愛將她抱到腿上,一邊坐在灶坑裏燒火,一邊跟她講古說今,講那些奇幻詭譎的故事,說一些她幾十年親身經曆,學到的經驗。
韓氏依舊不言不語,高雲霄想上前抱一抱她,再聽她喊自己一聲囡囡,可韓氏看向她的眼神裏,充滿了戒備與陌生。身體更是拚命掙脫,想要遠離她。
“好,好。外婆,我不抱你了。你別害怕!”
高雲霄緊著退後了一步。
“舅娘,以後外婆就拜托給你了。我會托人給老家帶信兒的。”
說完,高雲霄眼睛一閉,心一橫,咬著牙一口氣就衝出門去,絲毫不敢做任何停留。
她害怕一停下來,聽見秦玉娘的聲音,自己就再也邁不動步伐,想要徹底的留下來。
一溜小跑兒,趕到王幹娘家門前,阿香已經站在那裏等她了。
一張俊俏的小臉上,這會兒愁雲慘淡。阿香見到高雲霄,仿佛看到了希望。
“雲霄,我有點害怕!”
阿香攬住高雲霄的胳膊,磨蹭著不想往裏進。
這會兒才知道害怕,晚了。銀子已經收了,賣身契也簽了,她倆現在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已經沒有退路了。
“別怕,咱倆一起呢!”
高雲霄輕輕拍了拍阿香攬著她的胳膊,故作輕鬆的開導她。
兩人相攜進了王幹娘家的院子。
王幹娘家的院子不大,房屋格局跟高雲霄家的差不多,隻是院裏多了個葡萄架。
葡萄這會正是二茬的旺盛期,一串串結的滴裏嘟嚕,飽滿極了。
三個跟她們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娘,正坐在葡萄架下吃葡萄,一陣微風吹過,帶著葡萄晃動起來,一陣果香飄出,高雲霄覺得眼前的這幅畫麵,生機勃勃。
五個小姑娘站成一排,個個都是青春靚麗。
高雲霄的五官偏柔和,給人一種文靜內斂的感覺,在這五人當中,算不上突出。
原本王幹娘並沒相中高雲霄,因為她常年在豆花兒攤子上,風吹日曬的,膚色有些偏黑。
可偏偏她的身形,與通判家的小姐極為相似。
人家花大價錢挑選丫鬟,不就是想著將來能陪嫁過去,讓姑爺收房,替小姐分憂的嘛!
這與小姐身形相似,也是這丫頭的一個優勢,這才將高雲霄留了下來。
“好了,人齊了。還有五個小姑娘在碼頭等著我們,都拿好自己的東西,趕快走吧!”
王幹娘隨身背了一個小包袱,招手示意她們幾人跟上,帶著她們往碼頭走去。
這趟,她是要親自送人過去的!畢竟個個都是精挑細選的,一大筆銀子呢!
皇宮大內,最豪華的宮殿,除了太後的迎輝殿,就是楊貴妃的淑芳閣了。裏麵的布置陳設,連皇後宮中都比不得。
將扒好皮的葡萄用銀簽子一個個穿好,一旁站立的宮女就掐著時間,捧著銀盆上前給楊貴妃淨手。
皇上就著楊貴妃的手,慢悠悠的吃完一串葡萄,看起來心情不錯。
“聖旨頒完了?”
“長公主聽了什麽反應?”
皇上麵前五步開外,跪著一名身著灰衣的太監。
“長公主看上去很是高興,拉著奴才一直打聽袁大人家的事情。可奴才也不了解袁大人的家世,隻能撿著自個知道的事兒說了一些,長公主一高興,還賞了奴才一袋金瓜子呢!”
太監邊說還邊從袖筒裏掏出一個小荷包,打開倒出裏麵的金瓜子給皇上過目。
“想不到姑母出手這麽大方,傳聞說忠勇侯府富的流油,看來一點兒也不作假啊!”
楊貴妃被他話裏的酸味兒惹得一陣怪笑,皇上這是嫉妒了。
“我就說這門親事,姑母一定會滿意吧!”
這門親事是她向皇上推薦的人選。
這位袁通判是翰林院編修出身,祖籍京城。
袁通判今年不過四十來歲,可他卻有五女二男七個孩子,這七個孩子個個還都身體健康,選他的女兒正好可以解除皇上對忠勇侯府的防備,不用擔心他再與文臣聯手,掣肘他。
袁通判的妻子這麽能生,那她的女兒應該在子嗣上,也一定能為忠勇侯府開枝散葉,生上他十個八個的。
“要不說後宮這麽多人,朕獨愛你這朵解語花呢。”
高雲霄收拾了一個小小的包袱,裏麵隻裝了幾件貼身的內衣和一套換洗的衣裳。王幹娘說了,通判府裏的下人仆婦每年都會給添置新衣裳,比她們平時穿的粗布麻衣要好的多。
秦玉娘又拿出一件粉色的肚兜給她塞進包袱裏,這是她今早趕製出來的,特意選的細密的軟棉布,女孩子的貼身衣物還是要精細點兒的好。
“我把你給小寶的那根赤金鏈子,又重新裹了繩子,掛在這個肚兜上了。你拿著以備萬一吧。”
高雲霄這才想起來,她從馬君則身上要來的那根赤金鏈子。
當初西北之行,她和黃大力救了被土匪綁票的馬家小公子,這赤金的鏈子是她的酬金。
後來家裏送舅舅回鄉之後,小寶無緣無故的一直發熱,說胡話,韓氏找大仙兒給瞧了瞧,隻說是受了驚嚇,丟了魂兒。
大仙兒作法招魂之後,就要求給小寶隨身帶件兒金銀,壓一壓。高雲霄就順手將那條赤金鏈子給了他。
因為常年貼身帶著,家裏需要銀錢的時候,就都忘了這件兒東西的存在。
要不然,高雲霄高低要拿了,去當幾兩銀子用用。
眼看著要到集合的時間,高雲霄背著包袱來到韓氏跟前。
韓氏現在,每天除了在院子裏轉圈走動,就是一個人呆呆的坐著,不言不語。
偶爾說上兩句話,也多是十幾年前的舊事,叫的也都是故人的名字。
外婆這樣也挺好,至少不用再痛苦了。
一家人走的就剩她自己,煢煢孑立於世間。
“外婆,我走了。”
高雲霄跪在韓氏麵前鄭重的磕了三個頭,這一別,怕是今生最後一麵了!
這個老人在她脆弱無依的時候,給了她最溫暖的懷抱。
記憶裏,外婆最愛將她抱到腿上,一邊坐在灶坑裏燒火,一邊跟她講古說今,講那些奇幻詭譎的故事,說一些她幾十年親身經曆,學到的經驗。
韓氏依舊不言不語,高雲霄想上前抱一抱她,再聽她喊自己一聲囡囡,可韓氏看向她的眼神裏,充滿了戒備與陌生。身體更是拚命掙脫,想要遠離她。
“好,好。外婆,我不抱你了。你別害怕!”
高雲霄緊著退後了一步。
“舅娘,以後外婆就拜托給你了。我會托人給老家帶信兒的。”
說完,高雲霄眼睛一閉,心一橫,咬著牙一口氣就衝出門去,絲毫不敢做任何停留。
她害怕一停下來,聽見秦玉娘的聲音,自己就再也邁不動步伐,想要徹底的留下來。
一溜小跑兒,趕到王幹娘家門前,阿香已經站在那裏等她了。
一張俊俏的小臉上,這會兒愁雲慘淡。阿香見到高雲霄,仿佛看到了希望。
“雲霄,我有點害怕!”
阿香攬住高雲霄的胳膊,磨蹭著不想往裏進。
這會兒才知道害怕,晚了。銀子已經收了,賣身契也簽了,她倆現在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已經沒有退路了。
“別怕,咱倆一起呢!”
高雲霄輕輕拍了拍阿香攬著她的胳膊,故作輕鬆的開導她。
兩人相攜進了王幹娘家的院子。
王幹娘家的院子不大,房屋格局跟高雲霄家的差不多,隻是院裏多了個葡萄架。
葡萄這會正是二茬的旺盛期,一串串結的滴裏嘟嚕,飽滿極了。
三個跟她們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娘,正坐在葡萄架下吃葡萄,一陣微風吹過,帶著葡萄晃動起來,一陣果香飄出,高雲霄覺得眼前的這幅畫麵,生機勃勃。
五個小姑娘站成一排,個個都是青春靚麗。
高雲霄的五官偏柔和,給人一種文靜內斂的感覺,在這五人當中,算不上突出。
原本王幹娘並沒相中高雲霄,因為她常年在豆花兒攤子上,風吹日曬的,膚色有些偏黑。
可偏偏她的身形,與通判家的小姐極為相似。
人家花大價錢挑選丫鬟,不就是想著將來能陪嫁過去,讓姑爺收房,替小姐分憂的嘛!
這與小姐身形相似,也是這丫頭的一個優勢,這才將高雲霄留了下來。
“好了,人齊了。還有五個小姑娘在碼頭等著我們,都拿好自己的東西,趕快走吧!”
王幹娘隨身背了一個小包袱,招手示意她們幾人跟上,帶著她們往碼頭走去。
這趟,她是要親自送人過去的!畢竟個個都是精挑細選的,一大筆銀子呢!
皇宮大內,最豪華的宮殿,除了太後的迎輝殿,就是楊貴妃的淑芳閣了。裏麵的布置陳設,連皇後宮中都比不得。
將扒好皮的葡萄用銀簽子一個個穿好,一旁站立的宮女就掐著時間,捧著銀盆上前給楊貴妃淨手。
皇上就著楊貴妃的手,慢悠悠的吃完一串葡萄,看起來心情不錯。
“聖旨頒完了?”
“長公主聽了什麽反應?”
皇上麵前五步開外,跪著一名身著灰衣的太監。
“長公主看上去很是高興,拉著奴才一直打聽袁大人家的事情。可奴才也不了解袁大人的家世,隻能撿著自個知道的事兒說了一些,長公主一高興,還賞了奴才一袋金瓜子呢!”
太監邊說還邊從袖筒裏掏出一個小荷包,打開倒出裏麵的金瓜子給皇上過目。
“想不到姑母出手這麽大方,傳聞說忠勇侯府富的流油,看來一點兒也不作假啊!”
楊貴妃被他話裏的酸味兒惹得一陣怪笑,皇上這是嫉妒了。
“我就說這門親事,姑母一定會滿意吧!”
這門親事是她向皇上推薦的人選。
這位袁通判是翰林院編修出身,祖籍京城。
袁通判今年不過四十來歲,可他卻有五女二男七個孩子,這七個孩子個個還都身體健康,選他的女兒正好可以解除皇上對忠勇侯府的防備,不用擔心他再與文臣聯手,掣肘他。
袁通判的妻子這麽能生,那她的女兒應該在子嗣上,也一定能為忠勇侯府開枝散葉,生上他十個八個的。
“要不說後宮這麽多人,朕獨愛你這朵解語花呢。”